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冰山(四)--看見生命力、轉化母女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5 分鐘

案例呈現

幾年前在工作坊中,講解完冰山之後,邀請一位學習夥伴作為一個主角上台做演練。主角阿美本身是一位社會工作者,也是一位母親。

我:(對主角阿美說)我們來試試看。把冰山的八個層次放在地板上,按照這個順序走冰山。如果自己有感覺,妳就自己走。但如果有需要,我會在旁邊引導妳。(對所有學員說)因為冰山是內在歷程,為了讓它可以被看得見,我們就用這個方式來代表阿美的內在狀態。
(對阿美說)妳可不可以先找一個「小」事件,好嗎?因為剛學冰山,不要去找一個生命中重大議題來走冰山。因為一開始就用重大議題,妳容易被卡住,既不能解決問題又增加挫折感,以後可能就不想再碰(冰山)了。所以剛開始,先用一個比較小的議題,生活上妳很在意的事情。隨便想一個,但妳現在仍很在意,一個生活的小事件。

阿美:我很在意我女兒每天問我:媽媽,妳愛不愛我?

我:好,就用這一個例子好嗎?好,那妳告訴我,當妳聽到女兒問妳這個問題時,妳是怎麼反應的?妳的行為是什麼?

阿美:我的行為是,我跟她講說:我當然很愛妳啊!(阿美呵呵的笑)

我:呵呵,妳自己在笑了!

阿美:我覺得口氣怪怪的。呵呵呵...

我:好,往下走一步(到「溝通姿態」層次),很好!妳給了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阿美仍呵呵笑不停),妳覺得妳的姿態是?

阿美:就是...(摸著自己的腹部),我會想說,怎麼會懷疑我不愛妳,妳怎麼會懷疑我...。我覺得我的觀點就是說,我覺得我不太能夠接受我女兒懷疑我不愛她。

演練冰山的歷程一開始,是預計一層一層往下走。但在詢問「溝通姿態」的時候,阿美連結到了「觀點」,我決定跟隨她的歷程,也順勢往「期待」方向引導與澄清,協助她體驗「渴望」。(如圖一:俯視圖,圓圈代表站立的人,箭頭代表人面向的方向)

圖一

圖一

我:妳這跳到觀點了,如果再往下走(到「期待」層次),妳期待妳女兒怎樣?如果妳女兒...不可以懷疑妳的愛,那妳期待她怎麼樣?

阿美:我期待她能夠知道我很愛她。

我:喔~~,妳期待她知道妳是愛她的?

阿美:我是很愛她的。

我:如果她真的知道妳是愛她的,那時候妳有什麼感覺?妳想像一下,如果今天她告訴妳說,媽媽,我知道妳好愛我,妳覺得那一刻妳會有什麼感覺?
(引導阿美體驗「期待達成時」的深層感受,也就是體驗她的渴望。)

阿美:我覺得我會很感動。

我:很感動...,妳覺得感動?這個感受是感動。好,這個感受會連接到妳的「渴望」,那妳覺得妳內心的滿足感是什麼?那種感動是滿足妳的什麼?
(想知道這個渴望更深的體驗,或是和什麼有關?)

阿美:覺得我是有能力,我覺得...我會覺得我是一個有能力給予的人。

我:有能力給出愛的媽媽,是嗎?(對!)所以妳這裡面又有個期待,有沒有?

阿美:不是渴望嗎?

我:本來是講渴望,可是從妳的描述裡,我聽到妳有一個期待,你們有聽到嗎?來,問你們(所有學員),你們能聽到她剛才期待什麼?(眾說紛紜中...)

阿美: ...現在(期待是...)我是一個有能力給予愛的媽媽。

我:妳期待自己是一個好媽媽,是嗎?(阿美:對。)如果妳現在是一個好媽媽,妳女兒說,媽媽,我知道妳好愛我。那時感覺很感動,妳覺得「哇!我是一個有能力給予愛的媽媽!」,...請問那一刻妳的心裡面什麼地方被滿足?心裡面比較深的地方。......深呼吸......

阿美:我覺得會讓我想到,...我...我,我不想像我媽媽一樣不負責任的那個樣子,我終於可以顛覆那個...對!顛覆了那個角色。對!

在引導主角阿美更深入體驗自己的渴望時,卻很自然的連結到了阿美的成長經驗,期待自己能顛覆媽媽的角色。很多朋友在接觸自己的渴望時,很容易回到過去期待未被滿足的經驗中。

我:是!妳如果顛覆了那個角色,對妳來說那個意義是什麼?

阿美:因為我的愛,我的孩子可以在很幸福的狀況之下成長。

我:是!妳顛覆了妳母親對待妳的方式,妳用不同的方式對待妳女兒。這對妳來說是什麼?有什麼樣的重要性呢?它的意義是什麼?

阿美:不想讓她跟我一樣比較辛苦長大。

我:如果她可以不像妳那麼辛苦長大,對妳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如果她可以的話,可以帶著妳的愛長大,不像妳當年那樣...媽媽離開,然後妳有好多的失落、好多的難過,如果妳的女兒不像那樣子的話,妳會得到的那種感覺,最讓妳在意的是什麼?...

阿美:我就不用這麼擔心她吃很多苦、過得不好。
(從上述的回應中知道,阿美聚焦在對女兒的期待中:她能幸福成長、不像我一樣辛苦長大、不用擔心她吃很多苦...,背後共通的渴望是愛。)

我:所以,妳的渴望是對女兒的愛,是嗎?(阿美點頭)...那妳現在可以把眼睛閉上,在心裡面感受一下,妳對女兒的愛,妳好希望她快樂的成長,帶著一種被愛的感覺。然後,不會像妳這樣,在當年通過那麼多的辛苦,讓自己在掙扎裡面慢慢長大。對孩子有這樣的愛,好渴望她少受些苦。這一刻妳可以感覺到嗎?...這一刻妳感受到什麼?

主角:我覺得我對她要求好多喔(阿美有些哽咽)...對!
(在愛的渴望中,覺察到平時對待女兒的方式。)

我:所以妳現有個觀點出來「我對孩子的要求好多」,是嗎?

阿美:對!我覺得...我永遠看不到她已經做得很棒,我...我看到是,她很努力在做,卻一直得不到我的認可...達不到我的要求的那種辛苦!

我:所以妳感受到她的辛苦,現在內在對她心情是?

阿美:心疼...心疼她。

我:是的!妳很愛她,妳希望她過得快樂、成長得好,...妳才發現妳好多時候沒有看到她的努力,感覺到心疼,是吧?

阿美:我覺得剛剛那個當下,我那個內在的小女孩就會跑出來。

我:我剛剛看到了....

進行到這裡,不得不欣賞阿美的覺察與開放,從覺察到「自己口氣怪怪的」、「不想像媽媽不負責任而顛覆這個媽媽的角色」、「對女兒要求好多」,一直到「內在的小女孩跑出來」...,這些覺察是在一個相當投入而流動的狀態浮現,也願意開放的說出來,讓演練的歷程可以跟隨她內在的動力而更加深入。

同時,有學員出聲說不太了解,於是進入一個提問和說明的過程。通常,在演練的過程中,是以跟隨主角內在歷程不中斷為主,但是,某些時刻也需要讓其他在課堂中的學員,明白整個過程正在發生些什麼,可以在這樣的理解中有更多的學習。由於阿美很容易進出她自己的內在,於是,我也放心的向學員做一些說明。

當阿美跳到「觀點」,再從「觀點」澄清她一開始「對女兒的期待」是「希望女兒知道媽媽愛她」,延伸出「對自己的期待」是「有能力給予愛的媽媽」,在接下來探索與體驗「渴望」的過程中,看見了前面「對女兒」和「對自己」的期待,都和當年受苦的小女孩有關,這就是薩提爾模式所說早年的「未滿足期待」,同時也是三代(阿嬤、媽媽、女兒)間影響力的傳遞。

阿美:...我一直,我一直長大結婚以後,很擔心自己沒有辦法當一個好媽媽,因為我從來沒有在媽媽那邊得到母愛,覺得自己很空,甚至不知道我能不能當一位好媽媽。對。

我:沒關係,來,妳現在呢,在同學裡找一位夥伴扮演「幼年的自己」,再找一個夥伴扮演妳女兒。

聽到阿美說到「覺得自己很空」,更清楚的知道,她和女兒之間的關係,深受小時候(原生家庭)經驗的影響,讓她覺得自己無法全心愛女兒。這個影響力是相當關鍵的,為了讓阿美有更多的探索、體驗和轉化,由她邀請在場的其他學員扮演「女兒」和「幼年的自己」進行對話,來協助這個過程,也會讓其他學員透過具體的互動更加了解這樣的內在歷程。

我:好,來!「女兒」站在這裡(站在「期待」牌卡的右邊,面對主角),把角色的牌子夾在身上。(對阿美說)妳在那裡(「期待」牌卡的左邊)和「女兒」面對面。...現在面對妳「女兒」,妳期待她怎麼樣?妳告訴她。或者妳期待妳自己怎麼樣,把妳的剛剛的期待,用妳自己方式去告訴妳「女兒」。(如圖二

圖二

圖二

阿美:...OO(女兒小名),因為媽媽小時候....。

阿美情緒上來...,「女兒」扮演者的情緒也被引動,有些難以面對...,阿美一時說不出話來。

我(對「女兒」的扮演者說):撐住!撐住!撐住的意思說,妳可以掉眼淚、但深呼吸,陪著自己在情緒裡面是OK的,但妳現在是「女兒」的身分...。

阿美:OO(女兒小名),因為...媽媽小時候,外婆沒有辦法好好照顧我,她到很遠的地方去。...我一直都沒被媽媽好好的照顧,可是我結了婚,把妳生下來,我一直在努力做一個...能夠把妳照顧好的媽媽。...我不想要妳很辛苦,我不想讓妳覺得我不愛妳,其實我真的很愛妳,我想讓妳知道。(「女兒」的扮演者一直在落淚...)

我:...很好!妳知道嗎?當妳(阿美)這麼說的時候,妳已經往渴望的方向走一步,妳(「女兒」的扮演者)也往這邊走一步(倆人都走到「渴望」層面)。本來是期待,可是呢?在這個剛剛...在敘述的過程中,妳已經給出妳跟她情感上的連結。妳很愛她,是吧?(如圖三

圖三

圖三

「女兒」的扮演者伸手替主角擦淚,主角帶著淚水笑了!

我:告訴女兒「我很愛妳」!

阿美:我很愛你。(「女兒」的扮演者小聲的、自發的回應:我也是!)

我:所以妳可以告訴妳女兒,妳真的很愛她,是嗎?...妳平時有沒有常常這樣說?

阿美:是很表面...,就是...很應付。

我:很表面?也很應付?什麼意思?

阿美:...有些時候她來跟我講,都是可能我很煩或狀況不太好的時候,她就隨時隨地說:媽媽,我好愛妳,那妳愛不愛我?對,就是我覺得有時那個Timing(時機)不對...。

我:好,沒關係,那你就深呼吸...,讓自己進到像剛剛那種狀態,妳覺得有沒有可能,下次練習讓自己在生活中,如果妳的狀態可能在浮動,那時候女兒可能她很需要,她跑過來希望得到妳的愛,那時候可不可能讓自己深呼吸,像今天一樣,進到妳內在的渴望層面。妳想到妳對女兒的愛,然後當然背後有一個小時候的自己,來,妳(「幼年自己」的扮演者)站在她(「女兒」)後面。 (如圖四)有時候妳的悲傷,不是來自對於女兒的,而是妳對妳自己後面那個,她很像是個影子躲在後面,我覺得妳把這兩個分開以後會更清晰。

圖四

圖四

阿美:所以我覺得他們兩個是...,可是他們很常出來做比較。

我:妳告訴我她們在比什麼,是比誰比較被愛?

阿美:就是誰比較幸福。,,,就是我覺得每次唸完她(女兒)之後,自己都很清楚知道,其實是嫉妒她現在的狀態,我覺得我給她的東西,她怎麼還不滿足?...可是,其實我知道那個嫉妒,是因為那個小的、後面的那個(幼年的自己)...

我:喔~~!好,告訴她...告訴妳「女兒」說「妳已經夠幸福了!」,按照妳真實的狀態告訴她。

此刻主角抿嘴、浮現難過的表情、身體和手都一直在動...

阿美:我不想再讓她知道我很苦...,(我:我沒有要讓妳跟真正的女兒說...)。...可是,這樣子...我覺得我會說不出來...。

我:OK,...我們換個方向,我們把「幼年自己」移出來,請妳(「幼年自己」的扮演者)站到「生命力」層面(我調整「幼年的自己」和「女兒」並排面對主角) (如圖五)。剛剛呢,她是躲在後面。所以妳愛她的時候,有時候甚至妳不想給她那麼多愛,不想擁抱她,是因為妳說的,妳好像嫉妒。因為那個更後面的人(幼年的自己)沒有被愛到,是嗎?

圖五

圖五

阿美:對!

我:好!現在我們來到「生命力」(層面),(請主角)往右一步。現在真實的去面對自己,妳告訴她妳愛不愛她?

阿美閉眼沈默中...

我:這是妳女兒,這是妳自己、小時候的妳(主角深呼吸,在穩定自己...)。就像妳給女兒的愛,是嗎?我相信妳給女兒的愛,是真心的給出去。雖然妳會嫉妒,妳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她(幼年的自己)可能覺得她沒有被愛(主角連連點頭...)。所以要不要...我們現在...我們就真的給她!好嗎?(主角點頭)告訴她:我真的愛妳。...慢慢來,深呼吸...,這一刻對妳來說是很重要...,去體驗...妳自己...。妳已經知道怎麼做媽媽了,妳可以知道怎麼愛自己。妳想說什麼,告訴小時候的妳。

阿美:我有看到,小時候的妳..很...,小時候的妳很棒。我覺得...我很想說我...我很愛妳。可是我不知道為什麼,我還是有點懷疑...我有點懷疑,我好像沒有辦法這麼全然的愛妳。

我:妳可以告訴她,妳懷疑什麼?如果妳用愛妳女兒的那種方式來愛妳自己,妳覺得妳會懷疑自己什麼?

阿美:我會懷疑自己值不值得被愛?

我:OK,很好。那妳告訴我,妳覺得妳值不值得被愛,妳現在可以做個決定。妳想想看,妳值不值得被愛?走過那麼多年、這麼困難...。可能媽媽當年她離開,看起來好像她不愛妳,有時妳會拿著這個經歷來懷疑自己。是嗎?可是妳知道,那個是媽媽的事情、媽媽的困難,昨天妳告訴我們的,不是嗎?...如果妳帶著這樣的理解。妳覺得...妳不值得被愛呢?

阿美:我剛剛有東西跑出來了(我:妳說!),...因為我阿嬤和我姑姑他們,其實是跟我住在一起,她從小就說我是一個壞種...。我覺得...我一直很...那個時候有被...就是覺得...我自己就是很...很不好。我一直常常處於「我很不好,但是我還想要努力變好」的狀況,一直在...一直在來回跑,所以我覺得那個狀態會讓我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夠變好。所以我...我...,在國中的那個...國中那個歷程,我其實很想...我也很想要出去當太妹,打架、鬧事,證明我真的不好,可是我...我努力的把自己擺在一個「我功課很好、老師很喜歡、老師認同我」的那個角色,...我一直在拉扯嘛!然後,最後,我覺得那個也是我很...是我的人生當中,一個很大的一個...鬆綁!

我:是!我同意。沒錯!我真的很欣賞妳,在那個過程中,妳沒有讓自己掉下去,是嗎?(阿美點頭)...妳覺得那時候的妳值得欣賞嗎?(阿美點頭)...告訴她(「幼年的自己」),我很欣賞妳當初沒有因為阿嬤他們的話,而真的是讓自己變太妹了,妳撐住了!選擇讓自己更好!妳告訴她。妳不需要用我的話,可以用自己的話,大概的意思是這樣,好嗎?

阿美:...我很欣賞妳,雖然那時候阿嬤他們都覺得妳...妳不好,妳可能會像媽媽一樣...,甚至阻止妳好好讀書,不想讓妳上高中,可是妳還是很清楚知道妳要的是什麼,妳努力的不想讓自己成為他們想像中的樣子,所以妳成績保持很好,然後老師也很喜歡妳(我:是!),...也把妳妹照顧得很好。所以...那個地方其實是讓我很欣賞、也覺得自己很棒的地方(我:是!),對,雖然...在那個過程裡面真的很辛苦。

我:是,她很辛苦,可是,我剛剛聽妳在說,發現這個小時候的妳,有一個非常強韌的生命力,是嗎?(阿美點頭)當時妳很強韌,讓妳阿嬤都沒有辦法屈服妳。妳告訴她,我好欣賞妳強韌的生命力,面對那麼多困難,妳還是選擇把持住自己...長大。

阿美:我很欣賞妳,即使阿嬤反對妳繼續念書,妳還是、就是堅決要到花蓮來...獨自唸書,然後...在花蓮這邊有一個發展,讓自己可以...就是變得更好。

我:所以妳很欣賞她的生命力,也謝謝她在這麼多年的堅持,是嗎?(對!)那這一刻妳可不可以愛妳自己,那麼、那麼棒的自己,那麼有強韌生命力的自己?可以嗎?(阿美:可以!),可以全心的愛她嗎?(阿美頻頻點頭:可以!)。不管她做得如何,妳都可以愛她嗎?(阿美點頭:可以!)好,妳告訴她!

主角:...直到這一刻,我才發現妳是那麼的棒,妳是這麼值得被人家欣賞的(我:是!),值得...我要好好的愛妳(阿美哭...)。

我(對阿美說):我也好欣賞妳這樣,妳知道嗎?這一刻她不只是小時候的妳了,現在她的狀態就是妳的生命力,是嗎?(阿美點頭)妳內在有一個那麼強韌的生命力,一個這麼美好的生命力,如果妳跟她連接的時候,你們兩個(阿美和她的生命力)二合一,妳會變成更好的一個人,妳已經很好了,但是這樣的「整合」讓你更好。...過去妳沒連接的時候,她躲在那個(「女兒」)後面一直要愛,可是妳覺得好像不能給她。但,那個「不能給」,是來自於阿嬤、來自於媽媽以前的那些行為,讓妳認為妳不該有,是嗎?(阿美點頭)可是現在妳知道妳是好的,所以這一刻可不可以更確認一點,妳可不可以承諾妳自己,「從今以後,我會真正的跟你(生命力)有連結,常常記得跟妳在一起」,看看妳是否可以承諾自己的「生命力」?承諾妳自己?你們(我請小組老師)再加一個「生命力」的牌子。
告訴她、告訴妳自己的「生命力」,她之前是用「幼年的自己」的形象,現在她成為妳內在很重要的生命力。夾上去(「生命力」的牌子夾在「幼年的自己」的上面),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時刻。她不再是那個一直需索愛,卻得不到愛的可憐小女孩,是嗎?(阿美點頭)她其實是一個非常強韌的一個生命力。

阿美:這一刻我才發現,過去的辛苦都成為我生命當中很重要的、成長的養分。然後,我看到這樣的生命力,其實是讓自己未來可以越來越好。我...我現在很感動...很感動自己走到現在這個樣子。

我:這是一件非常值得慶賀的事情!

阿美:我想要抱她(對面的「生命力」)!

我:OK!

阿美抱著「生命力」痛哭....

我:好好的享受這一刻,慢慢來!...感受擁抱著自己、擁抱著自己的生命力。好好的享受...好好的享受這一刻......一直到妳覺得夠了為止。......而且請妳把這個感覺記在妳心裡,......深深放進妳心裡,......妳知道,其實妳的生命力無時無刻不是跟妳在一起的,只是有時候我們會忘記。......這一刻妳跟她連接,然後妳在心裡要常常提醒自己......讓這個感覺成為妳很重要的一個標記、一個印記。

阿美:...謝謝妳(「生命力」)!......謝謝妳,也謝謝我自己。

我:好,很棒,來!「生命力」(對「幼年自己」的扮演者說),妳現在用「生命力」的角度,來告訴妳的主人,妳有沒有什麼話想跟自己的主人說?...妳在她內心裡面,之前好像被晾在那邊,可是在這一刻她承認了妳,而且她要跟妳聯結。......妳有什麼話想跟主人說?

「幼年自己」的扮演者:我看到妳變成現在樣子真的很開心,因為...妳跨越了自己的情緒,然後找到真正的自己,我覺得非常棒、非常棒!

我(問「幼年自己」的扮演者):妳內心有沒有什麼感覺?(扮演者問:是我自己?)是妳在這個角色裡面,內心也會感覺到一些東西。

「幼年自己」的扮演者:我覺得是很豐...我覺得生命是很美好的,而且是很豐富的,而且可以更有力量。(主角點頭)

阿美:我有感受到那個力量!

我:是,沒錯,當你們兩個在一起時,那個力量是比1+1還要大。...來,調整一下位置。

這時,請阿美從「生命力」的位置往左走一步,移往「渴望」層面,面對「女兒」。「生命力」從對面移到阿美旁邊,站在阿美的右側,一起面對著「女兒」。(如圖六

raw-image

我:她(「生命力」)跟妳連結在一起。現在對妳女兒說話,妳可以帶著這個生命力,帶著妳內心的那個小女孩,重新告訴妳女兒:妳愛她。

阿美:OO(女兒小名),雖然媽媽過去有很多辛苦的成長歷程,可是我知道,那是讓我可以學習成為一個更好的媽媽,然後我也很努力的照顧好我自己,雖然我有些時候工作很忙,有些時候可能會不耐煩。就是...嗯,我只想跟妳講說,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雖然有些時候我可能會生氣,我可能也會罵妳,但是並不表示我不愛,我是真的很愛妳!

我:講完之後感覺怎麼樣?

阿美:很舒服。

我:好,妳的感受就變得很舒服。「女兒」有沒有什麼話要對媽媽說?用妳自己感覺到的,在這個角色裡面。

「女兒」的扮演者:我不希望妳那麼辛苦,不需要為了愛我,而去犧牲自己任何事情。妳是我媽媽,不管妳是什麼樣子,我都愛妳,...就這樣。

我:是,作為一個女兒可能心裡面想的是這樣,但嘴巴不一定會這麼說。...好,如果我們冰山走到這邊,在這邊暫停可以嗎?

阿美深吸一口氣、放鬆的吐出來:可以!

我:可以,好。一開始是她(女兒)對妳說了一句話...(阿美、我和大家一起笑),只不過這一句話...

阿美笑:她常常在說這句話!

我:好好好,...OK,剛剛妳已經用一個很不同的方式去回應她,是吧?(主角:對!)妳可以帶著剛剛的這些感覺,尤其是跟妳自己連接的時候,妳就更可以在渴望層面上跟女兒連接。有沒有發現這樣和女兒的連接很不同齁!

阿美:因為我覺得之前是很應付的在跟她講,其實是自己都很懷疑的...感受。可是我覺得...現在、此刻,我覺得...我是很堅定的。對,因為那個力量是不一樣的!

我:這樣真好!謝謝妳的呈現!

阿美:謝謝!

隨後請兩位扮演者卸角,留下適合自己的體驗和學習,將不適合自己的情感或情緒放下,並在心裡面確認自己是誰,把身上掛的角色牌子交給阿美。

回顧歷程

從一件很小的生活事件,常出現的一句話「媽媽,妳愛不愛我?」,看見自己的觀點、看見對女兒、對自己以及早年未滿足的期待,從愛的渴望中,帶出三代之間的愛與失落。

在這樣生命中的重要歷程中,如何看見成長中的自己,看見生命力在其中展現,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這樣就能體驗到愛在裡面流動著,領悟自己本來就擁有給予愛的能力,即使未曾得到足夠的母愛。

和主角的合作

這個走冰山的演練歷程,並不是按照特定順序的。當然,剛開始學習冰山時,最好是按著音階Do Re Mi......La Si Do,然後 Do Si La...Mi Re Do來練習,而這次其實已經是由阿美和我合奏一個獨特的曲目了,她負責覺察與面對自己真實的內在狀態,而我跟隨她在冰山架構上走來走去,同時引導她朝向一個重要的方向前進。

透過冰山架構釐清內在歷程

事實上,我們的內在時時刻刻都發生許多複雜的變化,但腦袋能意識到的很有限,語言能表達出來的更少。但因為有冰山的架構,彷彿就像是一張網,讓內在那麼多的複雜狀態,可以被撈出來,有時撈到感受、有時撈到觀點,就像是找到一個線頭,可以循著撈到的部份,繼續連結、撈出其他的部份,...像是本次案例中,連結觀點、釐清自己的「期待」...。

走冰山的重要方向

在探索冰山的內在歷程裡,雖然可能會呈現出紛雜的狀態,但冰山不論怎麼走,不管是走到觀點、還是感受,只要能承認它、好奇它、和它們同在,會比較容易慢慢的釐清期待,接觸到渴望。重要方向是,一定要體驗到「渴望」、一定要記得看重與欣賞自己、連結到「生命力」。因為不這麼做,冰山的其他層面很難鬆動、很難改變。就像阿美那樣,看見自己成長歷程中的生命韌力,和幼年的自己對話,變得更完整、更有力量。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透過學習、練習,慢慢的接觸、體驗與轉化自己的內在歷程。

一致性表達

當內心連結著「渴望」與「生命力」之後,就可以像阿美最後那樣對女兒說的話,回到「行為」層面,進行一致性表達的練習。然後,回到生活中,帶著這樣的狀態和女兒說話,甚至可能摟著女兒或是拍拍女兒,不一定要說什麼,內容不是那麼重要,但是能量狀態很重要,因為在那樣的狀態所說與所做,八九不離十,都會接近一致性的互動,讓彼此更靠近、在愛中連結。

後記

以下是阿美看完冰山歷程的文字之後,所給出回應的部份:

謝謝老師的逐字稿把我帶回練習冰山的回憶和澎湃的情緒。 老實說,前天第一次回顧時,眼淚隨著情緒大大小小的流不停,看到演練完的最後,情緒是澎湃很難平靜的,所以給自己沈澱的時間,今天第二次再細細回顧,情緒已然平靜許多,伴隨更多的是欣賞自己的生命力,感謝過去內在小女孩的不容易成就現在保有堅毅力量面對一切很棒的自己。

其實第二天上完課當晚,我在家裡抱著我的女兒(當時12歲),我告訴她, 我想要分享我這二天去上課的想法和我想說的一些話:

雖然我小時候因為外婆沒有在身邊照顧我,我其實不知道要怎麼當一位好媽媽,而且我小時候有很多辛苦成長的過程,但是在生下妳之後,我就一直在努力學習成為一位好媽媽,雖然我有些時候工作很忙,有些時候可能會不耐煩。也會有對你生氣發脾氣的時候,但不管發生什麼事情,我都想跟你說我真的很愛你,我也需要時間繼續學習成為讓你知道我是很愛你的媽媽。

話一說完我們母女倆抱在一起哭了,我感受到女兒理解我過去的辛苦和我一直在努力,我也充分讓女兒知道我是真的愛她的,那一刻的交心持續到現在我們真的越來越理解彼此且更親密。

當然現實生活仍有我持續在覺察和學習的地方,如:我仍不太習慣女兒經常要親密擁抱撒嬌的動作,因為我從來沒有被媽媽親密擁抱過的感覺(這也是從服務過的家長跟我分享,也讓我反思自己在肢體接觸的不自在),但至少我是有意識的知道這是我過去未曾經歷的限制,我會在自己可以做的親密回應跟女兒保持互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天安的沙龍
648會員
39內容數
分享我在薩提爾模式的學習經驗,讓更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藉此經驗有更加清晰、深入的學習歷程,以及學到重要的成長方法。
張天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27
一位太太按時煮好晚餐,等待先生回家,但先生晚回來了,也沒有事前打電話,回來時還一臉不高興,太太看了也一肚子氣,就問:「你怎麼這麼晚回來?」先生臉色更難看了,不發一語就回房間去了,兩人都很不高興。... 這是在親密關係中很常見、很小的一件事。但是,容易累積成彼此在關係與溝通上的很大問題。
Thumbnail
2021/06/27
一位太太按時煮好晚餐,等待先生回家,但先生晚回來了,也沒有事前打電話,回來時還一臉不高興,太太看了也一肚子氣,就問:「你怎麼這麼晚回來?」先生臉色更難看了,不發一語就回房間去了,兩人都很不高興。... 這是在親密關係中很常見、很小的一件事。但是,容易累積成彼此在關係與溝通上的很大問題。
Thumbnail
2021/06/14
先熟悉冰山探索的個人基礎練習,再開始練習關係的冰山基礎練習。若能在自己身上進行這兩種基礎練習,除了對於自我成長有極大的幫助之外,等到越來越熟悉這樣的探索過程之後,就更能因瞭解自己而瞭解他人的狀態,甚至有機會透過對話(包含一致性表達和冰山歷程的提問),在和對方的互動、交流中,協助對方或影響彼此。
Thumbnail
2021/06/14
先熟悉冰山探索的個人基礎練習,再開始練習關係的冰山基礎練習。若能在自己身上進行這兩種基礎練習,除了對於自我成長有極大的幫助之外,等到越來越熟悉這樣的探索過程之後,就更能因瞭解自己而瞭解他人的狀態,甚至有機會透過對話(包含一致性表達和冰山歷程的提問),在和對方的互動、交流中,協助對方或影響彼此。
Thumbnail
2021/06/11
John Banmen曾經給了一個比喻,探索自己的冰山,就像是剛學習一項樂器,從音階開始練習,先按順序彈奏一遍、再倒過來,等到熟悉音階之後,才練習簡易的曲調。冰山的八個層次,可以視為基本的八個音階,先按順序來回走過一遍,這樣練習多次、熟悉之後,再開始練習比較複雜的、更適合你的個人習慣的探索歷程。
Thumbnail
2021/06/11
John Banmen曾經給了一個比喻,探索自己的冰山,就像是剛學習一項樂器,從音階開始練習,先按順序彈奏一遍、再倒過來,等到熟悉音階之後,才練習簡易的曲調。冰山的八個層次,可以視為基本的八個音階,先按順序來回走過一遍,這樣練習多次、熟悉之後,再開始練習比較複雜的、更適合你的個人習慣的探索歷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深嘔)哇,有好多關於生存的情緒和議題夾雜在母女之間,媽媽跟你之間走的是太陽神經叢和臍輪的習題,關於自我認知、表達及展現自信(整個太陽神經叢緊縮了起來,感到非常有壓力)呼吸也無法拉長,充滿了緊張和對於生存的恐懼感,而把自己縮的好小、好小。(噢!原來我正在經歷媽媽的特質!)媽媽因為對生存有著許多的恐懼
Thumbnail
(深嘔)哇,有好多關於生存的情緒和議題夾雜在母女之間,媽媽跟你之間走的是太陽神經叢和臍輪的習題,關於自我認知、表達及展現自信(整個太陽神經叢緊縮了起來,感到非常有壓力)呼吸也無法拉長,充滿了緊張和對於生存的恐懼感,而把自己縮的好小、好小。(噢!原來我正在經歷媽媽的特質!)媽媽因為對生存有著許多的恐懼
Thumbnail
母親說:「我要做到眼睛閉上的那一天。」 每當身為兒女的我們跟母親勸說許多事情可以放手不需要做,她總是說沒辦法不做,即便再怎麼訴說自己的辛勞,仍然停止不了她為兒女及孫子付出的心意。 有時候我們會又氣又急地說:「那是妳自己要做的,沒有人逼妳啊!」 母親聽了這番話也只能沈默不語,彷彿知道這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Thumbnail
母親說:「我要做到眼睛閉上的那一天。」 每當身為兒女的我們跟母親勸說許多事情可以放手不需要做,她總是說沒辦法不做,即便再怎麼訴說自己的辛勞,仍然停止不了她為兒女及孫子付出的心意。 有時候我們會又氣又急地說:「那是妳自己要做的,沒有人逼妳啊!」 母親聽了這番話也只能沈默不語,彷彿知道這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Thumbnail
其實媽媽一直都是如此,媽媽從來沒有改變過她什麼,她一直都是如此,改變的是你對她的愛的看法,你開始覺得她給你的愛是負擔,是沉重,所以你喘不過氣來。
Thumbnail
其實媽媽一直都是如此,媽媽從來沒有改變過她什麼,她一直都是如此,改變的是你對她的愛的看法,你開始覺得她給你的愛是負擔,是沉重,所以你喘不過氣來。
Thumbnail
內在對自己很多批判不滿,對自己很多要求,投射於外,是難以善待他人的,但是多數的人,不會知道被頭腦記憶控制的自己,原來如此黑暗,原來擁有陰影。
Thumbnail
內在對自己很多批判不滿,對自己很多要求,投射於外,是難以善待他人的,但是多數的人,不會知道被頭腦記憶控制的自己,原來如此黑暗,原來擁有陰影。
Thumbnail
成為一個女人的孩子,特別是女兒,需要具備的不是多麼優秀的才能,也不是多麼體貼的善解人意,也許只需要一種不與母親的彆扭一起糾結的能力。
Thumbnail
成為一個女人的孩子,特別是女兒,需要具備的不是多麼優秀的才能,也不是多麼體貼的善解人意,也許只需要一種不與母親的彆扭一起糾結的能力。
Thumbnail
我的答案是:是的!是需要努力的! 聊 這份努力,不是努力於讓對方愛上自己,而是努力於讓自己回到「愛」的狀態。我們都曾因著人際互動而受過傷,而那些沒有好好修復、療癒的傷,會讓我們在不經意的狀態下去傷害別人。
Thumbnail
我的答案是:是的!是需要努力的! 聊 這份努力,不是努力於讓對方愛上自己,而是努力於讓自己回到「愛」的狀態。我們都曾因著人際互動而受過傷,而那些沒有好好修復、療癒的傷,會讓我們在不經意的狀態下去傷害別人。
Thumbnail
母女關係,是兩個女人的關係 兩個女人的關係可以互相加乘 如果你先天的母女功課並不大的話 當然,兩個女人的關係也可以成為一道一道城牆 甚至影響到自己不知不覺的 在母女關係中上演種種競爭、認同、接納、指責、管教 有時你總不自知的在PK 有時你想證明自己已經長大 就像「四樓的天堂」中,儼然成為心
Thumbnail
母女關係,是兩個女人的關係 兩個女人的關係可以互相加乘 如果你先天的母女功課並不大的話 當然,兩個女人的關係也可以成為一道一道城牆 甚至影響到自己不知不覺的 在母女關係中上演種種競爭、認同、接納、指責、管教 有時你總不自知的在PK 有時你想證明自己已經長大 就像「四樓的天堂」中,儼然成為心
Thumbnail
今天上午跟和解療癒培訓的夥伴內訓 每次單單光是陪伴著她們進行 都能看見她們持續做自我和解、拿回投射下 生命不斷翻轉變化的神奇 培訓夥伴Sharon是非常有覺察力的 即便她並不是接觸身心靈很長的時間 但卻有著對「情緒」「想法」非常敏銳的洞察能力 所以 光是「自我和解」「家排運用」的心法 就已經讓
Thumbnail
今天上午跟和解療癒培訓的夥伴內訓 每次單單光是陪伴著她們進行 都能看見她們持續做自我和解、拿回投射下 生命不斷翻轉變化的神奇 培訓夥伴Sharon是非常有覺察力的 即便她並不是接觸身心靈很長的時間 但卻有著對「情緒」「想法」非常敏銳的洞察能力 所以 光是「自我和解」「家排運用」的心法 就已經讓
Thumbnail
從很小的生活事件,常出現的一句話「媽媽,妳愛不愛我?」,看見自己的觀點、看見對女兒、對自己以及早年未滿足的期待,從愛的渴望中,連結三代之間的愛與失落。 在這樣的歷程中,看見成長中的自己,看見生命力在其中展現至關重要!因為這樣會體驗到愛在裡面流動,領悟自己本來就擁有愛的能力,即使未曾得到足夠的母愛!
Thumbnail
從很小的生活事件,常出現的一句話「媽媽,妳愛不愛我?」,看見自己的觀點、看見對女兒、對自己以及早年未滿足的期待,從愛的渴望中,連結三代之間的愛與失落。 在這樣的歷程中,看見成長中的自己,看見生命力在其中展現至關重要!因為這樣會體驗到愛在裡面流動,領悟自己本來就擁有愛的能力,即使未曾得到足夠的母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