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筆者很幸運地能夠採訪到這位前輩。在德國求學時期即受到前輩非常多的幫助,是筆者在生活與職涯上的貴人。由於前輩有非常多的跨國管理經驗,筆者覺得這些經驗太寶貴了,可以幫助大家成長,遂決定花時間做訪談,來汲取前輩的人生智慧。
希望以下的內容能夠幫助在德國打拼的各位,得到更多啟發以及成長。
經歷簡述
1986年在德商的台灣分公司擔任業務工程師
1995年調派到香港
1996年調派到德國參與公司改造計劃
1997年德國公司跟瑞士公司合併,調派回台灣分公司任總經理職務
2003年調回瑞士總公司於總部擔任企業行銷長
2008年轉換職場到德國化學上市公司電子材料部擔任副總裁
2016年離開德國公司,回到台灣擔任化學上市公司執行長職務至今
從台灣到瑞士與德國,再從德國回到台灣就職,經歷不同生活環境的轉換,這些轉換間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最大的挑戰在於適應不同國家的文化,尤其初到歐洲,我們是帶著台灣的生活習性來到國外,無論在工作領域或是家庭與社會的連結都需要重新適應。特別是語言溝通的部分,例如小孩在瑞士的教育就必須同時學習英語、高級德語以及瑞士德語,這對整個家庭來說都是挑戰。
我在瑞士工作的時候,所在的城市雖然鄰近德國,但風土民情跟德國還是很不一樣。舉例來說,瑞士德語就跟我們習慣的高級德語大不相同,對當地人來說高級德語是外來語言,即使當地人跟德國有很深的歷史淵源,但是瑞士人只講瑞士德文的情況非常普遍,所以在語言溝通上的適應帶給全家不少困擾。
但是不可否認有了這樣的國際經驗,可以幫助你快速適應不同文化以及跟國際人才合作,這是個挑戰也是個機會,建議年輕人可以積極接受這樣的挑戰。
身為一個外國人領導德國與瑞士團隊,是否遇到文化歧視或者反對聲浪?
我認為德文能力非常重要,像是擔任管理階層你會需要跟工團溝通,工團都是當地人,即便他們聽得懂英文也只會跟你說德語,因此擁有足夠的德語溝通能力才能跟他們做談判協商。只要能夠做到通暢的溝通能力,德國人就會把你看作自己人,同時可以清楚接受身為主管的外國人所下達的指令。
德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或許我們無法說一口流利的德語,但只要我們能夠達到溝通無虞指令清晰,要融入他們的社群並不難。德國人是慢熱的民族,他們需要時間來觀察與證明你是有能力可以領導他們。
說到德語能力,我發現有點難參與德國人的SMALL TALK,會如何建議來培養相關的能力?
要去了解德國社會發生的小細節,所以常常需要看他們的電視節目與收聽廣播來了解最新的議題是什麼,這是除了公事之外非常重要的,私事也需要去跟上,像是足球這種話題我們就必須要花時間去了解。
而且德國人對於政治的參與度跟台灣偏向非黑即白的態度不太一樣,他們比較議題導向,不會特別傾向哪個政黨,所以各種不同的議題你都要去涉獵,在觀看這些節目時不僅增進你的德語能力,也增加你跟德國人聊天的話題。
您曾在德國與台灣擔任管理職位,觀察德國人與台灣人在工作風格上的差異,您認為雙方文化可以互相學習的地方在哪裡?
德國人的思考與表達都很精準,思維模式具有邏輯性,當他們在做決策之前,會先做好可行性評估與計畫再開會討論,在大家達到完整的共識之後才呈現結論。也許在我們的作業習慣上會認為效率太慢,恐怕會失去及時而來的商業機會。但是德國人就是不怕等待。優點就是一旦決定了,事情往往準確度較高。
台灣習慣性很快做決定、然後急著執行,也許很快會有成果,但可能因為沒有做完整的可行性評估,所以執行計畫後沒有達到理想的成果,這是台灣人跟德國人在做事上比較大的差異。如果可以汲取兩方面的優點,精準地思考加上執行速度,事情成功的可能性會更大。
如何像企業領導者一樣做精準的思考呢?
我們可以將決策模組化,按部就班操作就可以加速流程,然後加上快速的執行速度,這就是成功的關鍵。
我在做可行性評估與決策的時候,我會先看市場大小、競爭強度與勝出的機會。再來我需要了解做這件事需要花多少錢以及投報率是多少,如果錢跟投報率都在預期範圍之內,接下來我要了解計畫的時程與安排。如果時程安排沒問題,最後我需要了解人力需求以及什麼樣的人才,這就是整個模組化的決策。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做決定再加上速度,勝出的機率會比較高。
從台灣到瑞士/德國,再從德國回到台灣,想了解在各個公司導入的領導風格有什麼差異?
人力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所謂的領導風格就是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把團隊帶領好,把士氣與戰鬥力帶到最高。團隊裡面盡量避免產生誤會與摩擦,和諧的團隊是創造高效能營運的基礎,無論領導主管還是一般職員,公司裡的人際關係一定要最先處理,這是我身為主管以來最重視的項目。
以您所待的傳產領域來說,為什麼在歐美可以維持相當好的生活工作平衡,而台灣的公司卻需要付出更多的工時與努力,導致這樣工作模式的原因在哪裡?
德國很早就擁有很強的勞基法與工團在保護勞工的權益與工作時數,這個部分台灣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需要勞工們一起努力!
另外我認為可以參考的方向是歐美公司有很深的研發基礎與實力,很多的技術都有專利保護,對市場來說,他們可能是唯一或唯二的獨賣生產廠商,對台灣來說,我們很多生產都是大宗產品,韓國、中國、日本或東南亞都會做,所以我們在一個相對競爭的環境去爭利,就必須增加勞力與工時來爭取微薄的產品利潤。
在德國打拼的我們可能會面臨職場天花板的問題,想了解您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我個人認為,德國人如果只把你當一般「外國人」來對待的時候,表示你的邏輯思考模式和德國人相差太遠,溝通會有問題,也就很容易被冰凍在某些不需要太多互相溝通的領域裡,當然也就比較難有升遷的機會。這又回到語言溝通的重要性,基本上,要讓德國人覺得你是工作上的好夥伴,你的思維與表達能力都不能與他們相差太遠。當德國人可以跟你暢行無礙地溝通,那你就會是他們考慮的對象。
職場很現實,如果你無法被主管發現你的專長,又不能適時表達爭取應得的職位,建議盡快加強自己的專長與溝通能力,不要沈浸在工作的舒適圈內,因為舒適圈待久了很容易就被自然淘汰。
對於職涯的選擇要怎麼去考量?公司什麼樣的職能比較適合自我發展?
這要看每個人所學的專長與興趣去做綜合判斷,要思考在哪裡可以為公司創造最大的價值,以及獲得最大的滿足感。當你發現自己的興趣與能力有被公司重用,那就是你要走的方向。
反之,當你發現自己在工作岡位上可有可無,那就是你該離開的時候。在職涯選擇上,例如擔任業務或諮詢兩種職務,當你對業務有興趣,你可能發現自己能夠為公司帶來訂單收入;而若是在專案裡提供客戶諮詢,能夠獲得客戶認同與成就感,自己去衡量兩者哪個對自己與公司帶來最大效益,就往哪裡發展。
如果有機會回到過去,會希望給在30歲的自己什麼樣的人生建議?
由於我的職涯一路走來都很順遂,一直待在本身所學的專業範疇裡,如果回到30年前,我會想要試試看自己創業,而不是待在大公司所給予的舒適圈裡,錯過了外部更多可能的挑戰機會。年輕人擁有充沛的時間成本,即便失敗了也能輕易再爬起來重新開始,唯獨資金的部分需要靠人脈支援,只要能夠看好市場,做足準備工作,還是有很大機會,目前世界上很多新創的大事業都來自年輕人獨創的點子。
不過創業也要具備很多條件,像是美國盛行的風險創投模式,這種找外部資金來投資的方式風險比較小。在創業時也一定要記住,盡量尋找獨賣的產品,無論是有形或無形的商品,這樣才能避免競爭,找到最大的利潤空間。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與訂閱我們的專題。您的支持是我們繼續寫作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