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危的那一刻,你能為自己做決定嗎?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除了死後的 #生前契約,買一席之地的寶塔,或是為了分配財產的預立遺囑,許多人不知道在遇到生命垂危需要被急救前,要簽署什麼書面文件,才能順從自己的心願及保障身體權,更少人能夠在身心狀態尚可、意識清楚下思考。

十多年前看著老爸爸在醫院被不當對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樣子,她一直很愧疚是否有「助虐」嫌疑。因感冒伴隨了肺部感染,住院後卻被誤診為肺結核,住隔離病房後轉普通病房,又莫名被送入加護病房,雙手被「約束」綑綁,也被強行插入鼻胃管,美其名是餵食營養品不會嗆到,卻得忍受多次插入拔出,流血發炎的痛苦,父親頻頻流著淚,表示不希望再接受維生系統,但她只能在醫護人員頻繁嚇阻「不積極救治是不孝」之下,忽視老爸的心意,讓他繼續被折磨了四十多天……。

生而為人,要的是被尊重、有自主性、有選擇權及不造成家人負擔的「善終」,在現今醫療打著專業口號,只能救命治標不能救健康的限制下,能真正以人為中心,讓人一路好走。


raw-image


比比看大不同

在台灣推動20多年的推動《#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簽的是 #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關懷的主體是「末期病人」,內容為可選擇是否接受

安寧緩和醫療、不施行心肺復甦術、不施行維生醫療、將意願加註於健保卡,預立醫囑以本人為主,但若病人無法表達意願,仍可由家屬代為簽署同意書。

《#病人自主權利法》108年上路,文件的是#預立醫療決定書,僅有病人本人可以簽署。核心價值是「回歸疾病自然的歷程」,所有生命都有其獨一無二的價值,而每個人的價值觀更需要受尊重且被保障,確保病人在意識昏迷、無法清楚表達時,他的善終意願都能獲得法律的保障與貫徹。不再僅限於末期病人,適用範圍更廣、受益病人更多,不施予或撤除病人認為不需要的醫療照護措施,並尊重個人對於生命品質的看法。


raw-image

預約未來對醫療照護決定的諮商

曾在社福界工作多年的她有社工師證照,又身為高齡家屬的照顧者,自己對生命與死亡有許多體悟,除了鼓勵家人分享感受及想法,也告知家人她所期待的醫療照顧及身心靈需求。先生女兒似乎還沒做好準備,但她不想「一切都來不及」而被迫急救,決定帶著84歲高齡的母親參加「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希望藉由醫師、護理師、社工師或心理師組成的諮商團隊,提供醫療、社會、家庭與心理的討論。


慎重預立簽署是落實生命教育

有病人自主權利觀的人會想保障自己醫療措施的「知情、選擇與決定權」,在意識清楚時,能夠及早表達自己對於在「五種特定臨床條件」,希望接受或拒絕的醫療照護選擇相關意願。

在法令規範的五種臨床條件下,末期病人、不可逆轉之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或其他疾病痛苦難以承受、無法治癒且無其他合適之醫療解決方法之疾病 (例如:泡泡龍症、漸凍人…等),可終止、撤除或不施行這些醫療處置: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這些常見醫療選項的成效與風險(例如:心肺復甦術、機械式維生系統、血液製品、特定疾病之專門治療、重度感染時的抗生素、鼻胃管…等)。

雖然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既費時又耗人力、某些醫療人員服務品質仍待加強、民眾端需付費讓人卻步、華人文化逃避談及死亡……,但至少多了一條路,可以讓病人決定自己想接受的醫療,翻轉過往「好死不如賴活」的觀念,透過有尊嚴、有品質的善終達到生死兩相安。


raw-image


自己的生命自己決定!但要先搞清楚狀況,避開一股衝動。

#愛自己不阿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勤愛自己的沙龍
42會員
78內容數
學會衡量自己的人生,為自己的生命秤重。 成就不是幸福人生的唯一解答, 活得好、活出價值,才得到人生真味。 真情人生不是成為鉅富, 而是用圓融自在的方式生活, 用心記錄萬事萬「悟」。 撰寫幸福人生的劇本,系統化描繪夢想的願景, 打造兼顧事業、健康、有愛的生活藍圖, 體驗完整的每天,過好有味人生。
勤愛自己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5
在家庭照顧與工作壓力下,如何保有自我空間與時間?作者分享透過短時間的公園散步與觀察,進行自由書寫,將生活瑣事轉化為創作靈感的過程,體現一種自我療癒與滿足的方式。文章也提及觀察公園內不同的人事物,體會到生活中的各種可能與美好。
Thumbnail
2025/03/05
在家庭照顧與工作壓力下,如何保有自我空間與時間?作者分享透過短時間的公園散步與觀察,進行自由書寫,將生活瑣事轉化為創作靈感的過程,體現一種自我療癒與滿足的方式。文章也提及觀察公園內不同的人事物,體會到生活中的各種可能與美好。
Thumbnail
2025/02/03
很多人在新的一年都喜歡做年度計畫或規劃一年目標,據說會實現的不到一成,主要原因是過度追求完美,產生的拖延或合理化無效的行為,而無法持續行動就放棄。 我反其道而行,會在年初先做前一年的檢視,為什麼不是在年底?除了一年還沒完整結束,加上年底要結案的事情太多,身心無法抽離下,比較無法客觀地看見自己。
Thumbnail
2025/02/03
很多人在新的一年都喜歡做年度計畫或規劃一年目標,據說會實現的不到一成,主要原因是過度追求完美,產生的拖延或合理化無效的行為,而無法持續行動就放棄。 我反其道而行,會在年初先做前一年的檢視,為什麼不是在年底?除了一年還沒完整結束,加上年底要結案的事情太多,身心無法抽離下,比較無法客觀地看見自己。
Thumbnail
2025/01/23
從洛桑加參醫師的理念中,學習如何轉念、培養正念,提升免疫力,並藉由心胸寬大來改善身心健康。文章探討了負面情緒的影響,以及透過改變心態來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最終達到身心平衡與健康的祕訣。
Thumbnail
2025/01/23
從洛桑加參醫師的理念中,學習如何轉念、培養正念,提升免疫力,並藉由心胸寬大來改善身心健康。文章探討了負面情緒的影響,以及透過改變心態來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最終達到身心平衡與健康的祕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病人自主權利法:參與自己的死亡。 已經有了DNR,為什麼還需要病人自主權利法?   最近在ICU照顧病人遇到兩個個狀況 。   第一個狀況:病人在做CT-guided biopsy的時候(客觀的說,這算是安全的檢查),意外發生IHCA(醫院內呼吸心跳中止),CPCR約十四分鐘才恢復心
Thumbnail
病人自主權利法:參與自己的死亡。 已經有了DNR,為什麼還需要病人自主權利法?   最近在ICU照顧病人遇到兩個個狀況 。   第一個狀況:病人在做CT-guided biopsy的時候(客觀的說,這算是安全的檢查),意外發生IHCA(醫院內呼吸心跳中止),CPCR約十四分鐘才恢復心
Thumbnail
未知生 焉知死也? 醫療發達的現代 如何死跟活著 一樣重要 你想好怎麼死了嗎?
Thumbnail
未知生 焉知死也? 醫療發達的現代 如何死跟活著 一樣重要 你想好怎麼死了嗎?
Thumbnail
安寧緩和醫療和病人自主權利法 於台灣實施超過20年,以減輕末期病人的痛苦和確保病人自主權利。然而,現行法規下,病人即使處於末期狀態,也可能因不符合資格而無法決定死亡。因此,許多人呼籲實現安樂死合法化。然而,台灣目前仍未合法通過主動安樂死。消極安樂死(即停止延長病人生命的治療)在台灣已被廣泛接受。 根
Thumbnail
安寧緩和醫療和病人自主權利法 於台灣實施超過20年,以減輕末期病人的痛苦和確保病人自主權利。然而,現行法規下,病人即使處於末期狀態,也可能因不符合資格而無法決定死亡。因此,許多人呼籲實現安樂死合法化。然而,台灣目前仍未合法通過主動安樂死。消極安樂死(即停止延長病人生命的治療)在台灣已被廣泛接受。 根
Thumbnail
當你面對親人在急救時是否同意插管, 不管決定是甚麼, 都需要很大的勇氣!
Thumbnail
當你面對親人在急救時是否同意插管, 不管決定是甚麼, 都需要很大的勇氣!
Thumbnail
這週終於完成一件大事,為自己完成了預立醫療決定書的申請。 善終這件事情,大概從外婆20年前仍在世時,我就很有感觸。當時外婆因下半身殘廢、眼盲、洗腎,糖尿病,需要人隨身照護,外婆人生下半場的歲月、很多時候是在醫院跟安養中心進出中度過的。 我認為病人有要求醫療的權力,也有拒絕醫療的權利。 --
Thumbnail
這週終於完成一件大事,為自己完成了預立醫療決定書的申請。 善終這件事情,大概從外婆20年前仍在世時,我就很有感觸。當時外婆因下半身殘廢、眼盲、洗腎,糖尿病,需要人隨身照護,外婆人生下半場的歲月、很多時候是在醫院跟安養中心進出中度過的。 我認為病人有要求醫療的權力,也有拒絕醫療的權利。 --
Thumbnail
除了死後的 #生前契約,買一席之地的寶塔,或是為了分配財產的預立遺囑,許多人不知道在遇到生命垂危需要被急救前,要簽署什麼書面文件,才能順從自己的心願及保障身體權,更少人能夠在身心狀態尚可、意識清楚下思考。 比比看大不同 預約未來對醫療照護決定的諮商 慎重預立簽署是落實生命教育 #愛自己不阿雜
Thumbnail
除了死後的 #生前契約,買一席之地的寶塔,或是為了分配財產的預立遺囑,許多人不知道在遇到生命垂危需要被急救前,要簽署什麼書面文件,才能順從自己的心願及保障身體權,更少人能夠在身心狀態尚可、意識清楚下思考。 比比看大不同 預約未來對醫療照護決定的諮商 慎重預立簽署是落實生命教育 #愛自己不阿雜
Thumbnail
「好...你在這裡寫,看她xxx這個過世的時間,看對不對。」醫生拿著一張什麼單子,這樣對我爸爸說。我也忘了他是說「過世」還是「斷氣」,可是一定沒有說「死」這個字吧? 「你看對不對。」爸爸對著站在他旁邊的我說,與我哭到紅腫的雙眼對看的我,是爸爸恍惚的眼神。原來,人死的那一刻,竟然是別人決定的。
Thumbnail
「好...你在這裡寫,看她xxx這個過世的時間,看對不對。」醫生拿著一張什麼單子,這樣對我爸爸說。我也忘了他是說「過世」還是「斷氣」,可是一定沒有說「死」這個字吧? 「你看對不對。」爸爸對著站在他旁邊的我說,與我哭到紅腫的雙眼對看的我,是爸爸恍惚的眼神。原來,人死的那一刻,竟然是別人決定的。
Thumbnail
爺爺殺婆婆事件 臺灣近日「老公殺老婆」的事件頻傳!他們共同點 :  「老人殺老人,婆婆都是長期臥床的病人。」 古人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是多麼幸福的終成眷屬的「老化」現象。但是父母可以一起變老,健康失能程度各自不同了,現場是殘酷的,看到失能一個老人,對另一個較嚴重失能的老人照顧,這不是愛情
Thumbnail
爺爺殺婆婆事件 臺灣近日「老公殺老婆」的事件頻傳!他們共同點 :  「老人殺老人,婆婆都是長期臥床的病人。」 古人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是多麼幸福的終成眷屬的「老化」現象。但是父母可以一起變老,健康失能程度各自不同了,現場是殘酷的,看到失能一個老人,對另一個較嚴重失能的老人照顧,這不是愛情
Thumbnail
當最後一哩路的主人         當長壽已經隨醫療的進步不再是最主要的目標時,善終的議題開始在生命後期重複浮現中,身為生命主體的我們是否擁有最後一哩路的決定權!         面對目前晚婚、晚生育以及少子化的七、八年級生現況,當這群七、八年級生逐漸邁入需要照顧的八旬老人階段,可以預見的是一群沒有
Thumbnail
當最後一哩路的主人         當長壽已經隨醫療的進步不再是最主要的目標時,善終的議題開始在生命後期重複浮現中,身為生命主體的我們是否擁有最後一哩路的決定權!         面對目前晚婚、晚生育以及少子化的七、八年級生現況,當這群七、八年級生逐漸邁入需要照顧的八旬老人階段,可以預見的是一群沒有
Thumbnail
如果從醫院或醫師的視角,在患者本人沒辦法清楚表達的狀況下,如果只談法律,有時候配偶的簽名,比本人還有效。 畢竟患者臥病在床又沒有什麼表達能力,醫院有了配偶的簽名同意,患者不一定會來告;但只有患者的簽名同意,而沒拿到其他親屬或配偶的簽名同意,患者過世後,其實法律風險是更高的。
Thumbnail
如果從醫院或醫師的視角,在患者本人沒辦法清楚表達的狀況下,如果只談法律,有時候配偶的簽名,比本人還有效。 畢竟患者臥病在床又沒有什麼表達能力,醫院有了配偶的簽名同意,患者不一定會來告;但只有患者的簽名同意,而沒拿到其他親屬或配偶的簽名同意,患者過世後,其實法律風險是更高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