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守時就是持戒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時間:民國九十三年九月十四日(農曆八月初一)
地點:淨律寺客堂
阿彌陀佛!講到我們出家人,在大眾中應該要了解,莫讓他人憂惱!例如在早晚課時,戒臘高的在課堂剛開始遲到了,他本來是站在第一位,若他還沒來,那排第二位的人是不是要進到第一位?要不要?
學員答:
要。等戒臘高的進來,再退還位置。
院長開示:
那課誦作到一半,他才進來,還是要退下來讓他嗎?
學員答:
要。
院長開示:
若是這樣,那大眾是不是要動來動去,如果不退位,有關係嗎?
學員答:
戒臘問題。
院長開示:
對!那他在一半才進來,事先又沒有向糾察師報告,那排第二位的當然就往前遞補上去。那如果他經常遲到,那要怎麼辦?若不退還給他有什麼影響?若退還給他,大眾動來動去的又當如何?
學員答:
要退位給他,但重要的是不可以干擾人家誦經。
院長開示:
本來依戒臘,高的當然是排在第一個位置,但在一個團體裡為了整齊,他沒有來,當然次位的要遞補上去。但是課誦一半他來了,是退還給他?還是不要還給他,若退還給他,會影響大眾,若不退還給他,則倫次顛倒,你們說這樣要如何?
學員答:
院長!要還給他,因果他要擔。
院長開示:
依照戒律來說,是要退還位置給他。你若不退還位置給他,那你跟他同樣犯過失。但他一個人遲到會産生兩種問題:
一、是干擾大眾讓人起心動念,動了壞的念頭,讓人家起煩惱!另一種,讓同道當中在那裡猜測,他可能生病或感冒了,還是有什麼其他的事情等,才會遲到沒有來參加課誦。同道有這種想法,就變成課誦念經念到在關心他,這樣對不對?
譬如你們在大殿共修,某某人比較慢來,你們心想他可能感冒了。起了這種念頭是不是關心?一旦有了這種念頭,修行就變成打閑岔了。
如果與他比較親近的人,會想著他是不是感冒了?這是善嗎?本來是不思善,不思惡的,你想他可能感冒了,這是種壞因。你說這是關心,這是念善卻又變成惡念!這樣你是在關心什麼呢?你那些因其實都是惡的。
又假如你說他很窮,想要去救濟他,那他就會永遠都窮。所以才說布施要三輪體空,你們知道明瞭這個道理嗎?所以,修行要從因地修,知道嗎?
學員問:
院長!剛才說戒臘較高的人沒來,那我們關心他的那種想法也是惡因。那就是我們修行本身自己要檢討,不要讓人生起惡念,對嗎?
院長開示:
對!對!所以念念五無間罪呀!你起心動念,果報就在等著你。理光法師!誌公這篇你念一念。
教務主任:
「幽州毛侃異人流,負騙山門債未酬;兩片魚腮并象耳,一雙驢腳帶豬頭,從前造作無邊業,佛地從今掃未休;奉勸山門來往者,僧錢切莫若貪求。
復問:
山門中這等因果浩大,無人敢向山門來往。如此究竟不得了也。
答曰:
山門中雖然因果浩大,但只要人人深信因果,勿向山門閑擾,騙害僧人財物。吾佛門中,正要善人來,何妨惡人至。雖是惡人,若肯改邪歸正,去惡從善,不貪不取者,乃是降惡之菩薩。有的人裝點像個善人樣子,卻又貪取僧道財物。這等人可謂善中之羅剎也。」
院長開示:
昔日幽州有一人,姓毛名侃,一生為人不善,家裡貧窮,不去營生,懶惰過日,不信因果,各處騙害僧人錢米,歸家度日,其妻勸諫全不依從,用心騙害。忽日陽命將盡,即被當山伽藍抓去。
銖錄對算,即記錄算計騙人的錢,一夜之間即將毛侃改變為畜生之形,豬頭驢腳,以及如象的大耳朵,抓他進去山門掃地,哇!大家看到皆驚嚇,不知是什麼怪物。那毛侃即自行告訴大眾:我不是什麼怪物,我就是毛侃,因為心不善,每每騙害汝山門內的錢,歸家度日,今日才被你們的護法抓來這裡掃地贖罪償還。
再下來是梁武帝請問誌公。 問布施僧人袈裟戒衣,鐘鼓法器者,其福如何?布施戒衣者,生生世世飽暖!捨鐘鼓法器,出世為人聲音響亮;捨草鞋者,謀職有人扶助,且不經險隘。
武帝又問
再有僧道來化,吾則多施與他,不許他到處去化,好不好?
答曰:
不好!我佛啟教,平等法門。這個道理明白嗎?因梁武帝這樣子做,別人就沒有機會供養僧人積累福報。
像往昔迦葉尊者,遇到一位在婆羅門為人奴婢的老人,他住在牛寮,被人欺侮,給人看不起,後來要去投江自盡。
迦葉尊者告訴他說:「你就布施我啊!」
他答:「我一無所有,如何布施?」
迦葉尊者說:「要不然,這個鉢給你裝一點水布施。」就這樣的因緣,他解脫投生天上,後來又投生人道,聽佛說法。嗯!假如布施給你們呢?(大家笑了)所以這就是有念和無念的分別哪!你若不貪,不起心動貪,自性都是平等的啊!
就像電源,你在有裝設電源的地方,你一按開關燈就亮,若沒有連接電源的地方,你按下開關燈光也不會亮的。我們每人本具的自性,都是平等的,遍滿虛空,豎窮三際横遍十方的。
但你若起一個念頭就沒辦法。所以,修行最要緊就是要有自覺,在團體中絕對不能讓人家起心動念,這樣才是有自覺,道業才能精進。
例如要上大殿,你就提前幾分鐘去拜佛,利己又利他,人家看你那麼精進也會隨喜讚嘆,所以住在一個大團體裡最好。假若你一個人住,如昨天出坡工作,今天一動念想要多睡一下,就多睡一下也沒人會管你。但你在大眾中就必須按時間作息,就會有約束,就會克制習氣努力精進。
你如果自己一個人住茅蓬,或住精舍,大部份都沒有在按照叢林制度,這樣日子久了一定不行的,還是要在團體中比較有保障。就像這五堂功課,按時好好的去做吧!大家要了解修行人,千萬不要讓人起心動念,這樣就能精進,不懈怠。
教務主任
習氣容易侵襲!
院長開示:
習氣來襲,你必須要有自覺,這就是有漏法啊!你若是讓人起心動念,這就是有漏。自己要精進,更要守好本份。要時時覺察到自己的起心動念,譬如你眼睛看到東西會動念,耳朵聽到聲音也會動念喔!你不知道它是什麼因?你若是不自覺,見到境界就會常常起心動念,往後就會容易沈墮,甚至會墮到五無間地獄。
菩薩戒的「十重戒」,完全在說意業啊!所以不能隨便動意業啊!我們說苦修,就是要修到正念分明,這才是苦修。我們宿生具來的習氣要去改正,就是在那修正的節骨眼裡,才是痛苦的地方,才是真正的苦修。
所以苦修,不是說你每天工作做得怎麼樣的辛苦,或你一天拜佛拜幾千拜,你拜得身體很疲勞的苦,也不是你吃得不好,穿得不好的苦,或你晚上沒睡覺的苦,這樣不叫做苦修。那個苦修喔!就是要正念分明,你要守住這個心,那才是苦!
你要把無始劫來那種有妄念的習氣,要把它轉正過來,守住正念,時時保持正念分明,那個才是苦。大家要特別注意,沒有注意是不行的。
教務主任:
正念就是清淨念。
院長開示:
對啊!你修行就是要修清淨。這一念歸淨啊!教主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經那麼浩瀚,但總歸納起來,也就只有一個「淨」字而已!
學員問:
是說不管人家好不好,只要自己觀照自己,不要起心動念,是嗎?
院長開示:
對啊!在大團體裏大家都有執事,大家同修同參,你不知道他會怎樣做?譬如當家的職責,他會派人去照顧病者,也會派你去做什麼的,所以我們沒事情要儘量修行啊!沒事不要去起分別心。
在大團體裡的好處就是這樣,這執事是你該擔當的,就可以去關心,若不是執事人員,你就守住自己的範圍,不必去擔那個責任,不要雞婆(台語)啦!雞婆就要多背負因果。
在二十年前,淨律寺初創的時候,大家同修的住眾,每天彼此相見,若是說他有不如法的地方,只要稍微跟他點一下,他會很感激你,並說:「慚愧!慚愧!感謝!感謝!」這就是同參的好處,一個道場就是應該要建立起這樣的道風。
例如你遲到,馬上要懺悔,才可消除別人對你的起心動念,你若做早晚課,或過堂、共修,若是因為公事而影響不能準時參加,那你也要懺悔,切切不可起一念說:「我在做公事啊!我還需要懺嗎?」你若起這一念,這就不對了!
雖然是公事,在你本身來說是責任,不過這個是你的事情,不可以拿這個理由來塘塞,你提出這個做為理由,就變成了世間法。
你找理由說明就變作代替法,這一種代替的道理是說不通的。我們的職責,可以利用跟團體共修以外的時間去進行。在叢林裡,當放下時就要學習放下。
如現在要上供了,你就要趕快放下手邊的工作,趕快去上供。不可以說,我的事還沒做好什麼的,這樣是不行的。
這個觀念在團體中你一定要去理解;不然你心裡總會想,我是在做公事,我不是逃避。其實,只要你讓大眾起心動念了,那就要承擔這個因果。譬如我在大寮忙,大眾供養完了,我要趕緊出聲說「請用」、「請先用」。不要說:「我還在忙」。因為你戒臘高,不能讓大眾等你,你一定得先出來,所以要先說一下讓大眾不要起煩惱。
譬如你們的師父住持,她在大寮或在他處忙,你們這些徒弟會想說:「師父還沒出來」。當師父的,看或聽人供養完,就要馬上要說:「請大家先用」,要不然,你讓人起心動念,他們要受那個果報,你也要受的。
所以,戒律一定要知道,不是只有表相上誦戒而已。我們生活在大團體裏,一切舉止行儀不能擔誤到大眾。像你們在分擔公務,常住的五堂功課,共修或上供,在時間上如果來得及,最好都能參加。
你們要運用智慧,凡事儘量提前準備做好,時間抓寬一點。比如做大寮典座的,煮好的食物還要保持熱度,這樣才是真正修行的人。所以常住的執事需要輪替,十天或多久輪換一次最好。
叢林中,負責庫頭的人,要準備東西給大寮的人煮,這樣做事才有順序,做庫頭的沒有分別心,大寮炊煮的人也就不會依自己的喜好抉擇,只煮他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不喜歡吃的東西,就留給後面一組的人處理,這樣食物就不會有偏廢的情形。你們現在有庫頭嗎?庫頭有這樣做嗎?
學員答:
有。
院長開示:
庫頭的職責,在早齋用完時,就要準備午齋東西給典座,準備好就把大寮鎖起來。至於冰箱冷凍庫也是庫頭掌控,你大寮的不能隨便去開。你說若是多一位信眾,或多了一位僧眾來,按照叢林戒律,客僧來若超過午齋時間,大家就不再動鍋了。你若沒有這樣設定好規矩,久而久之道場的規矩鬆弛,它就變成習慣,常住就沒有那個共住的規矩了。
學員問:
院長!弟子有問題要請示,庫頭的人只是代替管理庫房而已,若私底下有人需要庫房的東西,庫頭的人有權利擅自做主給與物品嗎?
院長開示:
喔!庫頭的人不能擅自做主的,那必須要經過大眾羯磨。之後,取用者或是要補貼常住,或是要他有病緣才行啊!你看,溈山禪師,他那時候當庫頭,住持需要鹽時,他就說:「錢來,錢來呀!」
嗯,你要看事情的大小,若是事小,就在那裏做羯磨,那誰要經常跟你在那裏羯磨呢?羯磨是有個範圍的,如社會上公司的總經理,他的權利範圍也有局限,若超過局限,就要上呈董事長處理,又超過權限時,那就要開董事會了,這都有一個權利範圍的。
佛門的羯磨法也是有規定的,在什麼範圍内要羯磨?不然,你時常要集眾羯磨,大眾哪有那個時間。
況且你要作羯磨法,也要看根基,不是每個受具足戒的都要來參加作羯磨法的。因為倘若他根基不夠尚未達到那個程度,你若是叫他來參加羯磨,他若言詞不當說了一句「不可以」,那你這羯磨法就沒辦法成就。
所以,一定要清楚明白,不明白不行的。你們現在的人數是最好修行的,大家要好好的修啊!阿彌陀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4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75祝福大家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79提高佛教常識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80學佛要知分明勿虛套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78修道人處下不處高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35修行像提煉石油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43以觀照功夫燃燒妄想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Nº83|要輪值到何時,好厭世。〈早餐〉好像太多加工品了
Thumbnail
avatar
青山
2021-07-24
83年-普門小菩薩學佛夏令營訪問記一、問︰普門慈幼慈善會以何宗旨開辦兒童夏令營? 答︰想以佛法的慈悲喜捨道理,去培養孩子些許「知足常樂」的善根,以防孩子被現時代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給誘惑到犯罪的邊緣。 二、問︰普門慈幼兒童夏令營的學員有無特定對象? 答︰有。我們普門慈善會在社會上有家扶兒童認養服務,這些家扶兒童的家長,因為正面對著苦難
Thumbnail
avatar
心印法師文集
2021-06-09
83/365天持續寫作 -充飽了能量 旅程結束在星期六其實滿好的,多了一個假日可以緩衝。 昨日十一點才從夏都離開,下午四點三十分我就到家了,從台灣的最南端回到最北端,短短的五個鐘頭,感恩交通帶來的便利,沒有旅遊後殘留的疲憊感,但是反倒多了一種快速接軌無法消化的失落感。 匆匆下了姊夫的車,還來不及好好道別,「拜拜!!再見啦~」
Thumbnail
avatar
胖胖太太
2020-11-15
83.遇上科學怪人十七發的彈匣已掉到濕滑的地上,另一個十七發的彈匣快速上膛。槍上膛的聲音隱約傳到小臧和素素的耳膜裡。素素一腳踩過小臧的肩膊就硬擠過這名驚惶失措的菜鳥身上,不顧手腳全數被粗糙的牆身撕破皮膚,連滾帶翻地往黑暗的盡頭處撲。 素素喝叫:「玄武門…你扛著!」又一輪快速開火的火光和貫穿耳膜般的巨響貫穿狹窄的通道。
avatar
尚盧之劍
20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