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筆記】本土最流行 在地最國際-從俗女養成記談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俗女養成記第二季造成討論熱潮,我第一季老早前就追完了,因為我本來就是個台南淵源深厚的人,周邊舉凡爸媽夫家姻親都是台南人,所以對片中一切的一切,就是“超有感”的。

俗女養成記劇照

俗女養成記劇照

我看著第二季的預告片,突然第一季中美好感受全部浮現,包括原本應該要很悲苦的第一季第九集“台灣人的告別式”,到底要簡潔還是隆重,要請師公還是和尚,家族成員的價值觀和遺產分配,往往會變成一部劇的高潮。(大家可以回想一下電影《孤味》是否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告別式場景),最近幾年流行將“台灣人的告別式”喜劇化處理,因為這種告別文化實在太奇特了,在很濃縮的幾天內看盡人性的荒謬,觀眾看完往往會有很內省的會心一笑。

第二季的英文預告片,很快說出一個台南人的特色,重點是每天都要圍在一起吃飯,“吃得好吃的有意義”對台南人就是一種普世價值,女人要讓全家吃得好,女人要結婚生子相夫教子,也是比較早期的台南普世價值。只是逃到台北的陳嘉玲,不小心發現其實有別的普世價值可以追求,就選擇了一條傳統台南人看不懂不認同的路線。但也並非全部人都不認同她,當不小心三代女人(嘉玲阿嬤、嘉玲媽、陳嘉玲)躺在床上聊天時,還是會發現一些老一輩對自己信念動搖的莞爾時刻,嘉玲問,"做女人乾無一塊好?(當女人完全沒有任何一項好處嗎?)",她媽跟她阿嬤很快速直接異口同聲回答,"無"。這種梗只有台灣女人才了解!

台灣這種小品這幾年拍得越來越棒,原因是主角可能就是你我,不用很偉大、很有錢,或很貌美,他們平凡如你我,生長在跟你我一樣的時空環境。卻因為選了“大部分人沒有選的那條路(the road untaken)”,中年時發生一些衝突與矛盾,才稍嫌過晚地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是怎麼走到這裡?

比起美劇我最近追的,可能是白宮、好萊塢、黑道這些大家不熟悉的領域;跟韓劇我最近追的,主角要是企業家、醫生、律師,要不然超有錢等等,比較少靠著平凡無奇的故事,但是很有人性內省意涵的劇本,幽默地鋪陳出饒富在地感的小品。(當然也有可能美國跟韓國在地本土的小品是給當地人看的,不會出口到netflix上)

難怪全世界所有的影展都要有外國電影的競賽了,其實全世界影迷都會想看看另一方水土另一方人,他們風俗民情長啥樣子。所以我樂觀預期,“這麼台”的電視小品《俗女養成記》有一天也會登上國際舞台,讓外國人也能品嘗到“台灣台南”的滋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俗女真是看千萬回都不膩的好劇XD
avatar-img
wENjEN的沙龍
8會員
82內容數
進入沉潛的中年,可以保持童稚之心和青春不老之軀,追劇和育兒並不牴觸,可以跳舞可以彈琴,也可以乾脆來個電影劇本創作。或許我不必再像年輕時戰戰兢兢,總會有工作收入,路上的閒暇娛樂和心靈悸動,就算是我賺到。
wENj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01
實在太喜歡這部作品了,首先王家衛帶來的電影手法,放在網路串流電視劇框架下,大膽每集都有MV歌曲畫面放個一分鐘,語言直接default上海話,主要演員都是上海人。第一次感覺語言就是文化,語言就是一地人主要腔調和姿態。上海女人的嗲和強悍,如果不是馬以俐和唐嫣用滬語演譯,就不行。 上海因為是中國第一
Thumbnail
2024/02/01
實在太喜歡這部作品了,首先王家衛帶來的電影手法,放在網路串流電視劇框架下,大膽每集都有MV歌曲畫面放個一分鐘,語言直接default上海話,主要演員都是上海人。第一次感覺語言就是文化,語言就是一地人主要腔調和姿態。上海女人的嗲和強悍,如果不是馬以俐和唐嫣用滬語演譯,就不行。 上海因為是中國第一
Thumbnail
2024/01/25
這是我第一次花錢看香港電影,但是梁朝偉跟劉德華在我心中就是華人界的勞勃狄尼諾,和艾爾帕西諾,到老都這麼美型,(話說後者83歲時都還有29歲女子為他生下孩子~~歪樓)。當初選擇這片,還強迫兩位25歲妹仔同學一起看,是因為美術指導好厲害,眼鏡跟西裝,紙醉金迷的上流社會,張羅到極致。讓我們平凡人心生嚮往,
Thumbnail
2024/01/25
這是我第一次花錢看香港電影,但是梁朝偉跟劉德華在我心中就是華人界的勞勃狄尼諾,和艾爾帕西諾,到老都這麼美型,(話說後者83歲時都還有29歲女子為他生下孩子~~歪樓)。當初選擇這片,還強迫兩位25歲妹仔同學一起看,是因為美術指導好厲害,眼鏡跟西裝,紙醉金迷的上流社會,張羅到極致。讓我們平凡人心生嚮往,
Thumbnail
2023/12/05
故事從你我再熟悉不過的家庭理髮廳開始,我看到以前叱吒影壇影后陸小芬,影后息影好多年後復出,真的蠻接地氣的。有些大明星下了螢光幕無法好好當平凡人,但是陸小芬演出的阿蕊就像極了我的媽媽、我的婆婆,傳統溫柔敦厚台灣鄉下的媽媽,這麼平凡卻這麼溫潤沉穩。 電影要講的事理很淺顯,時尚產業平實可如家庭理髮,
Thumbnail
2023/12/05
故事從你我再熟悉不過的家庭理髮廳開始,我看到以前叱吒影壇影后陸小芬,影后息影好多年後復出,真的蠻接地氣的。有些大明星下了螢光幕無法好好當平凡人,但是陸小芬演出的阿蕊就像極了我的媽媽、我的婆婆,傳統溫柔敦厚台灣鄉下的媽媽,這麼平凡卻這麼溫潤沉穩。 電影要講的事理很淺顯,時尚產業平實可如家庭理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台劇 《俗女養成記》用幽默口吻細膩刻劃女性百態的喜劇片, 故事開始背景是39歲的陳嘉玲,出生於台灣南部,在充滿愛且對她寄予厚望的家庭裡長大。進入台北職場,是一個隨傳隨到的萬能特助。進到職場的水深火熱與感情即將踏入婚姻前的掙扎。最後毅然決定放棄了已經建構好的一切。在世俗眼光、家人期望與自我價值裡迷失
Thumbnail
台劇 《俗女養成記》用幽默口吻細膩刻劃女性百態的喜劇片, 故事開始背景是39歲的陳嘉玲,出生於台灣南部,在充滿愛且對她寄予厚望的家庭裡長大。進入台北職場,是一個隨傳隨到的萬能特助。進到職場的水深火熱與感情即將踏入婚姻前的掙扎。最後毅然決定放棄了已經建構好的一切。在世俗眼光、家人期望與自我價值裡迷失
Thumbnail
前陣子,鬧劇荒的媽媽希望我推薦幾部好看的劇。 身為台劇愛好者,自然不會放過推廣台劇的機會。於是我選了溫馨又歡樂的《俗女養成記》,女性題材容易引起媽媽共鳴,陳嘉玲成長的年代也接近我父母年輕時期,想必這部劇會讓她備感親切。 (舉例中的台劇是憑個人印象,如果資訊有誤,歡迎告知喔!)
Thumbnail
前陣子,鬧劇荒的媽媽希望我推薦幾部好看的劇。 身為台劇愛好者,自然不會放過推廣台劇的機會。於是我選了溫馨又歡樂的《俗女養成記》,女性題材容易引起媽媽共鳴,陳嘉玲成長的年代也接近我父母年輕時期,想必這部劇會讓她備感親切。 (舉例中的台劇是憑個人印象,如果資訊有誤,歡迎告知喔!)
Thumbnail
近年最喜歡的台劇。 用很輕鬆喧鬧的方式帶出很多女人成長面臨的問題, 看見很多平常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背後的樣貌, 雖然是從一個女人的角度出發, 可是從她自己,加上媽媽、奶奶,以及全家人, 兩季跨越了三四十年的時間, 也很驚訝台灣這段時間以來觀念轉換速度之快, 一轉眼已經看到大嘉玲說著我想如何如何了。
Thumbnail
近年最喜歡的台劇。 用很輕鬆喧鬧的方式帶出很多女人成長面臨的問題, 看見很多平常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背後的樣貌, 雖然是從一個女人的角度出發, 可是從她自己,加上媽媽、奶奶,以及全家人, 兩季跨越了三四十年的時間, 也很驚訝台灣這段時間以來觀念轉換速度之快, 一轉眼已經看到大嘉玲說著我想如何如何了。
Thumbnail
今天要來推的不是美劇,而是六七年級一定很有感的俗女養成記
Thumbnail
今天要來推的不是美劇,而是六七年級一定很有感的俗女養成記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第一季當中對於「淑女」以及「俗女」的辯證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生長於鄉下地方的陳嘉玲,或許潛意識裡使她以為,只要離開台南一切將會不同。直到同時遭遇情場與職場在。第一季中小嘉玲十歲,第二季則是剛升上國中。吸引我持續看完的並不只是嘉玲生命中的瑣事,而是更加精準地選擇在成長中佔有一席之地的記憶。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第一季當中對於「淑女」以及「俗女」的辯證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生長於鄉下地方的陳嘉玲,或許潛意識裡使她以為,只要離開台南一切將會不同。直到同時遭遇情場與職場在。第一季中小嘉玲十歲,第二季則是剛升上國中。吸引我持續看完的並不只是嘉玲生命中的瑣事,而是更加精準地選擇在成長中佔有一席之地的記憶。
Thumbnail
一部帶動台南觀光發展的劇XD 為什麼我的人生要這麼寫實 每當國外有一些不錯的影視作品在熱映時,總會聽到網友們在討論:「這種片台灣拍得出來嗎?」像是前幾年很紅的《一屍到底》、今際之國的闖關者》,甚至是最近流行的《魷魚遊戲》等等。如果較真來說,不會拍不出來,但拍出來會不會那樣的「味」,就不得而知了。我們
Thumbnail
一部帶動台南觀光發展的劇XD 為什麼我的人生要這麼寫實 每當國外有一些不錯的影視作品在熱映時,總會聽到網友們在討論:「這種片台灣拍得出來嗎?」像是前幾年很紅的《一屍到底》、今際之國的闖關者》,甚至是最近流行的《魷魚遊戲》等等。如果較真來說,不會拍不出來,但拍出來會不會那樣的「味」,就不得而知了。我們
Thumbnail
我們想要對家人表達關愛,必以生理、物質作為包裝的外衣,才能順理成章地表達愛。我們習慣游移在無關緊要的問題上,總是詢問對方有沒有溫飽睡好,關心有沒有足夠的零用錢生活,卻不願說出對方最在意體貼的話。又或者,以為提供物質所需、照顧生理需求,對方就應該感受到滿滿的疼愛,於是徹底省略最核心的同理才應該被說出口
Thumbnail
我們想要對家人表達關愛,必以生理、物質作為包裝的外衣,才能順理成章地表達愛。我們習慣游移在無關緊要的問題上,總是詢問對方有沒有溫飽睡好,關心有沒有足夠的零用錢生活,卻不願說出對方最在意體貼的話。又或者,以為提供物質所需、照顧生理需求,對方就應該感受到滿滿的疼愛,於是徹底省略最核心的同理才應該被說出口
Thumbnail
最近俗女養成記第二季造成討論熱潮,我第一季老早前就追完了,因為我本來就是個台南淵源深厚的人,周邊舉凡爸媽夫家姻親都是台南人,所以對片中一切的一切,就是“超有感”的。 我看著第二季的預告片,突然第一季中美好感受全部浮現,包括原本應該要很悲苦的第一季第九集“台灣人的告別式”,到底要簡潔還
Thumbnail
最近俗女養成記第二季造成討論熱潮,我第一季老早前就追完了,因為我本來就是個台南淵源深厚的人,周邊舉凡爸媽夫家姻親都是台南人,所以對片中一切的一切,就是“超有感”的。 我看著第二季的預告片,突然第一季中美好感受全部浮現,包括原本應該要很悲苦的第一季第九集“台灣人的告別式”,到底要簡潔還
Thumbnail
如果你還記得被《我們與惡的距離》驚豔的二零一九,一定要想起來有《俗女養成記》陪著又哭又笑的那年盛夏!
Thumbnail
如果你還記得被《我們與惡的距離》驚豔的二零一九,一定要想起來有《俗女養成記》陪著又哭又笑的那年盛夏!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大概就是女版的《花甲男孩轉大人》吧!一樣是從南部去台北,一樣從台北回到南部,一樣被問著婚姻、未來,一樣有著許許多多其實就是日常的家族親友間往來的故事,但《俗女養成記》多了從女性的角度,從小比男性社會化的社交往來、察顏觀色,依循卻不完全遵守著應有的規矩,在其中掙扎、反抗、辨證中有了陳嘉玲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大概就是女版的《花甲男孩轉大人》吧!一樣是從南部去台北,一樣從台北回到南部,一樣被問著婚姻、未來,一樣有著許許多多其實就是日常的家族親友間往來的故事,但《俗女養成記》多了從女性的角度,從小比男性社會化的社交往來、察顏觀色,依循卻不完全遵守著應有的規矩,在其中掙扎、反抗、辨證中有了陳嘉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