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吧!阿德勒的人生風格與早期記憶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近期有幸跟一群夥伴一起讀《阿德勒心理學講義》,這是幾年前《被討厭的勇氣》一書爆紅後,網路上推薦若想了解阿德勒的心理學論述時,值得入手的一書,只不過,之前讀著覺得有點難以進入,於是就被擱置在書櫃中好一段時日,直到有夥伴提出來要一起讀此書。然而,對於阿德勒的心理學論述,我所知甚少,因此,文章比較是朝著在學習路上的一些心得、體會做分享,也算是透過書寫的自我整理,也可能離阿德勒真正想表述的仍有差距,這一點想先做說明。此外,開始著手書寫時,書也讀到人生風格(The Style of Life)與早期記憶(Old Remerbrances)了,因此,書寫上也就打算先由此開始,再慢慢補上其他。

人生風格的源起:早期記憶


前幾回,先由阿德勒是怎樣的一個心理學做介紹後,首先討論了最重要的二種情結—自卑情結(The Inferiority Complex)、優越情結(The Superiority Complex),然而這二種情結,甚至是這個人的人生風格(The Style of Life)之所以形成,在阿德勒認為,都是起源於早期記憶。

在該篇章裡,阿德勒舉出很多案例,像是死亡記憶對孩童的影響、身體有缺陷(病症)的影響等,其他像是早期記憶中若對視覺、聽覺感興趣的孩子,長大後會如何呈現在個人生命裡,以下是書中他對於早期記憶的論述:

在四、五歲便形成的人生風格當中,我們會找到過去的記憶和現在的行動之間的關聯性。歷經多次類似的觀察研究之後,我們確信以下理論:我們永遠都可以在早期記憶中找到個案人生原型中的本質。 —P107
當一個人回顧過往,不管他的記憶裡出現了什麼,必定是在情緒上讓他有感的事物,因此我們能據此找出探索此人人格的線索。 --P107
如果我們可以挖掘出部分早期的記憶,就能預測個案日後的人生會發生什麼事。然而,請務必記住,這些早期記憶只是線索而已,並非真正的原因。⋯⋯記憶指出了個體透過哪些行動來達成目標,以及必須克服哪些障礙。記憶也揭示出對於生命有用或無用的面向,個體因何而對其中一個面向較有興趣。 --P115


由此得以窺見孩提時期所發生的事,以及這個孩子如何解讀,都會形塑未來的行動方向。然而,在孩子如何解讀事件上,除了因先生氣質有不同的反應外,一旁的大人如何回應也是重要的影響因子之一,這也是為何阿德勒文中也特別提到教育:以不同的教育方法面對不同的孩子。

至於早期記憶是否記得,是否為幻想,對阿德勒來說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為這些都是個案的一部分,也都有助於理解當事人對於什麼事感到興趣。最後,在網路上,找到幾篇有關早期記憶的介紹,覺得不錯,也一併分享:

之一:五分鐘學會阿德勒早期回憶
之二:原來,瞭解孩子也可以這麼簡單~阿德勒心理學早期回憶的運用~ (此篇文較長,若想特別看早期回憶那段,可移到文的中段開始讀)


raw-image

人生風格:為了達成人生目標的一致性行動


再回來談「人生風格」,阿德勒也指出要在特定環境條件下來觀察每個人的人生風格,尤其這個人進入全然陌生的新環境,面臨困難時,人生風格會更清楚顯明(P88)。

人生風格指的是個性嗎?或者和個性一樣嗎?書中,阿德勒也有回答:「長久以來,個體心理學將這種為了達成人生目標的一致性行動稱為「人生規劃」(a plan of life),但這個詞彙有時會誤導學生,現在統一改為「人生風格」(a style of life)」

「人生風格是一個統一體,而型塑人生風格的正是人們早年生活所遭遇的困境,以及為了特定目標所做的努力。」(p89)

接著書中用一個總在最後關頭選擇逃避,而不去設法解決問題的個案為例做說明,一方面指出該個案目前的問題及行為,另一方面則分析在此人生風格背後的理由,幫助我們更能明白他的論述與觀點。

然而,阿德勒並非一位宿命論的心理學者,找到人生風格並不是為了著眼過去,而是從中幫助個案了解(找出)自己的人生風格有哪些錯誤之處,並加以修正,這也可以說為什麼阿德勒鼓勵大家從現在起,為了自己未來的幸福而努力,也是《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一直想要讓讀者們明的的事情吧。


本篇重點整理:

一、人生風格的源起於早期記憶,而早期記憶真偽或者有無意識都不是最重要的,那些因為在情緒上讓有感而被記下來的事物,都有助於理解當事人對於什麼事感到興趣。
二、所謂人生風格,則意指:為了達成人生目標的一致性行動,除非了解自己的人生風格有哪些錯誤之處,才有機會加以修正,否則人會依著同樣的模式繼續在自己的故事裡生活著。


若讀完這篇文章您也有收穫,歡迎:
一個愛心的鼓勵、一回收藏的肯定、一份有價的轉分享、一次實際的隨喜贊助。
你的行動將是支持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謝謝 ❤


思嘉女郎的粉絲頁,也歡迎按讚追蹤哦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嘉的書寫與藝術陪伴
108會員
153內容數
沙龍分二部分,一個專以「心理」、「陪伴」、「藝術」、「生命故事」等為主軸的專題,另一部分則在上述專題以外的書籍或日常分享。期待透過這些用心書寫的文句,與不同時空的 你/妳 相遇,也因為書寫,帶來連結、感動或對話。
2023/05/17
薩提爾的對話與練習來到應對姿態以及姿態底下的情緒。 上一篇有提到應對姿態,包含: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以及一致型,而每一種應對姿態底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情緒,可能是:生氣、難過、害怕、不安、自責、委屈、焦慮、煩躁⋯⋯等,如果留意一下,會發現多是負向情緒,那是因為⋯⋯
Thumbnail
2023/05/17
薩提爾的對話與練習來到應對姿態以及姿態底下的情緒。 上一篇有提到應對姿態,包含: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以及一致型,而每一種應對姿態底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情緒,可能是:生氣、難過、害怕、不安、自責、委屈、焦慮、煩躁⋯⋯等,如果留意一下,會發現多是負向情緒,那是因為⋯⋯
Thumbnail
2023/04/27
第一期的藝術陪伴課程劃下了句點,這一期,算是我的另一種突破,很感謝參與成員在課堂最後的回饋,有的成員看見自己不懂求救,有的成員透過對話中發現自己好像容易追求完美,有的成員喜於自己的突破,有的成員則是因為每週的創作帶給自己安定的力量⋯⋯
Thumbnail
2023/04/27
第一期的藝術陪伴課程劃下了句點,這一期,算是我的另一種突破,很感謝參與成員在課堂最後的回饋,有的成員看見自己不懂求救,有的成員透過對話中發現自己好像容易追求完美,有的成員喜於自己的突破,有的成員則是因為每週的創作帶給自己安定的力量⋯⋯
Thumbnail
2022/03/25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忘記這一句話是在哪裡聽來的,但是,卻記憶了好多好多年。 後來,當小王子電影版再次上映時,我又記下了另一段話: 想要馴服一個人,就得冒著流淚的風險。 而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對於「關係」,每個人的看法、經驗各自不同,不知你的會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2/03/25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忘記這一句話是在哪裡聽來的,但是,卻記憶了好多好多年。 後來,當小王子電影版再次上映時,我又記下了另一段話: 想要馴服一個人,就得冒著流淚的風險。 而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對於「關係」,每個人的看法、經驗各自不同,不知你的會是什麼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阿德勒學派對人際關係及心理健康的看法,強調個人與社會間相互影響的重要性。包括對阿德勒學派核心概念的討論,以及相關推薦書籍。透過該學派的觀點,我們能更好理解個體心理學,並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與他人的互動。 「人生沒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要相信人生的意義是每個人賦予給自己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阿德勒學派對人際關係及心理健康的看法,強調個人與社會間相互影響的重要性。包括對阿德勒學派核心概念的討論,以及相關推薦書籍。透過該學派的觀點,我們能更好理解個體心理學,並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與他人的互動。 「人生沒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要相信人生的意義是每個人賦予給自己的。
Thumbnail
本書「接受不完美的勇氣」是探究「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心理學的入門書,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與我們常耳聞的佛洛伊德、榮格並列心理學的三大巨頭。阿德勒心理學在近代深深影響提出需求理論的馬斯洛、管理大師戴爾卡內基及史帝芬柯維等人。小編從本書100句阿德勒名言探討中,彙整出精選語錄與衍生說明分享給各位朋友。
Thumbnail
本書「接受不完美的勇氣」是探究「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心理學的入門書,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與我們常耳聞的佛洛伊德、榮格並列心理學的三大巨頭。阿德勒心理學在近代深深影響提出需求理論的馬斯洛、管理大師戴爾卡內基及史帝芬柯維等人。小編從本書100句阿德勒名言探討中,彙整出精選語錄與衍生說明分享給各位朋友。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怕你缺乏「追求幸福的勇氣」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怕你缺乏「追求幸福的勇氣」
Thumbnail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一般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倡導「個體心理學」,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
Thumbnail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一般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倡導「個體心理學」,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
Thumbnail
有著心理學三巨頭稱號之一的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學派(individual psychology )的創始人。
Thumbnail
有著心理學三巨頭稱號之一的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學派(individual psychology )的創始人。
Thumbnail
讀於初出社會迷惘時,再讀於休息期間自我療癒時。到底童年會怎樣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這本書都有說。父母一書可以學懂教小朋友,青少年人一書可以重新認識自己,成年人一書可以改善自觀和看社會的觀點。
Thumbnail
讀於初出社會迷惘時,再讀於休息期間自我療癒時。到底童年會怎樣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這本書都有說。父母一書可以學懂教小朋友,青少年人一書可以重新認識自己,成年人一書可以改善自觀和看社會的觀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