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為什麼他的30歲比你有價值?五個警惕送給未滿30歲迷茫的你!

2021/06/13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大家好~我是Gimmy居米!
以我目前23歲來說,
眼望30歲...
在4年前看來似乎還有時間;
以現在來說好像快接近了;
但若以4年後來說,可能已經來不及了!

上面說的是指你的「現實認知」,以及你的「自我檢視」!
若無視這兩者,你將會淪入貧性循環!
那麼該如何替未來做好準備?以免掉入可怕循環呢?
-

今天要分享的是這一本
《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
《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狄驤
在這邊我會從5大章節中,各挑選我最有感觸的小節來與大家分享!
(一) 三十歲前,你能看到的只有自己
世界應該不會對我那麼殘酷
100多年歷史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竟然在2008年9月15日宣告破產?而大家熟知的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n Jobs)也在1985年被蘋果公司掃地出門?
其實不管在大學時期,或是剛進入社會,有些人都會將「不會當我啦」、「怎麼可能是我」、「以我的能力.....不可能」掛在嘴邊,這些語句你是否聽過呢?
lion
這一小節的重點其實就是「危機意識」,這讓我想到《先別急著吃棉花糖》裡提到的小故事;「每天清晨,在非洲的大地上,猩猩醒來。他知道他一定要跑得比獅群中最快的獅子還快,否則,他就會被吃掉。每天清晨,獅子醒來。他知道他一定要跑得比最慢的猩猩快,否則他就會餓死。重要的不是你是猩猩還是獅子。重要的是:太陽出來後,你最好就拼命地跑吧。」
聽到這裡,你還能坐以待斃嗎?趁30歲以前,你有的是滿腔的幹勁與活力,以及時間,放手去做吧!

(二)三十歲時,你必須看見的殘酷事實
你是一顆蘋果,不停的被試吃
這一小節有句話說,「年輕人可以多嘗試(工作、職業),但時間請盡量短」。
對於剛出社會或是還在就讀大學的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我以後要幹嘛」「如果做這個對以後有沒有幫助」,或是「我讀的科系好像不是我想做的」,或許還有更
conversation
多的話語來形容你對未來甚至當下的迷茫,不過沒關係,事實上沒錯!因為凡事都是要有「經驗」,以及真的「下去做」之後,你才知道自己對這件事、這份工作、甚至是這段感情,是有熱情的、有感覺的。舉例來說,總不可能你喜歡一個女孩子(男孩子),你站得遠遠的,光是用「想的」就能認定這個女孩(男孩)是好是壞,是否適合自己? 不可能嘛!
這一小節的重點顧名思義就是「奠定志向」!不過,就像書中說的,千萬別把20幾歲的時光都拿去試了,一旦確認自己的方向,趁著年輕就不斷地累積實力與經驗,否則就會像蘋果一樣,被一個又一個的短暫工作啃得只剩下果核!

(三)三十歲後,你會站在哪裡?
三十歲你站在哪裡,決定你一輩子爬多高
其實我認為這一小節所講到的「站在哪裡」,其實就是「心態在哪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同樣一個行業、同一條路、同一個職務,雖然說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但是唯有「心態」只有兩種,分別是「向上心態」,以及「向下心態」。
前者是雖然工作剛開始可能不是自己所預期的,但他不會馬上辭職不幹,而是讓自己更加熟悉這個行業一陣子之後,有的人發現,這份工作原來是自己所需要的,而繼續往高層發展;有的人則是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甚麼,而把在這工作所吸收的經驗以及人脈,帶到另一家自己真正想要做的行業公司。
有一句話這麼說道:
「你所學的,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派上用場」,因此,別急著否定現在的環境、現在的工作。這一小節的重點就是「心態實踐」,就像書中所說「三十歲前的這段日子,正是決定一個人未來成就的關鍵」!

(四)「貧性循環」要人命,你得打造自己的印鈔機
太在意薪水的人,都是不愛錢的人
30歲以前的年輕人,包括我在內,其實,有些人在求職的路上,是取決於「薪水的多寡」的。薪水固然重要,但萬萬沒想到其實「經驗」以及「價值」才是在自己的生涯中所能增值的東西;也就是等於讓自己薪水長大的東西!
assets
在書中提到,「紙鈔紙是一種形式罷了,根本不等於錢」、「真正的錢是不停的縮小變大,價值每天都在浮動」,因此,看清「錢的真面目」是最重要的!有的人只懂得努力賺錢、存錢;
有的人卻懂得利用「工具箱」以及「工具」,也就是你的「腦袋」和「增加資產的方法」!
若想更深入了解資產與負債的關係,可以先去看「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裡面十分詳細的把資產與負債的關係告訴我們。
回歸正題,結論應該很明顯;後者是較有可能成為富人的!以前者來說,努力工作、努力賺錢、努力存錢,並不是甚麼壞事,而是個「問題」;簡單來說,假如你辛苦工作,然後把賺到的一百元放在銀行,幾十年過去,你說不定連顆茶葉蛋都買不起!這就是問題所在-「通貨膨脹(inflation)」,這就是「往往擅長使用工具的人,都不會窮到哪去」的由來。
這一小節的重點其實就是「認清價值、運用價值、產生價值」!那該怎麼做?「幫你想成為的人做事,或全心栽培你自己想做的事」你將會從中得到很多!再運用這些「工具」來賺取大家口中的金錢,最後將這些金錢去購買真正的錢,也就是「名為資產的母雞」,讓自己擁有一隻會產雞蛋的母雞,而不是整天只想吃雞腿!

(五)如果資本主義是大海,就必須學會游泳
常喝星巴克的上班族就比較笨嗎?
我相信大家一定都看過類似的圖片;「一杯星巴克以及一本書.jpg」、「一杯星巴克加幾句勵志話.jpg」,最高級也最厲害的非「一杯星巴克,以及放一台macbook(pro)在旁邊.jpg」莫屬。
coffee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共同點?是巧合嗎?好像都有星巴克的「參與」?但這不是針對星巴克,其實在其他行為上看來也是如此!
刷卡感覺比付現金有面子?手機一定要用iphone比較有感?這些行為以及認知其實正默默的「參與」著我們的生活,話雖如此,這個參與卻好像把整個生活質感Level提升到另一個檔次?
事實上這些都是「行為制約」所導致的,拿星巴克來舉例;明明一杯成本價不到50元的咖啡,大部分的人卻願意花3倍左右的錢來享受這個「參與」,他們得到甚麼呢?不是3倍貴的咖啡,而是所謂的「心理慰藉」!而這種「心理慰藉」會讓人上癮,而逃不出制約裡的圈圈。
這一節的重點就是「減少沒必要的消費」,看清這個讓人有被慰藉的陷阱!不過話雖如此,若以經濟來說,我與作者一樣,希望可以繼續!

【總結】

看完這本書後,我認為其實有點像「反向操作的勵志書」,「嘴」的小有道理!反而每一件事情的背後,都能提出一些有效的觀點與結論,讓人了解到其中的含意是甚麼,就拿「太在意薪水的人,都是不愛錢的人」這篇來說,大家看標題以都會認為,怎麼可能在意薪水是不愛錢呢?反而是看到了內容才了解到,作者想要帶給我們的訊息:「重點不在於金錢,而是在價值上」
本書說明了30歲以前是人生的黃金階段,唯有好好把握並且吸收經驗,以及運用自己的「工具箱」以及「工具」,才不會被這個複雜的「新貧傭時代」給吞噬!
如果你想要在20幾歲的時候種下努力的果實,但又少了點動力,那麼這本書非常推薦給你!希望你30歲的時候能站在自己喜歡的地方,且喜歡那樣的自己!
爛醉居酩
爛醉居酩
我們常在尋找自我的所在迷惘,久而成了迴圈中的居民,而我也是。這也是「居酩」出現的原因。想一邊分享自己的同時,一邊尋找自己的「摯愛」。心想在這條路上,說不定能幫助其他與我相同的某某人,如果真的有,那我真的是一舉多得了!在這裡,有書、有酒、有生活,還有一些小東西,總而言之,希望也是你喜歡的地方。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