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在的認知偏誤(三):訴諸權威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9月1日,No. 244,#訴諸權威的謬誤

文藝復興時期全才型的達文西早該在每日猜招登場,畢竟 #君子不器,不學無術的通才也是猜招先生剛開始的理想型,雖然在專業化分工的世界,成為通才似乎不是主流。

今天介紹另一種謬誤,就是動不動講 #我媽媽說 (不對這是媽寶不是權威謬誤)、#老師說、#醫生說。

專業化分工的今天,給專家尊重與多一些發言份量是必然的偏見,但是如果專家的主張都不能被質疑,或是說每次討論都要扯到某個專家怎麼講,就像中小學作文這樣整天用名言佳句,那只是記憶力好棒棒,而不是思辨能力。

明天再聊怎麼判斷專家言論的可信度,明天見。

#每日猜招 #dailymrps #mrps2021090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r PS 猜招先生的沙龍
25會員
274內容數
2021年,每天精選一句、一個概念、一個心得,連結你與我,連結過去與今天,一起猜人生。
2021/09/29
各位來自方格子的有緣人, 我要離開方格子了,這邊的每日猜招十月起停更。 老實說有點感傷,特別是有幾位讀者默默關注 雖然我們不認識,但你們的反饋本身, 就賦予我創作生產的意義——連結人與人的生命。 透過這些連結,其實你認識我的程度,已經勝過許多現實中的親友。 後會有期,有緣再見。
Thumbnail
2021/09/29
各位來自方格子的有緣人, 我要離開方格子了,這邊的每日猜招十月起停更。 老實說有點感傷,特別是有幾位讀者默默關注 雖然我們不認識,但你們的反饋本身, 就賦予我創作生產的意義——連結人與人的生命。 透過這些連結,其實你認識我的程度,已經勝過許多現實中的親友。 後會有期,有緣再見。
Thumbnail
2021/09/29
9月29日,No. 272,遠方的哭聲與倒映虛空 9/11事件是美國人的悲劇,也是人類的不幸, 但是對台灣人而言,大概只是遠方的哭聲。
Thumbnail
2021/09/29
9月29日,No. 272,遠方的哭聲與倒映虛空 9/11事件是美國人的悲劇,也是人類的不幸, 但是對台灣人而言,大概只是遠方的哭聲。
Thumbnail
2021/09/28
9月28日,No. 271,久違的故人 今天難得和久違的朋友見面 疫情爆發後首次見面,有幸在離開美國前重逢,值得紀念。 有沒有哪一個朋友,是想見卻又見不著面的? #每日猜招 #dailymrps #mrps20210928
Thumbnail
2021/09/28
9月28日,No. 271,久違的故人 今天難得和久違的朋友見面 疫情爆發後首次見面,有幸在離開美國前重逢,值得紀念。 有沒有哪一個朋友,是想見卻又見不著面的? #每日猜招 #dailymrps #mrps20210928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曾幾何時,有人發表了文章,其中有兩三隻錯別字,作者過於羞愧,投河自盡。 曾幾何時,有人發表了文章,文筆優美「出眾」,只因「一隻」錯字而與得獎無緣。 曾幾何時,有人發表了文章,十萬字洋洋灑灑,居然沒有半隻錯字,被那些所謂「文學界教父」稱譽,於是作家成了名。 曾幾何時,那時代太多被人尊
Thumbnail
曾幾何時,有人發表了文章,其中有兩三隻錯別字,作者過於羞愧,投河自盡。 曾幾何時,有人發表了文章,文筆優美「出眾」,只因「一隻」錯字而與得獎無緣。 曾幾何時,有人發表了文章,十萬字洋洋灑灑,居然沒有半隻錯字,被那些所謂「文學界教父」稱譽,於是作家成了名。 曾幾何時,那時代太多被人尊
Thumbnail
我決定以後文章分類全部選「文化生活」了,人生再無猶豫。 這篇大概是在說學術論文真難懂,笨的人讀起來很辛苦,但拜託聰明的人,請你們為別人著想,儘量把文章寫得直白一點好嗎? 我打「學術界」三個字,估狗自動跑出蔡英文跟陳時中,也是很趣味。
Thumbnail
我決定以後文章分類全部選「文化生活」了,人生再無猶豫。 這篇大概是在說學術論文真難懂,笨的人讀起來很辛苦,但拜託聰明的人,請你們為別人著想,儘量把文章寫得直白一點好嗎? 我打「學術界」三個字,估狗自動跑出蔡英文跟陳時中,也是很趣味。
Thumbnail
因為「專枷三盲區」,把握「具象化三問」,然後應用在讀與寫⋯⋯。
Thumbnail
因為「專枷三盲區」,把握「具象化三問」,然後應用在讀與寫⋯⋯。
Thumbnail
9月1日,No. 244,#訴諸權威的謬誤 文藝復興時期全才型的達文西早該在每日猜招登場,畢竟 #君子不器,不學無術的通才也是猜招先生剛開始的理想型,雖然在專業化分工的世界,成為通才似乎不是主流。 今天介紹另一種謬誤,就是動不動講 #我媽媽說 (不對這是媽寶不是權威謬誤)、#老師說、#醫生說。
Thumbnail
9月1日,No. 244,#訴諸權威的謬誤 文藝復興時期全才型的達文西早該在每日猜招登場,畢竟 #君子不器,不學無術的通才也是猜招先生剛開始的理想型,雖然在專業化分工的世界,成為通才似乎不是主流。 今天介紹另一種謬誤,就是動不動講 #我媽媽說 (不對這是媽寶不是權威謬誤)、#老師說、#醫生說。
Thumbnail
4月14日,No. 104,談自我覺察 記錄一下論文初稿被電爆了,繼續努力奮鬥,最近的每日猜招只好用名言佳句搪塞一下。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史記: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 今天這句話是自我覺察的一個面向:關於分心。
Thumbnail
4月14日,No. 104,談自我覺察 記錄一下論文初稿被電爆了,繼續努力奮鬥,最近的每日猜招只好用名言佳句搪塞一下。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史記: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 今天這句話是自我覺察的一個面向:關於分心。
Thumbnail
4月10日,No. 100,傳統權威重新洗牌 今天是編號100、第101篇的每日猜招(因為每日猜招是從0開始編碼),多數人心裡慣性上總會覺得100很特別,要寫點特別的,我也不例外。
Thumbnail
4月10日,No. 100,傳統權威重新洗牌 今天是編號100、第101篇的每日猜招(因為每日猜招是從0開始編碼),多數人心裡慣性上總會覺得100很特別,要寫點特別的,我也不例外。
Thumbnail
知識的源頭來自於對世界的研究,知識並非絕對,但藉由學者的不謹慎與自大,研究堆疊出錯誤的成見,研究者一心想著功成名就、想著突破了科學的未知領域,不斷地用謊言告訴自己:「我不可能犯錯的」,那怒顏像是要證明自己的偉大,但在真相下,不過是個笑話,但最好笑的是,大家都相信了。
Thumbnail
知識的源頭來自於對世界的研究,知識並非絕對,但藉由學者的不謹慎與自大,研究堆疊出錯誤的成見,研究者一心想著功成名就、想著突破了科學的未知領域,不斷地用謊言告訴自己:「我不可能犯錯的」,那怒顏像是要證明自己的偉大,但在真相下,不過是個笑話,但最好笑的是,大家都相信了。
Thumbnail
專家與素人的間的鴻溝該如何消弭?為何當今社會竟以「反智」為主流?高等教育與網路的普及反而讓大眾更無知,這又是什麼道理?作者於本書探究上述問題,犀利點評社會反智氣勢越演越烈之成因,並殷切地提出應對之道。
Thumbnail
專家與素人的間的鴻溝該如何消弭?為何當今社會竟以「反智」為主流?高等教育與網路的普及反而讓大眾更無知,這又是什麼道理?作者於本書探究上述問題,犀利點評社會反智氣勢越演越烈之成因,並殷切地提出應對之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