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始「我走過的路只有希望」,轉成問著「敢講這是失去希望的時代」,用著天真地態度「看破這虛華、不怕路歹行不怕大雨淋、心上一字敢面對我的夢、甘願來作憨人」,憨人改名勇敢的想著「想欲放棄想欲怨嘆想欲流目屎,等一天黑暗過去、苦盡甘來,人生滋味才了解」。
是的,無法安排命運好歹的你、走到現在的樣貌已沒有最初的憨樣。23年的道路走著,此時近中年的人,唱著自己20年前的創作,唱不回揮霍過的時光,唱不出無所畏懼的衝勁,唱不到已觸手不及的夢。
歌手是如此、自己也是如此。不是在哀怨的說這些,而是笑看的口吻。
雖然是五月天的歌,但王識賢的版本,台語比較到味,情感也是。
敢講這是失去希望的時代
敢講這是失去期待的所在
敢講咱一世人只有忍耐 只有憤慨 只有無奈
只有目屎無人知 吞落腹肚內
看到心願慢慢變成不甘願
才知期待未當靜靜的等待
不管咱是天才抑是奴才 只有拼著 所有氣力
挑戰無情的世間 一天一冬 一世人到永遠
一遍擱一遍
不知影 誰在安排 命運好歹 一人攏一款
有時陣 想欲放棄 想欲怨嘆 想欲流目屎
等一天 黑暗過去 苦盡甘來 人生滋味才了解
為著彼個將來
要自己 勇敢再勇敢
若有一天若我消失在世間
若有我的故事給誰人熟識
不管阮是成功抑是失敗 我的名字 號做勇敢
唱作美麗的歌曲 一字一句 一世人到永遠
一遍擱一遍
風無情 雨無情 命運也無情
若有膽 若有心 風雨算什麼
飄浪一生 就要攀過 最高的海浪
-
連假期間借了兩本書,都是李立群寫的,分別是《演員的庫藏記憶》與《一個演員的生活筆記》。這是兩本閒書,屬於沒學問的這一邊,作者自己說的;這些在高處的人、都不懂下面的人仰望的目光。當抬頭看著這些人時、「能感覺有學問的人,高明的詞都是多年來慢慢存出來,長出來的"話"」。這位已七十的演員花了十多年的撰寫,故事不免會重複、傳達的想法會多次看到,更能確信,手落筆之字句都是真實肺腑之言。
看林夕所寫的歌詞與書籍,都是一種禪意深邃的意念,把世間萬物落款在字裡行間;而把戲當人生的人,程度當然未到妙筆生花,字裡故事中也有畫龍點睛的提點。這位像遊戲人間的演員,他的成長是什麼,智慧又是如何衍生,閱讀跟歷練無形的產生、要花多久時間才算積累到通達的人情世故?總說改變是一瞬間,但變化成自然是綿延不斷的道路,用著一段段排演、一場場演出、一次次的相遇中自省自問。屬於七十年來的智慧,就這樣釋出豐富面貌供讀取借鏡。
20歲是懵懂近乎無知的自以為是,只憑毅力與情緒的橫衝直撞。
30歲是認清接近真相的裝瘋賣傻,在自信與自棄之間兜兜轉轉。
我自己曾寫下這樣的感觸,而40歲是怎樣的狀況,還沒有釐清出來,卻又是像看到一些輪廓拼裝。隱隱約約的想著、是不是因為達到「見山不是山」的過程,脫離徘徊遠觀,終於闖入迷霧環繞,而還未走出高度道看到全貌。
後來才覺得、聽歌跟閱讀吸收的方法雖不同,但無論用視覺或聽覺其實都是一樣的。書看年歲不同的文字,歌曲抽出兩個時間點,去聽去看那用時間淬鍊的成果。
這幾年越是靠近職場、靠近階級,與伴侶的對談越來越哲理,男性角度的眼光跟思考一點一滴的餵養。用顯而易見的差異來對比過往的自己,試圖將每個點能連結成線化成面看得更清楚過往的步伐、前往的輪廓,意識到這些後,像是有甚麼將破繭而出的,知道還差一點點,還在找差在那個點。也許還要再多走幾步路才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