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斷捨離|高原.《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行動力不足是不少人的通病。書名道出我們的通病的主因:「想太多」。作者指出會缺少行動力的五個原因:訊息過多;消極思考;追求完美;拖延、發懶、藉口與怕失敗。每一個狀況每一個多多少少都會有,個人碰到最多的是「訊息過多」,一直在思考,總是想找更多的資料,可資料是找不完的……想法一大堆,資料一大堆,卻沒有行動。

再多的想法與資料若沒轉化為行動,就是廢的。想法再多也不會有結果,甚至連方法可不可行都不知道。炒飯是一很好的例子。光想著怎麽煮,不會有炒飯出現。腦海中所想的,放到現實中肯定有落差,或許會忘了買洋葱,或許會忘了放洋葱,或許會加了太多油,或許加不夠油、或許炒太久……人類能夠設想的事情肯定有限的,要測試想法或方法有效與否,必須行動,用嘗試代替思考。

無論有任何想法或做任何事情,能拿來說嘴的只有努力與結果。有好結果固然開心,結果不好也沒關係,至少有努力過,相信當中必定有經驗拿到,下一次做的時候就能做好。但如果只停留在想,連動都沒動的話,怎麽說也是說不過去的。

從想到完成的過程,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東西,也會砍掉很多東西。我自己寫作的經驗:看的比想的多,想的比寫的多,發表的又比寫的多。從看到想、到寫、再到發表有很多東西被砍掉了,也有一些東西在寫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浮現在腦海,借由手指敲打鍵盤變成文字。如果只停留在看跟想,根本不會有任何成品。

失敗的作品勝過沒有作品。做家教時,希望學生可以交到功課,即便功課做得很爛。爛功課至少可以知道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作文不好,可能是詞匯量不夠、可能是詞不達意、可能是組織散亂,可能是……知道問題後就對症下藥。沒功課一來不知道學生有沒有掌握到概念,二來不知道哪個地方可以改進。如果你回去看一下自己學生時期的各種作品,相信你跟我一樣會感到很吃驚,「怎麽當年會覺得這東西做很好?」從以前到現在,我們都是一步一步向前走的。

不少人都是先做,然後改,然後越改越好。很多人想到成品,總是想得很完美,簡稱「想得美」。完美的作文、完美的炒飯、完美的圖畫、完美的商店……想得很美好,現實是很多人都不是一次就馬上變大師的。海明威說過:「所有初稿都是狗屎。」(The first draft of anything is shit)第一次的作品再怎麽好也肯定有不少瑕疵,蘋果教主賈伯斯推出的第一代iPhone很好,可以改善的地方也不少,比如解銷畫面沒辦法加背景圖,上網速度很慢,沒有App Store等等,到第二代時比第一代好、第三代又比第二代好……蘋果產品如是,金庸的武俠小說亦是,台積電的晶片也是。每一樣東西都可以變得更好,變更好之前,先把能完成的東西做好。做完一個再來檢討如何可以做得更好,檢討書的價值遠高於計劃書。

針對想法太多,其中一個解方就是限制自己行動選擇。一段時間內,能想到的事情不多,集中就好。每次有意念之時,把它轉換成兩三個甚至一個選項就可以了。一來不會讓自己花太多時間在思考與找資料,實踐下來還發現如果能集中某個選項,關於那個選項的事情,會想到更多。我看完這本書,要寫心得,就只集中最深刻的「想法斷捨離」,寫著寫著,就會有更多的文字從腦裡跳出來。比起不知從哪一點開始寫,集中攻擊更有效率。

除了「訊息太多」,書中還有針對「消極思考」、「追求完美」、「拖延、發懶、藉口」與「怕失敗」的解方,相信總有一個中你的,想增進行動力的朋友不妨一看。你還在想要不要看這本書?別想了,看了再說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眾讀PopRead的沙龍
14會員
124內容數
眾讀PopRead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02
最近發生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有時會不禁想:「我真的好慘啊。」看了電影蜘蛛俠無家日以及東野圭吾所寫的《信》,我明白了一件事,很多事情都能比目前狀況更壞。 《蜘蛛人,無家日》Peter Parker蜘蛛人的身分被公之於眾,日常生活受到了大量關注包括支持與反對的。Peter Parker想要改變目前的壞情況
Thumbnail
2022/11/02
最近發生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有時會不禁想:「我真的好慘啊。」看了電影蜘蛛俠無家日以及東野圭吾所寫的《信》,我明白了一件事,很多事情都能比目前狀況更壞。 《蜘蛛人,無家日》Peter Parker蜘蛛人的身分被公之於眾,日常生活受到了大量關注包括支持與反對的。Peter Parker想要改變目前的壞情況
Thumbnail
2021/12/19
如果認為「一人做事一人當」,那需要懲罰的人只有郭芙一人,認為「一人犯罪,家屬同責」的人,就會把黃蓉和郭靖都怪上
Thumbnail
2021/12/19
如果認為「一人做事一人當」,那需要懲罰的人只有郭芙一人,認為「一人犯罪,家屬同責」的人,就會把黃蓉和郭靖都怪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什麼都想做、什麼都想做到最好? 只要一週沒去上舞蹈課、沒去健身、一項專案沒達成績效,甚至一句話沒講好,都讓你懊悔不已?覺得這樣的自己一文不值,別人都做得到為什麼你不行?💩
Thumbnail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什麼都想做、什麼都想做到最好? 只要一週沒去上舞蹈課、沒去健身、一項專案沒達成績效,甚至一句話沒講好,都讓你懊悔不已?覺得這樣的自己一文不值,別人都做得到為什麼你不行?💩
Thumbnail
導致你拖延的想法:「要得出一勞永逸的成功方法。」 時代不停在變,你現在做到一勞永逸的事情,以後還會需要調整或重做。 當你正想著要把某個領域了解一番之後才開始上場執行,結果往往是不停地在研究這個領域,或是去研究相關的設備與技術,反而忽略了你本來就要做的那件事。 舉個例 : 你想要減肥,於是找了很多減肥
Thumbnail
導致你拖延的想法:「要得出一勞永逸的成功方法。」 時代不停在變,你現在做到一勞永逸的事情,以後還會需要調整或重做。 當你正想著要把某個領域了解一番之後才開始上場執行,結果往往是不停地在研究這個領域,或是去研究相關的設備與技術,反而忽略了你本來就要做的那件事。 舉個例 : 你想要減肥,於是找了很多減肥
Thumbnail
做事總想要完美,總想把事情做到環環相扣,相輔相成。 這種態度,壞在哪? 想得太多,就會做得太少。 這也是現在大多數人的現狀。 想得太多,就會做得太少。 每天都想尋找一個完美的項目,一直找啊找。 找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最後發現找了個寂寞。 其實,世上本沒有完美的東西,也不存
Thumbnail
做事總想要完美,總想把事情做到環環相扣,相輔相成。 這種態度,壞在哪? 想得太多,就會做得太少。 這也是現在大多數人的現狀。 想得太多,就會做得太少。 每天都想尋找一個完美的項目,一直找啊找。 找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最後發現找了個寂寞。 其實,世上本沒有完美的東西,也不存
Thumbnail
不少人都是先做,然後改,然後越改越好。很多人想到成品,總是想得很完美,簡稱「想得美」。完美的作文、完美的炒飯、完美的圖畫、完美的商店……想得很美好,現實是很多人都不是一次就馬上變大師的。海明威說過:「所有初稿都是狗屎。」(The first draft of anything is shit)
Thumbnail
不少人都是先做,然後改,然後越改越好。很多人想到成品,總是想得很完美,簡稱「想得美」。完美的作文、完美的炒飯、完美的圖畫、完美的商店……想得很美好,現實是很多人都不是一次就馬上變大師的。海明威說過:「所有初稿都是狗屎。」(The first draft of anything is shit)
Thumbnail
也許有些人不以為然,覺得何必規劃這麼多,先做再說就行了,但我想分享個人感想:「先做再說不是不行,端看你的目的是什麼。」 純粹好玩當然無須規畫,但若心中有一丁點變現的期待,就不得不小心以下三個誤區...
Thumbnail
也許有些人不以為然,覺得何必規劃這麼多,先做再說就行了,但我想分享個人感想:「先做再說不是不行,端看你的目的是什麼。」 純粹好玩當然無須規畫,但若心中有一丁點變現的期待,就不得不小心以下三個誤區...
Thumbnail
我根本不需要什麼都要學、什麼都要會、什麼都要做,那種急於抓住更多的「貪心」,似乎是因為對自我價值沒有信心的一種恐懼造成的。
Thumbnail
我根本不需要什麼都要學、什麼都要會、什麼都要做,那種急於抓住更多的「貪心」,似乎是因為對自我價值沒有信心的一種恐懼造成的。
Thumbnail
逛書店時,剛好看到這本書,不知道是不是上帝的安排讓我遇見這本書,提醒我目前要改善的惡習「拖延症」、「完美主義者」,如果你也跟我一樣,總是在做決定時,必須要思考很多假設性問題,最後陷入自我勒索的情緒,導致最後什麼事情都沒做,一事無成,很推薦這本書給你。 本書,作者仔細分析為何人們總是會想得比做得還多
Thumbnail
逛書店時,剛好看到這本書,不知道是不是上帝的安排讓我遇見這本書,提醒我目前要改善的惡習「拖延症」、「完美主義者」,如果你也跟我一樣,總是在做決定時,必須要思考很多假設性問題,最後陷入自我勒索的情緒,導致最後什麼事情都沒做,一事無成,很推薦這本書給你。 本書,作者仔細分析為何人們總是會想得比做得還多
Thumbnail
新的一年轉眼又到了,似乎又是開始給新年訂下計劃的時候了,每次到這個時間點總是特別有趣,常常會有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的感覺
Thumbnail
新的一年轉眼又到了,似乎又是開始給新年訂下計劃的時候了,每次到這個時間點總是特別有趣,常常會有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的感覺
Thumbnail
通常我們在一個平台註冊或是開始玩耍時,總是會想太多,譬如,我希望在這個平台上得到什麼?我希望自己可以在這個平台上寫些什麼?什麼東西才是這個平台的朋友們喜歡看的,愛看的,會拍手的,會點讚的?什麼東西寫了會讓人覺得我沒水平,沒文化,沒涵養,文字修為很不夠?......等等之類的。
Thumbnail
通常我們在一個平台註冊或是開始玩耍時,總是會想太多,譬如,我希望在這個平台上得到什麼?我希望自己可以在這個平台上寫些什麼?什麼東西才是這個平台的朋友們喜歡看的,愛看的,會拍手的,會點讚的?什麼東西寫了會讓人覺得我沒水平,沒文化,沒涵養,文字修為很不夠?......等等之類的。
Thumbnail
為什麼有時候靈感爆發,反而這些豐富的點子,會成為我們腦袋的負擔?那請跟著艾兒莎,釐清自己背後的錯誤觀念。 為什麼會有太多的想法成為問題呢?問題,並不是想法本身太多,而是我們認為與想法有關的東西。在我們的社會中,有兩種​​觀念,使有創造力的人,將他們的擁有豐富點子當作一種負擔、甚至是超負面的經驗。
Thumbnail
為什麼有時候靈感爆發,反而這些豐富的點子,會成為我們腦袋的負擔?那請跟著艾兒莎,釐清自己背後的錯誤觀念。 為什麼會有太多的想法成為問題呢?問題,並不是想法本身太多,而是我們認為與想法有關的東西。在我們的社會中,有兩種​​觀念,使有創造力的人,將他們的擁有豐富點子當作一種負擔、甚至是超負面的經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