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記憶讀書樂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關於未來的書,許多美國大學出版社已經找到了因應對策,要採用無酸紙,簡單來說,就是採用可以更耐久而不分解的紙張。不過這只會應用在科學類書籍上,她與年輕詩人的作品無關。更不用說從上個世紀末開始到昨天為止出版的數百萬本書,又該何去何從?(Umberto Eco)
關心知識發展的讀者, 大概都能認同「閱讀不會死亡」。但對閱讀的方式和它的媒介,恐怕就沒有那麼篤定。畢竟現在的閱讀,若只是用來接收新知或資訊,那麼就已經有越來越高的比例是來自網路連線。甚至嚴肅的知識內容,包括過去已經出版過的書,也可經由EPUB、PDF,而在平板電腦、電子紙那裡觀看。
那麼問題來了,過去出版過的實物,是否仍有保存之必要?或者說,保存舊書,除卻懷舊,或如古物之於博物館的所謂「典藏」外,會更有其他意義嗎?對這些問題,Eco在書中提出他的若干看法。總的來說,他認為藏書是捍衛知識與人文精神的起點。首先,他說「書寫在紙頁上」是人類的獨步世界的發明。在此之前,人類僅能以有機記憶(如大腦)或礦石記憶傳遞資訊,而這兩種方式都難免受到人體或物質自身的限制。但紙張作為一種載體,它在歷史上所生產出的可能性,則大大超越前兩者,因為只有紙頁上的書寫,能讓閱讀「作為一種對話」成為可能。
作為現在的讀者,讀到這裡可能冒出的問題是,那電子閱讀呢?難道就不是一種,至少也算是一種對話的形式嗎?這當然有可能。不過Eco沒有提,沒有提卻不代表他不認同。之所以沒有提到,當然是因為他的文章寫得早,電子閱讀以前還不成問題,自然就沒有討論的必要。所以,讀者要追問的,恐怕要調整成:過去的閱讀既然有這種性質,那麼現在的電子化閱讀,在體現、實踐「閱讀作為一種對話」這個功能上,所完成的意義到底有多少。這倒是現在人可以立足在Eco之上而應該思考的方向。
其次,在書中,Eco又提到,為了完成「作為一種對話」的意義,其實人類曾經花費上千年的時間,來適應紙本的閱讀行為。又經過數百年的研究和調整,目前紙本書形式的閱讀,是最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甚至可以說是來自紙張書頁的「善意」。因此,這裡面就潛藏着值得警惕的內容:我們這一代讀者,或多或少仍受惠於書本的「善意」,但有無以「作為一種對話」為目標地去閱讀,作為對「善意」的回敬?這是連鎖書店、商業出版、排行榜,乃及以為奇貨可居的二手書店,都不會主動告知的問題。
這是本書所傳遞的諸多關於閱讀的看法裡我以為比較有意思的一項。
2012年10月11日初稿,2021年6月19日修改。
    0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本以為高中時期的記憶已被塵封在一個鎖住的木盒子裡,就像是永遠都不會再歌唱的音樂盒般靜靜地躺在某個角落,但在讀李屏瑤的《向光植物》時,書中一句句描述高中校園建築景色的句子卻毫無違和地與我的記憶交織,那些曾經歷過的片段隨著故事的推進又在我腦海中重演一次,那年站在五樓教室外我和她的對話,那天在輔導室裡終於
    Thumbnail
    「有些書就是能顛覆你觀看世界的角度,此書正是其中之一。」 ——Sugata Mitra,印度教育學者 【概要】 作者用鋪陳的手法,以及眾多的案例,討論一個存在已久的,但人類選擇忽視的問題:「植物有沒有智能?」作者利用動物具備的能力做說明,同時套用到
    Thumbnail
    又是本聽了podcast找來看的閒書,通勤時間耳機裡傳來幾本可能好讀的書,就趁下班之後或中午休息的時間翻翻看看。 這本林立青推薦的小書真的好讀,民以食為天,很多食物並不單滿足口腹之慾,很多時候更乘載著歷史。與其說是眾神的餐桌,另一個面向看可能是食物與歷史,還不是食物的歷史,而是食物與歷史,一段和食物
    Thumbnail
    在看劇的過程中,筆者重讀了一次小說,並深刻體會到戲劇改編後與書中內容的差異,及想像力被視覺化限縮帶來的落差感。不過電視劇本身,也因為涉及更多社會議題,而有其獨到之處。整體而言,小說是內斂的,電視劇則是外放的、更加符合的大眾口味的。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第四篇故事〈一頭大象在日光朦朧的街道〉的敘事者是兩個人,兩個「我」。開頭與結尾的敘事者,是女孩;主述自白的部分,則是一個叫「烏鴉」的男孩。女孩到男孩的房間,開了衣櫃,看到了大象。
    Thumbnail
    「為什麼,要他動動腦筋、不要常常坐著看電視,要常常出去運動,這些大家都知道該做的事情,為什麼長輩就是不願去做?」 你是否也覺得要帶長輩活動很困難呢? 這本書推薦給你! 《明日的記憶,靠今日的練習:現在開始訓練大腦、防失智、不健忘》
    Thumbnail
    找到人生風格並不是為了著眼過去,而是從中了解(找出)自己的人生風格有哪些錯誤之處,並加以修正,這也可以說為什麼阿德勒鼓勵大家從現在起,為了自己未來的幸福而努力,也是《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一直想要讓讀者們明的的事情吧。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本以為高中時期的記憶已被塵封在一個鎖住的木盒子裡,就像是永遠都不會再歌唱的音樂盒般靜靜地躺在某個角落,但在讀李屏瑤的《向光植物》時,書中一句句描述高中校園建築景色的句子卻毫無違和地與我的記憶交織,那些曾經歷過的片段隨著故事的推進又在我腦海中重演一次,那年站在五樓教室外我和她的對話,那天在輔導室裡終於
    Thumbnail
    「有些書就是能顛覆你觀看世界的角度,此書正是其中之一。」 ——Sugata Mitra,印度教育學者 【概要】 作者用鋪陳的手法,以及眾多的案例,討論一個存在已久的,但人類選擇忽視的問題:「植物有沒有智能?」作者利用動物具備的能力做說明,同時套用到
    Thumbnail
    又是本聽了podcast找來看的閒書,通勤時間耳機裡傳來幾本可能好讀的書,就趁下班之後或中午休息的時間翻翻看看。 這本林立青推薦的小書真的好讀,民以食為天,很多食物並不單滿足口腹之慾,很多時候更乘載著歷史。與其說是眾神的餐桌,另一個面向看可能是食物與歷史,還不是食物的歷史,而是食物與歷史,一段和食物
    Thumbnail
    在看劇的過程中,筆者重讀了一次小說,並深刻體會到戲劇改編後與書中內容的差異,及想像力被視覺化限縮帶來的落差感。不過電視劇本身,也因為涉及更多社會議題,而有其獨到之處。整體而言,小說是內斂的,電視劇則是外放的、更加符合的大眾口味的。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第四篇故事〈一頭大象在日光朦朧的街道〉的敘事者是兩個人,兩個「我」。開頭與結尾的敘事者,是女孩;主述自白的部分,則是一個叫「烏鴉」的男孩。女孩到男孩的房間,開了衣櫃,看到了大象。
    Thumbnail
    「為什麼,要他動動腦筋、不要常常坐著看電視,要常常出去運動,這些大家都知道該做的事情,為什麼長輩就是不願去做?」 你是否也覺得要帶長輩活動很困難呢? 這本書推薦給你! 《明日的記憶,靠今日的練習:現在開始訓練大腦、防失智、不健忘》
    Thumbnail
    找到人生風格並不是為了著眼過去,而是從中了解(找出)自己的人生風格有哪些錯誤之處,並加以修正,這也可以說為什麼阿德勒鼓勵大家從現在起,為了自己未來的幸福而努力,也是《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一直想要讓讀者們明的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