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形態(英語:ideology,意為「理念或想像的學說」
「所有政治運動、利益集團、黨派乃至計畫草案各自固有的願景的」總和就是意識形態,很多很多國家就如同台灣一樣訴說著理想但卻從未實踐與執行,往往到了選舉前才會又再次提起,型態大概有下列這些 :
但我覺得這些都是上位的統治階層爲了欺騙和使用權力關係的具有合法性的產物,目的是為了讓大家扭曲對於現實的認識,進而認同與追隨你口中的意識,然後表達支持。
每個社會都會存在所謂的意識形態,然後它們會成為「大眾的想法」或共識的基礎,而社會中大多數的人通常都看不見它。
佔有優勢地位的意識形態會以一種「中立」的方式呈現在大家眼前,反之所有其他與它標準不同的意識形態則被視為是極端想法,這種操作著實可怕,反對的都將會被抹殺,不論對錯與任何方法,只因他被多數人認可且同意的方向,反其道而行反而成為了眾矢之的的做法。
反正只要獲得大家認同與贏得選票就能夠掌握權力了吧,是非對錯也得大家一起承擔選擇的結果是怎樣,多數決在於人民素質高的地方會比較有所謂的明朗,如果這地區的人民並不太會思考且容易被帶風向,那永遠選舉只是一種獨裁假裝民主的謊話天堂。
很多的人聽到不喜歡的政治理念與看法觀點,就批評別人是意識形態作祟,這樣的訴說方式好像是在說意識形態是個不太好的東西,是事實的另外一面。
ideologie被馬克思用來闡釋統治階層
如何把有利於自己的理念講成諾大的學問
討厭意識形態的人通常也擁有意識形態,只是自己沒發現而已。
論爭的前提是大家都講求理性與道理,往往都能夠說出自己的理念並長篇論敘,這也是種意識型態的邏輯,但如果政府不打壓、不制裁輿論的話,那意識形態便會是民主國家裡的常態,算是良性競爭的存在。
但往往在政治上只會演變成跟宣揚佛法一樣,
只是希望能說服更多的人,
讓自己的看法能夠成為多數人的共識而已。
這跟正確的結果是兩件事。
對於台灣而言,人民太過於容易被牽動所謂的一些情感,也有人把過去擁入懷中難以放開,以至於有許多含淚投票的情況發生,但這些都是所謂的情感戰勝了理智,意思就是你失去了判斷能力只是盲目跟隨而已,不明白別人說的東西、不理解別人訴說的事情,只因為他是在你討厭的對象的對立面,便成為你的跟隨,但也有多數人是一番思量後做出的選擇,但少之又少的人是能站於中立懂得看人。
所以廣告很重要,不管是遊戲還是餅乾或者是飲料,有了宣傳、共鳴與共識,自然而然你便進入了他的名子,想想這是不是你要的口感與附加的價值,這才是對的事實。
意志、意識與意思。
CarefreeSu 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