【閱讀時光】我們都無法成為大人 作者|燃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有一位朋友非常喜愛閱讀,剛好前陣子到他家玩,看到房間的書桌和地板堆疊了不少政治、哲學、旅遊、語言學習等等的書籍,便按耐不住我心中躍躍欲試的激動,於是跟他「敲」了幾本我有興趣的書帶回家,是沒有借閱期限的那種。在那之後的幾天我便完全沉浸在這書香世界,樂此不疲。
我在學生時期時便常跑圖書館,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覺得圖書館有一種味道,令人很安心、很放鬆。而且可以在這一個大寶庫裡盡情吸收各種知識,想來就覺得非常值得!而現在呢?友人的家變成我的小小圖書館,偶爾去一次,挑選書籍帶回家。
這次閱讀的書籍---《我們都無法成為大人》,是由日本作家燃殼所著,從文章名字便可以得知,這不是一部喜劇走向的小說,整個文章風格呈現一種灰暗的色彩,從作者一開始在巧克力麵包廠工作,後來到一間蠻有前景的公司任職,在這過程中遇到他一生的摯愛,最後卻是以分開做戀情的結尾等等,時間序採以跳躍的方式書寫,一開始可能不太好懂,但是越看會越有感覺!其中,關於戀情的部分作者並沒有加以描寫因為什麼原因導致兩人不再相見,而女主角對作者說的最後一句話很有韻味,什麼都沒說破,但雙方卻都已明白。
成為了大人之後就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樣撒嬌任性,肩上的責任也越來越重,大家都在為了生活而奔波,無法避免地會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分離,想像中的「大人」應該是很成熟,可以處理所有情緒的人,但是現實是,我們都無法成為大人。
這本書裡面有附上一張書評,寫了幾位有名人的讀後見解,我是透過這幾篇見解後才有稍稍了解到作者想表達的意涵以及當下書寫時可能的心境。這真的是一本涵義很廣、韻味很深的好書,我決定等有空的時候還要再來讀一遍!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真的不是理性腦,我懷疑我還待在子宮的那10個月應該就在讀詩。但我其實很想認真的閱讀,可是我被太多的雜務給分食了,我根本拿不回主導權吧。(啊懶就直接說沒人會笑的) 多年前你會在金石堂的網路書店購書,村上村樹,二月,扎西拉姆.多多,鄭愁予,...然後我跟著閱讀,就連看個書都需要伴讀的我真的好
與我深交的朋友知道,我閱讀的範圍廣泛,但是仍然有所聚焦的。況且,我早就悟到「人生有涯,有所取捨」的道理,自然不敢自陷於胡亂讀書的泥潭。當我經常發出這樣的感嘆的時候,我就收到日本朋友(6月26日)轉傳的書訊。K現在任教於東京的明治大學講授中國哲學,約莫二十餘年前,亦曾隨夫婿來台居住多年,在文化領域上是
Thumbnail
大二下應同學邀約一起擔任圖書館志工,不得不說,也算是一種圓夢了。圖書館志工的好壞參半,讓人對書本種類有了一定了解。書店成了我的近期休閒去處。將書籍捐出或變賣,曾考慮購買電子版書籍。
Thumbnail
這本書是第20屆台北文學獎作品。 就閱讀經驗而言,是一本不容易讀的書,但卻是有用的書。 不是文本不精彩,不是文字艱澀難懂,而是這本書深度挖掘家人與自我幽微內在,一段家人間關係疏離,試著改變的歷程。讀者需要適時咀嚼與消化,關於家人相處這門功課。 「滌」是作者的親弟弟,一個大學畢業後失業在
Thumbnail
在成人世界談繪本,彷彿這個人是「不夠成熟、不可靠」的。童話就是「幼稚、低階、不真實的」嗎?繪本以日本知名繪本作家荒井良二的《搭公車》為例,敘事數種視角轉換。建議重新接觸繪本的成人從不只讀文字,觀察文字與圖像之間的關係,感受圖像裡的「不可言說」的經驗。
Thumbnail
明白每個人的心靈都有「復原力」,好好增強感受著個部分並學習如何妥善利用「後設認知」,能夠幫助我們在工作、學習、人際關係、自我探索上達到更高程度的發展,以及更舒服的順應在這些關係裡。
Thumbnail
直至如今中年的我進到每一間傳統書局、獨立書店、連鎖書店,我還是會喜歡看那些小孩子才看的玩意兒!那些讓人對世界眼睛一亮的玩意兒!或者其實不是書先吸引人,而是那樣與生活緊扣的一切,帶人進入了書的世界!
Thumbnail
有別於其他的說書人只分享實用的書籍,我自己覺得我應該比較像是書痴,凡舉小說繪本到雜誌漫畫,我幾乎來者不拒,但有個領域我一直遲遲沒有興趣:輕小說。主要是一直沒有吸引我的主題,而且很多日系輕小說最後都會有動畫或漫畫的作品,但今天我要推薦這套輕小說,即使現在動畫正在連載中,我還是很推薦大家看本體小說,真的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適合青少年與成年人一起閱讀的書籍,以漫畫與插畫圖文書的形式交叉排版,引出不同分章,一段段討論工作的不同話題。 此外,書中收集了各種真實的職場人士心聲,分享不同的工作觀點與態度,並針對當代工作趨勢進行了分析。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現在越來越多圖書館都新增了「樂齡區」,專放一些退休、老化、生命、健康、營養等議題的相關書籍(印象中小時候去圖書館沒看過這樣獨立的區域)。 剛搬來台北工作時,雖然有許多新事物需要適應,但當時的我仍不減閱讀的慾望,因此上班第一天結束後,我迅速前往住家附近的圖書館辦理借書證,借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真的不是理性腦,我懷疑我還待在子宮的那10個月應該就在讀詩。但我其實很想認真的閱讀,可是我被太多的雜務給分食了,我根本拿不回主導權吧。(啊懶就直接說沒人會笑的) 多年前你會在金石堂的網路書店購書,村上村樹,二月,扎西拉姆.多多,鄭愁予,...然後我跟著閱讀,就連看個書都需要伴讀的我真的好
與我深交的朋友知道,我閱讀的範圍廣泛,但是仍然有所聚焦的。況且,我早就悟到「人生有涯,有所取捨」的道理,自然不敢自陷於胡亂讀書的泥潭。當我經常發出這樣的感嘆的時候,我就收到日本朋友(6月26日)轉傳的書訊。K現在任教於東京的明治大學講授中國哲學,約莫二十餘年前,亦曾隨夫婿來台居住多年,在文化領域上是
Thumbnail
大二下應同學邀約一起擔任圖書館志工,不得不說,也算是一種圓夢了。圖書館志工的好壞參半,讓人對書本種類有了一定了解。書店成了我的近期休閒去處。將書籍捐出或變賣,曾考慮購買電子版書籍。
Thumbnail
這本書是第20屆台北文學獎作品。 就閱讀經驗而言,是一本不容易讀的書,但卻是有用的書。 不是文本不精彩,不是文字艱澀難懂,而是這本書深度挖掘家人與自我幽微內在,一段家人間關係疏離,試著改變的歷程。讀者需要適時咀嚼與消化,關於家人相處這門功課。 「滌」是作者的親弟弟,一個大學畢業後失業在
Thumbnail
在成人世界談繪本,彷彿這個人是「不夠成熟、不可靠」的。童話就是「幼稚、低階、不真實的」嗎?繪本以日本知名繪本作家荒井良二的《搭公車》為例,敘事數種視角轉換。建議重新接觸繪本的成人從不只讀文字,觀察文字與圖像之間的關係,感受圖像裡的「不可言說」的經驗。
Thumbnail
明白每個人的心靈都有「復原力」,好好增強感受著個部分並學習如何妥善利用「後設認知」,能夠幫助我們在工作、學習、人際關係、自我探索上達到更高程度的發展,以及更舒服的順應在這些關係裡。
Thumbnail
直至如今中年的我進到每一間傳統書局、獨立書店、連鎖書店,我還是會喜歡看那些小孩子才看的玩意兒!那些讓人對世界眼睛一亮的玩意兒!或者其實不是書先吸引人,而是那樣與生活緊扣的一切,帶人進入了書的世界!
Thumbnail
有別於其他的說書人只分享實用的書籍,我自己覺得我應該比較像是書痴,凡舉小說繪本到雜誌漫畫,我幾乎來者不拒,但有個領域我一直遲遲沒有興趣:輕小說。主要是一直沒有吸引我的主題,而且很多日系輕小說最後都會有動畫或漫畫的作品,但今天我要推薦這套輕小說,即使現在動畫正在連載中,我還是很推薦大家看本體小說,真的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適合青少年與成年人一起閱讀的書籍,以漫畫與插畫圖文書的形式交叉排版,引出不同分章,一段段討論工作的不同話題。 此外,書中收集了各種真實的職場人士心聲,分享不同的工作觀點與態度,並針對當代工作趨勢進行了分析。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現在越來越多圖書館都新增了「樂齡區」,專放一些退休、老化、生命、健康、營養等議題的相關書籍(印象中小時候去圖書館沒看過這樣獨立的區域)。 剛搬來台北工作時,雖然有許多新事物需要適應,但當時的我仍不減閱讀的慾望,因此上班第一天結束後,我迅速前往住家附近的圖書館辦理借書證,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