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當萬華成為台灣的武漢(2):篩檢出人與人的恐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台灣三級警戒,「萬華活動史」成為最大感染源,於是這個地方受到媒體最多的矚目,而萬華人被網購平台、部分醫院拒於門外,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萬華真正的樣子到底是什麼呢?

五月十三日,一個月內曾經過艋舺的人們,手機都收到了細胞簡訊(Cell Broadcast Message),請他們要自主健康管理,注意自己是否有任何症狀,並儘速就醫,而這個人數也是台灣在疫情之後史上之最,高達六十萬人。在台北東區大樓梳化準備拍攝廣告的我,正跟兩位戴著口罩的梳化師聊著天,突然髮型師驚訝地給大家看自己的手機畫面問:「這個簡訊是大家都會收到的嗎?」

當天的廣告拍攝也在突然地全台大停電中草草結束,整個台北陷入了可怕的末日感,坐在往萬華的公車上的陌生人們感覺也惴惴不安,但大家可能還帶有一絲希望,想像台灣這次又會順利地過去,而我也沒有想過,這是我近期最後一天,能到萬華以外的地方。

全台三級警戒開始

台灣防疫各級警戒條件與規定

五月十四日,全台三級警戒到來,隔天病例數飆破三位數,讓全台灣人心惶惶,即便相較世界其他地方,台灣仍舊是相對安全很多的所在,但對於這一年多來,都待在島內的人們來說,這是第一次讓人們有「病毒就在你我身邊」的緊張感,使得警戒剛開始的一週,大馬路上就空無一人,這時台灣人仍有十足的信心能夠短期戰勝疫情,甚至在各大社群平台出現「民眾素質高,自主封城」、「看好了世界,台灣只示範一次」等積極樂觀的口號,希望三級警戒能夠在兩周內結束。

5.14 Twitter網友的口號病毒式傳播到各大社交平台,希望給大家正面鼓勵

但過了幾天,大家就發現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當病例數不斷飆升,甚至因為檢驗量能不足而出現「校正回歸」現象,每日病例數是否真實反映疫情又或者反映了多少?當下都無法有精準的交代,使得疫情看起來非常不樂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DC)先前的超前部署受到強烈的質疑,於是大家對於疫情的恐慌程度短時間內升高,讓這一年來台灣人的信心瞬間瓦解。

剝皮寮快篩站:安全與歧視的權衡

剝皮寮快篩站外觀(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而重災區萬華則迅速地設立了全台密度最高的快篩站,並設立了第一個非醫療院所的戶外快篩站,就在古蹟剝皮寮裡,因為此地屬於市府管理,而地緣關係上剝皮寮在艋舺正好緊鄰三水街的新富市場、龍山寺,以及大部分的私娼寮也隱身在剝皮寮周遭,這也是為何CDC在記者會上會鼓勵周遭民眾去做篩檢,但也耳提面命地希望媒體不要去拍攝,因為這次疫情爆發的破口,主要就是來自艋舺的性產業工作者與顧客,在儘可能讓這些人出來篩檢的條件下,身份的保密性就變得非常重要,以免染疫者仍然躲在家戶中,讓疫情不斷擴散。

快篩站設立初期,果真發揮了極大的功效,迅速地抓出許多確診者。但也同時有許多恐慌的民眾擠爆快篩站,甚至非萬華區的居民也跑來快篩,在萬華人自組的當地社交平台,也不乏看見各種詢問「快篩站是否要排隊?」、「該不該去快篩?」的各類詢問,也因為台灣開始實行快篩,也出現了企業逼迫員工需快篩陰性證明才能來上班的亂象,使得檢驗量能更加地緊張,因為為了要降低快篩產生的偽陽偽陰的問題,必須快篩檢驗與PCR檢驗(核酸檢測)並行,於是又再次讓校正回歸現象擴大。

「我是萬華人」社團中被迫要快篩的網友

同時間,「萬華」也成為病毒的代名詞,許多企業會不管因為戶籍、住所在萬華,就直接讓這些員工在家上班(WFH),甚至留職停薪、自費篩檢等,甚至醫療院所也會透過健保資料看見是萬華人而拒絕收治或另闢戶外診療間,過一個多禮拜後,CDC也宣佈,只要是住所在萬華的人,健保資料就會被特別註記(至5月29日),同時因為三級警戒,民眾開始使用網路購物來做生活用品的採買,這時兩大網購平台也開了第一槍,拒絕大型家電出貨至萬華區,這一系列措施,也再再加深了民眾對萬華的負面觀感,於是這樣的集體情緒不僅是讓其他地區的人產生恐懼,連在地萬華人與萬華租屋族的人也開始想辦法逃離,便開始出現各縣市確診卻仍舊指向「萬華活動史」這樣的感染源,而持續地造成惡性循環。

人聲鼎沸到救護車鳴笛

龍山寺捷運站在台北捷運的人流數上名列前茅,疫情之後由艋舺擴及到南、北萬華街上空無一人,只聽得見不斷來回駛過的救護車聲,不知道是載走確診者去隔離還是有人又染疫過世,的確救護車聲有如喪鐘般的不斷敲響這個地方的敏感神經,社區的住戶都在祈禱不要有任何鄰居確診,彷彿病毒會透過空氣傳進每個人的家中,也看見許多人因焦慮而開始指責前線醫護外送拒送第一線防疫人員等。

家母是個非常愛到傳統市場買菜的人,因為台北的第一果菜批發市場就在萬華,而且非常多的農產都是從這邊銷往台北各地,所以品質從低到高都有,因此吸引全台北的菜籃族都會前來購菜,有些人甚至會特別坐公車來這裡採買,這也使得果菜市場也是一個潛在的疫情風險區,即便我們不斷禁止家母前往,但傳統市場的吸引力仍舊強力,而且台灣中老年人普遍不信任網購平台購買生鮮,使得傳統市場的人潮始終無法下降。

而住在萬華社區,鄰居有非常多的蔬果攤商,透過家母跟攤商鄰居的聊天,就不斷傳出果菜市場有非常多人確診卻沒去採檢的謠言(但最近北農染疫事件使此事可能非空穴來風),也常常聽到隔壁街區、連鎖速食店的慘況與隱瞞,還有各種社區醫院、診所的假消息不斷,讓整個萬華籠罩在極度的不安之中。

社群的形成與穩固

恐懼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之後,卻意外地將被不斷排擠的萬華人,凝聚出集體意識。各個攤商開始組織Line下單群組,每天將自己的菜上聊天室報價,或是由成員下各種單,幫忙採買。也有被迫停止內用的餐廳,立刻發起「醫護警消半價」的外帶活動,也因為萬華一直以來都是弱勢族群的支持團體的大本營,很快地就有物資募集、到府送餐的援助。透過臉書「我是萬華人」社團,透過發文說出哪裡需要幫忙,立刻就有熱心的在地人提供物資或金錢來進行援助,版主甚至不斷號召與實際動員,不斷地在萬華各地穿梭,像是超級英雄般的在最困苦的時刻挺身而出。

其實萬華一直都會被誤認為不是在台北市轄內的行政區,因為不同於平常人對台北繁華現代的印象,萬華除了老舊傳統以外,也是台北難得一直保有在地關懷的大型網絡,從幾百年來羅漢腳來台,只能依靠艋舺在地深根的大戶人家濟貧捐獻,形成特殊的遊民聚集地以外,老台北人的人情味在這邊絕對是數一數二,又傳承於以前地方勢力的政治慣習,自己的家園自己救似乎也是世代的教訓,也因為多年來的脈絡與另眼相待,只是這次的疫情更加鞏固且擴大了這樣的社群,由艋舺夜市勸導遊客戴口罩未果的事件夜市會長阿敏的故事也可以略窺艋舺人對這塊土地的情懷與處事風格。

慢慢地,過了兩週,萬華的確診數字逐漸下降,許多針對萬華的措施開始取消,即便媒體仍舊關注萬華的疫情,但疫情熱區似乎慢慢地從艋舺轉移到其他地方,人們也開始習慣三級警戒的生活,隨著警戒開始不斷延長,萬華人的壓力也不再那麼沉重,社群的力量也成功地穩定輸出,讓萬華從最艱難的時刻走了出來,但危機還尚未平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簡嵩恩的沙龍
8會員
8內容數
簡嵩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27
勇奪第五十八屆金馬獎最佳紀錄長片的《時代革命》,紀錄香港反送中運動的過程,在金馬影展中也獲得觀眾一致的推薦與好評,究竟是什麼樣的魅力讓一部紀錄片造成如此強大的迴響呢?又因為這樣的紀錄片給金馬獎與台灣影迷什麼啟示?
Thumbnail
2021/12/27
勇奪第五十八屆金馬獎最佳紀錄長片的《時代革命》,紀錄香港反送中運動的過程,在金馬影展中也獲得觀眾一致的推薦與好評,究竟是什麼樣的魅力讓一部紀錄片造成如此強大的迴響呢?又因為這樣的紀錄片給金馬獎與台灣影迷什麼啟示?
Thumbnail
2021/09/19
第五十六屆金鐘獎即將在十月二日舉行,台灣戲劇自從OTT平台與外國頻道進駐後,產生了不同於以往的質變,同時也大量啟用了新舊面孔,更值得一提的是劇場與電視劇的人才越來越緊密地交流,在這邊就來介紹本屆入圍者是同時能在劇場與影視看見的演員吧!
Thumbnail
2021/09/19
第五十六屆金鐘獎即將在十月二日舉行,台灣戲劇自從OTT平台與外國頻道進駐後,產生了不同於以往的質變,同時也大量啟用了新舊面孔,更值得一提的是劇場與電視劇的人才越來越緊密地交流,在這邊就來介紹本屆入圍者是同時能在劇場與影視看見的演員吧!
Thumbnail
2021/07/23
台灣開始開放18歲以上注射疫苗意願登記,並已陸陸續續有符合資格者在這週開始前往注射,由於先前僅開放50歲以上民眾施打,鮮少有50歲以下的人提供施打經驗,這邊將自己施打後經歷的副作用提供給需要的人參考。
Thumbnail
2021/07/23
台灣開始開放18歲以上注射疫苗意願登記,並已陸陸續續有符合資格者在這週開始前往注射,由於先前僅開放50歲以上民眾施打,鮮少有50歲以下的人提供施打經驗,這邊將自己施打後經歷的副作用提供給需要的人參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20/2/3-2/9 (高雄-廣州) 最長的年假與最短的期待   週一(大年初十),官方公布肺炎死亡人數361人,確診人數增加為17,336例,台灣確診10例。廣州某些村發出通告,要求外來工暫緩回村,台灣酒廠外大排長龍,酒精一掃而空。 週二(大年初十一),官方公布肺炎死亡人數426人,確診
Thumbnail
2020/2/3-2/9 (高雄-廣州) 最長的年假與最短的期待   週一(大年初十),官方公布肺炎死亡人數361人,確診人數增加為17,336例,台灣確診10例。廣州某些村發出通告,要求外來工暫緩回村,台灣酒廠外大排長龍,酒精一掃而空。 週二(大年初十一),官方公布肺炎死亡人數426人,確診
Thumbnail
中共治理下的新時代的所謂“長征”
Thumbnail
中共治理下的新時代的所謂“長征”
Thumbnail
台灣四月疫情大爆發,防疫概念股又捲土重來,究竟這次的疫情會延燒多久? 概念股的行情會持續上升多久呢?讓我們看看這次的文章吧 疫情升溫,防疫概念股再起 防疫國家隊再次集結 這次的防疫股還可以追嗎? 這波疫情/行情 會到什麼時候結束? 結論 疫情升溫,防疫概念股再起 防疫國家隊再次集結 快篩國家隊狀況
Thumbnail
台灣四月疫情大爆發,防疫概念股又捲土重來,究竟這次的疫情會延燒多久? 概念股的行情會持續上升多久呢?讓我們看看這次的文章吧 疫情升溫,防疫概念股再起 防疫國家隊再次集結 這次的防疫股還可以追嗎? 這波疫情/行情 會到什麼時候結束? 結論 疫情升溫,防疫概念股再起 防疫國家隊再次集結 快篩國家隊狀況
Thumbnail
最近看到很多在台灣的親人,朋友們分享因為台灣3級警戒大家在家工作,因為學校關閉,小孩遠端學習的生活點滴。其實我們也曾經在去年的3月底經歷過相同的過程。紐西蘭跟台灣不同的是,這裡的人民到這一次的Covid-19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件,台灣人平常就習慣搭公車,捷運戴上口罩,也因為多年前有過SAR
Thumbnail
最近看到很多在台灣的親人,朋友們分享因為台灣3級警戒大家在家工作,因為學校關閉,小孩遠端學習的生活點滴。其實我們也曾經在去年的3月底經歷過相同的過程。紐西蘭跟台灣不同的是,這裡的人民到這一次的Covid-19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件,台灣人平常就習慣搭公車,捷運戴上口罩,也因為多年前有過SAR
Thumbnail
台灣三級警戒,「萬華活動史」成為最大感染源,於是這個地方受到媒體最多的矚目,而萬華人被網購平台、部分醫院拒於門外,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萬華真正的樣子到底是什麼呢?
Thumbnail
台灣三級警戒,「萬華活動史」成為最大感染源,於是這個地方受到媒體最多的矚目,而萬華人被網購平台、部分醫院拒於門外,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萬華真正的樣子到底是什麼呢?
Thumbnail
本土疫情延燒,引述5月份彭博社的報導,『篩檢太少』是台灣防疫漏洞的原因之一,根據Our World In Data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8日止,台灣每千人篩檢率為千分之29.32,遠低於鄰近的日本(千分之112.99)與韓國(千分之192.5)。
Thumbnail
本土疫情延燒,引述5月份彭博社的報導,『篩檢太少』是台灣防疫漏洞的原因之一,根據Our World In Data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8日止,台灣每千人篩檢率為千分之29.32,遠低於鄰近的日本(千分之112.99)與韓國(千分之192.5)。
Thumbnail
經過近一個月的三級封鎖,還有大家的合作,確診降到了107人,而美國今天又送了250萬劑的疫苗來,國產疫苗也走上軌道,這基本與去年口罩之亂一樣雷聲大雨點小,不一樣的是去年我們給予美日的幫助,今年獲得了回報,隨著6月28日的接近,也讓人期待電影院的回歸。
Thumbnail
經過近一個月的三級封鎖,還有大家的合作,確診降到了107人,而美國今天又送了250萬劑的疫苗來,國產疫苗也走上軌道,這基本與去年口罩之亂一樣雷聲大雨點小,不一樣的是去年我們給予美日的幫助,今年獲得了回報,隨著6月28日的接近,也讓人期待電影院的回歸。
Thumbnail
模擬:密集恐懼與訊息認知混亂之境   每日午時飽腹泡麵、冷凍食品後,心情異常惆悵,揮之不去的焦慮感來自於未來生活與工作的不確定性,每週幾次採購困難,市場染疫風險、採購碰運氣、食品用品供貨不均、網購塞車。面對螢幕光合作用與接踵而來確診數據,看著持續高踞不下的數據,彷彿消瘦不下來的肚皮,人們籠罩在疫
Thumbnail
模擬:密集恐懼與訊息認知混亂之境   每日午時飽腹泡麵、冷凍食品後,心情異常惆悵,揮之不去的焦慮感來自於未來生活與工作的不確定性,每週幾次採購困難,市場染疫風險、採購碰運氣、食品用品供貨不均、網購塞車。面對螢幕光合作用與接踵而來確診數據,看著持續高踞不下的數據,彷彿消瘦不下來的肚皮,人們籠罩在疫
Thumbnail
巴黎香榭大道的咖啡店林立,咖啡杯碰撞聲,”Bonjour, ca va?” ,輕觸臉頰的法式招呼,以及義大利街頭餐廳中賓主盡歡的畫面,或將成為人們的記憶,只存留在我們的印象當中,永不復見。(除了台灣之外) 看看台灣的榮景。 from Taipei Walker 大胃王炸雞控終於等到「1公斤唐揚雞」!
Thumbnail
巴黎香榭大道的咖啡店林立,咖啡杯碰撞聲,”Bonjour, ca va?” ,輕觸臉頰的法式招呼,以及義大利街頭餐廳中賓主盡歡的畫面,或將成為人們的記憶,只存留在我們的印象當中,永不復見。(除了台灣之外) 看看台灣的榮景。 from Taipei Walker 大胃王炸雞控終於等到「1公斤唐揚雞」!
Thumbnail
疫情的發展,這幾天快速的成為在台的新聞熱點。 其實不僅止於台灣,無論是中國各個城市以及全球各國,目前也是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的勢頭。且絲毫沒有在客氣的肆虐著。 聚餐時,與朋友們回憶起過去的那一年,尤其2020年的這個時候,應該是全面準備著過年的氣氛中,猝不及防的封城措施讓武漢一下子成為全球矚目焦點。
Thumbnail
疫情的發展,這幾天快速的成為在台的新聞熱點。 其實不僅止於台灣,無論是中國各個城市以及全球各國,目前也是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的勢頭。且絲毫沒有在客氣的肆虐著。 聚餐時,與朋友們回憶起過去的那一年,尤其2020年的這個時候,應該是全面準備著過年的氣氛中,猝不及防的封城措施讓武漢一下子成為全球矚目焦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