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危的那一刻,你能為自己做決定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除了死後的 #生前契約,買一席之地的寶塔,或是為了分配財產的預立遺囑,許多人不知道在遇到生命垂危需要被急救前,要簽署什麼書面文件,才能順從自己的心願及保障身體權,更少人能夠在身心狀態尚可、意識清楚下思考。
十多年前看著老爸爸在醫院被不當對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樣子,她一直很愧疚是否有「助虐」嫌疑。因感冒伴隨了肺部感染,住院後卻被誤診為肺結核,住隔離病房後轉普通病房,又莫名被送入加護病房,雙手被「約束」綑綁,也被強行插入鼻胃管,美其名是餵食營養品不會嗆到,卻得忍受多次插入拔出,流血發炎的痛苦,父親頻頻流著淚,表示不希望再接受維生系統,但她只能在醫護人員頻繁嚇阻「不積極救治是不孝」之下,忽視老爸的心意,讓他繼續被折磨了四十多天……。
生而為人,要的是被尊重、有自主性、有選擇權及不造成家人負擔的「善終」,在現今醫療打著專業口號,只能救命治標不能救健康的限制下,能真正以人為中心,讓人一路好走。

比比看大不同

在台灣推動20多年的推動《#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簽的是 #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關懷的主體是「末期病人」,內容為可選擇是否接受
安寧緩和醫療、不施行心肺復甦術、不施行維生醫療、將意願加註於健保卡,預立醫囑以本人為主,但若病人無法表達意願,仍可由家屬代為簽署同意書。
《#病人自主權利法》108年上路,文件的是#預立醫療決定書,僅有病人本人可以簽署。核心價值是「回歸疾病自然的歷程」,所有生命都有其獨一無二的價值,而每個人的價值觀更需要受尊重且被保障,確保病人在意識昏迷、無法清楚表達時,他的善終意願都能獲得法律的保障與貫徹。不再僅限於末期病人,適用範圍更廣、受益病人更多,不施予或撤除病人認為不需要的醫療照護措施,並尊重個人對於生命品質的看法。

預約未來對醫療照護決定的諮商

曾在社福界工作多年的她有社工師證照,又身為高齡家屬的照顧者,自己對生命與死亡有許多體悟,除了鼓勵家人分享感受及想法,也告知家人她所期待的醫療照顧及身心靈需求。先生女兒似乎還沒做好準備,但她不想「一切都來不及」而被迫急救,決定帶著84歲高齡的母親參加「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希望藉由醫師、護理師、社工師或心理師組成的諮商團隊,提供醫療、社會、家庭與心理的討論。

慎重預立簽署是落實生命教育

有病人自主權利觀的人會想保障自己醫療措施的「知情、選擇與決定權」,在意識清楚時,能夠及早表達自己對於在「五種特定臨床條件」,希望接受或拒絕的醫療照護選擇相關意願。
在法令規範的五種臨床條件下,末期病人、不可逆轉之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或其他疾病痛苦難以承受、無法治癒且無其他合適之醫療解決方法之疾病 (例如:泡泡龍症、漸凍人…等),可終止、撤除或不施行這些醫療處置: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這些常見醫療選項的成效與風險(例如:心肺復甦術、機械式維生系統、血液製品、特定疾病之專門治療、重度感染時的抗生素、鼻胃管…等)。
雖然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既費時又耗人力、某些醫療人員服務品質仍待加強、民眾端需付費讓人卻步、華人文化逃避談及死亡……,但至少多了一條路,可以讓病人決定自己想接受的醫療,翻轉過往「好死不如賴活」的觀念,透過有尊嚴、有品質的善終達到生死兩相安。

自己的生命自己決定!但要先搞清楚狀況,避開一股衝動。

#愛自己不阿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70內容數
學會衡量自己的人生,為自己的生命秤重。 成就不是幸福人生的唯一解答, 活得好、活出價值,才得到人生真味。 真情人生不是成為鉅富, 而是用圓融自在的方式生活, 用心記錄萬事萬「悟」。 撰寫幸福人生的劇本,系統化描繪夢想的願景, 打造兼顧事業、健康、有愛的生活藍圖, 體驗完整的每天,過好有味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勤愛自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她從來沒想到,從畢業後就工作負擔家計,後來逃離讓人窒息的原生家庭,跟心愛的男人結婚以為找到長期飯票,沒幾年就又了單親,好不容易拉拔獨子長大,以為高學歷的獨子可以順利成家立業,還能照顧她這個辛苦一輩子的老母,孩子卻整天窩在家中不工作,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他從來沒想到,從小養尊處優,老媽總是有求必應
「人有七情六慾,女性當然不例外。」 Netflix 原創影集《性/生活》討論女性情慾,你從什麼角度看呢? 本篇獲 #女人迷 入選,這裡是作者對本文的部分摘錄,全文連結可點入 #女人迷。真實剖析如何透過「情感書寫」找回最真實的自己。(本文涉及劇情討論,請斟酌閱讀。) E 是性?性生活?還是生活
拿到母女合寫的二本書,立刻就被溫暖明亮的色調吸引,封面設計很有意思,書名雖然是《和媽媽互相喜歡的日子》,但將「喜歡」二字上面加上「計較」二子,是一種幽默的真實感,母女的表情也可以經由轉動封面內的圓盤而改變,顯現開心/不開心都屬於相處中的自然狀態。內頁作者自我介紹的立體向日葵,一翻開就有和煦的陽光灑
身邊的人怨東怨西、批評路人甲乙丙,或是做錯事懊惱、討拍,也可能面臨挫折正沮喪、討救兵……,這些狀況雖是警訊,但都不是急於出手的時候 或許,只要先觀察或聆聽,給對方時間也給自己空間,彼此才不容易被情緒勒索或 心情綁架。因為,對方需要的或許是  #心靈感受 的抒發,確認有人在旁陪伴,而不是 #問題解決
客家菜、台菜、眷村菜、西餐……,出現在我家餐桌都不奇怪;只要上桌就是四個人要吃七八道菜;廚房容不下兩個女人,我們也沒有這些揪結或紛擾。 賣相好又營養的家常菜適合成為便當菜 屬於兩代的共同記憶 我們家的廚房很簡單,小小又狹長,勉強只能容下2個人,但是充滿愛意和溫柔,雖然夏天煮菜又熱又嘈雜,愛的抱抱和
生命的困頓、人生不光彩,可不可以輕易找到「Delete」鍵? 如果煩惱可以讓時間帶走一切,壞事鳥事都事過境遷、船過水無痕,大家應該都會爭先恐後的撲上前去按吧! 疫情嚴峻前看了這部黑色喜劇《#人生檔案求刪除》,場景設定在法國郊區,失去兒子監護權的無業女子,不想讓兒子看到自己被偷拍的性愛影片,只好
她從來沒想到,從畢業後就工作負擔家計,後來逃離讓人窒息的原生家庭,跟心愛的男人結婚以為找到長期飯票,沒幾年就又了單親,好不容易拉拔獨子長大,以為高學歷的獨子可以順利成家立業,還能照顧她這個辛苦一輩子的老母,孩子卻整天窩在家中不工作,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他從來沒想到,從小養尊處優,老媽總是有求必應
「人有七情六慾,女性當然不例外。」 Netflix 原創影集《性/生活》討論女性情慾,你從什麼角度看呢? 本篇獲 #女人迷 入選,這裡是作者對本文的部分摘錄,全文連結可點入 #女人迷。真實剖析如何透過「情感書寫」找回最真實的自己。(本文涉及劇情討論,請斟酌閱讀。) E 是性?性生活?還是生活
拿到母女合寫的二本書,立刻就被溫暖明亮的色調吸引,封面設計很有意思,書名雖然是《和媽媽互相喜歡的日子》,但將「喜歡」二字上面加上「計較」二子,是一種幽默的真實感,母女的表情也可以經由轉動封面內的圓盤而改變,顯現開心/不開心都屬於相處中的自然狀態。內頁作者自我介紹的立體向日葵,一翻開就有和煦的陽光灑
身邊的人怨東怨西、批評路人甲乙丙,或是做錯事懊惱、討拍,也可能面臨挫折正沮喪、討救兵……,這些狀況雖是警訊,但都不是急於出手的時候 或許,只要先觀察或聆聽,給對方時間也給自己空間,彼此才不容易被情緒勒索或 心情綁架。因為,對方需要的或許是  #心靈感受 的抒發,確認有人在旁陪伴,而不是 #問題解決
客家菜、台菜、眷村菜、西餐……,出現在我家餐桌都不奇怪;只要上桌就是四個人要吃七八道菜;廚房容不下兩個女人,我們也沒有這些揪結或紛擾。 賣相好又營養的家常菜適合成為便當菜 屬於兩代的共同記憶 我們家的廚房很簡單,小小又狹長,勉強只能容下2個人,但是充滿愛意和溫柔,雖然夏天煮菜又熱又嘈雜,愛的抱抱和
生命的困頓、人生不光彩,可不可以輕易找到「Delete」鍵? 如果煩惱可以讓時間帶走一切,壞事鳥事都事過境遷、船過水無痕,大家應該都會爭先恐後的撲上前去按吧! 疫情嚴峻前看了這部黑色喜劇《#人生檔案求刪除》,場景設定在法國郊區,失去兒子監護權的無業女子,不想讓兒子看到自己被偷拍的性愛影片,只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在急診室當值班醫師,有一次我問他,當有海外遊客在急診病危時,病患的第一考量是什麼? 沒想到,他的答案令我感到心酸。 因為,大部分的海外患者,一旦意識到自己有生命危險時,第一個想法,就是: 想要回到家鄉就醫,就算要死,也要死在自己的故鄉。 當這個願望無法達成時,他們就會希望家屬可
Thumbnail
最近遇到的一個DNR迷思,就是家屬/患者簽署了DNR,到底遇到甚麼樣的情況,我需要如何面對,因為遇到很多類似問題,所以我大概把我臨床遇到的情況,大致解說一番!
Thumbnail
預先規劃財產是避免家人爭產的好方法。 這篇文章提及預先立下遺囑的重要性,並詳細介紹了遺囑的五種方式。 遺囑如何執行,遺囑執行人的工作內容,特留分的概念以及遺囑的撤回和廢棄等相關規定。值得一讀的文章!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推進,許多人或企業家對於提早立好遺囑,做好身後事的規劃已經不再忌諱,畢竟唯有在突發狀況來臨前妥善進行分配,才能避免家族或家庭紛爭,也較能避免在緊急時刻而思慮不周,或是可在不受擺佈的情況下依照自身意願安排,不讓自己的人生在最後一刻有所遺憾! 想要立遺囑,我們必須先從法律觀點了解,哪些遺囑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終身俸在老年生活及社會負擔上可能產生的問題,並提出了相關案例。從臺灣的醫療保險制度,到中國大陸的身分詐騙案,最後到日本老年經濟支柱現象,都圍繞著一個概念,就是活死人權益。作者也呼籲讀者反思家庭觀念以及教育、法制,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講到臨終你可能會想到遺囑、遺產等關鍵字,但臨終照顧卻鮮少有人提及。當親友即將離開人世,站在病床前的家人能對病人做的遠比護理人員能做的還多。以6大步驟來提供臨終照護,包括同理病人的心理和需求、說話、傾聽、翻身、滋潤口腔、給予宗教的力量。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在急診室當值班醫師,有一次我問他,當有海外遊客在急診病危時,病患的第一考量是什麼? 沒想到,他的答案令我感到心酸。 因為,大部分的海外患者,一旦意識到自己有生命危險時,第一個想法,就是: 想要回到家鄉就醫,就算要死,也要死在自己的故鄉。 當這個願望無法達成時,他們就會希望家屬可
Thumbnail
最近遇到的一個DNR迷思,就是家屬/患者簽署了DNR,到底遇到甚麼樣的情況,我需要如何面對,因為遇到很多類似問題,所以我大概把我臨床遇到的情況,大致解說一番!
Thumbnail
預先規劃財產是避免家人爭產的好方法。 這篇文章提及預先立下遺囑的重要性,並詳細介紹了遺囑的五種方式。 遺囑如何執行,遺囑執行人的工作內容,特留分的概念以及遺囑的撤回和廢棄等相關規定。值得一讀的文章!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推進,許多人或企業家對於提早立好遺囑,做好身後事的規劃已經不再忌諱,畢竟唯有在突發狀況來臨前妥善進行分配,才能避免家族或家庭紛爭,也較能避免在緊急時刻而思慮不周,或是可在不受擺佈的情況下依照自身意願安排,不讓自己的人生在最後一刻有所遺憾! 想要立遺囑,我們必須先從法律觀點了解,哪些遺囑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終身俸在老年生活及社會負擔上可能產生的問題,並提出了相關案例。從臺灣的醫療保險制度,到中國大陸的身分詐騙案,最後到日本老年經濟支柱現象,都圍繞著一個概念,就是活死人權益。作者也呼籲讀者反思家庭觀念以及教育、法制,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講到臨終你可能會想到遺囑、遺產等關鍵字,但臨終照顧卻鮮少有人提及。當親友即將離開人世,站在病床前的家人能對病人做的遠比護理人員能做的還多。以6大步驟來提供臨終照護,包括同理病人的心理和需求、說話、傾聽、翻身、滋潤口腔、給予宗教的力量。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