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需要努力?

更新於 2022/09/2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不久的跨年連假,身為自學生的女兒們,邀請了一群同樣也是自學生的朋友們來家裡同樂;而我和太太,這次有別於以往地選擇待在家,和他們一起用「熬夜、聊天、到住家附近的景點玩」的方式,開心地玩了三天。
這群青少年,每個人的學習路徑都和主流不同,而他們與家長之間的關係也很不一樣,無論是因為受到家長的鼓舞和支持而走上自學之路,或是因著自覺而向家長提出「自學」的想法⋯⋯這讓他們對於「家長的品質」有著很高的敏銳度。
「妳生活在這樣的家庭,好幸運喔!」— 其中一位男孩,在連假過後,向小女兒這樣表達。
小女兒,向來與我們無話不談,在收到這樣的訊息之後,跑來跟我和太太說;我和太太在聽了之後,都微笑、表示認同,但小女兒卻不太開心⋯⋯甚至,有點生氣。
於是,我用「為什麼會感到生氣呢?」作為開頭,而小女兒也順順地跟著這句提問、開始向內梳理引起情緒波瀾的核心,因為她知道:她和她的情緒對我來說,是重要的;以及,強烈情緒的背後,總是隱藏著尚待處理的傷口,並且我們是可以透過療癒來讓自己回到健康、有彈性的狀態的。

在療癒裡,我和小女兒一來一往地對話著。

她回想起童年往事:三歲時,爸爸和媽媽離婚(我不是女兒們的生父),在爸爸和奶奶身邊生活的時間裡,她不但要承受著失去媽媽的痛苦,還要因為傳統打罵教育而總是感到戒慎恐懼;直到二年後,媽媽打官司爭取將她和姐姐的監護權,這才讓她脫離「不被愛」的處境。而我則是在那之後的一年多後,才加入她們的生活。
小女兒:我也需要重新去愛媽媽啊!畢竟,媽媽當時的離開,破壞了我對她的信任⋯⋯再加上你的加入,我也需要療癒自己、放下對「爸爸」的害怕,不然我怎麼接受你?(振振有詞)
我:是啊!如果妳不願意接受我,我想⋯⋯我在這個家裡也會很難過!(苦笑)
小女兒:但是,很多人都會把「一個家庭的幸福快樂」歸功於家長,沒有人會看到小孩其實也是有在付出的啊!
我:是!真的很少人會去思考、看到小孩的付出呢⋯⋯所以,妳覺得所謂的「幸運」是變相地無視了妳的努力,是嗎?
小女兒:有!有這個部分⋯⋯還有另一個部分,是很多人在說「妳好幸運!」的時候,非語言訊息裡會有「我沒辦法!我無能為力!」的推託;當然,我知道他們的難處,畢竟我之前也是有在爸爸身邊生活過,但我還是想表達「我們還是要努力去修復自己,讓自己回到可以去愛、接受愛的狀態!」的想法。
我:嗯!我懂了!這樣的想法,很棒啊!

結束與小女兒的療癒系對話後,我回看自己的「幸運」。

二〇一二年的年初,我很幸運地得到了太太的目光,成為她人生旅程中的夥伴。
當時的她,早就是執業多年、小有名氣的療癒師;而我對她的崇拜,更奠基於「竟然能在不到半小時的時間裡,療癒了已經存在二十年、許多老師/諮商師都無法化解的童年創傷,讓我的自我認知有了大翻轉」的經驗之上⋯⋯對我來說,她是有如女神一般的存在。
所幸,我趕上了她要另闢工作室的時間點,而我的主動積極參與,讓我們有了療癒、課堂以外的互動⋯⋯在協力她的工作之後,我也慢慢走入她的生活,以及她的心。

她,超過我的想像!

許多人都覺得「我能和她在一起!我好幸運!」,說實在的⋯⋯我也真的覺得自己很幸運。只是,那份幸運,讓我們開始了這段關係;而要能維繫這段關係,直至今日已經超過十年,已經不再只是幸運。

我們都很努力!

在這十年的歲月裡,我們和其他的人們一樣,也會互相踩到彼此的地雷、碰觸到對方受傷的內在小孩⋯⋯只是,每一次,我們都選擇更往愛靠近,無論是向內療癒自己,或是協助對方進行療癒。
然後,因著每一次的療癒,都會擁有的、嶄新的自我認知,於是創造出了不會讓彼此煩膩、關係僵硬的新鮮感,這真的是我想都沒有想過的效果。

除此之外,我在這十年間,經營的不是只有親密關係,還有親子關係;我從來沒有想像過、沒有擁有過/經營過的親子關係。也正因為如此,我跳脫框架地解構了「家」的既定樣態,不再是由大人主導、制定家的樣貌,而是和太太一起讓女兒們共同參與家的創造。

家,我們共同的創造。

在我自己的成長經驗中,關於家,是沒有參與、置喙的可能性的;所以對於「讓女兒們一起參與家的創造」還真是沒有頭緒⋯⋯當時的我,只是單純覺得這個方向是對的。
關係的經營是需要練習的!如果我和太太都認為、也鼓勵女兒們透過「談戀愛」來練習經營關係,那「經營一個家」不就更應該在成長過程中同步練習嗎?
我很幸運,女兒們雖然在最重要的童年時期、歷經了爸爸和奶奶的打罵教育,積累了一些不好的經驗和反射性情緒,但我們仍然不斷地透過對話、實踐⋯⋯滾動式的修正,努力、協力地執行、經營和創造出我們想要的家的樣貌。

例如:在這裡,我們暢所欲言、無話不談。

這件事,說來只是一句話,看似簡單,但其實做起來很不簡單。
女兒們需要勇敢地講出自己的害怕,因為我和爸爸的角色太容易重疊;當我因為自己的議題而過度使用大人的力量時,要覺察並療癒自己,並且在向她們道歉的同時,要做出後續的改變和行動,讓彼此的信任基礎可以更往下扎根。
十年前,我愛上太太,太太也發現、回應了我的喜歡;而女兒們,看似被動地接受了「我」⋯⋯我和女兒們沒有血緣關係,但這也讓我們因為這層「隔閡」,而有禮貌、不會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彼此的家人。

愛,需要努力?

我的答案是:是的!是需要努力的!
這份努力,不是努力於讓對方愛上自己,而是努力於讓自己回到「愛」的狀態。我們都曾因著人際互動而受過傷,而那些沒有好好修復、療癒的傷,會讓我們在不經意的狀態下去傷害別人。
療癒,是讓自己從創傷經驗中恢復過來,讓自己重新回到「可以去愛、可以被愛」的愛的流動狀態。這是很美的。
謝謝太太和女兒們,謝謝妳們愛我,成為我的療癒社群,成為我在更靠近「愛」的旅程中的同伴;我們一起努力!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內在小孩轉大人」將書寫在生活中和內在小孩扯上邊的事,可能是我自己的事,發生在我和太座之間、或是與孩子之間;也可能是孩子的事,發生在和我們之間或與同儕之間。總之,包羅萬象因為「從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抽絲剝繭之後找到引發不舒服感受的源頭」的這檔事,真的太好玩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親密關係中的雙方會需要溝通的時候,通常都是在爭論「行為/行動/方法」的不同,很少人知道~真正需要核對的是「想法/心意」。所以當我在引導學員(們)沿著「行為—想法—自我認知」的路徑,更深一層地表述出自己的「想法/心意」時,很容易會發現~自己和對方其實根本不需要爭吵,因為彼此都是出於「愛」的。
三歲前,我曾經在中壢的大阿姨家、屏東的奶奶家各待過一段時間;三歲時,雖然是被母親帶回身邊,但就是要被送去上幼稚園小小班。那時的我,因為要去幼稚園,哭了整整一個禮拜,甚至讓母親一度萌生辭職、在家帶小孩的念頭。 可想而知,分離對當時的我來說,已經超過可以承受的範圍。
上週,高嘉瑜遭受親密關係暴力的新聞,引起軒然大波;接下來好幾天,出現許多「切勿檢討受害者」、「辨識潛在加害者」、「暴力零容忍」⋯⋯等等的聲援文章,更有人寫下自己親身的被害者經驗。 我也不禁思考,是否來談談:我的親密關係暴力經驗。畢竟,我是加害人,不是被害人。
這次陪大女兒買相機的事,我是在整個事情都結束後,才想起自己當年買相機的經驗,也才回頭挖掘出當時沒有意識到的孤單。 這讓我重溫與「相機」有關的經驗,於是有機會覺察到「因為從來沒有被給予過,所以不知道自己其實很需要」的心理需求。
某日,有位年資逾十年的全職媽媽,前來療癒。近來,兒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自己的衣著、課外生活也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這讓她有了「不再被需要」的感覺!但在一開始時,還算忍受得了⋯⋯直到一趟「應該要,但是卻沒有」歡樂的採買行,她終於被先生給踩爆了!
那天,有位想要跳脫傳統教養模式的媽媽,在與四歲多兒子的互動中,採用理解和對話的方式;但兒子越來越大,照理來說對話的能力應該是越來越好,但仍有多次溝通無效的情形。 這讓她相當無力⋯⋯ 甚至再一次出遊時,個性溫和的先生,竟然出手打罵了兒子,而她沒有制止地冷眼旁觀,嚇壞了自己。
親密關係中的雙方會需要溝通的時候,通常都是在爭論「行為/行動/方法」的不同,很少人知道~真正需要核對的是「想法/心意」。所以當我在引導學員(們)沿著「行為—想法—自我認知」的路徑,更深一層地表述出自己的「想法/心意」時,很容易會發現~自己和對方其實根本不需要爭吵,因為彼此都是出於「愛」的。
三歲前,我曾經在中壢的大阿姨家、屏東的奶奶家各待過一段時間;三歲時,雖然是被母親帶回身邊,但就是要被送去上幼稚園小小班。那時的我,因為要去幼稚園,哭了整整一個禮拜,甚至讓母親一度萌生辭職、在家帶小孩的念頭。 可想而知,分離對當時的我來說,已經超過可以承受的範圍。
上週,高嘉瑜遭受親密關係暴力的新聞,引起軒然大波;接下來好幾天,出現許多「切勿檢討受害者」、「辨識潛在加害者」、「暴力零容忍」⋯⋯等等的聲援文章,更有人寫下自己親身的被害者經驗。 我也不禁思考,是否來談談:我的親密關係暴力經驗。畢竟,我是加害人,不是被害人。
這次陪大女兒買相機的事,我是在整個事情都結束後,才想起自己當年買相機的經驗,也才回頭挖掘出當時沒有意識到的孤單。 這讓我重溫與「相機」有關的經驗,於是有機會覺察到「因為從來沒有被給予過,所以不知道自己其實很需要」的心理需求。
某日,有位年資逾十年的全職媽媽,前來療癒。近來,兒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自己的衣著、課外生活也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這讓她有了「不再被需要」的感覺!但在一開始時,還算忍受得了⋯⋯直到一趟「應該要,但是卻沒有」歡樂的採買行,她終於被先生給踩爆了!
那天,有位想要跳脫傳統教養模式的媽媽,在與四歲多兒子的互動中,採用理解和對話的方式;但兒子越來越大,照理來說對話的能力應該是越來越好,但仍有多次溝通無效的情形。 這讓她相當無力⋯⋯ 甚至再一次出遊時,個性溫和的先生,竟然出手打罵了兒子,而她沒有制止地冷眼旁觀,嚇壞了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人性總是複雜,清楚遠小於曖昧,想要在你心理駐紮,能不能不排隊
Thumbnail
之前跟朋友聊到開放式關係,我朋友說開放式關係只是便宜男性。 但真要說這種關係,我倒是蠻能接受的。只是多數人,不管男女,其實不是真正意識到開放式關係是什麼。 去年6月有一個男人問我能不能交往時,我提到我能接受開放式關係。 就他的理解,他以為開放式關係是隨他搞我忍受就好,但其實這不是開放式關係的內
Thumbnail
自己如何被生出來是一回事…自己願意如何善待自己又是一回事。靈性什麼的,又近又遙遠…總是有限…,但是如果要把生活過好、課業做好,原來需要那麼努力,而且是一直那麼努力。
Thumbnail
文/kanshi 史丹佛大學的史坦柏格教授曾經發表過愛情三元論,【親密】、【激情】與【承諾】是組成親密關係的元素,就像薩諾斯湊滿寶石,像七顆龍珠聚集,似乎這些條件聚集就能夠圓滿一段完整的關係,但事實上卻沒那麼容易。而有幾個條件我覺得一段關係非常需要被重視的,也是最近進入親密關係中的體悟,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昨天在我朋友的Discord提到這個問題。跟性產業相比,可能這世界需要的不是宣洩性慾的服務,而是教導如何做愛,以及教導如何增進性愛情趣的服務。
Thumbnail
你認為愛是藝術嗎?如果是,他便需要知識和努力。人為什麼汲汲營營追求愛?一次只能愛一個人嗎?愛情怎麼了嗎?讓佛洛姆替你闡述愛:愛可以克服孤立,又可以做自己,保有自己的完整性。
Thumbnail
燃燒一個人的靈魂的,正是對生命的愛,那是至死方休。 - 三毛【心裏的夢田】 林健一(莫子儀飾)反問檢察官「什麼才是正常?」「如果今天我是一個女生,丈夫走了以後,我繼續照顧他的家人,你還會問我一樣的問題嗎?」 「我全心全意愛著這個孩子,這有分什麼正常和不正常嗎?」 這兩段台詞,給我了些震撼。 這個世界
Thumbnail
雖然林暐恆長年以綜藝與模仿方面的成就深植人心,但在我心中他卻是個被綜藝咖身份耽誤的演員。
Thumbnail
愛就是不要輕易與對方說"分手"!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人性總是複雜,清楚遠小於曖昧,想要在你心理駐紮,能不能不排隊
Thumbnail
之前跟朋友聊到開放式關係,我朋友說開放式關係只是便宜男性。 但真要說這種關係,我倒是蠻能接受的。只是多數人,不管男女,其實不是真正意識到開放式關係是什麼。 去年6月有一個男人問我能不能交往時,我提到我能接受開放式關係。 就他的理解,他以為開放式關係是隨他搞我忍受就好,但其實這不是開放式關係的內
Thumbnail
自己如何被生出來是一回事…自己願意如何善待自己又是一回事。靈性什麼的,又近又遙遠…總是有限…,但是如果要把生活過好、課業做好,原來需要那麼努力,而且是一直那麼努力。
Thumbnail
文/kanshi 史丹佛大學的史坦柏格教授曾經發表過愛情三元論,【親密】、【激情】與【承諾】是組成親密關係的元素,就像薩諾斯湊滿寶石,像七顆龍珠聚集,似乎這些條件聚集就能夠圓滿一段完整的關係,但事實上卻沒那麼容易。而有幾個條件我覺得一段關係非常需要被重視的,也是最近進入親密關係中的體悟,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昨天在我朋友的Discord提到這個問題。跟性產業相比,可能這世界需要的不是宣洩性慾的服務,而是教導如何做愛,以及教導如何增進性愛情趣的服務。
Thumbnail
你認為愛是藝術嗎?如果是,他便需要知識和努力。人為什麼汲汲營營追求愛?一次只能愛一個人嗎?愛情怎麼了嗎?讓佛洛姆替你闡述愛:愛可以克服孤立,又可以做自己,保有自己的完整性。
Thumbnail
燃燒一個人的靈魂的,正是對生命的愛,那是至死方休。 - 三毛【心裏的夢田】 林健一(莫子儀飾)反問檢察官「什麼才是正常?」「如果今天我是一個女生,丈夫走了以後,我繼續照顧他的家人,你還會問我一樣的問題嗎?」 「我全心全意愛著這個孩子,這有分什麼正常和不正常嗎?」 這兩段台詞,給我了些震撼。 這個世界
Thumbnail
雖然林暐恆長年以綜藝與模仿方面的成就深植人心,但在我心中他卻是個被綜藝咖身份耽誤的演員。
Thumbnail
愛就是不要輕易與對方說"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