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筆.劇場乖乖文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劇場迷人的特有文化

劇場的祭台文化,是我很喜歡的 part,那是一種心意的表達。所有工作人員,不管是導演、演員、幕後技術、行政等等全部都會聚集在台上,拿香拜拜,這是我們在演出前會做的事情,通常都會挑個技術完成度差不多的日子在演出前。首先,由製作人、劇團代表拿三支香稟報演出的訊息並祈求平安順利,接著所有工作人員開始以順時鐘的方向,四個方向點來做祭拜,最後香放到香爐後還會雙手合十於舞台上再多拜一會。若遇上劇團當中有不拿香的朋友們,則是會聚集在旁邊一小撮禱告,很奇妙的景色同時發生在場上。在劇場裡,因安全的考量對於明火是有嚴格的規定,每個場館的管制也不大相同。倘若遇到不能點香在舞台上的場館,我們則會改到卸貨口來做這件事。
我從來沒搞清楚過祭祀「三牲四果」需要的東西,桌上一定有水果跟零食,水果要特定的數量、還有些不可以用,我比較常見到的有香蕉跟蘋果。家裡沒有拜拜的習俗,這方面的知識可說是薄弱,不過,這股「祭台」舉動、儀式感,倒是成了我在劇場裡很喜歡的時刻。從古至今,人們感謝天地祈求豐收平安等,因而產生各種習俗、儀式。到了現今社會, 隨著時代變遷,很多思想觀念的改變,有許多儀式的東西反而成了繁文縟節或是不合時宜,有些則是沒有傳承而漸漸地消失。仍然有些美意、心意,是很值得留存下來的。

台灣特有「乖乖文化」

說到祭台上的零食,絕對會有綠色乖乖,而且數量還不少。在我還沒踏入劇場前,曾經短暫跟過錄音場的時候,就經常口耳相傳的聽到,機器邊要放綠色乖乖,確保一切順利,電腦乖、硬碟乖、機器們都穩定正常work。漸漸地我也開始在我家裡的工作室裡放了一包,而且上頭還有中元期間限定的字樣。有一回要去上海 run show,我還特別放了幾包在行李箱,帶出國用。關於乖乖,有各式各樣的使用說明,有人說絕對不能吃,尤其在劇場的工作週裡面,是被賦予著重要使命的,在燈光控台、音響控台等地方。有人說結束後,就要處理掉,但也有人拿回家吃掉。有人說更換有時節,跟鬼門開關有關係,我則是家裡的放到我覺得差不多要換為止。眾說紛紜,一切這些,不管嚴謹還是寬鬆的觀點,真正最重要的,還是一股心意。這股乖乖文化,至今成了台灣坊間廣為流傳的特產!
延伸閱讀:關於乖乖的歷史與使用說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eichung Shi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劇場,是個魔幻的地方。我們在這個空間裡,建造一個世界。 我不是在劇場,就是在前往劇場的路上
這方向來自 Dorian Vi IV I V 以及遊走於 9、11、13 的旋律線
《色度》(Chroma),德瑞克.賈曼(Derek Jarman)的色彩書寫,一本總讓人愛不釋手。 頭一回閱讀這本小書時,有如觀看高達的電影,最有印象的感覺-大量的引用。似懂非懂
Chill chill 的涼感 在鮮豔的色彩裡漂浮
Drawing by Chung Music compose by Chung 漫無目的的 於虛無間閒晃 那一天 炎熱的午後 走著走著 淡淡的一股藍色氣息 漸漸地瀰漫著周遭 似乎有一點涼意 湖岸邊的無人村莊 一小叢的聚落 散發著神秘的牽引 盯著 在這有點迷濛的藍色湖水 Watercol
一個空間 一段時間 一杯熱咖啡 一張圖與一首音樂的搭配
劇場,是個魔幻的地方。我們在這個空間裡,建造一個世界。 我不是在劇場,就是在前往劇場的路上
這方向來自 Dorian Vi IV I V 以及遊走於 9、11、13 的旋律線
《色度》(Chroma),德瑞克.賈曼(Derek Jarman)的色彩書寫,一本總讓人愛不釋手。 頭一回閱讀這本小書時,有如觀看高達的電影,最有印象的感覺-大量的引用。似懂非懂
Chill chill 的涼感 在鮮豔的色彩裡漂浮
Drawing by Chung Music compose by Chung 漫無目的的 於虛無間閒晃 那一天 炎熱的午後 走著走著 淡淡的一股藍色氣息 漸漸地瀰漫著周遭 似乎有一點涼意 湖岸邊的無人村莊 一小叢的聚落 散發著神秘的牽引 盯著 在這有點迷濛的藍色湖水 Watercol
一個空間 一段時間 一杯熱咖啡 一張圖與一首音樂的搭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中元節習俗(搶孤、普渡、放水燈、祭拜) 搶孤: 「搶孤」是台灣傳統的民間活動,通常在節慶或廟會中進行,參加者會在指定的時間和地點爭搶一個放在高處的「孤」,這個「孤」通常是一個裝滿香火和祝福的物品。這項活動常見於農曆七月或其他重要的節日,目的是祈求安、健康和好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源自彰化地區的祭空棺與祭三喪儀式,來避免家族疾病的傳承。文章也談到隨著時代演變,這些習俗因應改進,諸如改用硃砂開光,並使用素鴨取代活鴨,或者有更有創意的象徵辦法事。此外,對於義正辭嚴的祭三喪隊伍,民眾可以向法師索取平安符,無須擔心帶回家會招惹疑慮。
Thumbnail
拜拜對台灣人而言應該不會是件陌生的事。 (不知道非佛教基督教人是否也會拜拜) 一般拜拜的時候會準備很多供品, 拜完神明後, 那些供品大家會吃掉嗎? 我自己以為拜完了後的供品大家一起享用是件非常理所當然的事。 但在日本好像不是…。       事情是這樣的。    日本
CH台灣有哪些傳統文化 做成2D電玩遊戲可以在全球市場創下佳績? 新創科技創新科技如何與文化共融? 幸福課程 fb 幸福教練黃老師 潮資訊媒體 台灣有豐富的傳統文化 可以融入2D電玩遊戲並在全球市場取得成功。 以下是幾個具有潛力的台灣傳統文化元素: 廟會文化:
Thumbnail
祭改,又稱祭解、改運,是一種台灣的民俗儀式。祭改意思是:「祭」祀事主、「改」掉厄運。 傳統上,華人的生活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規範,讓人們去依循。曾經,我在年少時不太相信拜拜求神這回事,總覺得這就是流傳下來的風俗,沒什麼科學根據
Thumbnail
在臺灣,制解是一種傳統的習俗,旨在祭煞與改運。想要知道自己的生肖制解該如何進行,以及中和福和宮制解儀式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本文為你詳細介紹。
家裡是個言論自由、政治自由、宗教自由的地方,但是因為我從小就帶著小孩這樣子過年,所以小孩好像也就習慣這個樣子了! 每個鄉市鎮都有自己大廟,台灣一般都是開彰聖王、保生大帝或是清水祖師。正月初一子時,都是去大廟拜拜,回家後睡個覺,早上起床後,要嘛去新竹天公壇,要嘛去宜蘭大里天公廟-慶雲宮拜拜,反正正月
Thumbnail
○2024龍年,台灣宮廟有【搶頭香】迷信活動,民眾將香枝亂丟,這實是對神明大大的不恭敬! 神明降禍都來不及,何來保佑吉祥? 人人應學習正確的宗教祭祀禮儀與觀念,就是敬畏神明,如在眼前,肅穆心態,端正身行。同時學習正信的宗教供奉祭祀意義,才不會忙碌半天,誤認為神明保佑,結果卻是造惡得罪神明而不自知!
文章介紹臺灣傳統制解(閩南語祭改)習俗,並分享了中和福和宮參與制解法會的流程記錄。傳統習俗認為每個生肖每年均有流年關煞與沖犯凶星,需依據生肖進行制解儀式。中和福和宮近期的參與流程也有了一些調整,文章將提供讀者相關資訊。
在台灣的傳統中,為土地神(土地公)是地方的財神,能夠保佑商家生意興隆,高朋滿座,客似雲來。每月的初二、十六,稱為「做迓日」,商家大多會作迓,主要以三牲(雞肉、豬肉、魚肉)等肉類祭品祭拜土地神。 《台灣省通志》:「土地公亦為商人所崇拜之財神。商家例於每月望朔之翌日,具饌祭祀土地神,曰作迓(或牙),又曰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中元節習俗(搶孤、普渡、放水燈、祭拜) 搶孤: 「搶孤」是台灣傳統的民間活動,通常在節慶或廟會中進行,參加者會在指定的時間和地點爭搶一個放在高處的「孤」,這個「孤」通常是一個裝滿香火和祝福的物品。這項活動常見於農曆七月或其他重要的節日,目的是祈求安、健康和好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源自彰化地區的祭空棺與祭三喪儀式,來避免家族疾病的傳承。文章也談到隨著時代演變,這些習俗因應改進,諸如改用硃砂開光,並使用素鴨取代活鴨,或者有更有創意的象徵辦法事。此外,對於義正辭嚴的祭三喪隊伍,民眾可以向法師索取平安符,無須擔心帶回家會招惹疑慮。
Thumbnail
拜拜對台灣人而言應該不會是件陌生的事。 (不知道非佛教基督教人是否也會拜拜) 一般拜拜的時候會準備很多供品, 拜完神明後, 那些供品大家會吃掉嗎? 我自己以為拜完了後的供品大家一起享用是件非常理所當然的事。 但在日本好像不是…。       事情是這樣的。    日本
CH台灣有哪些傳統文化 做成2D電玩遊戲可以在全球市場創下佳績? 新創科技創新科技如何與文化共融? 幸福課程 fb 幸福教練黃老師 潮資訊媒體 台灣有豐富的傳統文化 可以融入2D電玩遊戲並在全球市場取得成功。 以下是幾個具有潛力的台灣傳統文化元素: 廟會文化:
Thumbnail
祭改,又稱祭解、改運,是一種台灣的民俗儀式。祭改意思是:「祭」祀事主、「改」掉厄運。 傳統上,華人的生活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規範,讓人們去依循。曾經,我在年少時不太相信拜拜求神這回事,總覺得這就是流傳下來的風俗,沒什麼科學根據
Thumbnail
在臺灣,制解是一種傳統的習俗,旨在祭煞與改運。想要知道自己的生肖制解該如何進行,以及中和福和宮制解儀式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本文為你詳細介紹。
家裡是個言論自由、政治自由、宗教自由的地方,但是因為我從小就帶著小孩這樣子過年,所以小孩好像也就習慣這個樣子了! 每個鄉市鎮都有自己大廟,台灣一般都是開彰聖王、保生大帝或是清水祖師。正月初一子時,都是去大廟拜拜,回家後睡個覺,早上起床後,要嘛去新竹天公壇,要嘛去宜蘭大里天公廟-慶雲宮拜拜,反正正月
Thumbnail
○2024龍年,台灣宮廟有【搶頭香】迷信活動,民眾將香枝亂丟,這實是對神明大大的不恭敬! 神明降禍都來不及,何來保佑吉祥? 人人應學習正確的宗教祭祀禮儀與觀念,就是敬畏神明,如在眼前,肅穆心態,端正身行。同時學習正信的宗教供奉祭祀意義,才不會忙碌半天,誤認為神明保佑,結果卻是造惡得罪神明而不自知!
文章介紹臺灣傳統制解(閩南語祭改)習俗,並分享了中和福和宮參與制解法會的流程記錄。傳統習俗認為每個生肖每年均有流年關煞與沖犯凶星,需依據生肖進行制解儀式。中和福和宮近期的參與流程也有了一些調整,文章將提供讀者相關資訊。
在台灣的傳統中,為土地神(土地公)是地方的財神,能夠保佑商家生意興隆,高朋滿座,客似雲來。每月的初二、十六,稱為「做迓日」,商家大多會作迓,主要以三牲(雞肉、豬肉、魚肉)等肉類祭品祭拜土地神。 《台灣省通志》:「土地公亦為商人所崇拜之財神。商家例於每月望朔之翌日,具饌祭祀土地神,曰作迓(或牙),又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