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不小新年展望-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沒拖到最後一分鐘,我啥也不會去搞定。
新的一年轉眼又到了,似乎又是開始給新年訂下計劃的時候了,每次到這個時間點總是特別有趣,常常會有《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的感覺。人們很常說這個人個性很喜歡拖延事情,但說到該怎麼解決拖延的問題,重點並不是關注"拖延者們"本身,而是人類心理對於自我保護以及在最小力氣生存的本能,發展出拖延的行為、拖延的想法和拖延的感受。這導致很多人發下誓言卻「從來沒有行動」,或是努力了一下後,在失敗時說一句,「算了,下次再說吧」。
再加上在這個節奏越來越快的時代,享樂主義、一元價值觀引發了"身份焦慮",工作帶給我們的常常不是成就感,而是早已預見終究要失敗了的恐懼,這種"恐懼"是發生拖延的元凶,我們有限的注意力,也被各式各樣的網站、社交軟體、遊戲等等資訊來源爭奪,再使得我們更難專注的解決問題。
除了對失敗的恐懼之外,拖延症的背後心理問題還有許多值得思考,像是自我缺乏自信、希望讓人注意到自己的忙碌、個性上的頑固或堅持、想以拖延方式應對壓力,或者總是把自己當作灰心喪氣的受害者等等。這也是《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這本書帶來的思考,書中分享這些問題產生的心理根源,也提供不同的環境,分析解決問題的策略。
頑固的拖延方式,甚至已經在千千萬萬的人那裡成為心理疾病,這類疾病尤其是在兩類人群中尤為嚴重,一類是將自己的自我價值跟外在表現捆綁在一起的人;另一類是由於他們的拖延而引發與壓力相關的健康問題的人。看完這本書後,我覺得看待拖延症,有三個層次可以自我反思以及解決問題,在閱讀的時候也是按照這個思路整理內容,分別是
(1)心理認知:看清拖延行為怎樣表現,以及怎樣改變拖延思維
(2)情緒應對:建立忍耐力和持久性,即使面對不適的環境,也能持續向前邁進
(3)行為方法:確定方向並開始行動,善始善終的運用知識在工作和成就中取得成功
也分享下在讀這種工具書的時候,每個章節頁尾大多都會有個小總結,我自己很喜歡在閱讀的一開始先把這些小總結,拿來先當作重點,這樣再看案例的時候就可以當作看故事,更有印象。
圖片 《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我無所事事度過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們所奢望的明天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70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不小品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74會員
187內容數
閱讀時喜歡拆解書的含意,有時候會扭曲原意,有時候會借題發揮; 生活時喜歡探索社會的邊界,有時候會充滿興奮,有時候會充滿無奈。 希望在這裡找一個歸宿,一起聊聊書聊聊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小的世界 的其他內容
愛,是一場貓捉老鼠的遊戲,玩家可以只有自己一個人,也可以多人入局。遊戲呢也很有趣,比的不是絕對力量,而是誰的心理足夠堅強又玩得巧妙。它的結局詭譎多變,還可能會有滾動式修正,或許皆大歡喜幸福圓滿,或許零和遊戲你死我活,也或許沒有結局也沒有贏家
這次的講古故事也想趁著機會,說說被時代遺忘的有趣的人,他們可能被時代的洪流沖遠了,但在他們活著的那個年代,是在在岸頭上,可能引導水流、或是組織大浪的人,所以在走進唐朝這幕時代大戲之前,想來當那個引渡人,來醞釀一下看這齣大戲的氛圍
這是一本領導者 (每個人)該讀的書,在越來越重視品牌內涵的現在,不論商業模式如何,一個公司的內涵、形象,對於產品銷售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力,也是建立識別度還有價格差異化的關鍵,像是說起全聯或是保力達的廣告,都會喚起大多數人的記憶,深植的品牌意象代表了品牌深入生活,成為文化的一部份,商業影響力不言而喻
透過浮誇的文字,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習慣,被拉扯下平靜生活的表面。每個文化都有自己的原型故事,諸多原型故事形成的人格加總,就是一個文化的集體無意識。所以這本書帶來的體驗與發現特別有趣,一方面西方的文化底蘊對我們來說是陌生的符號,但這我們來說反而是閱讀上的好事,因為不熟悉能更好的發現故事背後的違和感
老子思想的簡單精煉,反而在字與字之間有太多人生經驗,可以比照思考自己的所作所為,這讓簡單精煉的文字變得深遠而且警醒。因為這樣,老子的思想需要引路人的導讀,讓一個前輩用自己的經驗告訴你老子想說什麼,而可能我們還有什麼事情可以多想一些
脆弱的反義詞是什麼?很多人的第一個反應是堅強(強固),就像小時候受傷了在哭泣,大人們一定會說要堅強不要這麼脆弱!但脆弱的反義詞不是堅強,因為堅強的概念是相對的,它用有限的能量防止自己被擊倒,像是大樹、堤防等等...
愛,是一場貓捉老鼠的遊戲,玩家可以只有自己一個人,也可以多人入局。遊戲呢也很有趣,比的不是絕對力量,而是誰的心理足夠堅強又玩得巧妙。它的結局詭譎多變,還可能會有滾動式修正,或許皆大歡喜幸福圓滿,或許零和遊戲你死我活,也或許沒有結局也沒有贏家
這次的講古故事也想趁著機會,說說被時代遺忘的有趣的人,他們可能被時代的洪流沖遠了,但在他們活著的那個年代,是在在岸頭上,可能引導水流、或是組織大浪的人,所以在走進唐朝這幕時代大戲之前,想來當那個引渡人,來醞釀一下看這齣大戲的氛圍
這是一本領導者 (每個人)該讀的書,在越來越重視品牌內涵的現在,不論商業模式如何,一個公司的內涵、形象,對於產品銷售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力,也是建立識別度還有價格差異化的關鍵,像是說起全聯或是保力達的廣告,都會喚起大多數人的記憶,深植的品牌意象代表了品牌深入生活,成為文化的一部份,商業影響力不言而喻
透過浮誇的文字,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習慣,被拉扯下平靜生活的表面。每個文化都有自己的原型故事,諸多原型故事形成的人格加總,就是一個文化的集體無意識。所以這本書帶來的體驗與發現特別有趣,一方面西方的文化底蘊對我們來說是陌生的符號,但這我們來說反而是閱讀上的好事,因為不熟悉能更好的發現故事背後的違和感
老子思想的簡單精煉,反而在字與字之間有太多人生經驗,可以比照思考自己的所作所為,這讓簡單精煉的文字變得深遠而且警醒。因為這樣,老子的思想需要引路人的導讀,讓一個前輩用自己的經驗告訴你老子想說什麼,而可能我們還有什麼事情可以多想一些
脆弱的反義詞是什麼?很多人的第一個反應是堅強(強固),就像小時候受傷了在哭泣,大人們一定會說要堅強不要這麼脆弱!但脆弱的反義詞不是堅強,因為堅強的概念是相對的,它用有限的能量防止自己被擊倒,像是大樹、堤防等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許多人在化妝品上花費大量金錢,卻往往未能用完就被堆積。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清倉經歷,從中體會到簡約生活的重要性。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過往流行的化妝品在當下已不再適合使用。作者決定不再將時間浪費於整理與處理多餘的化妝品,反而選擇虛心出售與分享,讓生活更為清新自在。
Thumbnail
生活中總是會遇到一些不想處理的事情,每次遇到這種狀況,我便會習慣性的不停為自己找藉口,等到最後一刻才行動。 為什麼每次告訴自己要自律還是無法達成目標? 反覆的自我警惕很有可能使脫延的習慣更難以改善,因為脫延是逃避壓力跟自我批判的方式。如果我對我期限要到但還沒完成的作業感到焦慮,我可能會開
Thumbnail
我的晚安面膜有16罐,如果天天抹也要六年才用完,真的很不可思議。目前在想試不是要賣掉,可是賣掉又要負擔運費,實在一點賺都沒有又要賠,丟垃圾桶又很浪費,還有一堆沒用過的包包,包包多到要一棵聖誕樹來掛,房間已經只有2.5坪,已經夠小了,為什麼?當初會買這些東西啊!尤其是眉粉和眉筆,我根本不會畫眉毛
Thumbnail
和朋友約見面,挑地點有時候真的很傷腦筋;地點要兩個人都方便,最好每次都能換個不一樣的店家,換換環境及口味。沒想到,我和朋友能約在同個地方三次,咖啡廳的老闆每次都不一樣,不用換地點,因為店家一直在換!
拖延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了解你在什麼情況下最容易拖延是克服這個毛病的第一步。 問題:在什麼情況下你最容易拖延? 思考一下以下幾個方面,看看哪些情況下你最容易拖延: 1. 工作內容:是某些特定類型的任務讓你感到壓力或不適嗎? 2. 環境因素:你的工作或學習環境是否存在干擾因素?
Thumbnail
面對拖延的問題,這篇文章分享了拖延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分解任務和重要的事互相拖延。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個人經歷以及告別拖延的方法。最後鼓勵讀者從小步驟開始行動,並提供了對作者的追蹤和訂閱建議。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拖延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許多人都帶來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拖延的心理學原理和影響,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解決方案。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拖延行為的根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克服拖延都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閱讀本文,探索如何戰勝拖延,開啟更有意義的生活。
Thumbnail
在春節期間放慢腳步旅行,品味美食。分享兩家不小心包場的用餐經驗。
Thumbnail
副標題:中間市場陷落,小眾消費崛起 翻開書的最後頁,是2014年出版的,距今已有10年。以現在來看,這樣的書名一點都沒錯,而我也是被這樣的書名給吸引的 光是書名,就很明顯告知所謂的「小眾」,力量一點也不小,反而是走得長久的原因 是誰為了「利益」開拓(複製)商品,希望能收獲更多的
Thumbnail
許多人在化妝品上花費大量金錢,卻往往未能用完就被堆積。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清倉經歷,從中體會到簡約生活的重要性。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過往流行的化妝品在當下已不再適合使用。作者決定不再將時間浪費於整理與處理多餘的化妝品,反而選擇虛心出售與分享,讓生活更為清新自在。
Thumbnail
生活中總是會遇到一些不想處理的事情,每次遇到這種狀況,我便會習慣性的不停為自己找藉口,等到最後一刻才行動。 為什麼每次告訴自己要自律還是無法達成目標? 反覆的自我警惕很有可能使脫延的習慣更難以改善,因為脫延是逃避壓力跟自我批判的方式。如果我對我期限要到但還沒完成的作業感到焦慮,我可能會開
Thumbnail
我的晚安面膜有16罐,如果天天抹也要六年才用完,真的很不可思議。目前在想試不是要賣掉,可是賣掉又要負擔運費,實在一點賺都沒有又要賠,丟垃圾桶又很浪費,還有一堆沒用過的包包,包包多到要一棵聖誕樹來掛,房間已經只有2.5坪,已經夠小了,為什麼?當初會買這些東西啊!尤其是眉粉和眉筆,我根本不會畫眉毛
Thumbnail
和朋友約見面,挑地點有時候真的很傷腦筋;地點要兩個人都方便,最好每次都能換個不一樣的店家,換換環境及口味。沒想到,我和朋友能約在同個地方三次,咖啡廳的老闆每次都不一樣,不用換地點,因為店家一直在換!
拖延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了解你在什麼情況下最容易拖延是克服這個毛病的第一步。 問題:在什麼情況下你最容易拖延? 思考一下以下幾個方面,看看哪些情況下你最容易拖延: 1. 工作內容:是某些特定類型的任務讓你感到壓力或不適嗎? 2. 環境因素:你的工作或學習環境是否存在干擾因素?
Thumbnail
面對拖延的問題,這篇文章分享了拖延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分解任務和重要的事互相拖延。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個人經歷以及告別拖延的方法。最後鼓勵讀者從小步驟開始行動,並提供了對作者的追蹤和訂閱建議。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拖延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許多人都帶來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拖延的心理學原理和影響,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解決方案。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拖延行為的根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克服拖延都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閱讀本文,探索如何戰勝拖延,開啟更有意義的生活。
Thumbnail
在春節期間放慢腳步旅行,品味美食。分享兩家不小心包場的用餐經驗。
Thumbnail
副標題:中間市場陷落,小眾消費崛起 翻開書的最後頁,是2014年出版的,距今已有10年。以現在來看,這樣的書名一點都沒錯,而我也是被這樣的書名給吸引的 光是書名,就很明顯告知所謂的「小眾」,力量一點也不小,反而是走得長久的原因 是誰為了「利益」開拓(複製)商品,希望能收獲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