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後的日本IT,在發展當初就受到阻礙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進入90年代後期就已經陷入致命危機

原文發佈日期:2021.9.6
原文作者:加谷 珪一
授權翻譯:波波先生

raw-image

政府為了新冠肺炎防疫而構建的IT系統不斷發生問題、瑞穗銀行的系統出現致命性故障等事件,在在顯示出日本IT與各國相比有多麼不成熟。日本從以前就不斷有人呼籲要加強技術力的提升,筆者也對此表示贊同。然而導入IT技術的潮流從1990年代開始持續到現在,經過30年的累積,卻是如今這番局面。

近年來,經常可以聽到日本是IT落後國的說法。在過去,明明就是科技領先國的日本,現在落入後段班的情形卻不是突然發生的事。我們應該認知到,日本在當初導入IT的初期階段就受到了阻礙,才會導致如今的慘狀。若不認清這個事實,從現實面祭出應對的方法,卻只是單純高喊強化開發技術,不過就是在畫一張大餅罷了。
(加谷 珪一:經濟評論家)

日本進入90年代以後,對IT的投資就沒有再增加過

關於電腦的技術,雖然從70年代開始就持續發展,但社會整體開始普及IT並對企業產生「質」的影響,卻是在90年代。眾所週知,電腦的迅速普及加上網際網路的擴張,成為了促進發展的原動力。

日本在半導體與電腦機器製造方面,在80年代取得了相應的成果,也成為世界領航者的一員。但以90年代為分水嶺,日本的IT產業失去了競爭力,社會整體的IT普及與其他先進國家相比,足足落後了一大段。

從80年代到90年代前期,日本對IT的投資金額(軟體與硬體的總額),與美國、德國、法國等先進國家相比,增加的速度是一致的。但從95年之後,這一趨勢卻急轉直下,日本在IT方面的投資額幾乎沒有增加,之後的25年投資總額呈現停滯的情況也相當異常。同時,美國對IT的投資額卻增長了3.3倍、法國3.6倍、德國1.6倍。單就數字來看,就像是日本對IT失去了興趣。

然而,日本減少對IT的投資並非有意為之。從90年代開始,日本經濟持續零成長,而另一方面各國卻迅速擴張經濟。若日本在經濟無法成長的情況下,卻必須對IT維持與過去相同的投資水準,相對來說就會產生大幅的虧損結果。

日本從90年代開始,景氣持續低迷,政府雖然相繼推出大型的財經政策,但幾乎沒有收到成效。原本民間企業應該積極投資被視為下一世代成長動力的IT技術,但實際上,日本企業並沒有向其他國家一般投入大量資金。結果導致了企業的業績無法成長,成為如今的慘狀。

毫不考慮就承襲上一年度的預算?

(繼續閱讀......) (※由於JBpress翻譯版權,請點選開啟閱讀全文)


有興趣的朋友或其他相關文章歡迎訂閱我的《日本媒體國際觀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波波先生的沙龍
52會員
103內容數
在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下,日本媒體與評論家們是怎麼看待這些問題的呢? 與聚集了日本眾多新聞工作者網站ーJBpress達成合作,不定期翻譯國際觀點相關文章,期待帶給大家不同的視野與思考方式。 ※本專題文章皆為授權翻譯作品
波波先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04
電影 《PLAN 75》與小說《篡改的命》 兩個距離這麼近但又這麼遠的國家
Thumbnail
2023/04/04
電影 《PLAN 75》與小說《篡改的命》 兩個距離這麼近但又這麼遠的國家
Thumbnail
2022/07/15
「年滿75歲即能選擇迎接安寧的人生結尾」,難道你不心動嗎? 現代版的姥捨山,由急速邁向高齡少子化的日本來刻劃此一題材,令人感觸頗深。 預計今年秋天於台灣上映的《PLAN 75》,一定不能錯過!
Thumbnail
2022/07/15
「年滿75歲即能選擇迎接安寧的人生結尾」,難道你不心動嗎? 現代版的姥捨山,由急速邁向高齡少子化的日本來刻劃此一題材,令人感觸頗深。 預計今年秋天於台灣上映的《PLAN 75》,一定不能錯過!
Thumbnail
2022/06/03
「戶外配戴口罩問題,日本政府打算隨波逐流嗎?」 隨著歐美國家對戶外配戴口罩政策的放鬆,日本國內對此議題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Thumbnail
2022/06/03
「戶外配戴口罩問題,日本政府打算隨波逐流嗎?」 隨著歐美國家對戶外配戴口罩政策的放鬆,日本國內對此議題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調查,若臺灣有1整年的時間無法製造晶片,則全球電子產業的營收損失將近5千億美元(約新臺幣14.3兆),並可能讓全球電子供應鏈停止運轉,直指臺灣半導體產業對世界的影響。
Thumbnail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調查,若臺灣有1整年的時間無法製造晶片,則全球電子產業的營收損失將近5千億美元(約新臺幣14.3兆),並可能讓全球電子供應鏈停止運轉,直指臺灣半導體產業對世界的影響。
Thumbnail
看台灣的經濟發展和目前我們能做的投資方法
Thumbnail
看台灣的經濟發展和目前我們能做的投資方法
Thumbnail
要說是誰的錯,這思維太……簡單了,傳產的老闆並沒有突然發大財,他現在有個上億資產,是30年累積下來的,換算每年是300萬,這算什麼暴利資本家?有的還是運氣好,30年前工廠買在偏僻處,都市化後擴張開發,廠房價值狂飆,原來他有預知能力,還是官商勾結數十年就等今天?
Thumbnail
要說是誰的錯,這思維太……簡單了,傳產的老闆並沒有突然發大財,他現在有個上億資產,是30年累積下來的,換算每年是300萬,這算什麼暴利資本家?有的還是運氣好,30年前工廠買在偏僻處,都市化後擴張開發,廠房價值狂飆,原來他有預知能力,還是官商勾結數十年就等今天?
Thumbnail
欠缺工業的後遺症很多,這幾年台灣開始重視防災,卻屢屢買不到台灣製造的產品,或是零組件很難全台灣製,說穿了就是產業崩掉的原因。確實沒有必要為了喝牛奶去養一頭牛,但產業邏輯是欠缺這些技術勞工,過幾年台灣若有需要,有錢也造不出來。
Thumbnail
欠缺工業的後遺症很多,這幾年台灣開始重視防災,卻屢屢買不到台灣製造的產品,或是零組件很難全台灣製,說穿了就是產業崩掉的原因。確實沒有必要為了喝牛奶去養一頭牛,但產業邏輯是欠缺這些技術勞工,過幾年台灣若有需要,有錢也造不出來。
Thumbnail
今天接了一個活動,內容是兩個日本代表跟兩個台灣代表聊台日地方創生跟社區營造的現況。原本想做個圖解,結果一查下去不得了,日本從施政組織到法令都已經大改,原本地方創生進入第二期這件事我是知道,但沒想到一查才發現第二期是把第一期作為依據的法律廢止、組織解散,然後把任務發到各部會跟地方政府執行。
Thumbnail
今天接了一個活動,內容是兩個日本代表跟兩個台灣代表聊台日地方創生跟社區營造的現況。原本想做個圖解,結果一查下去不得了,日本從施政組織到法令都已經大改,原本地方創生進入第二期這件事我是知道,但沒想到一查才發現第二期是把第一期作為依據的法律廢止、組織解散,然後把任務發到各部會跟地方政府執行。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台灣成功的防疫除了讓蔡英文政府受到日本國民的讚賞之外,另一位受到日本媒體關注的人物就是「台灣的IT大臣」ー唐鳳 其中主要的背景是就,在隔離防疫生活當中,日本舉國上下突然發現,自己居然是IT落後國!?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今日的局面,從這篇文章也許我們能夠窺見一二!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台灣成功的防疫除了讓蔡英文政府受到日本國民的讚賞之外,另一位受到日本媒體關注的人物就是「台灣的IT大臣」ー唐鳳 其中主要的背景是就,在隔離防疫生活當中,日本舉國上下突然發現,自己居然是IT落後國!?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今日的局面,從這篇文章也許我們能夠窺見一二!
Thumbnail
圖源於:https://unsplash.com/photos/viZuEmyzuZI 希望你看到這標題不要覺得怪怪的,我並不僅是想說台灣人口老化問題嚴重的問題,而是我今日看到的網路新聞"2020年StartupB創業生態系排名 臺北市躍上國際版圖”仔細一看發現裡面內容是在講說台北市創業生態排
Thumbnail
圖源於:https://unsplash.com/photos/viZuEmyzuZI 希望你看到這標題不要覺得怪怪的,我並不僅是想說台灣人口老化問題嚴重的問題,而是我今日看到的網路新聞"2020年StartupB創業生態系排名 臺北市躍上國際版圖”仔細一看發現裡面內容是在講說台北市創業生態排
Thumbnail
今天焦點─全球資訊及通訊科技排行榜 
Thumbnail
今天焦點─全球資訊及通訊科技排行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