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採訪:沈眠
攝影:王志元
▉「看《麥迪遜之橋》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就是梅莉.史翠普!」
2016年,又仁模仿唐綺陽的短片在網路爆紅,一夕之間備受矚目。2017年他精心籌備的《一鏡到底:秀娥系列》開始製播,其飾演的秀娥,被媒體稱之為新生代國民媽媽。
從劇場到網路、繼而前進影視圈的又仁,全方位發展。然變為網紅,又仁是抗拒的,他初期非常排斥被說是網紅。又仁直率地講:「當兵時跟更多類型的創作人接觸,整年度到台灣各地公益演出,那是感官與視野被大大打開的體驗,我知道世界真的很大,所以想要走出舒適圈,挑戰更大眾的網路影片創作。我是有意圖和脈絡地想要邁入網路世界,但網紅這個詞語似乎徹底推翻了我之前的表演努力,有段時期滿反感的。我也自覺到,不應該任由外界聲音去定義又仁。能夠定義我的,只有我自己。」
創作的爆發力,來自於生活的靈感與細膩觀察。本次視覺主題安排又仁於士林明德站、石牌站等的店家吃食。這一帶也是又仁到台北生活最常租居的地點,是他尋找靈感的地點。他自言,這四、五年找房子總是熱愛找市場附近,地點大概都選擇在北投、士林。有陣子他住居於士林的社子市場,需穿越小巷方能返家。又仁表情沉靜地講:「我偏愛這樣的環境,應該是因為我外婆家後面就是菜市場,雖然吵雜但非常開心啊,所以租房子也都優先考慮類似的地方,這樣一來就像回到小時候的場景。對我來說,市場是充滿情感的場所,讓人有滿滿的生活回憶。」
直至今日,仍對兒時外婆家後面人來人往的菜市場有所依戀,或許也暗示了,為什麼對多角經營的又仁來說,劇場表演是最具依賴感的創作形式。他誠摯地講著:「劇場,就是回家的感覺。不管再忙,我每年都至少要接一檔表演,跟伙伴一起相處兩、三個月。排練就是創作的過程,那種得以沉澱、練功的氛圍讓我著迷。排練與演出當然非常艱辛疲累,那是身體上的累,但在劇場,再累都會有安心感,甚至覺得被修復了。」
而又仁也認為,扮裝反串只是他的表演手法,但本質上,他是認真對待每一個詮釋的角色,「我不是假裝自己是女性,而是表演一個讓觀眾可以信服的角色,我想要讓她們都具備真實性。」
他又提到,媽媽很喜歡看茱莉亞.羅勃茲(Julia Roberts)的電影,又仁也跟著看,「我對女性角色總能感同身受,看《永不妥協》時甚至覺得我就是茱莉亞.羅勃茲,根本不用懷疑。還有《麥迪遜之橋》的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我對她們在每一個場合的心境、語言和行動,由衷感到好奇。」又仁同樣也比較偏愛女歌手,譬如王菲、陶晶瑩等。又仁察覺到女性更讓他能共感,而男性的部分則是致命吸引力,一如他在〈基努李維〉散文所自承的,會興奮與灼熱云云。
《一鏡到底:秀娥系列》的秀娥,是截至目前為止又仁最成功的個人角色,他是如何打造出來的呢?又仁坦言:「形象是取自我姨婆和一些鄰里鄉親媽媽的外型,然後內在性格與人生故事確實也融入了一些我媽媽的親身經歷。最主要的是,我去整理從小到大身邊女性的共通點,包含聲音、舉止、話語和思維模式,將這些血肉填入單純的形象裡,讓她活起來。」又仁停頓一、兩秒,滿臉微笑道:「我打從娘胎出身,好像就是能精準地掌握女性特質。反倒是一些陽剛特質的男性角色,需要下比較多的工夫想像和錘鍊。」
▉自始至終,只想真心分享她們的故事
《我娘》的第一部分是18篇帶著濃厚場鏡感的散文,但一開始又仁只是想要出版《一鏡到底:秀娥系列》劇本書,唯跟總編輯陳夏民長聊過以後,「夏民是優秀的出版人,腦袋動得很快,他強烈建議我,這些短片背後的故事值得被寫出來。」又仁被陳夏民說動了,認真挖掘自身的記憶與情感。他苦笑:「真的是被陳夏民一把推入了自我的地獄,寫作太難,除了寫劇本,我從來沒有那樣運用過文字。」
但完成的成果,讓又仁既雀躍又深深感動。他動容地講:「表演不免要藏著演員的一部分性格或人生的碎片,但終究不是全部的自己。散文卻不是表演。寫作對我來說,是沒有角色的,真實的我沒辦法躲在後面,必須往前推進。」而拿捏分寸也是一門功課,究竟要把童年經驗、家庭生活和私事寫到何種程度,才是足夠的自我,卻又不冒犯家人親友呢?又仁也頗經過一番內心掙扎。
又仁的判準是:「就像扮演秀娥,我不是在消費女性、台灣媽媽,我的創作出發點是想要將她們的心情、故事傳遞給更多人瞭解。寫《我娘》也是這樣,我如實陳述,但有所拿捏。」18篇散文裡,有著又仁個人的體驗、驚奇而美好的童年、困惑的少年時以及諸多家庭真實境況,但他沒有放大誠實的上限,盡力取得可寫與不可寫的平衡,譬如其同志愛人就罕少出現於文中,顯然他絕非為了滿足獵奇與窺視欲而寫。
而恰到好處、揭露但不暴露的作法,也是《一鏡到底:秀娥系列》的特質,不像影視圈常見男裝女扮刻意詼諧、醜化女性的樣貌,又仁詮釋的秀娥,俚俗而不低俗,他戮力重現地方媽媽的市井日常,這無疑是又仁的表演能耐與高度誠意,也奠基於他對女性、母親和生活的深切瞭解。舉凡洗車、拍婚紗紀念照、店鋪、美語班等等台灣司空見慣的場景,都在又仁的編寫與主演中,詮釋出她們獨特的生活姿態與智慧。
▉「我得讓你相信,我就是那個人。」
秀娥的成功,讓又仁更受歡迎,也有更多商業合作的機會,不過,又仁亦當仁不讓地作為秀娥的把關者,「某些合作,廣告主送來劇本,裡面會開一些比較粗俗的玩笑,但我沒辦法接受這件事,有些話語與行為,是秀娥絕不會做的事。」又仁有其堅持,他會與業主溝通,設法將台詞修改到符合秀娥的心態。他語堅聲定地講:「演員的工作,就是要讓觀眾相信你就是那個人。但我認為尊重角色是非常必要的,她的不可取代還有一致性都得要維護好。」
另外,又仁也透露進入角色後的慎切態度,「在後台卸妝,抑或正在扮演秀娥的拍攝現場,會有人說要合照,但其實這讓我不太舒服。角色是角色,我是我,我想要把角色留在舞台上,所以只要下戲了,我總會套件自己的衣服在戲服上頭。我想,這是起碼的劃分或說是敬重吧。」這也是又仁心清智明地將自身的扮裝定位為表演,而不是單純模仿的最大緣由吧。
《我娘》亦像是《最好的時光》也如的三段式電影,架構為散文+劇本+交換日記,從三個面向透露出又仁的經歷與人生體驗,堪稱原汁原味。尤其是秀娥短片劇本作為書的核心發動機,促使又仁的真實人生與秀娥的虛構故事為對照,再加上又仁與媽媽維持一個月的交換日記,交匯了母親的過往與心情,可說是將又仁的原生點囊括在內,《我娘》如此甚具巧思的編排,意味豐饒,由內而外地呈現出一名創作者的多樣性、多面體。
又仁對《我娘》出版也有一分柔軟的期待,「最難的總是外在期待與內在認同的拉鋸。如果有同志朋友的父母,能夠看見這些我寫下的內心掙扎,因而理解他們的小孩更多,就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