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RDI KALA!在逆境中也滿足神的旨意#瑜伽小教室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因為和7月密集趕稿期撞上了,今天為下一個瑜伽常態課主題【堅毅】提前備課,在最後一堂時我備到一個陌生主題【CHERDI KALA!】,了解之後發現在此時出現實在太鼓舞人心,決定寫一篇瑜伽小教室,有信念的人,能穿越重重限制,與神的恩典同頻共振!!!
chardi kala是北印旁遮普語,意在保持一種永恆的樂觀和快樂的精神狀態。理想情況下,期望錫克教徒保持這種積極的心態,以表示即使在逆境中也滿足於上帝的旨意。它可以翻譯為“積極態度”或“提升活力”。它也被描述為對生活和未來抱有“興高采烈”或“積極,向上和樂觀”的態度。
昆達里尼瑜伽因為公開的傳人具有錫克色彩,而在一些精神上會參考或使用錫克的文化。
Chardi Kala 是錫克教中一個重要的表達方式,用於表示錫克教徒必須接受和實踐的思維框架。它大致意味著對生活和未來的“積極、活潑和樂觀”的態度。總是“精神抖擻”、“永遠進步”、“永遠開朗”等是用來描述這個短語的其他一些術語。它反映了錫克教徒永恆的常青和幸福的精神狀態。
這也能解釋在印度疫情嚴峻之時,錫克教徒卻備好氧氣瓶上街,為開車前來的患者提供氧氣。即時在惡劣狀況下仍保持積極與為大眾服務的意志。
錫克教規定錫克教徒相信上帝的旨意(Bhana),上帝沒有敵人(Nirvaar)並且總是仁慈的。因此,接受他的意志是為了他的創造物的利益和利益,即使有時會遭受嚴重的困難。 “Chardi Kala”的這種態度是讓一個人在人生的起起落落中航行,對個人的傷害盡可能小。在他人需要時加入並幫助他們是這種“Chardi Kala”精神的一部分。
錫克教徒是一種獨特的精神出生的民族,他們相信 Guru Nanak 的“工作、崇拜和慈善”和“Gurmukh、Naam、Daan、Ishnan”的基本概念。 Naam 指的是力量、能量、宇宙生命力和上帝在創造中的充滿活力的表現。
包括4個意涵:
1、 相信神聖的正義: Belief in Divine justice
2、 身份認同是權力的來源: Naam is the Powerhouse
3、 沒有恐懼,沒有嫉妒,沒有敵意: No fear, no jealousy and no enmity
4、 至高的真理之光: Light of the Supreme Truth
讀到錫克維基百科中的這份科益資料,讓我感受到信念的堅毅能為世界帶來的力量,如果你也想要體驗昆達里尼瑜伽的科學與蘊含的智慧,歡迎加入我們的練習。私訊臉書【嬉皮瑜伽練習場DamanjeetKaur】
瑜伽小教室由冥想課與常態課中的QA構成, 在這裡, 我們明晰與探索, 昆達里尼瑜伽這門科學技術與藝術的奧秘與原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Q: 做「發展自我節奏」冥想時,眉心的確切位置在哪裡?炮筒式、鳥嘴式呼吸法怎麼做? A:  第4期公益冥想共修是平衡心智、左右大腦、神經系統,且消除疲勞的「發展自我節奏」,會用到呼吸法與唱誦,相關問題說明如下:
Sadhana是每日練習,目的是有意識的培養一個使生命提升的習慣,用新的模式來替代不想要的行為模式(尤其是心智和情感上的習慣),新模式的種子會清潔你的潛意識。 這需要一段特定時間的持續培養,包括身體練習的Kriya及冥想。 人的身體細胞有記憶的功能,如果用很長的時間培養出往下沈淪的壞習慣,當然,也需
Q:每日練習(Sadhana)為什麼有特定持續的時間? A: Sadhana是每日練習,目的是有意識的培養一個使生命提升的習慣,用新的模式來替代不想要的行為模式(尤其是心智和情感上的習慣),新模式的種子會清潔你的潛意識。 這需要一段特定時間的持續培養,包括身體練習的Kriya及冥想。
一切都是因為愛 恐懼來臨時,最重要的,是守護好你的心,愛的力量強大時,反轉提升的時刻就到臨界點了。 事情是這樣的,練習場因疫情延課時,答應實體課同學錄自主練習用的影片,結果太抗拒剪接直接找同學錄影練習,(我還是會剪的,只是很...…慢……)想說既然要服務性質教課,那就廣佈資訊邀請大家好了。
從時間短、次數密集而規律的冥想練習建立起細胞代謝與記憶模式,再逐步加長時間,固定時間頻率的短時間冥想比久久一次長時間冥想重要。 Sat Nam,大家好,我是帶領120日早課計畫的Damanjeet Kaur,之前提過要談冥想的單次持續時間原理,冥想是現代快節奏、資訊爆量生活中,很好的自我調節技術,
勇敢的人不是沒有恐懼, 而是在保護性心智強大時, 如何駕馭心智, 保持內在平穩的面對難題。 今天收到了幾個私訊, 關於心理恐慌時可聽的mantra或做的冥想要挑哪一個。 我推薦Ardas Bhaee, 這讓我想起2020年最後一場旅行。 駕馭你的心智,是瑜伽練習的日常。 因為台灣防疫衛教做太好了,
Q: 做「發展自我節奏」冥想時,眉心的確切位置在哪裡?炮筒式、鳥嘴式呼吸法怎麼做? A:  第4期公益冥想共修是平衡心智、左右大腦、神經系統,且消除疲勞的「發展自我節奏」,會用到呼吸法與唱誦,相關問題說明如下:
Sadhana是每日練習,目的是有意識的培養一個使生命提升的習慣,用新的模式來替代不想要的行為模式(尤其是心智和情感上的習慣),新模式的種子會清潔你的潛意識。 這需要一段特定時間的持續培養,包括身體練習的Kriya及冥想。 人的身體細胞有記憶的功能,如果用很長的時間培養出往下沈淪的壞習慣,當然,也需
Q:每日練習(Sadhana)為什麼有特定持續的時間? A: Sadhana是每日練習,目的是有意識的培養一個使生命提升的習慣,用新的模式來替代不想要的行為模式(尤其是心智和情感上的習慣),新模式的種子會清潔你的潛意識。 這需要一段特定時間的持續培養,包括身體練習的Kriya及冥想。
一切都是因為愛 恐懼來臨時,最重要的,是守護好你的心,愛的力量強大時,反轉提升的時刻就到臨界點了。 事情是這樣的,練習場因疫情延課時,答應實體課同學錄自主練習用的影片,結果太抗拒剪接直接找同學錄影練習,(我還是會剪的,只是很...…慢……)想說既然要服務性質教課,那就廣佈資訊邀請大家好了。
從時間短、次數密集而規律的冥想練習建立起細胞代謝與記憶模式,再逐步加長時間,固定時間頻率的短時間冥想比久久一次長時間冥想重要。 Sat Nam,大家好,我是帶領120日早課計畫的Damanjeet Kaur,之前提過要談冥想的單次持續時間原理,冥想是現代快節奏、資訊爆量生活中,很好的自我調節技術,
勇敢的人不是沒有恐懼, 而是在保護性心智強大時, 如何駕馭心智, 保持內在平穩的面對難題。 今天收到了幾個私訊, 關於心理恐慌時可聽的mantra或做的冥想要挑哪一個。 我推薦Ardas Bhaee, 這讓我想起2020年最後一場旅行。 駕馭你的心智,是瑜伽練習的日常。 因為台灣防疫衛教做太好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奇蹟課程提到:你追尋什麼,它便成了你心目中的喜樂之源。你希望什麼,它對你也會顯得真實無比。你不可能期望得到一個自己不相信之物。 那麼,奇蹟又是什麼呢? 凡是出自愛的就是奇蹟。 我和《用願力召喚奇蹟》這本書,不僅存在強烈的連結,還有著妙不可言的共時性。 那就是,我和書中的作
Thumbnail
和平意識 一個人若歌頌上帝,並聽到他的聲音,並且讓上帝的愛在他體內發芽,他所有的悲傷都將消失,而在他的心中,上帝將賜予持久的和平。 -錫克教 穆斯林是屈服於安拉意願的人,是和平的建立者(伊斯蘭教是指建立和平,穆斯林是指通過其行為和舉止建立和平的人)。-伊斯蘭教 主生活在每個生物的心中。...
Thumbnail
 修行意味着不再追求外在的完美形象和某種理想化的內在平和狀態。而是勇敢地面對內心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光明還是陰暗。
Thumbnail
卡魯那是梵音直譯的字彙,字義就是"使人減少痛苦的行為"或者也可以被翻譯成「慈悲的行為」。 開悟者敘述「天人合一」的觀念,就是宇宙萬物跟自己一體的觀念; 真正的慈悲,是沒有所謂的分別的。 卡魯那靈氣的高振幅能量來自高等智慧及開明的生命,祂們關懷世上所有生命。 不斷傳送無限的能量並帶領我們。
Thumbnail
基督教的靈修與道教的修真分別涉及個人對於精神層面的追求和修煉,強調個人與神的親密交流以及與道合一的境界。兩者在目的和方法上有所差異,卻都體現了人類對超越物質世界,追求更高層次存在的渴望。
Thumbnail
昨晚的昆達里尼瑜伽課練習了「健康、快樂、神聖的呼吸」: 「 我是健康的。 我是快樂的。 我是神聖的。 」 在課後分享的環節,分享了自己最近的體悟: 「 我想回應神聖的這個點,但我其實會講的是 愛自己。 接觸身心靈大約一年半,約在半
Thumbnail
「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安樂,是一個永恆圓滿的故鄉,這個地方連「苦」這個字都沒聽過,更何況會發生? 希望大家立定「志向」,修行要有志向,短期的志向、中期的志向、長期的志向,都要把它訂定出來,往志向勇往直前,排除萬難。 西方極樂世界「極樂淨土的願文」這個法門很重要,收錄在《佛王誓約》這本書裡面。
Thumbnail
「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安樂,是一個永恆圓滿的故鄉,這個地方連「苦」這個字都沒聽過,更何況會發生?希望大家立定「志向」,修行要有志向,短期的志向、中期的志向、長期的志向,都要把它訂定出來,往志向勇往直前,排除萬難。
Thumbnail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所有的苦難,最終都會讓我變得更勇悍! 所以必須在這條菩提路上決斷前行, 沒有剎那的猶豫,也不要有一絲絲的退意。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瑜伽的起源、定義、以及與其他哲學、經典的關係,從對話中探討瑜伽的意義,作者的個人見解,以及對瑜伽的理解等。文中也分享了作者對瑜伽的理解,以及期待與讀者一同練習的心情。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奇蹟課程提到:你追尋什麼,它便成了你心目中的喜樂之源。你希望什麼,它對你也會顯得真實無比。你不可能期望得到一個自己不相信之物。 那麼,奇蹟又是什麼呢? 凡是出自愛的就是奇蹟。 我和《用願力召喚奇蹟》這本書,不僅存在強烈的連結,還有著妙不可言的共時性。 那就是,我和書中的作
Thumbnail
和平意識 一個人若歌頌上帝,並聽到他的聲音,並且讓上帝的愛在他體內發芽,他所有的悲傷都將消失,而在他的心中,上帝將賜予持久的和平。 -錫克教 穆斯林是屈服於安拉意願的人,是和平的建立者(伊斯蘭教是指建立和平,穆斯林是指通過其行為和舉止建立和平的人)。-伊斯蘭教 主生活在每個生物的心中。...
Thumbnail
 修行意味着不再追求外在的完美形象和某種理想化的內在平和狀態。而是勇敢地面對內心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光明還是陰暗。
Thumbnail
卡魯那是梵音直譯的字彙,字義就是"使人減少痛苦的行為"或者也可以被翻譯成「慈悲的行為」。 開悟者敘述「天人合一」的觀念,就是宇宙萬物跟自己一體的觀念; 真正的慈悲,是沒有所謂的分別的。 卡魯那靈氣的高振幅能量來自高等智慧及開明的生命,祂們關懷世上所有生命。 不斷傳送無限的能量並帶領我們。
Thumbnail
基督教的靈修與道教的修真分別涉及個人對於精神層面的追求和修煉,強調個人與神的親密交流以及與道合一的境界。兩者在目的和方法上有所差異,卻都體現了人類對超越物質世界,追求更高層次存在的渴望。
Thumbnail
昨晚的昆達里尼瑜伽課練習了「健康、快樂、神聖的呼吸」: 「 我是健康的。 我是快樂的。 我是神聖的。 」 在課後分享的環節,分享了自己最近的體悟: 「 我想回應神聖的這個點,但我其實會講的是 愛自己。 接觸身心靈大約一年半,約在半
Thumbnail
「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安樂,是一個永恆圓滿的故鄉,這個地方連「苦」這個字都沒聽過,更何況會發生? 希望大家立定「志向」,修行要有志向,短期的志向、中期的志向、長期的志向,都要把它訂定出來,往志向勇往直前,排除萬難。 西方極樂世界「極樂淨土的願文」這個法門很重要,收錄在《佛王誓約》這本書裡面。
Thumbnail
「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安樂,是一個永恆圓滿的故鄉,這個地方連「苦」這個字都沒聽過,更何況會發生?希望大家立定「志向」,修行要有志向,短期的志向、中期的志向、長期的志向,都要把它訂定出來,往志向勇往直前,排除萬難。
Thumbnail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所有的苦難,最終都會讓我變得更勇悍! 所以必須在這條菩提路上決斷前行, 沒有剎那的猶豫,也不要有一絲絲的退意。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瑜伽的起源、定義、以及與其他哲學、經典的關係,從對話中探討瑜伽的意義,作者的個人見解,以及對瑜伽的理解等。文中也分享了作者對瑜伽的理解,以及期待與讀者一同練習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