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況交屋不負瑕疵擔保責任?律師專家告訴你法院判決怎麼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林律師,我最近買了一間中古屋,結果住沒多久居然發現漏水,甚至把裝潢拆開一看竟然有壁癌,在屋況說明書上,賣方都沒寫有這些瑕疵。結果我透過仲介去找賣方,賣方竟然說,買賣合約已經註明是依現況交屋了,漏水或壁癌都是現況,所以現況交屋不負瑕疵擔保責任,我不能請求任何賠償,請問真的是這樣嗎?」
過去都是直接買新成屋,房屋瑕疵都在跟建商交屋時就解決了,第一次進場買中古屋的A先生,就碰到了現況交屋的問題,很苦惱的來問我。
其實,因為近來不動產市場熱絡,新成屋價格居高不下,很多人買房會轉向購買「中古屋」或「實品屋」,而這些買賣契約,根據我的經驗,很多都會註明「合約現況交屋」、「實品屋現況交屋」等文字,而這些文字,往往就成為若交屋後對房屋狀況有爭議時,賣方的「免死金牌」,好像就不必再負任何瑕疵擔保責任、買方不能求償,真的是這樣嗎?
很多人看屋時會被美麗的裝潢吸引,所以對現況交屋的約定並不是特別在意。非當事物件,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2635038/

現況交屋,不是屋主的免責條款

所謂「現況交屋」,一般常見的合約文字是:「點交之買賣標的應以簽約時之現狀或本約之約定為準」或「乙方同意修繕項目如後:1.XXXX 2.XXXX 3...........其餘屋況依現況交屋」。
有些屋主認為,只要有上述「現況交屋」的文字,房子只要是交屋時存在的瑕疵,都算是買方已經承認且接受了,所以就不必負責。
舉例來說,曾經有網友透過我的臉書粉絲專頁「不動產法律的專家」提問:有些房屋瑕疵認定上,如氯離子超標(俗稱海砂屋)、房屋傾斜等,根本不是一般肉眼可以看出來的問題,結果都因為現況交屋的約定排除了賣方的責任,這樣不公平吧?
的確,實務上如果不是特別安排現況交屋驗屋,有些瑕疵根本很難發現,更別提有些理論上肉眼可見的瑕疵,可能交屋時被屋主用簡單裝潢「藏起來」,例如現況交屋壁癌、漏水、鋼筋外露、地板不平等問題,都可能是在交屋當下就隱藏的瑕疵。
這些瑕疵,雖然是「現況」,但屋況說明書漏水、壁癌、鋼筋外露等通通沒有勾選與揭露,難道賣方可因為有「現況交屋」的約定就逃避責任嗎?
事情當然沒有那麼簡單。

現況交屋法律判例?法院怎麼判?

目前現況交屋的法院見解,雖然沒有一個固定的最高法院判例,但基本上法院判決的見解主要有兩個重點:

1.現況交屋不代表放棄法律上的請求權

首先,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1633號民事判決已經表明:「被上訴人雖曾於交屋同意書上簽名同意:依照本房屋現況交屋,但未表明拋棄其權利,不能因同意書之書立,遽認被上訴人業已拋棄系爭房屋所生瑕疵之減少價金請求權及不完全給付之損害賠償請求權。」
白話文義意思就是,現況交屋的約定,與拋棄瑕疵擔保的權利,是兩件事情,除了明文約定拋棄瑕疵擔保等請求權,否則可請求、主張的權利法律上可是一點沒少。

2.現況是指看屋簽約時可否察知的「現況」

前面有提到,有些瑕疵根本不是交屋或簽約時可以發現的瑕疵,例如海砂屋或房屋傾斜,或是有些瑕疵被賣方故意隱藏起來了,這些「瑕疵」雖然是現況,不過如果在不動產說明書上沒寫,或根本單純看屋很難察知,賣方也沒有告知的話,即使是約定「現況交屋」,還是不能免責的。
臺灣高等法院109年度上字1032號民事判決:「....此處之『現況』,於契約當事人之認知上,應係於交屋或看屋時所得發現之『現況』,包含所在位置、範圍、可確知之屋況,於看屋當下無法確知之瑕疵,自非於買受人於看屋或簽約時認知之「現況」.............,則系爭房屋於交屋時若有足以滅失或減少其價值、通常效用或契約預定效用之瑕疵存在,仍應就瑕疵狀態是否屬於簽約時買受人可得而知之現況而分別判斷,非謂瑕疵狀態於簽約時既已存在,出賣人即可一概免責」


現況交屋ptt沒告訴你的結論

現況交屋的法律爭議,是很多網友或民眾會來諮詢的問題,如果Google搜尋打「現況交屋ptt」會出現不少提問和網友的意見,有些網路意見會告訴你,現況交屋不包含海砂屋、輻射屋,但漏水只能自己吞。有些會告訴你,現況交屋約定是無效的,買方不用理會、有些說要符合都不能住人的房屋重大瑕疵定義才能請求屋主負責等等。
其實,現況交屋絕對不是屋主可以免責的帝王條款,買方如果能證明房屋的瑕疵,是當時簽約或看屋時,沒有告知或根本憑一般看屋程序很難發現、且不動產說明書上也沒有記載的瑕疵,這樣的瑕疵就很有機會仍然可以要求賣方負責,例如房屋漏水減少價金等權利。
當然,法律上的瑕疵擔保權利有一定的行使程序和時間限制,相關的法律主張也有一定的專業性,這部份可以參考我在經濟日報的文章「買到漏水屋,能請求賠償嗎?律師教你四步驟討公道」,或向我的臉書粉絲專頁「不動產法律的專家」或網站「不動產法律的專家」提問也可以喔。
avatar-img
94會員
28內容數
很多民眾花了一輩子的心血才能存到購屋頭期款,卻遇到房屋買賣糾紛,因為不動產買賣較複雜,即使在Google搜尋「房屋買賣糾紛處理」、「房屋買賣糾紛解約」等關鍵字,得到的結論也往往眾說紛紜。所以,作為不動產專門律師,我把最常遇到的案例類型變成專題,不管你是買方/賣方,都可以學會基本的買賣房屋糾紛處理方法,快一起看下去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明忠律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林律師,我買到了漏水屋,但賣方擺爛不願意處理,該怎麼辦呢?
林律師,我買到了漏水屋,但賣方擺爛不願意處理,該怎麼辦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早期的房屋買賣交易習慣是買方直接將購屋頭期款交給屋主,這對買方的保障不夠周全,因為若遇上假屋主偽造權狀或一屋多賣爭議時,買方容易受到損害。過去自售屋主常有遭受買方「假買屋真詐騙」,買方向銀行或地下錢莊辦理高額貸款後捲款潛逃,使被害屋主遭受房財兩失甚至吃上官司糾紛。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在一般買賣交易中,買受人通常享有瑕疵擔保請求權,若物品存在瑕疵,可以要求賠償或解除契約。然而,在法院強制執行拍賣中,買受人卻無此權利,必須承擔物品瑕疵的風險。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購屋過程中發現漏水問題後,買方應該採取的五個步驟,包括檢視契約、瞭解交屋條款、通知賣方、評估責任歸屬,及在法律期限內提出訴訟。透過這些措施,買方可以有效維護自身權益,避免漏水問題所帶來的損失。
Thumbnail
買賣中古屋時,常見買賣雙方約定以「現況交屋」,假如買受人事後才發現房屋有瑕疵,還能向出賣人主張「物之瑕疵擔保責任」嗎?
Thumbnail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近年房市火熱,但部分預售屋建案因營建成本高漲或建商財務不佳周轉不靈,發生無法如期交屋,甚或爛尾樓的爭議,嚴重影響承購戶的權益。針對近期有建商因營運狀況不佳「放管」一事,黃偉哲市長對此十分重視,特別指示法制處應主動協助受害的承購戶處理預售屋爭議,爭取權益。
Thumbnail
臺灣高等法院111年度上字第1592號民事判決中,討論了消費者拋棄契約審閱期間對契約效力的影響,根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1之1條第1、2、3項規定,在企業經營者與消費者訂立定型化契約前,消費者應有30日以內之合理期間供審閱全部條款內容。
什麼是AB約? AB約是指房地產中的真假合約。在AB約買賣交易中,會有兩份不同的合約:一份是用來拉高房屋總價的假合約,並向銀行申請房貸與還有拉抬實價登錄的價格;另一份則是買方和建商簽訂的真實合約,包括真正的交易價格,並且通常會用折讓或是退款的形式,將不合理的高總價改為協議好的售價。
Thumbnail
一、「變價分割」之「原告」及「被告」均不適用《所得稅法第十四條之四第三項第一款第五目規定因調職、非自願離職或其他非自願性因素交易持有期間在五年以下之房屋、土地情形》所謂之「非自願性因素交易」。   二、出售日期係以「權利移轉證明書」上的日期。   三、降低房地合一稅稅率的方法。
Thumbnail
成屋交易時常發生的買賣糾紛,其中一個就是買到瑕疵屋,而買方常遇到的問題是有些瑕疵是交屋後才發現,可是已經在買賣契約書所附的現況說明書上簽名和註記現況點交,買方還可以請求賣方負責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早期的房屋買賣交易習慣是買方直接將購屋頭期款交給屋主,這對買方的保障不夠周全,因為若遇上假屋主偽造權狀或一屋多賣爭議時,買方容易受到損害。過去自售屋主常有遭受買方「假買屋真詐騙」,買方向銀行或地下錢莊辦理高額貸款後捲款潛逃,使被害屋主遭受房財兩失甚至吃上官司糾紛。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在一般買賣交易中,買受人通常享有瑕疵擔保請求權,若物品存在瑕疵,可以要求賠償或解除契約。然而,在法院強制執行拍賣中,買受人卻無此權利,必須承擔物品瑕疵的風險。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購屋過程中發現漏水問題後,買方應該採取的五個步驟,包括檢視契約、瞭解交屋條款、通知賣方、評估責任歸屬,及在法律期限內提出訴訟。透過這些措施,買方可以有效維護自身權益,避免漏水問題所帶來的損失。
Thumbnail
買賣中古屋時,常見買賣雙方約定以「現況交屋」,假如買受人事後才發現房屋有瑕疵,還能向出賣人主張「物之瑕疵擔保責任」嗎?
Thumbnail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近年房市火熱,但部分預售屋建案因營建成本高漲或建商財務不佳周轉不靈,發生無法如期交屋,甚或爛尾樓的爭議,嚴重影響承購戶的權益。針對近期有建商因營運狀況不佳「放管」一事,黃偉哲市長對此十分重視,特別指示法制處應主動協助受害的承購戶處理預售屋爭議,爭取權益。
Thumbnail
臺灣高等法院111年度上字第1592號民事判決中,討論了消費者拋棄契約審閱期間對契約效力的影響,根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1之1條第1、2、3項規定,在企業經營者與消費者訂立定型化契約前,消費者應有30日以內之合理期間供審閱全部條款內容。
什麼是AB約? AB約是指房地產中的真假合約。在AB約買賣交易中,會有兩份不同的合約:一份是用來拉高房屋總價的假合約,並向銀行申請房貸與還有拉抬實價登錄的價格;另一份則是買方和建商簽訂的真實合約,包括真正的交易價格,並且通常會用折讓或是退款的形式,將不合理的高總價改為協議好的售價。
Thumbnail
一、「變價分割」之「原告」及「被告」均不適用《所得稅法第十四條之四第三項第一款第五目規定因調職、非自願離職或其他非自願性因素交易持有期間在五年以下之房屋、土地情形》所謂之「非自願性因素交易」。   二、出售日期係以「權利移轉證明書」上的日期。   三、降低房地合一稅稅率的方法。
Thumbnail
成屋交易時常發生的買賣糾紛,其中一個就是買到瑕疵屋,而買方常遇到的問題是有些瑕疵是交屋後才發現,可是已經在買賣契約書所附的現況說明書上簽名和註記現況點交,買方還可以請求賣方負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