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想要確認政客是否雙重標準嗎?上雅虎新聞網吧!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日前我投書Yahoo論壇,直言「雙重標準是人性,改不了的」。那麼,身為選民,我們應該如何確認政治人物在國家大事上是否有雙重標準呢?我的答案絕對公正客觀…上雅虎新聞網,多看幾篇報導或評論就成了!
為什麼呢?三個理由。其一,我們的腦袋容量有限,記不住很多以前的事情,所以被許多政治評論者批評為「台灣人不長記性」。但確認某人是否雙重標準,卻需要對照今昔的言行,而我們通常做不到這點,需要那位當事人的政敵來幫我們回復記憶,而且顏色和當事人相同的媒體絕對不會提醒。
因此,想要看到當事人是否雙標,第一優先找顏色和當事人不同的媒體就對了。有些無色的媒體也會湊一腳,但無色並不表示必定會去挖大人物的瘡疤,因此不保證一定會報導雙標的事實!
其次,即使表面上無色,除非願意花上大把時間去確認是否有顏色,否則奉勸大家別輕信。我在投書生涯中吃過不少苦頭,找過好幾家疑似無色的媒體和言論平台,連續幾篇投書都石沉大海,花了不少時間仔細閱讀那些媒體和平台的多篇報導評論,才確認問題在於顏色不對。
例如,我曾經因為一篇「反廢死」投書,和一個看似無色的言論平台對戰了一個多月,最後頹然放棄,因為查證後確認該平台收錄的都是支持廢死的論述。換言之,即使媒體和平台在政策上沒有立場,也無法排除編輯因為立場問題而濫用自己的裁量權。
實際上,許多媒體都有明確的政治立場,目前國內最著名的當然是「天時聯」對抗「三民自」。但許多媒體或平台的顏色並不是那麼清楚,通常需要長期觀察,或花上大量時間進行確認。
這個問題自然衍生第三點:哪裡可以避免因為媒體顏色而被誤導呢?答案是Yahoo這類綜合性的新聞平台。沒錯,Yahoo確實無色,三民自和天時聯都有其二,雖然少了自由和水果,表面上無法反映藍綠的相對勢力,但納入「民報」和「華視」等綠媒後也差不多了。
舉例而言,馬英九因萊牛被綠營修理,而蔡英文則因萊豬而被藍營海K,但事實上攻防雙方的招數都差不多。綠營是「昨日之非,今日之是」,藍營是「昨日之是,今日之非」,應該各打五十大板。然而,藍媒和綠媒當中看不到自己陣營被揭瘡疤,許多看似無色的媒體也選擇性報導,但是在Yahoo上卻一覽無遺。
基於民眾的偏好,以及廣告主的「從眾」,媒體中立只是烏托邦式的理想,在現實社會很難存活。因此,有顏色是正常,無色則大多只是「盡可能中立」,只有Yahoo這類綜合性的新聞平台沒有太多的顧忌,而且可以從「合作媒體」名單中確認其是否無色。至於部分網友質疑Yahoo偏藍,我判斷應該是其網路民調參與者多屬北部民眾(通常50趴以上),調查結果可能比較有利於藍營所致。
這篇投書難免有幫Yahoo打廣告的嫌疑,但絕對是我的真心話。或許其他新聞平台也不差,但我已經習慣在Yahoo上點閱…這輩子應該跑不掉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會員
    72內容數
    針對國內相當普遍的學用落差批判,從不同的角度闡明其迷思本質,並以大量範例點出,至少以經常被視為雜而不精的企業管理領域而言,學術知識其實是非常實用的,問題在於大部分人每天都生活在管理知識當中,卻不知道自己所見到的許多事物都是管理知識的一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雜感】十個讓人無言的「再」一次人生一次剛好,「再」一次、就多了……
    Thumbnail
    avatar
    6号羊の三流世界
    2024-06-08
    【雜感】回想起父母如何拉拔我長大最近,我常常回想父母是如何拉拔我長大。 小時候媽媽帶我學琴,在家裡附近的三葉音樂教室裡,我總是和一群小朋友一起上團體課。儘管一開始,我對學琴有極大的興趣,每個禮拜最期待就是去上課,不過不到一年左右的時間,這種好奇心就瞬間轉成厭惡感,我跟我媽說我想要放棄。 「我不想花時間和金錢去上我不喜歡的鋼琴課
    Thumbnail
    avatar
    只贏推推
    2024-06-01
    【雜感】人間抉擇不悔的抉擇,成就無憾的人生──
    Thumbnail
    avatar
    6号羊の三流世界
    2024-02-19
    【雜感】人間情結因為夠鬆,所以夠緊──人間的情分大抵如此。
    Thumbnail
    avatar
    6号羊の三流世界
    2024-01-30
    【雜感】人間關節硬的腰、軟的腿,人不似人,鬼不像鬼。
    Thumbnail
    avatar
    6号羊の三流世界
    2024-01-12
    【雜感】放手,卻不斷手兒子在選擇念那所大學時,強烈建議他到外地去念書,但他有點猶豫說:「媽,我高中社團朋友、學長很多人念這所大學,申請入學上的3所學校之中,也有這所,且這所大學在我們家附近,可以省去外宿、通車的費用吔!」 最後,兒子選擇了離家最遠的大學。
    Thumbnail
    avatar
    知秋
    2022-02-07
    【雜感】我小時候認石頭當乾媽!「我從那裡來的?」很多小朋友會這樣問爸爸媽媽,小時候也這樣問過,爸爸媽媽回答說:「你是老家大樟樹下撿來的!」或「石哀撿來的!」 由於爸爸或媽媽小時候每年會去「石哀」幫我拜拜換絭,準備一條新的紅線,串上古銅錢,換上新的平安絭給我戴上。因此,有一段時間對於是撿來的說法,深信不移。
    Thumbnail
    avatar
    知秋
    2022-01-17
    雜感我將不同時間、不同事物觸發的心得湊在一塊,也許有人跟我的想法一致吧?
    avatar
    爬格子的雀榕
    2020-01-17
    雜感--關於「辛亥革命」對於中華民國國慶,我的心情一言難盡……
    avatar
    爬格子的雀榕
    2019-10-09
    雜感(就是雜亂無章的感想)這段生病的期間,筆者每天這樣看著一堆部落格,看著看著也覺得一些事情很有趣,這大概是因為發生了所謂的洗錢風暴吧,所以各大部落格的殺氣特別重。
    Thumbnail
    avatar
    王立第二戰研所
    2007-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