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天威-奉世通西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西漢有張騫通西域。
東漢有班超揚威西域。

奉世何許人也?
奉世姓馮。

馮家,是韓國來的。
不是大韓民國,是戰國七雄之韓。

還記得長平之戰的展開嗎?

白起先是花了三年,達成范雎的三分大韓計畫。
讓韓國首尾不能相顧,自然無力阻擋大秦入京。

但韓國北方的上黨守,決定破罐子破摔,投降了北邊趙國。
由此揭開了秦趙相爭的序幕,最終以長平之戰做結。

這位上黨守名叫馮亭。
馮亭獻地與趙,也得了一個「華陽君」的爵位,領食邑三萬戶。
後來跟趙括一起參加了長平之戰,當然結局只有戰死。

我曾經在長平之戰的開頭想過,上黨守馮亭的投降趙國,對范雎而言是計劃成功的重要關鍵。
就局勢演變上,馮亭的降趙是不得不為。

但現在看起來更是奇妙。

馮亭戰死後,馮家分散,有的回到上黨故鄉,有的留在趙國。
趙國仍十分重用馮家,命其為將,跟隨戰國四大將之一的李牧。

可當秦始皇統一天下後,馮亭的孫子跟曾孫,成了大秦朝最重要的官員。

右丞相馮去疾。
大將軍馮劫。

這支李斯的鐵桿夥伴家族,就源自於長平之戰的始作俑者。

你曾幾何時看過秦始皇重用六國貴族?
追捕打壓就有。

更別提是放在三公之位。

鄭國蓋了鄭國渠都沒這麼大功吧。

然而,今天的主角馮奉世,並不是入秦的馮去疾一家,而是回到上黨故鄉居住的一支。
照理論上而言,長平之戰後上黨歸秦,所以馮奉世的先祖,應該跟入秦為相的馮去疾相同。

只是馮去疾一家被嬴胡亥抄了,而留在上黨沒有入朝的馮家人得以存活。

而另一支留在趙國的馮家,在漢朝建立後當上了代國相。
劉邦時代一開始沒有代國的,是為了保護他的愛子如意,才從趙國切出了代地,以劉恆為王。

但相國畢竟朝廷指派,主持國政跟監督(視)國王用,所以這支馮家跟漢文帝劉恆之間的交情,也不能說那麼好。
後來,代相的兒子馮唐,就曾跟早期的漢文帝有點摩擦。

漢文帝雖然生氣,但還是講道理,也是重用了馮唐。

班固交代了這一堆,重點就是:除了馮亭,這些人都不是馮奉世的直系親屬。
所以他既不用跟隨在哪個漢初名臣傳後,也不跟其他人並傳。

馮奉世是漢書中少有的獨立傳人物,光從這裡你就可以猜測他不一般的人生。

沒親可帶沒故可攀的馮奉世,單純就是在武帝末年,以六郡良家子的身分入選為郎官。
漢昭帝即位後評比,奉世就被派出去當武安縣長。

武安在趙國的邯鄲旁邊。
後來不知道為什麼,馮奉世丟了官。
一般如果因為犯罪丟官都會記錄的。

而當時三十幾歲的馮奉世,就決定開始學習春秋跟兵法。

等到漢昭帝過世,升為前將軍的韓增,舉薦了馮奉世為軍司空令。
也就是軍法官。

「前將軍韓增奏以為軍司空令。本始中,從軍擊匈奴。軍罷,復為郎。」

本始二年,田廣明率五軍征伐匈奴。
戰後田廣明在前線犯罪自殺。

注意一下「奏」這個字,韓增如果只是前將軍府要徵軍法官,理論上是不用上奏的。
也就是說,馮奉世並不是來當韓增直屬官員的。

如果跟後一句一起看(標點是後人加上的),馮奉世應該就是擔任那次遠征軍的軍司空。
治田廣明的罪,恐怕就是奉世查的案。

我是說,馮奉世離開武安縣長一職後,很可能就待在了韓增手下「做準備」。
因著廢劉賀故事,春秋尚書等儒家經典,成為朝廷學者重點項目。
而修習兵法,不管怎麼看都有從軍之志。

不要說什麼陰謀論不陰謀論,馮奉世所讀的書,都呈現出他的大志。
並且在韓增的舉薦下得遂。

田廣明此次出征,是漢朝配合烏孫的一次重大成功。
連帶也讓漢宣帝朝廷,決定重新展開對西域的經營。

當時仍是霍光主政,過去漢武帝時代,那些個出使西域的使者在搞些什麼花招,老臣大將軍霍光也是略懂略懂。

「先是時,漢數出使西域,多辱命不稱,或貪汙,為外國所苦。」

這個時候想要再次「不辱先帝之名」經營西域,在使者的挑選上總是需要用點心。
然後「承上接下」第一名的前將軍韓增又出來說話了。

「舉奉世以衛候使持節送大宛諸國客。」

荀彧的堂弟荀悅認為,「衛候」是錯字,應該是「衛侯」。
也就是封馮奉世為侯,讓他持節出使。

我說真的不要太相信這些個二次翻譯(包括我)。
《漢書‧百官公卿表》其實是有提到的。

「諸屯衛候、司馬二十二官皆屬焉。」

屬誰?屬衛尉。

「衛候」其實就是宮門衛屯的隊長,隸屬於衛尉管轄。
《說文解字.人部》:「候,司望也。」

這樣一看,權責也很清楚。
衛候基本上就是巡邏警戒的皇宮保安隊長。

嗯,蘇武當年也是個中郎將出使匈奴。
衛候出使西域,其實並沒有什麼太特別的。

哪個漢朝官不知道匈奴一國屌打西域六十四國的?
禁軍副將出使大國,禁軍小隊長處理雜務,剛好而已。

於是馮奉世就出發啦,走著走著,來到了伊脩城。
這裡還是漢朝管區,設有自己的部隊管轄。

伊脩都尉就跟馮奉世報告了一下目前的最新情況。

「莎車國叛變了。」

莎車是絲路南道上重要的據點。
在漢朝連結烏孫準備跟匈奴作戰時,莎車國也在那邊拔草測風向。

剛好,莎車王過世。他生前非常疼愛烏孫王的小兒子:萬年。
這個小朋友的媽媽,是漢朝的解憂公主。

由於漢跟烏孫正在進行盟約,萬年也在漢朝當抵押品。
莎車國人看準了風向,就跟漢朝說:「我們希望讓萬年來當我們的新王。」

這提議不錯,漢宣帝沒有拒絕,還特別派了一個使者護送萬年上任。
接下來,漢朝跟烏孫又給匈奴來了一頓粗飽。

一切看起來順風順水,莎車叛個鳥蛋?

表面的說法是:萬年上任之後,很壞,所以莎車人決定革命自己立王。
但真正的情況,伊脩都尉說的可能更準確一些。

「匈奴跟莎車同盟了。」

匈奴發兵攻打了絲路北道,莎車也決定就此佔據南道,雙方的盟約就是一帶一路換我帶……不是,是絲路控制權的轉移。
好像也差不多。

這時,西域都護鄭吉正在北道跟匈奴纏鬥,也分不開身。
馮奉世只能自求多福。

這邊要提一下時間。
漢朝的五師協同匈奴出征,是西元前70年。
鄭吉是第一任西域都護,西元前68年設置。這一年,霍光過世。

後來,這個事件結束後,「少府」蕭望之上書。
蕭望之擔任少府,大約是西元前66~64年之間的事情。

也就是奉世通西域,概略發生在西元前65年,宣帝元康元年。

馮奉世跟他的副官商量,認為如果不想辦法先遏止莎車的擴張,之後只怕失去對整個西域的經營權。
於是奉世決定以他的漢朝符節,連絡各個不想被莎車跟匈奴統治的國家,開始集結兵力。

在馮奉世的努力下,得到了一萬五千人的戰力。

莎車做為西域大國,漢書的估算資料是擁有三千人左右的兵力。
人口總數大約是一萬六千。

而周圍各個小國,其實一般都只有五百以下的兵力。
即使要幫忙打仗,也沒人會跟著漢朝梭哈。

你就可以想見,馮奉世連絡了多少的小國(部落)……至少要有三十個左右吧。

而在西域聯軍的優勢兵力下,馮奉世第一次親自指揮的戰鬥,也是一個摧枯拉朽,直搗莎車。
莎車王被自殺,舉國投降。
響應莎車的小國,也一一被漢朝天使平定。

馮奉世一邊將莎車王首級送回長安,自己仍不忘繼續拜訪大宛國的任務。
大宛國聽說馮奉世的赫赫戰功,更是勤加接待,並送給奉世名馬「象龍」,讓他回去交差。

漢宣帝看到馮奉世回來,平定西域,不損大漢國力,又帶回大宛天馬。
這能不記功嗎?

立刻召開大議。

大家都認為,奉世立此不世大功,正應裂土封侯。
但少府蕭望之反對。

理由是此例一開,未來出使西域的使者,動不動就假借我大漢天威徵召諸國亂打一氣,只怕會為漢朝增加新的敵人而已。

漢宣帝表示很有道理,遂不封侯,只提拔馮奉世為光祿大夫,兼領水衡都尉。
從武帝末年開始,到昭宣之世,這個位置完全就是重號將軍的預備,大權在握的實習。

但說到底,預備軍一號蕭望之都還在徘徊,哪裡輪得到馮奉世呢?
而漢宣帝的過世,更是讓蕭望之登上了權臣寶座。

馮奉世難道就只能在蕭望之手底下,碌碌無為終老一生嗎?

「奉世通西域」的部分,到這邊告一段落。
他的手段與威風,比起張騫,或許更像百多年後的班超。

然而,出身史官世家的班超,可沒把馮奉世當偶像。
一來,馮奉世當時政治不正確。
二來,班固給馮奉世的評價,其實是接近趙充國的「平蠻大將軍」。

最後,馮奉世單獨立傳的真正原因,其實不是他本人的功勞震天。
而是他的兒子們,在西漢將亡的時刻,曾經是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

到了漢元帝時代,西漢滅亡的原因一一浮上檯面,已經不是馮奉世蕭望之這種老臣老將能夠阻擋的潮流。

時間,只剩下半個世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302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16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儒就是讀書人,俠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1/16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儒就是讀書人,俠是什麼?
Thumbnail
2024/04/02
經歷了各種大風大浪,司馬相如再次回到漢武帝身邊。 真的就是身邊而已。 他本身有消渴症,經常請病假。 由於卓文君已經分到父親的家產,他們在長安也是數一數二的富豪。司馬相如對於當大官封高爵沒有興趣,也從不參與政務國事的討論。 沒,他沒有轉性。他的人生目標仍然是藺相如。
Thumbnail
2024/04/02
經歷了各種大風大浪,司馬相如再次回到漢武帝身邊。 真的就是身邊而已。 他本身有消渴症,經常請病假。 由於卓文君已經分到父親的家產,他們在長安也是數一數二的富豪。司馬相如對於當大官封高爵沒有興趣,也從不參與政務國事的討論。 沒,他沒有轉性。他的人生目標仍然是藺相如。
Thumbnail
2024/03/30
司馬相如領了中郎將一職,要往西南置縣。司馬相如蜀郡出身,又滿腹智計,可不會就這樣傻傻的去。他先派了副使者前去通傳,收了禮金。進而讓人前去西南邛莋,向各部落展現大漢朝的誠意。 此行既順利,也不順利,但無論如何都是漢武帝天威中重要的一筆。
Thumbnail
2024/03/30
司馬相如領了中郎將一職,要往西南置縣。司馬相如蜀郡出身,又滿腹智計,可不會就這樣傻傻的去。他先派了副使者前去通傳,收了禮金。進而讓人前去西南邛莋,向各部落展現大漢朝的誠意。 此行既順利,也不順利,但無論如何都是漢武帝天威中重要的一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是嗎?霍邑城已經陷落了……」 屈突通站在河東城牆上,聽著斥侯來報。 兩城連攜的戰術,本為屈突通所長,數年前,他更憑此大敗反賊楊玄感,從武衛將軍升上了驍衛大將軍。 「看來叛軍之中,也有高人。」 獸牙郎將桑顯和走了上來,道:「大將軍,咱們是否該執行下一步了?」
Thumbnail
「是嗎?霍邑城已經陷落了……」 屈突通站在河東城牆上,聽著斥侯來報。 兩城連攜的戰術,本為屈突通所長,數年前,他更憑此大敗反賊楊玄感,從武衛將軍升上了驍衛大將軍。 「看來叛軍之中,也有高人。」 獸牙郎將桑顯和走了上來,道:「大將軍,咱們是否該執行下一步了?」
Thumbnail
隋文帝楊堅,之所以能夠篡掉北周,跟他本身是皇后的父親有關。但事實上,當時的周宣帝有五個皇后。楊堅憑什麼脫穎而出,成為宣帝之子的唯一輔政? 就是因為劉昉跟鄭譯兩個關鍵人物。
Thumbnail
隋文帝楊堅,之所以能夠篡掉北周,跟他本身是皇后的父親有關。但事實上,當時的周宣帝有五個皇后。楊堅憑什麼脫穎而出,成為宣帝之子的唯一輔政? 就是因為劉昉跟鄭譯兩個關鍵人物。
Thumbnail
時值魏晉南北朝。 長期統治北方的北魏,因故分裂為兩國。 南朝梁國一直想趁機上去偷雞,卻意外收了一個北朝大軍閥侯景。結果北伐不成,南梁內亂大起。 在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之際,三吳世族推舉了多次防備北朝進攻的大將陳霸先為帝,建立南陳朝。
Thumbnail
時值魏晉南北朝。 長期統治北方的北魏,因故分裂為兩國。 南朝梁國一直想趁機上去偷雞,卻意外收了一個北朝大軍閥侯景。結果北伐不成,南梁內亂大起。 在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之際,三吳世族推舉了多次防備北朝進攻的大將陳霸先為帝,建立南陳朝。
Thumbnail
今說南北朝。 南有宋齊梁陳,北為魏齊周隋。 不過,宋齊梁陳是一個接一個改朝換代。魏齊周隋卻是一個兩國並立的情況。 北魏高祖孝文帝,是北魏最後的盛世。再往下傳,不久就分裂成東西魏。 西魏,由鮮卑人宇文泰擁立。 東魏,則是漢人高歡所扶。 宇文泰崛起甚晚,但高歡的家族,卻早已嶄露頭角了。 大家都不許。
Thumbnail
今說南北朝。 南有宋齊梁陳,北為魏齊周隋。 不過,宋齊梁陳是一個接一個改朝換代。魏齊周隋卻是一個兩國並立的情況。 北魏高祖孝文帝,是北魏最後的盛世。再往下傳,不久就分裂成東西魏。 西魏,由鮮卑人宇文泰擁立。 東魏,則是漢人高歡所扶。 宇文泰崛起甚晚,但高歡的家族,卻早已嶄露頭角了。 大家都不許。
Thumbnail
伏波將軍,是漢代的將軍稱號。 凡有此封,則表示朝廷希望你去攻打「江南」地區。 數百年後富庶的魚米之鄉,如今只是化外蠻族所居。 東漢共有三名伏波,分別是夏侯惇,陳登,跟馬援。 有兩個都是曹操封的,意在東吳不言而喻。 而身為東漢第一屆伏波將軍的馬援,任務可要重得多。
Thumbnail
伏波將軍,是漢代的將軍稱號。 凡有此封,則表示朝廷希望你去攻打「江南」地區。 數百年後富庶的魚米之鄉,如今只是化外蠻族所居。 東漢共有三名伏波,分別是夏侯惇,陳登,跟馬援。 有兩個都是曹操封的,意在東吳不言而喻。 而身為東漢第一屆伏波將軍的馬援,任務可要重得多。
Thumbnail
西漢有張騫通西域。 東漢有班超揚威西域。 奉世何許人也? 奉世姓馮,是漢書中少有的獨立傳人物,光從這裡你就可以猜測他不一般的人生。 沒親可帶沒故可攀的馮奉世,在武帝末年,以六郡良家子的身分入選為郎官,最終成為西漢最後的榮光。 但對我們而言,卻沒沒無聞。 「敗軍之將,不可言勇;亡國之臣,不可言智。」
Thumbnail
西漢有張騫通西域。 東漢有班超揚威西域。 奉世何許人也? 奉世姓馮,是漢書中少有的獨立傳人物,光從這裡你就可以猜測他不一般的人生。 沒親可帶沒故可攀的馮奉世,在武帝末年,以六郡良家子的身分入選為郎官,最終成為西漢最後的榮光。 但對我們而言,卻沒沒無聞。 「敗軍之將,不可言勇;亡國之臣,不可言智。」
Thumbnail
周勃。 在楚漢相爭篇中,我其實很少提到這個人的名字。 某方面來說,他的兒子周亞夫可能更為一般人所知。 周勃本身是一個木訥敦厚,擅長打仗的大將。 周亞夫更有著中國史上治軍第一嚴謹的美名。 在劉邦過世後,周勃跟陳平挽救了漢朝。 這讓周勃在史記中,有著直追蕭何曹參與張良的地位。
Thumbnail
周勃。 在楚漢相爭篇中,我其實很少提到這個人的名字。 某方面來說,他的兒子周亞夫可能更為一般人所知。 周勃本身是一個木訥敦厚,擅長打仗的大將。 周亞夫更有著中國史上治軍第一嚴謹的美名。 在劉邦過世後,周勃跟陳平挽救了漢朝。 這讓周勃在史記中,有著直追蕭何曹參與張良的地位。
Thumbnail
漢二年,楚漢相爭正式展開。 經過第一次的彭城正面決戰後,天下大局陷入了一片混亂。所有的諸侯,都在觀望著楚跟漢誰才會成為真正的霸主。 讓我們把鏡頭轉向魏國的安邑城。 一座小宅邸中,正在進行著秘密會議。 面西而座的東道主,是劉邦軍的專門說客:酈食其。
Thumbnail
漢二年,楚漢相爭正式展開。 經過第一次的彭城正面決戰後,天下大局陷入了一片混亂。所有的諸侯,都在觀望著楚跟漢誰才會成為真正的霸主。 讓我們把鏡頭轉向魏國的安邑城。 一座小宅邸中,正在進行著秘密會議。 面西而座的東道主,是劉邦軍的專門說客:酈食其。
Thumbnail
秦國的第一個王,是秦惠文王。 秦國的強大,這時是得到周天子認可的,雖然他的認可也沒有什麼鳥用,不過秦國還是得到了合法地位的提升。不管怎麼說,這畢竟是數百年秦國所追求的目標。
Thumbnail
秦國的第一個王,是秦惠文王。 秦國的強大,這時是得到周天子認可的,雖然他的認可也沒有什麼鳥用,不過秦國還是得到了合法地位的提升。不管怎麼說,這畢竟是數百年秦國所追求的目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