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功課:出院回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攝於德國Schwetzingen
穩定一點,主治醫師表示可以出院居家照護。居家安寧照護,護理師會定期到府協助,做評估與更換鼻胃管等。
重要的是,老公已經住滿一個月,不能再繼續住了。老公很想回家, 因為他已經很久沒看到心愛的女兒。
沒有照顧的人總是喜歡下指導棋。老公老家那邊的親人很反對他出院,還打電話到醫院,他們的意思是應該要住到人離開。
你以為醫院是要住多久就可以住多久的嗎?沒有照顧的人就不要在那邊放屁!
婆婆也很不高興,她也認為應該讓老公回家。
出院那天,老公老家的人還跑來我家,看我有沒有安排妥當。
還需要他們來檢查嗎?出院前,護士早就來關心和指導了。這次回家,我去租了氧氣製造機,有助於病人呼吸。也借了氣墊床,這樣比較不會長褥瘡。還有嗎啡貼布,上次住院時,他嗎啡的劑量也已經打很高了。這次出院前,護士教我要如何貼,貼在甚麼位置,而且還要做紀錄。當然這次得請24小時的看護,不然我們沒有信心照顧插鼻胃管的病人。
寫於2019.01.11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4會員
12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lchKaff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整個生病的過程中,老公其實對我很依賴。  他曾經跟我說,還好他有結婚,不然像他生這種大病,如果沒有人照顧,可能就會自己一個人孤獨的死在台東。 
在癌症病房會看到各種狀況的病人,癌症好像可以控制得很好,有的人可以活10幾年都沒問題;但癌症好像又會惡化很快,人突然就離世。  不論可不可以控制,錢都是一個大問題。窮人是沒有生病的權利,雖然我們有健保制度,但還是有一些效果較佳的藥,健保完全不給付。 
這次住院排了好一陣子,好不容易等到健保房。要從雙人房移過去時,婆婆很生氣罵我,為何不讓老公住好一點的病房?當下我在病房外不禁哽咽流淚,護士還跑來關心我,問我怎麼了?我跟她解釋我的為難。  終究還是因為錢。 
我一個同學的老公正值壯年突然發現罹癌,甚麼都來不及交代就昏迷,然後就過世了。她以過人來的經驗告訴我,有些事情說起來很殘忍,但很重要,要先處理,例如:放棄急救、後事、遺產等。這些沒交代清楚,日後會引起糾紛。  但,我該不該告訴老公真相? 
我覺得我沒有時間哭,我只想趕快把事情處理好。 哭也沒有用。 我真的覺得我跟我自己的媽媽好像,事情發生的時候不是沒有情緒,只是當下覺得哭沒有用,要怎麼解決問題才是最急迫的事。先把事情處理告一段落,想要哭,再慢慢哭。
這樣的日子不知道要過多久,病人辛苦,照顧的人也辛苦,我覺得好疲累。  有天看著他,我竟然衝口而出:「你要拖累我到甚麼時候?」  他囁嚅:「我也不知道。」  這句話一說出口,我馬上後悔。  我說出的這一句話,像刀子一樣反射回來刺向我自己,刺得我自己好痛! 
在整個生病的過程中,老公其實對我很依賴。  他曾經跟我說,還好他有結婚,不然像他生這種大病,如果沒有人照顧,可能就會自己一個人孤獨的死在台東。 
在癌症病房會看到各種狀況的病人,癌症好像可以控制得很好,有的人可以活10幾年都沒問題;但癌症好像又會惡化很快,人突然就離世。  不論可不可以控制,錢都是一個大問題。窮人是沒有生病的權利,雖然我們有健保制度,但還是有一些效果較佳的藥,健保完全不給付。 
這次住院排了好一陣子,好不容易等到健保房。要從雙人房移過去時,婆婆很生氣罵我,為何不讓老公住好一點的病房?當下我在病房外不禁哽咽流淚,護士還跑來關心我,問我怎麼了?我跟她解釋我的為難。  終究還是因為錢。 
我一個同學的老公正值壯年突然發現罹癌,甚麼都來不及交代就昏迷,然後就過世了。她以過人來的經驗告訴我,有些事情說起來很殘忍,但很重要,要先處理,例如:放棄急救、後事、遺產等。這些沒交代清楚,日後會引起糾紛。  但,我該不該告訴老公真相? 
我覺得我沒有時間哭,我只想趕快把事情處理好。 哭也沒有用。 我真的覺得我跟我自己的媽媽好像,事情發生的時候不是沒有情緒,只是當下覺得哭沒有用,要怎麼解決問題才是最急迫的事。先把事情處理告一段落,想要哭,再慢慢哭。
這樣的日子不知道要過多久,病人辛苦,照顧的人也辛苦,我覺得好疲累。  有天看著他,我竟然衝口而出:「你要拖累我到甚麼時候?」  他囁嚅:「我也不知道。」  這句話一說出口,我馬上後悔。  我說出的這一句話,像刀子一樣反射回來刺向我自己,刺得我自己好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言 原本預計昨天幫丈母娘辦理出院,可是醫生要我們再等等,因為抗生素療程未完,而且擔心回家後我們無法自行照顧,希望我們考慮轉入安寧病房,一有事情可以馬上就近處理。但丈人一直認為那是”死人(房)間”,很忌諱也害怕,因此執意在家安寧,最後的協議是等抗生素療程走完,星期四再辦出院。結果醫院請在家安寧的專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老爸最近小中風,在醫院住了一個多禮拜才回家。我們做兒女的在海外,只能用簡訊慰問。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與父親一同度過的過去十五個月,從父親生病到康復出院的過程,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感受到生活的起起伏伏。在這過程中,作者也經歷了身心的狀況變化,打破了對照顧病人的既定觀念,反思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感謝了身邊所有給予過幫助的人。這是一篇充滿情感與真摯故事的文章。
Thumbnail
讓長輩在熟悉的家臨終,聽起來簡單,但執行起來卻不容易,更常聽到的,是在醫院嚥下最後一口氣;又或者是,從醫院返家的途中斷氣。而「在家離世」這件看似簡單不過的事情,變成許多長者遙不可及的夢想。
20240501 趁著五一勞動節難得的放假時光,衝一趟台北來陪轉到普通病房的老爸。也因為在普通病房沒有如同加護病房的探視時間限制,可以把陪伴的時間大幅增加。
Thumbnail
父親出院了。 四月,一個磨人又倏忽的月份,好不容易把它走完,迎來父親在4/27日出院。 父親回家後的那幾天,其實我也開心不起來。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Thumbnail
父親回來了,住院又歷經了一個多月,今天下班時在家看到父親,我大笑了三聲,還對他說了可喜可賀,歡迎回家! 這些日子,其實都曾想上來方格子發文。但內心有意識的不願意,感覺寫不出一篇文。 寫不出文或許是藉口,可能又是拿人生的身不由己來替自己的開脫。 十二月,除了家裡醫院奔波 也陪母親到醫院照了大腸鏡
Thumbnail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言 原本預計昨天幫丈母娘辦理出院,可是醫生要我們再等等,因為抗生素療程未完,而且擔心回家後我們無法自行照顧,希望我們考慮轉入安寧病房,一有事情可以馬上就近處理。但丈人一直認為那是”死人(房)間”,很忌諱也害怕,因此執意在家安寧,最後的協議是等抗生素療程走完,星期四再辦出院。結果醫院請在家安寧的專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老爸最近小中風,在醫院住了一個多禮拜才回家。我們做兒女的在海外,只能用簡訊慰問。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與父親一同度過的過去十五個月,從父親生病到康復出院的過程,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感受到生活的起起伏伏。在這過程中,作者也經歷了身心的狀況變化,打破了對照顧病人的既定觀念,反思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感謝了身邊所有給予過幫助的人。這是一篇充滿情感與真摯故事的文章。
Thumbnail
讓長輩在熟悉的家臨終,聽起來簡單,但執行起來卻不容易,更常聽到的,是在醫院嚥下最後一口氣;又或者是,從醫院返家的途中斷氣。而「在家離世」這件看似簡單不過的事情,變成許多長者遙不可及的夢想。
20240501 趁著五一勞動節難得的放假時光,衝一趟台北來陪轉到普通病房的老爸。也因為在普通病房沒有如同加護病房的探視時間限制,可以把陪伴的時間大幅增加。
Thumbnail
父親出院了。 四月,一個磨人又倏忽的月份,好不容易把它走完,迎來父親在4/27日出院。 父親回家後的那幾天,其實我也開心不起來。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Thumbnail
父親回來了,住院又歷經了一個多月,今天下班時在家看到父親,我大笑了三聲,還對他說了可喜可賀,歡迎回家! 這些日子,其實都曾想上來方格子發文。但內心有意識的不願意,感覺寫不出一篇文。 寫不出文或許是藉口,可能又是拿人生的身不由己來替自己的開脫。 十二月,除了家裡醫院奔波 也陪母親到醫院照了大腸鏡
Thumbnail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