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絡、跨脈絡和普世性

2021/09/15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此文原發表於臉書私人專頁,2017年9月15日
前言:這是要回應祝平次的質疑。其實祝平次和我共享很多思想和觀點,例如我們都不喜歡霸權和權威思想,而且想挑戰與拆解它們。我們也對一些傳統的大字眼如人性、客觀性、真理、普世性、進步性等等深懷戒心,因為它們在傳統上容易被威權化甚至霸權化(被用為權力的工具)。但是,我漸漸發現源於二十世紀下半葉的威權拆解工作已完成它們的階段性任務了,新霸權開始學會如何使用二十世紀下半葉的那一套脈絡化、質疑真理、挑戰客觀性和普世性的語言,用來支持自己的新霸權。在這種處境下,我認為我們面對一個新的挑戰,我自己的研判是這個挑戰在未來會越來越大,所以我是未雨綢繆。我認為一個方法是回歸那些大字眼,但是應該賦予它們不同的意義──特別是立於二十世紀下半葉的拆解之工作上──把那個工作視為對於那些大字眼的「檢驗」。檢驗之後,有沒有新的東西可以產生?我認為有,那正是我現在在嘗試的。
  如果我們想把目前的主張、理論、觀點和價值應用到未來,我們一定得訴諸於「跨脈絡」(cross-contextual)這個概念。理由很簡單:我們都無法肯定未來會變成什麼。未來總是一個新脈絡,從現在到未來,一定要跨脈絡。當然,未來有一個可能性是現在的脈絡不變動地延伸到未來,若是如此,我們就沒有「跨」。但是,衡諸當代急速變動的社會環境,這種可能不大,更大的可能性是未來總會出現一個新脈絡(不管這脈絡是「漸變」或「劇變」)。因此,如果你想提出任何理論、價值、觀念、觀點,可以應用到未來的,一定要預設它有跨脈絡的能力,不然提任何東西都沒有什麼意義,至少沒有未來性。這也是「規範性」的一個重要面向。當我們講「我應該如何」(How should I do?)時,我是指向未來(should)。這在哲學上是古老的休姆論題,概念的可投射性。只是二十世紀下半葉對「脈絡」的強調,賦予它一個新的「脈絡」。
  脈絡(context)這個概念的英文是「共-文本」的意思,由上下文來賦予一個詞的意義。把它應用到歷史脈絡、社會脈絡這樣的用法是一個隱喻性的用法,這個用法其實滲入了「文本主義」(textualism)(萬物皆文本──德希達的觀念)的涵意,因為它好像是指說:如果你要瞭解一個東西、觀念、價值、理論的意義,你應該要參考它出現的歷史和社會的各種「相關」因素或環境來理解它,但這整個歷史、社會的相關因素或環境都必須(或已經被)表達在「文本」中。當然啦,大多數人使用「脈絡」不見得預設「文本主義」,他們當然不只是考慮文本(但這仍然居多),也考慮實際的行動(所以喜歡說「歷史行動者」,在一個特定歷史脈絡下的行動者)與實際的人際關係、權力網絡、利害關係等等。
  但是,讓我們問:那些「歷史行動者」,他們有沒有考慮那個時代的未來性?他們的思考、觀念、假設、行動、價值等等,有沒有指向未來?如果有,那他們就在他們的那個歷史脈絡裏作了「跨脈絡」的考慮。那麼,請問,這種「跨脈絡的考慮」要不要列入對他們的行動之解釋和說明中?還是,他們的行動一定只能被束縛在歷史和社會的脈絡內?只能用歷史和社會的脈絡因素來解釋?如果把歷史行動者的「跨脈絡考慮」納入解釋內,那麼我們能不能產生什麼新觀點?
  如果我們把歷史行動者當年的「跨脈絡考慮」(我應該如何、或者人與社會應該如何)納入考慮,今天,我們能不能檢驗他們當年在歷史脈絡下的理論、觀念、價值究竟有沒有「跨」過來?很多很多跨不過來。但有沒有跨過來的?有。(有人可能會馬上想到,這不過就是「歷史檢驗與篩選」的那一套老調吧?不一樣。我的講法更複雜、更微妙、更辯證,請看下去。)
  跨不過來的理論、觀念、價值就留在歷史脈絡裏,證明它們只是特定族群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空、社會環境與特定文化的產物,它們可能跨過很多脈絡,但終究跨不過來──這證明它們不具「普世性」的候選者之資格。例如中國傳統的「女人應該三從四德」。現在問題是(要說明的是)為什麼它們可以跨越很多脈絡?例如跨越宋明清等等朝代?這我們就要訴諸於脈絡解釋──歷史、社會和文化的解釋。因為這個價值存在的社會具有「脈絡封閉性」或「文化封閉性」,政治、經濟與文化力量讓這個價值在那個封閉社會中持存了很長的時間。要更好地解釋這種現象,我們需要更多概念的幫助,例如「社會結構」或「文化結構」一類的,亦即社會和文化結構因素讓這個價值跨越了不同的歷史脈絡。
  什麼東西可以一直跨過不同脈絡?人性──人之自然。當然,什麼是人性?人性有什麼?會不會被視為「人性」的東西終歸是特定社會文化的產物?有,很多。「周禮」曾被儒家視為人性,但「儒家的禮」終究證明它只是特定社會文化的產物。那什麼樣的人性能一直跨過不同的脈絡?從原始人一直跨到今天?意識、感覺、欲望(食欲、性欲、不受束縛的欲求──自由)、思考能力(概念能力)、操弄工具能力等等。發源自十七世紀的「西方人權價值」(至少某一些)從十七世紀以來一直跨到今天,跨越許多不同的脈絡。我認為,這些「人權價值」是從原始人以來的人性(人之自然)潛能在十七世紀才實現出來,它們夠格作為「普世價值」的候選者。
  大多數「西方人權價值」的支持者常會直接說它是「普世價值」。從我這個跨脈絡的學說來看,這確實說得太快,頂多它只是普世價值的「候選者」。反對「西方人權價值」是普世價值的人會說:不,它只是西方特定歷史社會文化脈絡下的價值,一來今天這個世界仍然有社會和文化並不接受它,二來可以使用我之前對於「三從四德」的解釋來說明「為什麼西方人權價值能跨越如此多脈絡」,換言之,它們終究只是西方過去三百年來的權力之產物,它們反映的是西方國家和文化的利益。要反駁這種主張,先從第二點開始。實驗是檢驗能否「跨脈絡」的重要方法,在人文價值上也一樣。可以作社會實驗:開放讓一個社會的人們同時面對「西方人權價值」和「傳統文化價值」,讓他們自由選擇,要依據「西方人權價值」來生活或者依據一套不同的「傳統文化價值」來生活。如果人們選擇「西方人權價值」,那麼,「西方人權價值」就證明它跨越了另一個文化脈絡,它更接近人性的產物了。這種社會實驗其實早已發生過了。各種非西方文化傳統社會的人們,移民到西方之後,比較傾向留在西方國家或者回到自己的母國?台灣我們這一輩的人也算是(被)實驗者或見證者了,誰真心想回到戒嚴和中華文化復興的時代?回答了第二點之後再來回答第一點:那為什麼今天仍然有些社會並不接受西方人權價值?要解釋很簡單,因為它們的權力和文化結構封閉了他們人民的認知和選擇。
  有一種可能性:「西方人權價值」在未來某個歷史社會脈絡下仍然被拋棄了,證明它不是普世價值。沒錯。但是,未來什麼都有可能;而且,未來未發生的事就留給未來。反正那時候我們都不在了。未來的人證明我們錯了。但有什麼關係?被未來的人證明我們錯了會妨礙到我們今天看法的真理性?如果我們害怕被未來的人證明錯了,我們就想找一個永遠不會被未來人證明是錯誤的觀點?好比相對主義或者「徹底脈絡主義」。因為「真理是徹底地相對於脈絡」,所以,未來的人拋棄了我們今天的觀點,不代表我們錯了,因為我們的觀點相對於我們今天的脈絡是對的(真的)。「徹底脈絡主義」永遠不會被擊倒?如果一個人有這種「永遠不會被擊倒」的心態,反而顯示他想尋求「永恆真理」呢!正因為我沒有想尋求「永遠不會被否證」的心態,所以我敢於宣稱西方人權價值是普世價值的候選者。至少在今天,它們已經一路通過跨脈絡的考驗證明這一點。
  西方人權價值曾經有它誕生的歷史、社會和文化脈絡──十七世紀的歐洲社會文化、基督教背景、資本主義、中世紀自然法傳統….這是事實。但是,所有的「自然」都是在某個特定的歷史社會脈絡下被發現的(要講發明也可以),這不代表它們不是自然的──它們早已潛在哪兒,只是你沒發現或發明它。原始人不是一開始就有「家」(庇護)的欲求,但是,當這種「做為庇護的家」(而不是任何特定的組織的家庭)欲求被發現或發明時,原始人性的潛能被實現出來了,而且一直跨越不同的脈絡直到今天,我們當然可以宣稱它是自然的人性。
  很多人、團體、或社會想宣稱自己持有的特定價值是普世價值,也有很多理論和觀點的支持者想宣稱自己的想法是普遍真理。可以,人人都有此權利。但是他們的宣稱和想法要經過「跨脈絡的檢驗」,但是,在接受跨脈絡的檢驗之前,也要先接受「脈絡分析」的檢驗──「脈絡分析」就是去分析你這個特定的價值或特定觀點誕生的背景:有什麼社會、文化、權力、利益的脈絡,讓你會去宣稱、支持這樣的一個特定的價值或觀點?但是,正如同上一段的例子,特定價值和理論觀點起於特定脈絡的「事實」不會讓它只能侷限在脈絡內,而不能跨脈絡。事實上,每一個被提出來的價值、觀念、理論和觀點都在尋求跨脈絡──包括我現在在講的東西。
  發源於希臘的西方科學,經歷許多脈絡和變動,有過多次「科學革命」,有沒有什麼東西跨越脈絡?有,科學方法。多元的科學方法。方法預設目標。目標預設價值。科學家爭來爭去,從不停息。但仍然産生價值的共識──它們只是單純共識?就像你我都同意去某家餐廳吃飯一樣?或者討價還價之後同意成交(協商?)這樣的共識?正是這種「共識」的語言和涵意,我極力反對。它曲解了科學的實質內涵,也貶抑了科學家的努力。使用「共識」這個概念時,要問它的原因。科學價值共識形成的原因是什麼?因為它經過許多跨脈絡的檢驗,是跨脈絡的檢驗讓科學家産生科學目標與價值的共識,不是因為科學家有共識,所以某些價值和目標變成科學的目標和價值。缺乏跨脈絡的思維,就會搞錯因果順序,倒果為因。
  我爭論某些西方人權價值是普世價值的候選者,不代表我主張「西方思想」是普遍真理,這應該不會有人這樣質疑我吧?畢竟「西方思想」那麼廣大。不過,我倒是想談談西方思想傳統中根深蒂固的二元性思維模式。例如,在特殊和普遍之間,若不是普遍,就只能是特殊。可以看到我這個「跨脈絡」的思維是想極力超越這個二元對立性。
ps: 我在去年9 月25日也在我的「陳瑞麟的科哲絮語」發表一篇「跨脈絡」,主談意義的問題。但現在卻轉不過來,以前可以,很奇怪。不知哪裏出了問題(不小心砍斷了兩者的連結?)。
    Ruey-Lin Chen
    Ruey-Lin Chen
    我是個喜歡寫東西的人。在方格子開闢個人園地,是希望在網路上的創作可以多一個保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