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注意香港游泳界,看奧運也是抱着人看我看的心態。何詩蓓不是一鳴驚人的,事實上她多年參賽,有輸有贏,但看她的表情總是輕輕鬆鬆,眼神不帶一點失望。每次完賽脫泳鏡,她找分牌看那一刻,臉上都掛着滿足的微笑,這小女子一點不簡單,也令我想起數年前的一面之緣。
幾年前女兒小學的水運會邀得她來頒獎。學校不是著名游泳出色的,校長也從來對學生很從容很心寬,學生們也沒有覺得這位泳手有甚麼很大的架子很出名的泳壇巨星之類(雖然那時的何詩蓓已在泳壇拿了很多獎牌),最深刻印象反而是那天她一跛一跛的走來,校長還安排了幾張椅子和她一起坐在池邊,不是趕着頒獎而是和她聊天。
校長問何詩蓓為甚麼會一跛一跛,她說受傷了。那校長關心一下她游泳甚麼樣。「沒關係,我就休息幾個月吧,反正很久沒在家和家人朋友相聚,就好好把握這個時間享受一下。腳會好回來的,沒關係。」那時候我已覺得這口徑很不像一般運動員。她很輕鬆沒架子,和校長聊着游泳,何詩蓓多次提醒孩子們還小啊,別逼迫自己要游多快,總之要享受游泳的過程就好。她說自己是享受游泳的,慢慢練出好心情才去比賽,也半句沒透露自己訓練有多艱苦。那天的十分鐘對談,令我略略見識到這位很從容不迫的泳手有很非一般的過人情商。
傷腳一拐拐的行沒把她困着,反正練不了水她就去小學的水運會頒頒獎聊聊天鼓勵一下後輩,而且總是面帶笑容,旁人感受不到她有半點可惜和不安。那天水運會小女還得抱着池中膠帶,在全班同學的鼓勵加上後面的救生員伴着方能完成賽事,所以我才特別記得那一年。問女兒失望嗎?她說不,因為自己沒有時間練水,旨在參與而已。問她害怕嗎?她說不夠氣完成時抓着膠帶那一刻其實很想放棄,但聽到全班同學大聲叫喊自己的名字,看看後面有救生員伴着,她決定捱下去,試一下自行游上岸。結果她成功了。她「成功」不是因為勝出,反之她是最慢的一個,她「成功」在於得到同伴的鼓勵下,決定努力完成自己的責任。
這次奧運的何詩蓓令到全香港人叫得聲嘶力歇,因為她又成長了。技術增長了,腳患沒了,但那份從容不迫仍在。別國的選手很多都在賽前綁緊着臉,她每一次出場都宛如小女孩般揮着手面露天真笑容,彷彿她是沒半點爭勝的野心。
我跟外子說她是最猛的競敵,外子說澳洲總是看高一線啊!我回他對呀,澳洲泳手們背負的壓力多大你知道嗎?由祖父輩至今長勝啊,但你看何詩蓓?她一臉都是告訴你她很喜歡游泳,她很享受這一刻,that’s all. 這種泳手才是最猛的,因為她要贏的是自己,她沒有把其他人放在眼內。不是她自大,而是她真正享受自己在水中的performance。
看了幾場,外子明白了。他不解我為甚麼會有此觀察,我才把幾年前的一遇告訴他。他道:「真是大將之風啊!」再聽到訪問何的不同教練,幾位都說何的情商很高,而且從來家人父母沒有半點逼迫她要取成績。「她的父母很好,從來都只是給予機會而不問收成。女兒要享受游泳而不是以拿獎項為前設。老實說何詩蓓一開始不是最頂級的泳手,但她就是喜歡游泳又很有紀律,慢慢走來她就變得這樣出色了。」何詩蓓兒時的游泳教練
黃文凱如是說。
看到網上有評論說何的家底厚,「家中有泳池給她從小訓練,長大當然有回報。」真的笑大人家的嘴。幸好有人反駁:「那奧委會霍姓大公子呢?那泳池得要比他妻子家的大得多吧?他何成不了奧運選手卻只娶了郭晶晶?」「按此說劉鳴煒應該是金牌運動員啦大劉家大得像古堡。」香港人也真的不笨,知道別只看功成面,要注重人家的努力和付出。
寫這麼多何詩蓓,其實半點不想說何詩蓓。我想說若果人家家底厚便行,那香港不可能有張家朗(本屆奧運花劍金牌選手);香港也不佩有伍家朗(世界排名第九的香港奧運羽毛球代表)。香港這彈丸之地,最大的資源從來是人,我們也窮得只剩下人才。香港要在國際發光發熱,一向都只能靠人才而非假大空或爺有的是錢。
香港運動員所代表的未必是全部香港人的面向,但請每一位香港人牢牢記着:是運動員帶「香港」去奧運的,不是我們付票買他們去的;是運動員犧牲了自己生命中吃喝玩樂的時光去鍛練,不是我們省吃儉用供養運動員的(事實上他們的薪水少得可憐)。可以不愛可以不欣賞但請別打擊或批抨。香港能叨運動員這點光芒是香港人的福份,大家應該珍惜自重,也要不論勝負地愛惜每一位香港代表。沒有他們,奧運的舞台不見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