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跨年連假,身為自學生的女兒們,邀請了一群同樣也是自學生的朋友們來家裡同樂;而我和太太,這次有別於以往地選擇待在家,和他們一起用「熬夜、聊天、到住家附近的景點玩」的方式,開心地玩了三天。
這群青少年,每個人的學習路徑都和主流不同,而他們與家長之間的關係也很不一樣,無論是因為受到家長的鼓舞和支持而走上自學之路,或是因著自覺而向家長提出「自學」的想法⋯⋯這讓他們對於「家長的品質」有著很高的敏銳度。
「妳生活在這樣的家庭,好幸運喔!」— 其中一位男孩,在連假過後,向小女兒這樣表達。
小女兒,向來與我們無話不談,在收到這樣的訊息之後,跑來跟我和太太說;我和太太在聽了之後,都微笑、表示認同,但小女兒卻不太開心⋯⋯甚至,有點生氣。
於是,我用「為什麼會感到生氣呢?」作為開頭,而小女兒也順順地跟著這句提問、開始向內梳理引起情緒波瀾的核心,因為她知道:她和她的情緒對我來說,是重要的;以及,強烈情緒的背後,總是隱藏著尚待處理的傷口,並且我們是可以透過療癒來讓自己回到健康、有彈性的狀態的。
在療癒裡,我和小女兒一來一往地對話著。
她回想起童年往事:三歲時,爸爸和媽媽離婚(我不是女兒們的生父),在爸爸和奶奶身邊生活的時間裡,她不但要承受著失去媽媽的痛苦,還要因為傳統打罵教育而總是感到戒慎恐懼;直到二年後,媽媽打官司爭取將她和姐姐的監護權,這才讓她脫離「不被愛」的處境。而我則是在那之後的一年多後,才加入她們的生活。
小女兒:我也需要重新去愛媽媽啊!畢竟,媽媽當時的離開,破壞了我對她的信任⋯⋯再加上你的加入,我也需要療癒自己、放下對「爸爸」的害怕,不然我怎麼接受你?(振振有詞)
我:是啊!如果妳不願意接受我,我想⋯⋯我在這個家裡也會很難過!(苦笑)
小女兒:但是,很多人都會把「一個家庭的幸福快樂」歸功於家長,沒有人會看到小孩其實也是有在付出的啊!
我:是!真的很少人會去思考、看到小孩的付出呢⋯⋯所以,妳覺得所謂的「幸運」是變相地無視了妳的努力,是嗎?
小女兒:有!有這個部分⋯⋯還有另一個部分,是很多人在說「妳好幸運!」的時候,非語言訊息裡會有「我沒辦法!我無能為力!」的推託;當然,我知道他們的難處,畢竟我之前也是有在爸爸身邊生活過,但我還是想表達「我們還是要努力去修復自己,讓自己回到可以去愛、接受愛的狀態!」的想法。
我:嗯!我懂了!這樣的想法,很棒啊!
結束與小女兒的療癒系對話後,我回看自己的「幸運」。
二〇一二年的年初,我很幸運地得到了太太的目光,成為她人生旅程中的夥伴。
當時的她,早就是執業多年、小有名氣的療癒師;而我對她的崇拜,更奠基於「竟然能在不到半小時的時間裡,療癒了已經存在二十年、許多老師/諮商師都無法化解的童年創傷,讓我的自我認知有了大翻轉」的經驗之上⋯⋯對我來說,她是有如女神一般的存在。
所幸,我趕上了她要另闢工作室的時間點,而我的主動積極參與,讓我們有了療癒、課堂以外的互動⋯⋯在協力她的工作之後,我也慢慢走入她的生活,以及她的心。
她,超過我的想像!
許多人都覺得「我能和她在一起!我好幸運!」,說實在的⋯⋯我也真的覺得自己很幸運。只是,那份幸運,讓我們開始了這段關係;而要能維繫這段關係,直至今日已經超過十年,已經不再只是幸運。
我們都很努力!
在這十年的歲月裡,我們和其他的人們一樣,也會互相踩到彼此的地雷、碰觸到對方受傷的內在小孩⋯⋯只是,每一次,我們都選擇更往愛靠近,無論是向內療癒自己,或是協助對方進行療癒。
然後,因著每一次的療癒,都會擁有的、嶄新的自我認知,於是創造出了不會讓彼此煩膩、關係僵硬的新鮮感,這真的是我想都沒有想過的效果。
除此之外,我在這十年間,經營的不是只有親密關係,還有親子關係;我從來沒有想像過、沒有擁有過/經營過的親子關係。也正因為如此,我跳脫框架地解構了「家」的既定樣態,不再是由大人主導、制定家的樣貌,而是和太太一起讓女兒們共同參與家的創造。
家,我們共同的創造。
在我自己的成長經驗中,關於家,是沒有參與、置喙的可能性的;所以對於「讓女兒們一起參與家的創造」還真是沒有頭緒⋯⋯當時的我,只是單純覺得這個方向是對的。
關係的經營是需要練習的!如果我和太太都認為、也鼓勵女兒們透過「談戀愛」來練習經營關係,那「經營一個家」不就更應該在成長過程中同步練習嗎?
我很幸運,女兒們雖然在最重要的童年時期、歷經了爸爸和奶奶的打罵教育,積累了一些不好的經驗和反射性情緒,但我們仍然不斷地透過對話、實踐⋯⋯滾動式的修正,努力、協力地執行、經營和創造出我們想要的家的樣貌。
例如:在這裡,我們暢所欲言、無話不談。
這件事,說來只是一句話,看似簡單,但其實做起來很不簡單。
女兒們需要勇敢地講出自己的害怕,因為我和爸爸的角色太容易重疊;當我因為自己的議題而過度使用大人的力量時,要覺察並療癒自己,並且在向她們道歉的同時,要做出後續的改變和行動,讓彼此的信任基礎可以更往下扎根。
。
十年前,我愛上太太,太太也發現、回應了我的喜歡;而女兒們,看似被動地接受了「我」⋯⋯我和女兒們沒有血緣關係,但這也讓我們因為這層「隔閡」,而有禮貌、不會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彼此的家人。
愛,需要努力?
我的答案是:是的!是需要努力的!
這份努力,不是努力於讓對方愛上自己,而是努力於讓自己回到「愛」的狀態。我們都曾因著人際互動而受過傷,而那些沒有好好修復、療癒的傷,會讓我們在不經意的狀態下去傷害別人。
療癒,是讓自己從創傷經驗中恢復過來,讓自己重新回到「可以去愛、可以被愛」的愛的流動狀態。這是很美的。
謝謝太太和女兒們,謝謝妳們愛我,成為我的療癒社群,成為我在更靠近「愛」的旅程中的同伴;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