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思考所以活著,因為活著所以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三十年前是我爺爺輩的時代,又過了三十年是我父親的時代,現在是我的時代,再三十年後就是我兒子的時代,生命一代傳一代,曾幾何時幾年前的政壇天王都已經不知何處去了,而我們的生活有過得更好嗎?

人敵不歲月,也敵不過生老病死,只是我想知道的是該怎麼活著,人的價值不由誰來訂定而在自己,我不是聖人也不追求聖人的道路,過去活在天人的世界中,這兩年才活在人間以這肉體之軀,我有身為人的情緒,雖然有無限對人生命的理想,但卻無從實現,如今開始我將把這些理想訴諸文字,也許後人能夠去實現。

很奇怪的我也不能理解,從我有知以來想的都不是自己該如何過活,如何想著自己的人生,而是我為何而存在,天地創造萬物而未有主,各自成形而各有體系,有相成也有相異或相剋,天生而存在,而人生而有靈而異於萬物豈有偶然?

而人的天敵卻是自己,人自生而自滅,同類相傷相殘也異於萬物,更有甚者自殘之,這是天道嗎?亦或是是這就是人道,屈原有天問,而我也有不明的問天,人窮究一生的應該不是只是為了養活這個軀體,這個社或或是這個生體系所創造的價值觀點綁架了人的自由和思想,不斷為著金錢而工作,忘了人存在的本質是甚麼,有限的生命和時間,前人所累積的智慧,不該繼續放在金錢人生的追逐上,應該追求人存在的本質,解開生命存在的答案。

而這個生命指的並非有限的肉體而是具有永恒存在的靈性,從過去現在和未來它並未改變過,只是從這個軀體到另一個軀體,不同生命形態的轉換,人類要獲得烏托邦或理想國的境界,得到永久的和平,必需要停止對物質的追求,人們不能被自身所創造的生活體系所禁錮,不能停止對生命本質的思考,人類努力的方向應該是資源分配的平衡,不超取不缺乏,供需平衡而人們才能共存,而地球萬物才能永續。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地學堂
14會員
430內容數
當你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意義, 我邀請你走進這片田埂,與我一起思辨、耕作、共創。 這不只是頻道,而是一種可以參與的哲學場域。 願你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與智慧。
天地學堂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本文探討作者與信仰之間的掙扎與反思,從全然信賴宗教到質疑教條,最終選擇誠實面對自我,走出一條屬於靈魂的信仰之路。
2025/04/28
本文探討作者與信仰之間的掙扎與反思,從全然信賴宗教到質疑教條,最終選擇誠實面對自我,走出一條屬於靈魂的信仰之路。
2025/04/21
當你感到迷惘,不妨重新審視人生方向。本文探討社會預設的成功道路,以及如何聆聽內在聲音,找回真正的自我。
Thumbnail
2025/04/21
當你感到迷惘,不妨重新審視人生方向。本文探討社會預設的成功道路,以及如何聆聽內在聲音,找回真正的自我。
Thumbnail
2025/04/15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生意義,鼓勵讀者勇敢面對內心質疑,並尋求生命中真正有價值的事物。文章並非提供標準答案,而是陪伴讀者一起探索自我,找回對生命真諦的渴望。
Thumbnail
2025/04/15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生意義,鼓勵讀者勇敢面對內心質疑,並尋求生命中真正有價值的事物。文章並非提供標準答案,而是陪伴讀者一起探索自我,找回對生命真諦的渴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一世活到30歲了 感謝前幾世的自己累積多少智慧 感謝身邊的守護靈們默默地陪伴 感謝今生經歷了各種傷害到現在 今生的靈魂終於走到了這一步
Thumbnail
這一世活到30歲了 感謝前幾世的自己累積多少智慧 感謝身邊的守護靈們默默地陪伴 感謝今生經歷了各種傷害到現在 今生的靈魂終於走到了這一步
Thumbnail
你有想過為什麼會活著嗎? 人一出生就是邁向死亡 那為什麼要出生呢? 我的爸爸以前還在的時候 常常說這句話 人就是 生→老→病→死 無例外 都得體會 沒錯人活著就是為了體驗 體驗這世間的所有 你得去體會 你才知道 人性本善 還是人性本惡 你得去體會 你才知道 養家活口 有多麼困難 你得去體會 你才知道
Thumbnail
你有想過為什麼會活著嗎? 人一出生就是邁向死亡 那為什麼要出生呢? 我的爸爸以前還在的時候 常常說這句話 人就是 生→老→病→死 無例外 都得體會 沒錯人活著就是為了體驗 體驗這世間的所有 你得去體會 你才知道 人性本善 還是人性本惡 你得去體會 你才知道 養家活口 有多麼困難 你得去體會 你才知道
Thumbnail
阿崴閱讀:活學-終生受用的人生高效能解密 大眾銀行多年前的不老騎士廣告:人為什麼活著。終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化而死去,而綜觀一生我們到底留下些什麼?財富地位都是虛假的,在別人的心中,我是怎樣的一個人,我有沒有一個機會給予別人溫暖與關懷...
Thumbnail
阿崴閱讀:活學-終生受用的人生高效能解密 大眾銀行多年前的不老騎士廣告:人為什麼活著。終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化而死去,而綜觀一生我們到底留下些什麼?財富地位都是虛假的,在別人的心中,我是怎樣的一個人,我有沒有一個機會給予別人溫暖與關懷...
Thumbnail
23年前我在日記中寫道,我覺得人生就像一場夢,夢醒還是夢,人生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夢中,醒了還要追逐人生的理想和夢,年輕的夢、成長的夢、中年的夢、壯碩的夢、晚年的夢、沉寂的夢,人生有夢築夢踏實。輕輕揮灑年輕的色彩,為自己建構一個踏實的夢,莫讓人生虛度,如果積極地走出人生的黑暗,相信人生就不只是
Thumbnail
23年前我在日記中寫道,我覺得人生就像一場夢,夢醒還是夢,人生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夢中,醒了還要追逐人生的理想和夢,年輕的夢、成長的夢、中年的夢、壯碩的夢、晚年的夢、沉寂的夢,人生有夢築夢踏實。輕輕揮灑年輕的色彩,為自己建構一個踏實的夢,莫讓人生虛度,如果積極地走出人生的黑暗,相信人生就不只是
Thumbnail
對我來說,談論生死不該成為禁忌話題。
Thumbnail
對我來說,談論生死不該成為禁忌話題。
Thumbnail
        三十年前是我爺爺輩的時代,又過了三十年是我父親的時代,現在是我的時代,再三十年後就是我兒子的時代,生命一代傳一代,曾幾何時幾年前的政壇天王都已經不知何處去了,而我們的生活有過得更好嗎?         人敵不歲月,也敵不過生老病死,只是我想知道的是該怎麼活著,人的價值不由誰來訂定而在
Thumbnail
        三十年前是我爺爺輩的時代,又過了三十年是我父親的時代,現在是我的時代,再三十年後就是我兒子的時代,生命一代傳一代,曾幾何時幾年前的政壇天王都已經不知何處去了,而我們的生活有過得更好嗎?         人敵不歲月,也敵不過生老病死,只是我想知道的是該怎麼活著,人的價值不由誰來訂定而在
Thumbnail
打從懂事以來,我就好好奇自己為什麼會出生在這個世上。想要完成些什麼任務嗎?還是只是來感受一下當個人的感覺?那時候的我是懷著滿滿的好奇心來探討這個世界,漸漸長大後便會失去童真,繼而被這個社會折磨得忘記自己:區區困難挑戰並不是什麼大事件。怎麼說?像我之前說的,人生只有兩件大事嘛——活著和死了。
Thumbnail
打從懂事以來,我就好好奇自己為什麼會出生在這個世上。想要完成些什麼任務嗎?還是只是來感受一下當個人的感覺?那時候的我是懷著滿滿的好奇心來探討這個世界,漸漸長大後便會失去童真,繼而被這個社會折磨得忘記自己:區區困難挑戰並不是什麼大事件。怎麼說?像我之前說的,人生只有兩件大事嘛——活著和死了。
Thumbnail
人的生命確實伴隨著限制,但是只要有人不停止去尋找它的意義,探求以某種形式突破這種限制的可能性,研究它,進而延遲它保持在一種尚是模糊的狀態下,盡力以各種方式(如文學、哲學、宗教、神話)把它放進那一個屬於應然的世界裡,所謂的希望就會是存在的。
Thumbnail
人的生命確實伴隨著限制,但是只要有人不停止去尋找它的意義,探求以某種形式突破這種限制的可能性,研究它,進而延遲它保持在一種尚是模糊的狀態下,盡力以各種方式(如文學、哲學、宗教、神話)把它放進那一個屬於應然的世界裡,所謂的希望就會是存在的。
Thumbnail
知識之所以有價值,必須是經過消化並付諸於實行後才會產生價值,因此在實行的同時,萌生了意念,想把這些內化融合後的經驗+理論重新統整,付諸於文字,讓朋友們也可以實踐體驗感受。
Thumbnail
知識之所以有價值,必須是經過消化並付諸於實行後才會產生價值,因此在實行的同時,萌生了意念,想把這些內化融合後的經驗+理論重新統整,付諸於文字,讓朋友們也可以實踐體驗感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