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不及格的成績表

2021/05/2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女兒讀了一年中學,由第一個學期完結時問過老師,知道初中一年只有一次成績表發回家。久等了差不多一整年,終於有所謂的成績表發回來,還是要是數碼版本。
開出來,像閱讀一本新書的心情一樣去細看,每一個老師對小女的描寫和評語,九頁的所謂「成績表」立體地呈現出女兒在過去大半年的學習情況。「學習態度」、「學習目標」、「學習遇到困難時的解決方法」等等滿溢,還有一個老師引用女兒在課堂上的說話來說明她在學業方面的能力和態度。老實說別說女兒,連我這麼大的一個人還都是頭一趟收到這樣寫成的成績表。
以前在舊校的成績表也是評語多分數少,那些分數就用棒形圖顯示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像客戶服務調查般,零至四你的棒棒長到哪兒就算是你在那項的得分。好歹也都有一個指標啊!這一回老娘真的被弄糊塗了。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大餅」說明是孩子的學習能力,中間比如是「和別人溝通」;「在團體的主動貢獻」;「願意接受挑戰」;「獨立思考和工作」等等,都是一些soft skills的量度,翻轉全份成績表,都看不到一項半項有關hard skills的分數。
在港媽的角度,我幾可肯定這是一份「不及格的成績表」。成績表不反映學業成績,那成績表本身就是不及格嘛!你不反映孩子在父母交了學費後學到多少中英數科學等知識,你怎能收取天價學費?
但在母親這一個角色看來,這是一份絕佳的成績表。孩子是自己的,為人父母你最關心孩子成長的大小事是甚麼?是多大要趕上考公開試多少級?多大就要考取公開試文憑?多大就得多國語言兼擅然後數理要超越一般人?還是孩子能否和其他同齡小朋友相處?遇上困難時會否主動解難或尋求協助?他是否都有禮待人以慈悲之心關顧弱小同時又尊師重道?還是他比較內斂,但又對有興趣的事兒孜孜不倦尋根究底?孩子在獨自做工作時比較得心應手還是在群體裏比較發揮得到?孩子在家和在校有沒有兩個樣子的情況出現?孩子在學校或網課時有沒有注意到應有的禮貌和態度?如斯種種都是平日躲在父母眼後的畫面。我承認自己對學校入面的女兒有一點偷窺狂,畢竟自己都當過小孩子,「家校兩個樣」是年輕時都做過的一場戲。
而且再驕傲的父母(如我)都有眼盲的時候。在家長日時難得和每一位老師線上面談,有一位老師在聽到我說小女學習態度也算過得去,但她可能不是學習型寶寶時被截住:sorry, Danielle IS academic. She is definitely academic. Being academic in my eyes is the attitude at her age, but not the result so far. She may be too young to be defined but I can assure you she IS academic since she is very keen on learning and helping out. With this attitude, she can be very good in all subjects.
好老師之所以成為好老師,也許就是不單純只以結果來批判孩子。而且我也同意所謂「成績」、「結果」,在這個年紀真未必能反映到所有面向,也許態度更能告訴家長和老師們怎樣去幫助這幫青少年再發奮向上。
女兒在細閱自己的成績表後很開心:「媽媽每個老師都知道我很努力和用心上課、做功課啊!」我笑了笑摸摸她的頭:「對啊,媽媽都知道的。抱歉剛才說你不是太學習型。那是媽媽的錯覺。」女兒笑了笑:「沒所謂啦!我自己知道就行。你知道嗎?我不會被負面評語打敗的。因為你看看我的成績表?老師說我遇到批評,都會努力改正,不會不開心,不會放棄的!你可打擊不了我!」女兒取笑我這個苛刻的母親時我正在幻想若果自己能多活一遍,回到我女兒那個年紀,得到老師對我待人處事和學習態度的評語,現在的我會以怎樣的心態去走在怎樣的道路上……電話響起,外子打來:「喂?我想問,怎樣讀懂女兒的成績表?那真的是一份成績表嗎?我一個所謂分數都讀不到啊!是我遺漏了甚麼嗎?」
遺漏了甚麼?我們的人生都因為追逐分數和別人的肯定,遺漏了太多太多的人和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9會員
160內容數
本來以為一邊當媽一邊學做媽,怎知反過來被女兒每天調教的是小女子。所謂親子,原來是互動而非從上而下的教養。拋棄八股的君臣父子兄弟等包袱,原來當媽所得更教我驚喜萬分。有孩子的人,是上天多賜重活一趟的機會。把握這機會把點滴記下來,提醒自己無論當媽當爸當甚麼,最重要其實是當好一個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