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去宗教色彩,重新認識冥想|概念篇

2021/08/2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何寫這系列冥想文章?

主要架構和內容整理,大多來自「冥想:認識內在自我,與外在世界和諧共處,獲得真正的滿足」這本書和我的親身體驗。
冥想系列的文章總共7篇,主要探討冥想的以下各種面向:
  1. 冥想概念篇
  2. 冥想前準備篇
  3. 冥想姿勢篇
  4. 聲音工具篇
  5. 呼吸練習篇 (8/29發佈)
  6. 進階篇 (9/5發佈)
  7. 常見問題篇 (9/12發佈)
這些文章的內容主要整理自《冥想:認識內在自我,與外在世界和諧共處,獲得真正的滿足》這本書,以及過去一年多自己在冥想練習上的體驗,也會提到過去在冥想時走過的彎路以及對於冥想的誤解。
其實寫這系列文章主要的目的,比較像是自我反思和告白,為過去的練習留下紀錄;也同時藉此機會,跟更多和我一樣被凌亂思緒所困的人們分享,如何在尋求內心平靜時能少走點彎路,習得冥想這項終身受益的心靈增長技能;也希望人們不要被片面的資訊誤導,或是因為泛宗教的色彩而卻步。
冥想對於我而言,是讓大腦完全休息的一項技能,跟宗教或是玄學一點關係也沒有,冥想甚至是被科學證明能有效增厚大腦灰質的一項活動。

冥想的定義?

冥想關注的層面是平常難以察覺的維度,是最深入也最內在的層面,因此可以將冥想解讀為:「察覺並形成內在層面專注力的過程」。
傳統教育體系到出社會所習得的知識,皆是為了讓我們能夠體驗和應付外在世界而存在;然而反觀內在世界,卻沒有專設學科來傳授知識。
這也導致了人們追求主流價值、盲目跟從潮流的現象,因為我們不曉得如何透過內在的世界,尋求答案,只好尋求外部的意見。
冥想這個簡單的專注力訓練,是我們探索內在的一把鑰匙,將會帶我們認識意念、呼吸和身體之間的關聯,進而讓思維變得更清晰、提升洞察力;很多的問題和煩惱,自然的可以向內在世界找到答案。

冥想有什麼好處?

進行冥想不需要有什麼神秘的儀式、或是宗教神器的輔助。在冥想初期,會有一定的理療的作用,不止能夠有效釋放精神壓力、安定情緒甚至也可以減緩疼痛。
長期練習冥想,對於情緒的覺察會越來越敏感,甚至可以抽離主觀自我檢視情緒的發生原因,進而化解憤怒、哀傷、憂鬱等負面情緒。
我自己從冥想得到的好處,可以分成三類:
  1. 思維類
  2. 情緒類
  3. 人際關係類

在冥想過程你會…

在冥想的過程中,你的大腦思考與感受速度將會放慢,放下對問題的思考以及對過去的執著、未來的期待,取而代之的是內在的專注力和覺察。
因此,冥想並不是放空、不是自我對話、不是強化思維的過程。
大多數人剛開始冥想時,一閉上眼,思緒就如跑馬燈般在眼前不斷閃過,因此會借助工具幫助自己意念集中。
常見的工具為聲音,也有門派使用視覺影像(希瓦冥想法),但也因為每個人的思維結構不同,只要是能夠協助自己集中,都不仿試試。我自己嘗試過聲音和影像,聲音對我獲得集中是比較有效的。
用來集中意念的聲音,稱為曼陀羅(Mantra),它可以是一個音節、一個詞、一段誦咒。關於曼陀羅後續會有一篇專門介紹。
至於冥想要找哪個門派、哪位老師等。冥想就像是登山一樣,要到達山頂的路徑選擇很多,只要能達成的目標是一致的,能夠實現內在的專注和平靜,任何方法的練習都是有益的。
閱讀完整文章內容:【概念篇】為何冥想?冥想是什麼?冥想的3類好處|《冥想》讀後感
Leo Cheng
Leo Cheng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