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好萊塢劇本策略》吃一口故事餅乾/衝突為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篇將來講解第四章,也就是大家討論到故事時最重要的:
衝突為王
「沒有衝突,就沒有戲劇。」
所有的故事結構都在推動角色追求一個重要的「目標」,而在追求的過程中碰到了「阻礙」,就形成了「衝突」。

衝突的兩個層次

優秀的作品,會使衝突在兩個戲劇層次上同時發揮。
第一層衝突來自「外部世界」,通常是角色的外部環境造成,會存在角色的身體行動上。
以《鋼鐵人》來舉例,就是主角史塔克必須阻止反角史丹把史塔克公司的先進武器出售給恐怖份子。
第二層衝突來自「內部世界」,是指角色的情感、內心和個人衝突。
以《駭客任務》來舉例,就是尼歐必須克服自我懷疑,接受自己是拯救人類危難的救世主。
第二層的情感衝突同時也夾雜著行動衝突,所以這兩種衝突並行交織在一起,共同形成一個強大的故事。
第一層的外部衝突是所有故事中必要的元素,雖然第二層並非必要(有不少動作電影就沒有第二層衝突),但極力推薦在故事中使用,會讓故事更具有深度也更好看。
且兩個層次的衝突都需要不僅一次,而是一系列的碰撞,重複衝撞的本質必須隨著故事的發展和衝突的加劇而擴展。
在看電影的時候,可以觀察一下故事中內與外的衝突是怎麼發生、怎麼解決,以及怎麼操作的,通常優秀的作品,會符合以上描述,不僅讓兩層衝突輪流出現,還會隨著事件推動越來越巨大。
以下是書中提到,建構有效衝突的7個基本要素。

1、衝突必須激烈

激烈的衝突發展於故事內部的三個來源:
  1. 強大的對手(對立的反派)
  2. 主角的需求(渴望的目標)
  3. 高價的賭注(字面或隱喻的生死危機)
若你發現自己的故事衝突不夠激烈,可以用這三項來檢視自己的作品。
看看自己設計的對手是否太弱小?主角是否並不渴望你為他設立的目標?賭注是否太低?
當然在閱覽其他你覺得好看的作品時,也可以用這三項去檢核作品,找出該作成功吸引你的地方。

2、衝突必須看得見

外部與內心的衝突除了必須激烈之外,還必須讓觀眾看得見。
強烈的、外部的行動衝突可以確保情節活躍和具有吸引力,同時還能使主角內心的情感掙扎經由主角的行動可視化。
如果你覺得衝突難以可視化,有可能是沒有安排合理的事件,或是構成事件的合理性不夠充分,甚至有可能原本安排的核心衝突就有問題,所以可以回頭檢視一下自己設計的衝突與事件。

3、衝突必須凶險

編劇應當拋棄所有與人為善的本性。至少在寫作時。
要讓故事好看,你必須殘酷地對待自己筆下的角色。
你的工作就是找出可能落到主角身上最糟糕的事(當然也要考慮合理性),然後用最駭人聽聞、最殘忍的方式使其發生。
絕不能只有一、兩次的輕描淡寫,而是以不斷提高戲劇強度的方式貫穿整個故事。
這時,主角的對立角色(反派),就顯得特別重要,加強、增多衝突並不是讓對立角色做更多對主角不具威脅的行動或話語,而是抓住主角在乎的人、事、物進行有效的打擊。
當你感覺劇情發展不順、突兀、鬆散時,評估一下對立角色的力量和投入程度,重新構思故事,製造可以挑起衝突和持續釋放激烈衝突能量的強大對手。
若遇到瓶頸,可以多參考與自己設計相似的優秀作品,並去思考為什麼該故事會挑選其作為反派、故事是怎麼讓反派製造衝突的。

4、衝突必須不斷發展和升級,帶給主角更多的挑戰

在故事衝突的核心中,改變的原則最為重要。
對抗必須貫穿構築在劇本的每一頁上,如果衝突僅需一場戲讓主角與對立角色大對決,而該場戲又被放在後面為高潮重頭戲,那麼主角便會長時間處於無所為的窘境。
過往觀察新手的作品時,常發現新手會寫下過多不必要或衝突不夠的事件,因此在重讀自己的作品時,可以邊看邊思考這個事件有沒有確實推動故事(是否有作用)並製造下一次的衝突,若該事件沒有作用,便可將其刪除。

5、衝突必須出乎觀眾意料之外

每一個故事都必須給觀眾提供一個帶有意外轉折的有力衝突。
雖然觀眾都已經看過成千上百的電影及故事了,但是,能從其中脫穎而出的,總是包含令人驚豔的意外元素。
即使是蔚為老梗的失憶、車禍、罹癌,都能玩出新花樣,像《東宮》就巧妙地使用失憶做出精彩的愛情故事。
本書提供了一個有效找出意外的方法:
在做劇本概要時,用小卡片逐個場景寫下你的故事中下一個最可能發生的、符合邏輯的事情。
創造情節主線時,讓各場戲的第一個符合邏輯的事件一目了然。然後將卡片連成直線,黏貼在牆壁上,這就是你整部電影的場景主幹。
接下來,無論你怎麼寫,就是不要按卡片的邏輯走。
編劇絕不應該滿足於簡單或明顯的情節方案。

6、衝突必須令人信服

承上一點所說,雖然衝突必須出乎觀眾意料之外,還必須在邏輯上使人信服,否則很容易使觀眾出戲。
這也是為什麼,同樣是老梗的意外,有作者會讓觀眾覺得荒謬而笑出來,有作者則依然能刻劃深刻、使人動容。
當劇中人物的行為舉止不符合真實人性,當他們的所作所為僅僅以推動一個扭曲的情節為目的時,觀眾會覺得自己被戲弄,不僅會出戲,還會批評故事。
除了透過觀察其他同橋段的故事如何設計外,察覺自己的角色動機是否具有合理邏輯、事件的發生是否過於生硬等,也是構思與檢視故事時必須執行的過程。

7、衝突必須以有意義的方式解決

既然有競賽,就必達終點線。主角只有面對決定情節主要矛盾的最終決戰,故事才會真正富含深意。
主角的結局不是成功,就是失敗。他的成功和失敗,便代表著其中一種價值觀的勝利。
如果沒有意義深遠的結局,生活中的插曲本身並不具備有說服力的衝突。
以上便是本次的分享,原書有更詳細的範例講解如何操作,若有興趣可透過以下連結購入:
《好萊塢劇本策略》預計將更新十篇,本篇為第六篇,下篇將會分享書中關於「角色要素」的部分。若覺得我的文章不錯,歡迎按顆愛心、分享此篇貼文!
如果有任何關於故事的需求,或是對文章有疑問、亦或是想與我交流,都歡迎寄信到我的信箱:cgf35@hotmail.com
另外,最近我有開一個提問箱,若在寫故事上有遇到問題,或是有想知道我的事情,都歡迎留下提問:
https://peing.net/zh-TW/4f1089d21b372f
收到提問後,我便會抽時間寫文章回答疑問唷!
也歡迎支持我與朋友們的科幻小說:《薛丁格的社會》
裡面除了小說外,還有獲得文化部輔助的故事開發流程。
購買連結:
博客來:https://shoppingfun.co/2o_z4
金石堂:https://joymall.co/2o_zK

購買書籍若用SHOPBACK購買還可擁有2.4%~3.5%的現金回饋唷!
若沒有帳號,歡迎使用我的推薦連結註冊:https://app.shopback.com/v2V6clA3Bgb
註冊完可以領100元回饋金!
註冊完並安裝插件之後,除了電子書,只要有回饋的網站都會跳出可現金回饋的按鈕。包含APPLE、NIKE、東森購物、PChome 24h購物……等各大商城都有現金回饋唷!

avatar-img
13會員
20內容數
編劇、小說等故事相關之書籍精華整理,以及業界經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路里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篇要來談談,個人從自身經驗與前輩身上所總結的: 「成為優秀編劇最重要的三個能力」 一、不貼任何人標籤的「同理心」 人腦為了更容易處理訊息,所以習慣將事物簡化、歸類,因此人們習慣會把所有事情分「對錯」、「善惡」、「好壞」。 雖然這樣的機制有利於生存,但也使得我們容易認為所有事情都有對錯。
《第二聲鈴響》改編自懸疑小說家:哈蘭·科本(Harlen Coben)的暢銷小說:無罪之最 (The Innocent),這部劇集找來了曾拍過《佈局》、《屍物招領》等懸疑片的西班牙編導:Oriol Paulo負責,對於曾三刷《佈局》的我來說,聽到此部的第一個念頭當然就是「看就對了!」
如同小時候聽到的伊索寓言一般,我們習慣會從故事中尋找這個故事傳達給我們的意義,而編劇的功課便是,除了給觀眾一段深刻的體驗之外,還要給故事賦予意義。 大多數的人都相當抗拒改變,因為害怕這個改變會讓我們帶來負面的後果,但在故事當中,我們可以零風險的享受各式各樣的改變。
時隔一年,我與她又再度見面。 「好久不見。」我們倆對彼此說。 我們如同以往,一起漫步在從前一起讀書的國中校園。 「妳還記得嗎?當時在這裡舉辦畢業典禮時,妳覺得自己不是我最好的朋友、堅持我跟小真感情比較好,所以跟我大吵一架,說畢業後不要跟我好了。」走到國中的廣場時,我打趣地對她說。
今年一月,我和團隊的成員們出了一本科幻小說《薛丁格的社會》裡面收錄了我的作品《階級地獄》,當時創作這個作品的緣由,就是因為當下的我最關注的議題就是「階級複製」。 所謂的階級複製,就是指「下一代複製上一代階級的現象」。 為了解決階級複製的現象,所以我提出了…
本篇將繼續連同之前的文章,將九項角色特質講完,上次講解了「幽默」、「善良」、「身處險境」等三項特質,這篇則是來講講最後的三項特質:「受到朋友和家人的喜愛」、「努力」與「執著」。 如同前幾篇所說,閱讀本篇時你依然可以一邊想著自己最近最喜歡的那齣劇、那齣電影或是那個故事,來對照一下主角是否有這些特質。
本篇要來談談,個人從自身經驗與前輩身上所總結的: 「成為優秀編劇最重要的三個能力」 一、不貼任何人標籤的「同理心」 人腦為了更容易處理訊息,所以習慣將事物簡化、歸類,因此人們習慣會把所有事情分「對錯」、「善惡」、「好壞」。 雖然這樣的機制有利於生存,但也使得我們容易認為所有事情都有對錯。
《第二聲鈴響》改編自懸疑小說家:哈蘭·科本(Harlen Coben)的暢銷小說:無罪之最 (The Innocent),這部劇集找來了曾拍過《佈局》、《屍物招領》等懸疑片的西班牙編導:Oriol Paulo負責,對於曾三刷《佈局》的我來說,聽到此部的第一個念頭當然就是「看就對了!」
如同小時候聽到的伊索寓言一般,我們習慣會從故事中尋找這個故事傳達給我們的意義,而編劇的功課便是,除了給觀眾一段深刻的體驗之外,還要給故事賦予意義。 大多數的人都相當抗拒改變,因為害怕這個改變會讓我們帶來負面的後果,但在故事當中,我們可以零風險的享受各式各樣的改變。
時隔一年,我與她又再度見面。 「好久不見。」我們倆對彼此說。 我們如同以往,一起漫步在從前一起讀書的國中校園。 「妳還記得嗎?當時在這裡舉辦畢業典禮時,妳覺得自己不是我最好的朋友、堅持我跟小真感情比較好,所以跟我大吵一架,說畢業後不要跟我好了。」走到國中的廣場時,我打趣地對她說。
今年一月,我和團隊的成員們出了一本科幻小說《薛丁格的社會》裡面收錄了我的作品《階級地獄》,當時創作這個作品的緣由,就是因為當下的我最關注的議題就是「階級複製」。 所謂的階級複製,就是指「下一代複製上一代階級的現象」。 為了解決階級複製的現象,所以我提出了…
本篇將繼續連同之前的文章,將九項角色特質講完,上次講解了「幽默」、「善良」、「身處險境」等三項特質,這篇則是來講講最後的三項特質:「受到朋友和家人的喜愛」、「努力」與「執著」。 如同前幾篇所說,閱讀本篇時你依然可以一邊想著自己最近最喜歡的那齣劇、那齣電影或是那個故事,來對照一下主角是否有這些特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以主角的「求不得」為起點來構建完整的故事,提供一套思考公式,幫助作者整理思路。文章強調,除了主角的獨立能力,必須加入外在的阻礙和背景設定,以增強故事的衝突與吸引力。作者還建議透過人物小傳來構建主角的動機與背景,使讀者能夠更深入理解角色的轉變與挑戰,最終有效地展現想要達成的目標。
Thumbnail
當創作故事時,需專注於主角的外在身分,包括身份職業與動機。內在身分只在故事發展後才會展現。文章提出針對不同身分的主角,需對應對象及層次需求,才能確定故事主角。同時,作者呼籲在故事開始前不要讓內在影響外在故事。這樣的建議可應用於各類型的故事創作中。
Thumbnail
本篇介紹了反派和支線的定義,並提供瞭如何去界定反派和支線的規則和條件。作品中的反派必須帶來主角改變的契機,而支線則是輔助主角達成最終目的的具體行動。支線的作用有助於豐富故事內容、加深角色刻畫、增加情節複雜性和提供情感體驗。本文也提供了支線的類型和構建要素,並提供了相關的例子。
Thumbnail
復仇在劇情中是一個重要的要素,觀眾通過對經歷過的霸凌的主角的情感產生共鳴。編劇藉由對反派與主角的塑造,強化觀眾的認同感。此外,復仇完成後可能使主角感到虛無與迷失,進一步認識生命與原則等議題。這些思想在遊戲人中之龍8中也有所體現。
衝突是故事的重點,無論是內在還是外在,沒有衝突的故事沒人要看。 與此相對,能力是故事的賣點,目的大多是吸引感興趣的讀者前來觀賞,往往並非故事重點。 但是,所有的故事都是如此嗎?有沒有不是如此的故事?二者不可以做結合嗎?接下來將會舉例說明創作故事的方法之一,看看二者差異和二者結合的做法是什麼。
Thumbnail
在創作作品時,許多創作者很容易陷入混淆主題的局面。本文介紹瞭如何避免混淆主題,包括澄清角色內在衝突、控制故事深度和確定主角目的。透過列出角色設定格和刪除不適合主角性格的情節,作者能夠讓主題更加明確並減少讀者吸收故事的阻力。
三種視角,指的是: 1、觀眾的凝視,對於主角的理解.藉由大多數觀眾能理解或體驗過的人生經驗作設定為佳. 2、對手的阻礙,對手代表的困難.無外乎敵人太強(外部敵人)或是體制不公(包含主角在內的社會體制,小至友情愛情親情,大至社會民族國家)兩種. 3、主角的目標,以及背後的目的.一個明確可具象(最
上篇講體制不公,本篇講敵人太強. 怎樣的故事叫做敵人太強? 可以先基本認定主流商業類型電影都可以暫稱為敵人太強(雖不絕對,但十有八九). 光看預告便會讓觀眾理解到主角要完成任務,將會有強大敵人或是艱困的條件要達成或是克服,不會去想到主角必須反求諸己,自我省思與改進.雖然聽起來是一段廢話,但搞錯
繼上篇講了角色的外在與內在. 這篇要講的是角色要對抗的方向. 對抗的方向我個人一樣分為2種: 1是體制不公 2是敵人太強 一個故事只擇其一種讓角色去遭受或是挑戰,事關作者以這個有缺陷的角色想要帶領觀眾往哪裡去成長.
故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角色,這篇文章從外在與內在的角度探討角色的定義和相關概念,並結合馬斯洛需求理論探討內在追求與慾望。最後列舉網路上對於角色的定義,包括角色的類型、性格特點、動機、發展、與情節的互動、背景故事和角色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以主角的「求不得」為起點來構建完整的故事,提供一套思考公式,幫助作者整理思路。文章強調,除了主角的獨立能力,必須加入外在的阻礙和背景設定,以增強故事的衝突與吸引力。作者還建議透過人物小傳來構建主角的動機與背景,使讀者能夠更深入理解角色的轉變與挑戰,最終有效地展現想要達成的目標。
Thumbnail
當創作故事時,需專注於主角的外在身分,包括身份職業與動機。內在身分只在故事發展後才會展現。文章提出針對不同身分的主角,需對應對象及層次需求,才能確定故事主角。同時,作者呼籲在故事開始前不要讓內在影響外在故事。這樣的建議可應用於各類型的故事創作中。
Thumbnail
本篇介紹了反派和支線的定義,並提供瞭如何去界定反派和支線的規則和條件。作品中的反派必須帶來主角改變的契機,而支線則是輔助主角達成最終目的的具體行動。支線的作用有助於豐富故事內容、加深角色刻畫、增加情節複雜性和提供情感體驗。本文也提供了支線的類型和構建要素,並提供了相關的例子。
Thumbnail
復仇在劇情中是一個重要的要素,觀眾通過對經歷過的霸凌的主角的情感產生共鳴。編劇藉由對反派與主角的塑造,強化觀眾的認同感。此外,復仇完成後可能使主角感到虛無與迷失,進一步認識生命與原則等議題。這些思想在遊戲人中之龍8中也有所體現。
衝突是故事的重點,無論是內在還是外在,沒有衝突的故事沒人要看。 與此相對,能力是故事的賣點,目的大多是吸引感興趣的讀者前來觀賞,往往並非故事重點。 但是,所有的故事都是如此嗎?有沒有不是如此的故事?二者不可以做結合嗎?接下來將會舉例說明創作故事的方法之一,看看二者差異和二者結合的做法是什麼。
Thumbnail
在創作作品時,許多創作者很容易陷入混淆主題的局面。本文介紹瞭如何避免混淆主題,包括澄清角色內在衝突、控制故事深度和確定主角目的。透過列出角色設定格和刪除不適合主角性格的情節,作者能夠讓主題更加明確並減少讀者吸收故事的阻力。
三種視角,指的是: 1、觀眾的凝視,對於主角的理解.藉由大多數觀眾能理解或體驗過的人生經驗作設定為佳. 2、對手的阻礙,對手代表的困難.無外乎敵人太強(外部敵人)或是體制不公(包含主角在內的社會體制,小至友情愛情親情,大至社會民族國家)兩種. 3、主角的目標,以及背後的目的.一個明確可具象(最
上篇講體制不公,本篇講敵人太強. 怎樣的故事叫做敵人太強? 可以先基本認定主流商業類型電影都可以暫稱為敵人太強(雖不絕對,但十有八九). 光看預告便會讓觀眾理解到主角要完成任務,將會有強大敵人或是艱困的條件要達成或是克服,不會去想到主角必須反求諸己,自我省思與改進.雖然聽起來是一段廢話,但搞錯
繼上篇講了角色的外在與內在. 這篇要講的是角色要對抗的方向. 對抗的方向我個人一樣分為2種: 1是體制不公 2是敵人太強 一個故事只擇其一種讓角色去遭受或是挑戰,事關作者以這個有缺陷的角色想要帶領觀眾往哪裡去成長.
故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角色,這篇文章從外在與內在的角度探討角色的定義和相關概念,並結合馬斯洛需求理論探討內在追求與慾望。最後列舉網路上對於角色的定義,包括角色的類型、性格特點、動機、發展、與情節的互動、背景故事和角色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