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坐
含有「禪坐」共 1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膚淺 | Skindeep的沙龍
2024/11/29
禪修 | 十日內觀 10 Days Vipassana Meditation | 第二次參加經驗談
本文撰於2024年7月3日 我希望在重回工作之前,趁第二次十日內觀還記憶猶新之時將心得文字保留下來。 緣起 2022年的8月底我前往高雄觀因寺參加第一次的十日課程,當時的經歷有寫成文章在痞客幫跟大家分享過,毫不誇張地說,十日內觀改變了我的人生,而且它帶來的改變是永久性的,至今是我一生當中做
#
十日內觀
#
內觀
#
佛法
35
留言
瑰琦的珍奇櫃
2024/11/07
雜談:關於我去內觀的尋找平靜之旅
我會推薦大家去內觀嗎?如果你有時間是可以去的,如果是處於一個「我覺得生命沒有意義」的關口會更好。
#
靜坐
#
觀察
#
人生
22
3
呂人造
2024/11/16
2
天啊好真實的分享,早晚靜坐各一小時是怎麼練成的,要我靜坐五分鐘就覺得好辛苦了
2
瑰琦
發文者
2024/11/16
喜歡
呂人造 其實在裡面一整天都在靜坐,早晚各一小時是回來之後做的事情。(體感上真的有更快入睡和品質較好,但時長一直拉不長🥹)
喜歡
Wesleyan College的沙龍
2024/10/02
考試轉職加入的禪坐班可靠?
...顯示更多
#
偶像
#
崇拜
#
靜坐
2
留言
禪修分享
2024/09/11
10/27一日禪修課程-禪一
...顯示更多
#
禪一
#
靜心
#
靜坐
4
留言
Sherlock Chen的沙龍
2024/08/22
靜坐須知 (48)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初學的人會跟著妄想跑,越是初學跑得越遠越久。慢慢修行久了,隨著妄想跑的距離越來越短,越來越短,乃至妄想一起來,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不跟著它跑。甚至到最後心很敏銳,感覺妄想或者昏沉快起來的時候,馬上就能夠轉。
#
正知
#
正念
#
所緣境
喜歡
留言
Sherlock Chen的沙龍
2024/07/29
靜坐須知 (37)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問:阿彌陀佛!師父慈悲!請師父開示:打坐念佛,佛號快慢有要求嗎? 師父答:打坐念佛,佛號快慢其實就看你自己的情況,你在念的時候能夠保持專注而放鬆,就是最好的速度。
#
靜坐
#
禪坐
#
專注
1
留言
蘇川甜品坊的沙龍
2023/10/28
禪定智慧
人生中的第一次冥想和禪坐
#
禪定
#
戒定慧
#
禪坐
7
留言
地方老師的雜學社的沙龍
2023/05/08
重訓與身念處
禪或是冥想因它對於大腦的放鬆有很大的幫助,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多人關注,許多佛教團體甚至也常常以禪坐放鬆作為弘化的課程,期待讓大家能一起體驗禪坐的美好。
#
佛教
#
法鼓山
#
生活禪
10
2
Keng-YU Lin
2024/12/04
喜歡
最近遇到一位朋友,他沒有內觀禪修的經驗,只有健身房的重訓。可我卻在他的身上和對話中,感受到深切的身念住實踐:覺知身體、心理、感受和環境。無意間搜尋到您的文章,很開心知道原來也有人,對此有相似的觀察和體悟。謝謝您的書寫和分享。
喜歡
地方老師的雜學社
發文者
2025/01/16
喜歡
Keng-YU Lin 謝謝你的回覆!其實這平台有一陣子沒有更新了!上面我的重訓教練也跟我分享他的經驗,我後來想想,可能也是跟他重訓時候某程度也是修身念處的關係,後來我重訓的時候,其實也相當程度的更加專心於當下,這分享真的很神奇,也堅定了我對佛教的信心!
喜歡
付費限定
Yeshe宥儀的Soul Path
2023/02/02
我們的定課
依循上師,我們要做的定課,是五項正念修習,五觸地,以及禪坐。 五項正念修習 五項正念修習建基於佛陀時代的五戒,是居士團體的修習基礎。 五項正念修習代表了佛教對於靈性和道德的全球性視野,具體地表達了佛陀教導的四聖諦、八正道、真愛及正確的理解之道,為我們和世界帶來療癒、轉化和幸福。 實踐五項正念修習,培
#
佛法
#
禪坐
#
學習
3
留言
安妮的沙龍
2022/12/08
宗教信仰對憂鬱症有幫助嗎?
在我大學憂鬱狀況嚴重惡化之前,我是一個沒有特別信仰的人,家裡習俗就是依循一般傳統道教,但我喜歡接觸各種不同宗教。當時嚴重憂鬱時,我看到有許多基督教徒倚著上帝的愛憂鬱症痊癒的例子。但也許是年少輕狂,我希望自己不是依靠任何人而好起來的,拒絕依靠基督教信仰。
#
憂鬱症
#
憂鬱
#
宗教
6
1
星心(Rosemary)
2022/12/08
喜歡
每個人憂鬱的成因不同,所以,適合自己的最重要。宗教信仰如果只是向外求,應該不會改善,如果是內修,也就是配合對真理的理解,自我的認識等等,不只是禪坐而已,或許會解開心結。在禪宗的思想裡,行住坐臥皆是禪,這幾年,我透過園藝栽種,效果比禪坐有效。因為坐著就容易妄念,但園藝跟植物相處,跟大自然接觸,植物的能量會幫助我。所以,我覺得彼此分享很好。可是,每個人真的情況都不一樣。只要對自己有幫助最重要,我還是相信自己是最好的自我療癒者,誰都不能取代自己,包括醫生。
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