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僅1%的生意,為何吸引全聯全家進場?

2023/01/0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行動支付是什麼?行動支付、第三方支付、電子支付、手機支付等名詞百百種,你目前用哪些支付工具呢?
世界4大發卡公司之一的萬事達2022年12月發布「台灣消費者數位金融及支付趨勢調查」,指出全台7成民眾在日常消費時,會優先使用行動支付工具,而過去一年每10個消費者中就有1人不再使用現金支付。消費者行為何會有這些轉變呢?
Blake Wisz on Unsplash

如何識別你用哪種行動支付工具

行動支付稱為「零接觸經濟」,其中具有轉帳、儲值等多項支付功能的電子支付最具有發展實力,也是因爲涉及轉帳、儲值等功能,根據「電子支付機構專法」規定,必須接受更高度的監理,且主管機關為金管會。
  • 行動支付:只要是使用信用卡、支付工具讓行動裝置能付款,皆統稱為行動支付,代表: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
  • 第三方支付:在付款者與收款間擔任中間角色。 付款者先把錢付給第三方公司,收款者再向第三方公司請款,代表:Paypal、綠界科技、藍新科技、台灣pay。
  • 行動支付的一種付款方式、第三方支付的再進階。除了透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代收、代付之外,還可支援轉帳和儲值,代表:街口支付、一卡通MONEY(前LINE Pay Money)。
台灣現行所有電子支付服務,全都不支援感應付款,只能透過掃碼、手動輸入資訊等方式進行交易,而同屬行動支付,但不是電子支付者如電子錢包、第三方支付的感應式信用卡相較,是顯而易見的差異,也就是説電子支付付款手段以掃碼為主,至於在未來是否會有支援感應付款的電子支付工具出現則有待觀察。

銀髮族重視附加功能,年輕族首重優惠

萬事達調查報告指出,50歲到65歲的中高齡族群則是更加重視資安保障程度以及是否有繳納水電費等附加功能;20歲到30歲年輕世代最重視優惠回饋方案單一支付錢包能否在多數消費地點使用
研究同時發現,台灣民眾數位支付行為有從消費擴大至繳費的趨勢。和去年相較,透過線上繳納水電瓦斯等日常開支的比例成長一倍,而61至65歲的銀髮族群的成長比例更達到3倍。

零售通路加入支付戰局, 全新消費模式改變中

2021年7月,新版「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上路後,只要業者開放,不同電支平台能互相轉帳,原先只能在自家通路使用的電支工具,也可以跨通路使用。零售通路業者如全家(全盈支付)、全聯(全支付),紛紛加入支付戰局,運用各自累積的會員資料庫精準推播優惠訊息,攻佔商品隨取服務,引入「通路共享」策略結盟,「全全結盟」態勢勢必影響現行電子支付業者。
消費者最頻繁使用數位支付的四大場景為「便利商店、超市、網購與量販店」,萬事達調查指出,有超過25%的消費者今年開始透過數位支付購買超商、量販店的商品隨取券,且有近一成消費者開始固定訂閱咖啡、衛生紙等日常消費品,顯示零售業數位支付平台帶來的全新消費模式正改變消費者日常購物的習慣。此外,該調查也觀察到,透過線上繳納水電費等日常開支的消費者成長比例翻倍,從去年的32.8%上漲至今年的68.6%。

拿到會員數據!行銷、商品開發更有力!

縱使電支業務利潤只有1%,為何各家競相進場?生態圈的廣度,深深影響支付的深度。如果你能使用的通路多、使用場景多,點數流通的範圍廣,用戶才會願意長期使用。「人、貨、場」是零售世界核心思考,掌握會員數據及消費行為,我想這也是為何全家、全聯宣布合作的原因,他們的焦點是在開拓更多外部使用通路的策略方案。
隨著生力軍加入電支市場,接下來各家會祭出哪些策略及行動方案?目前在台灣已有30間電支業者,他們的背景各有不同,通用型支付工具中,有純支付業者(如街口、LINE Pay)、電票業者(如悠遊卡、一卡通)、銀行業者(如玉山Wallet);通路型業者有PChome旗下國際連推出的Pi錢包、全聯全支付、全家全盈支付,值得後續觀察!

  • 如果你喜歡我的創作,請幫我按愛心、追蹤+訂閱。
  • 歡迎按以下連結贊助抖內我,給予我更多創作動力:贊助連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嗨!我是愛蜜莉 Emilie,15年業界實戰經驗,10年管理職,任職於科技業、資訊業及外商,客戶群有電信、科技、零售、網路、FMCG、公部門等。演講、課程、講座、工作坊,商務洽詢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