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為什麼他的30歲比你有價值?五個警惕送給未滿30歲迷茫的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大家好~我是Gimmy居米!

以我目前23歲來說,
眼望30歲...
在4年前看來似乎還有時間;
以現在來說好像快接近了;
但若以4年後來說,可能已經來不及了!

上面說的是指你的「現實認知」,以及你的「自我檢視」!
若無視這兩者,你將會淪入貧性循環!
那麼該如何替未來做好準備?以免掉入可怕循環呢?
-


今天要分享的是這一本
《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

raw-image

在這邊我會從5大章節中,各挑選我最有感觸的小節來與大家分享!

(一) 三十歲前,你能看到的只有自己

世界應該不會對我那麼殘酷

100多年歷史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竟然在2008年9月15日宣告破產?而大家熟知的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n Jobs)也在1985年被蘋果公司掃地出門?

其實不管在大學時期,或是剛進入社會,有些人都會將「不會當我啦」、「怎麼可能是我」、「以我的能力.....不可能」掛在嘴邊,這些語句你是否聽過呢?

raw-image

這一小節的重點其實就是「危機意識」,這讓我想到《先別急著吃棉花糖》裡提到的小故事;「每天清晨,在非洲的大地上,猩猩醒來。他知道他一定要跑得比獅群中最快的獅子還快,否則,他就會被吃掉。每天清晨,獅子醒來。他知道他一定要跑得比最慢的猩猩快,否則他就會餓死。重要的不是你是猩猩還是獅子。重要的是:太陽出來後,你最好就拼命地跑吧。」

聽到這裡,你還能坐以待斃嗎?趁30歲以前,你有的是滿腔的幹勁與活力,以及時間,放手去做吧!


(二)三十歲時,你必須看見的殘酷事實

你是一顆蘋果,不停的被試吃

這一小節有句話說,「年輕人可以多嘗試(工作、職業),但時間請盡量短」。

對於剛出社會或是還在就讀大學的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我以後要幹嘛」「如果做這個對以後有沒有幫助」,或是「我讀的科系好像不是我想做的」,或許還有更


raw-image

多的話語來形容你對未來甚至當下的迷茫,不過沒關係,事實上沒錯!因為凡事都是要有「經驗」,以及真的「下去做」之後,你才知道自己對這件事、這份工作、甚至是這段感情,是有熱情的、有感覺的。舉例來說,總不可能你喜歡一個女孩子(男孩子),你站得遠遠的,光是用「想的」就能認定這個女孩(男孩)是好是壞,是否適合自己? 不可能嘛!

這一小節的重點顧名思義就是「奠定志向」!不過,就像書中說的,千萬別把20幾歲的時光都拿去試了,一旦確認自己的方向,趁著年輕就不斷地累積實力與經驗,否則就會像蘋果一樣,被一個又一個的短暫工作啃得只剩下果核!


(三)三十歲後,你會站在哪裡?

三十歲你站在哪裡,決定你一輩子爬多高

其實我認為這一小節所講到的「站在哪裡」,其實就是「心態在哪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同樣一個行業、同一條路、同一個職務,雖然說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但是唯有「心態」只有兩種,分別是「向上心態」,以及「向下心態」。

raw-image

前者是雖然工作剛開始可能不是自己所預期的,但他不會馬上辭職不幹,而是讓自己更加熟悉這個行業一陣子之後,有的人發現,這份工作原來是自己所需要的,而繼續往高層發展;有的人則是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甚麼,而把在這工作所吸收的經驗以及人脈,帶到另一家自己真正想要做的行業公司。

有一句話這麼說道:

「你所學的,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派上用場」,因此,別急著否定現在的環境、現在的工作。這一小節的重點就是「心態實踐」,就像書中所說「三十歲前的這段日子,正是決定一個人未來成就的關鍵」!


(四)「貧性循環」要人命,你得打造自己的印鈔機

太在意薪水的人,都是不愛錢的人

30歲以前的年輕人,包括我在內,其實,有些人在求職的路上,是取決於「薪水的多寡」的。薪水固然重要,但萬萬沒想到其實「經驗」以及「價值」才是在自己的生涯中所能增值的東西;也就是等於讓自己薪水長大的東西!

raw-image

在書中提到,「紙鈔紙是一種形式罷了,根本不等於錢」、「真正的錢是不停的縮小變大,價值每天都在浮動」,因此,看清「錢的真面目」是最重要的!有的人只懂得努力賺錢、存錢;

有的人卻懂得利用「工具箱」以及「工具」,也就是你的「腦袋」和「增加資產的方法」!

若想更深入了解資產與負債的關係,可以先去看「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裡面十分詳細的把資產與負債的關係告訴我們。

回歸正題,結論應該很明顯;後者是較有可能成為富人的!以前者來說,努力工作、努力賺錢、努力存錢,並不是甚麼壞事,而是個「問題」;簡單來說,假如你辛苦工作,然後把賺到的一百元放在銀行,幾十年過去,你說不定連顆茶葉蛋都買不起!這就是問題所在-「通貨膨脹(inflation)」,這就是「往往擅長使用工具的人,都不會窮到哪去」的由來。

這一小節的重點其實就是「認清價值、運用價值、產生價值」!那該怎麼做?「幫你想成為的人做事,或全心栽培你自己想做的事」你將會從中得到很多!再運用這些「工具」來賺取大家口中的金錢,最後將這些金錢去購買真正的錢,也就是「名為資產的母雞」,讓自己擁有一隻會產雞蛋的母雞,而不是整天只想吃雞腿!


(五)如果資本主義是大海,就必須學會游泳

常喝星巴克的上班族就比較笨嗎?

我相信大家一定都看過類似的圖片;「一杯星巴克以及一本書.jpg」、「一杯星巴克加幾句勵志話.jpg」,最高級也最厲害的非「一杯星巴克,以及放一台macbook(pro)在旁邊.jpg」莫屬。

raw-image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共同點?是巧合嗎?好像都有星巴克的「參與」?但這不是針對星巴克,其實在其他行為上看來也是如此!

刷卡感覺比付現金有面子?手機一定要用iphone比較有感?這些行為以及認知其實正默默的「參與」著我們的生活,話雖如此,這個參與卻好像把整個生活質感Level提升到另一個檔次?

事實上這些都是「行為制約」所導致的,拿星巴克來舉例;明明一杯成本價不到50元的咖啡,大部分的人卻願意花3倍左右的錢來享受這個「參與」,他們得到甚麼呢?不是3倍貴的咖啡,而是所謂的「心理慰藉」!而這種「心理慰藉」會讓人上癮,而逃不出制約裡的圈圈。

這一節的重點就是「減少沒必要的消費」,看清這個讓人有被慰藉的陷阱!不過話雖如此,若以經濟來說,我與作者一樣,希望可以繼續!


【總結】

看完這本書後,我認為其實有點像「反向操作的勵志書」,「嘴」的小有道理!反而每一件事情的背後,都能提出一些有效的觀點與結論,讓人了解到其中的含意是甚麼,就拿「太在意薪水的人,都是不愛錢的人」這篇來說,大家看標題以都會認為,怎麼可能在意薪水是不愛錢呢?反而是看到了內容才了解到,作者想要帶給我們的訊息:「重點不在於金錢,而是在價值上」

本書說明了30歲以前是人生的黃金階段,唯有好好把握並且吸收經驗,以及運用自己的「工具箱」以及「工具」,才不會被這個複雜的「新貧傭時代」給吞噬!

如果你想要在20幾歲的時候種下努力的果實,但又少了點動力,那麼這本書非常推薦給你!希望你30歲的時候能站在自己喜歡的地方,且喜歡那樣的自己!

《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爛醉居酩的沙龍
9會員
10內容數
爛醉居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06
使用Marshall Motif A.N.C.時,當我想從Mac轉到使用iPhone,我得先將耳機都先放進充電倉中,再從藍芽與iPhone連線,才能做使用,這點是比較麻煩的,尤其是正當你手傷都是東西的時候更是~不過,人家說「養成一個習慣是21天」,我目前覺得習慣了,其實這樣也沒什麼不好啦,就當作是和
Thumbnail
2023/02/06
使用Marshall Motif A.N.C.時,當我想從Mac轉到使用iPhone,我得先將耳機都先放進充電倉中,再從藍芽與iPhone連線,才能做使用,這點是比較麻煩的,尤其是正當你手傷都是東西的時候更是~不過,人家說「養成一個習慣是21天」,我目前覺得習慣了,其實這樣也沒什麼不好啦,就當作是和
Thumbnail
2022/08/18
2022中秋禮盒大推薦。一年一次的中秋節即將登場啦~除了香噴噴的烤肉之外,還有心意滿滿的中秋禮盒呢!而我本身非常之喜歡送禮!對於送禮這塊也非常要求都有自己的毛🤣因此在選禮盒上也是非常講求,好看、好吃、也體面!都要符合才會購買哈哈哈,當然還是要挑選對方喜歡的口味會更恰當唷!
Thumbnail
2022/08/18
2022中秋禮盒大推薦。一年一次的中秋節即將登場啦~除了香噴噴的烤肉之外,還有心意滿滿的中秋禮盒呢!而我本身非常之喜歡送禮!對於送禮這塊也非常要求都有自己的毛🤣因此在選禮盒上也是非常講求,好看、好吃、也體面!都要符合才會購買哈哈哈,當然還是要挑選對方喜歡的口味會更恰當唷!
Thumbnail
2022/04/05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常常因為自己犯的錯而自責不已;常常因為對於未來太過迷茫而感到恐懼。其實,這都是很正常的,畢竟人們最常做也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改變事實」以及「掌握未來」。那對於「此時此刻呢?」你又是怎麼想的? 》對你來說,什麼是成功? 「成功的定義,會隨著我們的人生各個不同的階段而有所改變。」
Thumbnail
2022/04/05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常常因為自己犯的錯而自責不已;常常因為對於未來太過迷茫而感到恐懼。其實,這都是很正常的,畢竟人們最常做也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改變事實」以及「掌握未來」。那對於「此時此刻呢?」你又是怎麼想的? 》對你來說,什麼是成功? 「成功的定義,會隨著我們的人生各個不同的階段而有所改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你知道你我都是大器晚成的人嗎? 每個時代都會出現的機運與機會,想要翻轉倉鼠人生, 你所要做的就是持續學習,好好把握住你所能掌握的任何機會, 也許你會自我懷疑,但千萬不要自我否定, 你必須時常告訴自己,當世界沉迷於年少有成,韌性就是你成功的超能力。
Thumbnail
你知道你我都是大器晚成的人嗎? 每個時代都會出現的機運與機會,想要翻轉倉鼠人生, 你所要做的就是持續學習,好好把握住你所能掌握的任何機會, 也許你會自我懷疑,但千萬不要自我否定, 你必須時常告訴自己,當世界沉迷於年少有成,韌性就是你成功的超能力。
Thumbnail
你身邊有沒有一個同事總在沒時間時把所有事情敍述完后,你當下只覺得訊息量很大,聽到懵了? 這原因在於我們一般人說話方式都是把大腦所收到的訊息直接說出,沒有整理歸納按邏輯重點去表達清楚。說重點讓人把複雜訊息轉成簡洁有力的資料。 講重點框架高手之一的史蒂夫. 賈伯斯 Steve Jobs,蘋果公司創辦人之
Thumbnail
你身邊有沒有一個同事總在沒時間時把所有事情敍述完后,你當下只覺得訊息量很大,聽到懵了? 這原因在於我們一般人說話方式都是把大腦所收到的訊息直接說出,沒有整理歸納按邏輯重點去表達清楚。說重點讓人把複雜訊息轉成簡洁有力的資料。 講重點框架高手之一的史蒂夫. 賈伯斯 Steve Jobs,蘋果公司創辦人之
Thumbnail
#能成大事的人身上共同的特質 就是願意做一些一般人所不願意做的事 凡是不怕犯錯,善於自省 機會是留給主動爭取的人! #奴性過重也要得懂得趨勢 如果永遠凝視於自己的挫折,那麼給不起的人生是自己造成 要相信,擊不倒你的會使你更強大 畢竟真正的貧窮不是沒錢,而是沒能力改變現況
Thumbnail
#能成大事的人身上共同的特質 就是願意做一些一般人所不願意做的事 凡是不怕犯錯,善於自省 機會是留給主動爭取的人! #奴性過重也要得懂得趨勢 如果永遠凝視於自己的挫折,那麼給不起的人生是自己造成 要相信,擊不倒你的會使你更強大 畢竟真正的貧窮不是沒錢,而是沒能力改變現況
Thumbnail
這是一個暴露年紀的自省文,很難想像脫離校園就快滿十年了,孔子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十年,成了一個人生檢核點。三十歲,對你來說應該是什麼模樣? 是事業小有所成?成家立業?學會忠於內心?還是被現實的殘酷蹂躪的不能自己?
Thumbnail
這是一個暴露年紀的自省文,很難想像脫離校園就快滿十年了,孔子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十年,成了一個人生檢核點。三十歲,對你來說應該是什麼模樣? 是事業小有所成?成家立業?學會忠於內心?還是被現實的殘酷蹂躪的不能自己?
Thumbnail
人生 到底是甚麼啦! 不知道大學填甚麼系,不知道以後要幹嘛,不知道出了社會要做甚麼,不知道要不要換工作,不知道該不該這樣子做呢?不知道人生的方向,甚至下一秒要做甚麼都無從頭緒。。。 對人生感到無解,對自己感到懷疑。 活的悶悶不樂。 我相信有很多人是這樣的,並且常常在人生路上感到迷惘,時常對於自己的
Thumbnail
人生 到底是甚麼啦! 不知道大學填甚麼系,不知道以後要幹嘛,不知道出了社會要做甚麼,不知道要不要換工作,不知道該不該這樣子做呢?不知道人生的方向,甚至下一秒要做甚麼都無從頭緒。。。 對人生感到無解,對自己感到懷疑。 活的悶悶不樂。 我相信有很多人是這樣的,並且常常在人生路上感到迷惘,時常對於自己的
Thumbnail
以我目前23歲來說, 眼望30歲... 在4年前看來似乎還有時間; 以現在來說好像快接近了; 但若以4年後來說,可能已經來不及了! 上面說的是指你的「現實認知」,以及你的「自我檢視」! 若無視這兩者,你將會淪入貧性循環! 那麼該如何替未來做好準備?以免掉入可怕循環呢?
Thumbnail
以我目前23歲來說, 眼望30歲... 在4年前看來似乎還有時間; 以現在來說好像快接近了; 但若以4年後來說,可能已經來不及了! 上面說的是指你的「現實認知」,以及你的「自我檢視」! 若無視這兩者,你將會淪入貧性循環! 那麼該如何替未來做好準備?以免掉入可怕循環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