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重新生活的這段時間,才感覺到許多日常習慣的微小差異。
例如之前特別寫過一次感受的銀行開戶要求填寫「職稱」之事,當時因為在銀行開戶,想不到無論如何都跳不過一題「職稱」。到現場與專人開戶時,這一題還被專門拿出來仔細詢問了一會兒。最終無奈之下被迫安放了一個不存在的職稱,才把這個議題結束。
銀行開戶不是更應該注重的是個人資料與資金往來的一些安全與正確性,想不到這麼著眼於一個跳不過去的問題。當然也不是協助開戶的小姐姐所能改變之事,所以也就沒刻意想太多,自然而然的pass這個問題。
但這個「陰魂不散」的問題,其實後來發生在許許多多的表單之中。舉凡參與一些線上論壇的報名,或是一些略有政府色彩的活動,需要填寫資料時,幾乎都會有這一個「必答題」。還不能略過不管。今日填寫一份報名表時算是多了一個「變通」之道,特別著名如果是屬於 Freelancer,請直接填寫「Freelancer」即可。(且是填寫英文,不是用中文寫「自由工作者」)
自從工作到後來,即使自己成立項目、組織團隊,並且也跟外界大大小小的組織機關與團體進行各種會議參訪,但許多對口單位負責人也頗習慣不用八股的職稱來彼此稱呼。所以自然而然也就掙脫了這個奇怪的「窠臼」。台灣的商業環境或許還是屬於有著強烈的職級概念與上下分野規範,所以沒有對的職稱,可能會讓人滯礙難行。(吧?)
除了職稱,另外一項就是支付方式。
支付的習性當然跟整體市場的普及度有非常大的關聯性,而台灣的行動支付也因為過去政策的完善程度不足,導致許多業者也是有心無力。幸好(應該說是不幸)因為疫情的警戒封鎖後,才將行動支付的普及率快速推升到許多商家,但這幾天看了報導也才發現真正的市場普及程度還是只有剛剛超過40%,非常驚訝的低。
再以身邊實際感受來說,在首善之都大都會圈生活,基本上如果是連鎖性質的商店店家,大多都已經可以使用行動支付。最少也可以用信用卡的各種無接觸刷卡方式,例如:Apple系列的 Apple Pay、安卓系列的 Android Pay 或 Samsung Pay......等。但如果是一些傳統尚為更換系統或是收銀系統的店家,則基本都沒辦法使用。或者有些是即使有機器設備,卻因為操作不熟所以根本就沒辦法提供服務。
除了 B2C 這種店家與消費者之間的支付外,有另一種行動支付的場景是 C2C 基礎的,也就是同事、朋友之間需要轉帳。過去或許因為每次轉帳需要手續費,因此大多會使用現金來流動。直到疫情(又是疫情)警戒升級之後,讓所有銀行推出了手續費減免的措施,間接促進民眾多使用線上轉帳,減少現金的流動。其實民眾之間的小額金錢流動是頻率頗高的需求,但現在是還好有了類似 Line Pay、街口之類平台逐漸教育市場,否則與朋友之間的一些小錢交易實在有時候很傷腦筋啊。
這些日常就發生在身邊的小事情,如果深入研究就會發現跟許多錯綜複雜的歷史遺留問題有所牽連。是沒辦法一時半會就革新。但也正因如此,許多大企業已經開始鴨子划水般的悄悄布局,期待未來不久,就會看到這些需求被爆炸性的服務給快速填滿,讓科技得以更便利的存在你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