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com財經】有追看本欄的讀者應該記得,筆者曾經提及某些英資銀行董事,最近一反工作習慣,由坐在豪華寬敞又有海景的私人專屬房間,變成在寫字樓的開放式區域,與其他僱員一起共用流動電腦檯(Hot Desk),至於他們原本的「大班房」拆除間隔後,統統改為
會議室出租。
不要,低估這個看似輕微的轉變,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也會導致一個月後美國德州的龍捲風。就上述銀行集團,於全球各地擁有近900個高級職員房間,涉及總樓面加起來分分鐘有上百萬平方呎,再吸引業界其他機構仿效,不難成為全新的寫字樓市場趨勢。
話說起來,筆者始終摸不著頭腦,在現今Work From Home及網上商務會議出現的年代,為甚麼需要如此大量的甲級寫字樓樓面改作
租會議室?按常理來推斷,這反映出大多數企業租客,對會議室仍然有持續強烈需求,但筆者不禁反思箇中多少是「真正」的需求?
身為白領族,可能大家也有類似經驗,就是每當有活動需要預約在公司的
會議室出租舉行時,例如對外見客、簽合約,或者招聘會談,當然希望在安靜而私隱度高的環境進行,可惜卻偏偏遇上其他部門逾時使用,甚至乎長期霸佔會議室,可謂職場上的一大麻煩事情。
對於這種情況,同事之間固然應該互相體諒和尊重,但筆者也有些新體會可供分享,事緣近日手機通訊程式更新,網上會議常用的錄音短訊,變成可以增速1.5倍至2倍播放,神奇的是,即使每個人說話速度加快也不影響我們的理解能力,仍能夠十分清晰地交談。
相反,原本語速過慢的人調整至2倍速後,竟變得更加容易讓人理解;同樣道理,筆者不禁聯想到如果在會議舉行時,每位與會者態度都正經一些,話說快一些、準確一些,不要轉彎抹角,或者作冗長解釋和比喻,自然能夠加強會議效率,同時節省會議的空間。
更進一步大膽假設,假如會議室不再是免費開放,而是公司裡的一種共用設施,各個部門輪流預約使用,譬如每小時也需要象徵性收費,特別當「超時」就要繳納比較高的金額,這樣就有助社絕濫用情況,把會議室使用得更妥善合理,甚至可推動精英企業文化。
這個措施的精神並不是向員工斂財,不妨討論出合適金額,並且讓每個部門同事分攤,只是雞毛蒜皮的小數目也不緊要,意義在於提醒大家認真開會,切勿虛耗光陰在沒生產力的會議之上,假如達到這一點,公司與員工雙贏,寫字樓又何來需要那麼多會議室呢?
(now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