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教養院|築家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新安康地址:325桃園市龍潭區竹龍路138巷66號 ( 昇睦食品有限公司對面大門 )
【 為什麼要蓋屬於安康的家?】
認識安康很久的人或剛認識安康的人,大概都知道安康蓋了很久很久的房子,但對於為什麼要蓋房子,可能都不太清楚,所以這次我們來說說這個原因,讓大家了解為什麼我們要想各種辦法,克服種種困難,就是非得要把房子蓋起來~
Q1:為什麼安康在劉氏家廟裡面?
A:
現在的院舍跟家廟租賃的,要付房租的,立案的空間就是家廟的一樓,最早是租給某某老人養護中心,又租給某某教養院,他們搬走後,就換我們租下來了,我們算是第三個房客。
Q2:那還沒搬進家廟以前,安康在哪裡租房子呢?
A:
安康成立在平鎮新榮路上的老舊透天厝,房子狹長,左右都有鄰居,採光通風不太好,還有很多違建空間,也沒有電梯,工作夥伴要抱背扛著行動不辨的院生上下樓,寢室空間狹小,有四人房、六人房、八人房、十人房,院生還得睡上下鋪,因為是住家改建的,一堆院生得擠在一個小到不行的空間裡,沒有冷氣,只有幾台電扇吹呀吹的,光聽到這個狀況,您可以猜想我們當時評鑑成績非常的爛,總是游走在丙丁等的成績,還得經過個複評後拿回乙等,最後可以拿到的補助款都減少了一半,當時日子過的可是艱辛萬分。
Q3:那為什麼不繼續租家廟一樓就好了呢?
A:
如家廟一樓能租一萬年又不調整租金,是最好的選項,安康租房超過 2 5 年,總要擔心房租漲價,房東不續租的問題,多年來繳付租金高達兩千多萬,本以為搬到家廟後,煩人的問題就消除,一切都會變好的,但法規又不停的修改,院區的排煙閘門一個個故障,有的關不上,有的沒反應,有時警報聲轟隆隆作響,受信總機經常鈴聲大作,關也關不掉;使用二十多年的發電機總是要發動數回,才能勉強啟動,但發電機室沒窗戶,黑煙根本就排不出;熱水管路也有問題,熱水量好小好小,院生洗澡水總是忽冷忽熱,熱水鍋爐也為長年使用換了兩台;水管漏水造成牆壁壁癌,一下是A寢馬桶漏水,一下又換C寢室水管漏水,水電工都不知道來了多少回維修處理;為了逃生的安全,寢室鋁門也需要改成防火門,需要改裝2 0個防火門;室內的空間,扣除1 1間寢室、廚房、辦公室、護理站之後,剩下三間教室,根本無法規畫出合宜的活動空間;一層平面院舍,有限的空間,好不容易挪出的隔離室,勉強符合『有隔離室』的規定,再加上每次評鑑後的建議,要改要做要修的,要花大額金錢改善的地方,還真不少!種種的問題,讓我們更明白家廟一樓院區是個暫時的落腳處,解決之道就是買一塊土地,蓋一棟符合法規跟設置標準的房舍,提供院生們最佳的服務品質,而這也是安康永續經營的唯一出路!
Q4:那房子蓋了多久啊?
A:
民國100年開始從找土地,民國102年買下龍潭區竹龍路138巷的農地,民國103年完成土地過戶,民國106年完成土地變更用途,民國107年取得建築執照動工蓋房子,付完建築訂金後,邊募款邊蓋房子, 一度付不出工程款,差點要喊停工不蓋了,109年底房子終於竣工,110年4月拿到使用執照,又碰上疫情攪局,近日準備展開遷院申請相關事宜。
Q5:那土地、房屋所有權是誰的啊?
A:
都屬於安康的,歸在安康名下,房屋權狀還在公告中,月底應該可以拿到。
Q6:那搬家後,服務的院生人數會變多嗎?
A:
預計服務54人,扣除現有的40人,會再增加14人。
Q7:那現在可以參觀安康新家?
A:
三級警戒解除後,歡迎來電(03)439-1208和我們預約參觀時間,給我們機會跟您介紹充滿許多愛的故事的新家。
( *安康新家地址:桃園市龍潭區竹龍路138巷66號 )
Q8:聽說你們現在還缺工程尾款,是怎麼了?
A:
安康的新家是邊募款邊動工的,一點一滴地募集善款,除了募款,我們也募集庫存地壁磚、油漆、二手馬桶…等建材,為了省錢,能自己安裝的扶手或小工作,我們就自己做,希望趕快把房子蓋好,早一點把院生帶去新家住,無奈碰上了疫情,一人捐一萬的工程尾款募集,幾乎「歸0 」了,眼看營造廠交屋在即,工程尾款卻還差很多很多,非常擔憂著是不是沒辦法搬進去了!在這裏要懇請大家來幫幫忙,幫幫院生們可以早日搬進新家,只要一人捐款一千元,只要再找幾個好友一起來捐,只要湊足6,310個一千元,我們就能把工程尾款付清,就可以搬新家了!( 請放心,捐款有收據的!)
Q9:新安康的土地面積?建築地基?建築面積?
A:
土地有「807.56」坪,建築地基為180坪,總建坪是570坪。安康的新家有四層樓,一、二樓是院生們日間空間(辦公室/廚房/護理站/體能室/活動教室),三樓、四樓是院生們的居住空間,男生女生分層,每層樓有兩個家,規劃三房兩廳(小客廳小廚房),寢室規劃為四人房,讓院生們學著在自己的家過生活。
Q10:蓋起這個家,有什麼意義呢?
A:
『家』代表著『安定、安心、安全』,不用再害怕租約到或者是漲租,在這個家中,我們把院生們的種種需求,都規劃進去,這個家明亮通風的居住空間,期待搬進去後,院生們都能在這個大家庭,過著長久開心快樂的生活。
#拜託大家幫忙分享此文讓更多人知道
#也邀請您如果有餘裕一起幫憨兒蓋新房搬新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不是父母年前接連過世,寶哥一定還在媽媽身邊,享受媽媽無盡的愛守護著,有媽媽為他打理好的三餐,有媽媽為他安排好所有的一切,還能每天喊著媽媽!媽媽⋯⋯
有許多人來到「安康」的當下,被家廟的牌坊跟建築物給驚嚇一番,懷疑著是不是走錯了!再三跟我們確認,他們要找的是「安康啟智教養院」!沒錯,這裡就是安康教養院,別怕別怕,歡迎您走進來或開車進來,裡面有停車位的!
如果,你/妳有一對雙胞胎女兒,她們很特別,很不一樣,無論你/妳如何教養她們,她們永遠都會是個長不大的孩子,你/妳還會愛她們嗎?
憨兒想媽媽  古月哥是39個院生中,住的離機構最近,最常回家的!週末假期,只要媽媽不用上班,就會來接他回家住,吃媽媽煮的飯,有媽媽溫暖陪伴,週日下午才送回安康!可是因為疫情嚴重,有好幾周都沒辦法回家,要在安康待到 6 月 1 4 日解禁,才能回家找媽媽! 無法回家的日子裡,每每看見有車來安康,或聽
如果不是父母年前接連過世,寶哥一定還在媽媽身邊,享受媽媽無盡的愛守護著,有媽媽為他打理好的三餐,有媽媽為他安排好所有的一切,還能每天喊著媽媽!媽媽⋯⋯
有許多人來到「安康」的當下,被家廟的牌坊跟建築物給驚嚇一番,懷疑著是不是走錯了!再三跟我們確認,他們要找的是「安康啟智教養院」!沒錯,這裡就是安康教養院,別怕別怕,歡迎您走進來或開車進來,裡面有停車位的!
如果,你/妳有一對雙胞胎女兒,她們很特別,很不一樣,無論你/妳如何教養她們,她們永遠都會是個長不大的孩子,你/妳還會愛她們嗎?
憨兒想媽媽  古月哥是39個院生中,住的離機構最近,最常回家的!週末假期,只要媽媽不用上班,就會來接他回家住,吃媽媽煮的飯,有媽媽溫暖陪伴,週日下午才送回安康!可是因為疫情嚴重,有好幾周都沒辦法回家,要在安康待到 6 月 1 4 日解禁,才能回家找媽媽! 無法回家的日子裡,每每看見有車來安康,或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以的話這房子就租給我吧。」 江文彬看著這間公寓頂樓的增建套房對一位老太太說。老太太是房東,住在別處,這天中午江文彬與房東太太相約來看房子。樓下公寓四樓的單位戶與頂樓增建全部都被老太太分別出租。頂樓的增建被分成兩間套房,上到頂樓出了公共樓梯間後是一個公用的前陽台,上方違規增建的鐵皮屋頂延伸涵
Thumbnail
  疫情肆虐,景氣不佳, 社福機構的捐款也變少了, 公司秉持著濟弱扶貧, 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精神, 幫忙有需要的社福團體~🤝   這兩天來到了位於大里的台中市希望家園 是921大地震時,所倒塌金巴黎大樓舊址 一個承載傷痛記憶的地方.. 而經過多年的整頓,於105年3月 『臺中
Thumbnail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新北市長侯友宜視察即將完工的中和安邦青年社會住宅,安邦社宅為中和區第一個由政府興建、國有土地無償撥用之社宅用地,樓層達24層樓,視野遼闊社會住宅居住機能健全,將提供632戶居住單元,分別為1房型331戶、2房型172戶、3房型129戶,並引進豐富多樣的公
Thumbnail
市區寸土寸金,老阿公有一天發現市區的某一塊空地閒著,於是詢問鄰居空地主人是誰,他想承租堆回收物。空地老主人說月租兩千,老主人的兒子說免費,儘管使用,而這一使用就是二十五年光陰走過。 老阿公做資源回收已經三十多年了,當年他跟老妻在鎮上開了一家麵館,從早忙到晚,還要撥空回收,也是做得心開意解。做了
Thumbnail
  以下為感應分享故事,來文照登:    房子法拍後,臨時找個地方租來住,這間租屋處開門見灶、見廁、見後陽台,有很長很長的長廊,客廳西曬,曬進來的陽光很大很不舒服,洗澡時總是很冷很冷,一直都有在看房子想要貸款購買,但總是無法順利成交,十多年了都搬不出去這間四面都是壁癌的房子。後來才知道....
Thumbnail
這個社區還有個特點,就是沒有庭院公設。走進大樓就是兩三公尺寬敞的步道,分赴三座各自獨立的電梯。既然沒有庭院公設,自然就更增添每一住戶真實擁有的室內空間,這使我感到非常之幸運。
我十二歲時,父親在桃園郊區買了一棟房子,門前就是一個大型埤塘,居住環境還算清幽。 後來埤塘填了一半,蓋起了縣政府,後面的一半在不久後,也填了蓋文化中心。莫名其妙的我家變成了文教區,以前的堤岸變成了縣府路。 從蓋了縣政府,又變成市政府以後,左右鄰居都知道,遲早會有人來談改建,所以大家都把錢用在可移
  用山清水秀來形容安邦新村是可以的,因為哪邊有山、有湖、有稻田、有菜園、有水果樹。有百多戶人家,有七、八排屋子,都是木屋,一排有十至二十家木屋。   我記得我最熟悉哪些小巷,因為我跑捷徑要走小巷,每條小巷都有它的特色,有些乾淨,有些潮色,有些地凹凸不平,有些雜草叢生。   為什麽要走捷徑?因為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以的話這房子就租給我吧。」 江文彬看著這間公寓頂樓的增建套房對一位老太太說。老太太是房東,住在別處,這天中午江文彬與房東太太相約來看房子。樓下公寓四樓的單位戶與頂樓增建全部都被老太太分別出租。頂樓的增建被分成兩間套房,上到頂樓出了公共樓梯間後是一個公用的前陽台,上方違規增建的鐵皮屋頂延伸涵
Thumbnail
  疫情肆虐,景氣不佳, 社福機構的捐款也變少了, 公司秉持著濟弱扶貧, 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精神, 幫忙有需要的社福團體~🤝   這兩天來到了位於大里的台中市希望家園 是921大地震時,所倒塌金巴黎大樓舊址 一個承載傷痛記憶的地方.. 而經過多年的整頓,於105年3月 『臺中
Thumbnail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新北市長侯友宜視察即將完工的中和安邦青年社會住宅,安邦社宅為中和區第一個由政府興建、國有土地無償撥用之社宅用地,樓層達24層樓,視野遼闊社會住宅居住機能健全,將提供632戶居住單元,分別為1房型331戶、2房型172戶、3房型129戶,並引進豐富多樣的公
Thumbnail
市區寸土寸金,老阿公有一天發現市區的某一塊空地閒著,於是詢問鄰居空地主人是誰,他想承租堆回收物。空地老主人說月租兩千,老主人的兒子說免費,儘管使用,而這一使用就是二十五年光陰走過。 老阿公做資源回收已經三十多年了,當年他跟老妻在鎮上開了一家麵館,從早忙到晚,還要撥空回收,也是做得心開意解。做了
Thumbnail
  以下為感應分享故事,來文照登:    房子法拍後,臨時找個地方租來住,這間租屋處開門見灶、見廁、見後陽台,有很長很長的長廊,客廳西曬,曬進來的陽光很大很不舒服,洗澡時總是很冷很冷,一直都有在看房子想要貸款購買,但總是無法順利成交,十多年了都搬不出去這間四面都是壁癌的房子。後來才知道....
Thumbnail
這個社區還有個特點,就是沒有庭院公設。走進大樓就是兩三公尺寬敞的步道,分赴三座各自獨立的電梯。既然沒有庭院公設,自然就更增添每一住戶真實擁有的室內空間,這使我感到非常之幸運。
我十二歲時,父親在桃園郊區買了一棟房子,門前就是一個大型埤塘,居住環境還算清幽。 後來埤塘填了一半,蓋起了縣政府,後面的一半在不久後,也填了蓋文化中心。莫名其妙的我家變成了文教區,以前的堤岸變成了縣府路。 從蓋了縣政府,又變成市政府以後,左右鄰居都知道,遲早會有人來談改建,所以大家都把錢用在可移
  用山清水秀來形容安邦新村是可以的,因為哪邊有山、有湖、有稻田、有菜園、有水果樹。有百多戶人家,有七、八排屋子,都是木屋,一排有十至二十家木屋。   我記得我最熟悉哪些小巷,因為我跑捷徑要走小巷,每條小巷都有它的特色,有些乾淨,有些潮色,有些地凹凸不平,有些雜草叢生。   為什麽要走捷徑?因為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