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居,你敢嗎?—《貝加爾湖隱居札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受夠都市了。捷運上每個人都低著頭滑手機,但我無法再盯著任何螢幕半秒鐘。隨時準備閃躲路人,唯恐無意的接觸成為冒犯。等著電梯從一樓升到十四樓,再等電梯一層一層吐出人。等九十秒的紅綠燈。等還有十分鐘才到的公車。過度密集的人類約束在過度繁複的社會秩序裡。

  想像一下:如果能遠離人煙,在依山傍湖的小木屋裡,要取暖就自己劈柴,要吃肉就自己捕魚。不需順從任何規範,不用看今天星期幾。脫離人事、沉澱內心、與自然萬物和平共存。某天可能因著小小覺察從此大徹大悟、煥然一新,成為全新的人。像過往那些哲學家、藝術家、文學家一樣,在這樣的經驗裡淬鍊出經典的成就。啊,多令人嚮往。

  但現實是我們都不是那樣的曠世奇才。也因此,比起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或娜恩雪伯德(Nan Shepherd),席爾凡戴松的隱居經驗更引我共鳴。這不是什麼正面勵志的故事,沒有從谷底重生,沒有劫難後幸福快樂的日子。他的隱居經驗除了浪漫與美好,同時也充滿困惑、質疑與嘲諷。諷刺都市生活、嘲笑俄國文化,對身為法國布爾喬亞的自己也絕不手軟。戴松一日一日寫下他六個月間的經歷與思索,揭示他的欣喜與痛苦、質疑與平靜,正負情緒輪番上陣,反反覆覆近乎瘋狂(也可能因為伏特加喝太多)。隱居在西伯利亞的小木屋,真的美好嗎?快樂嗎?啟發嗎?戴松赤裸裸地把自己的矛盾與可笑攤在貝加爾湖畔。隱居會不會只是在逃避?為了不想面對這個人生、這個世代的悲傷與虛幻,才躲到森林深處的木屋裡默默灌醉自己?(p.196)

Je vais enfin savoir si j'ai une vie intérieure.

  隱居開始,終於要揭曉我究竟有沒有內在生命。(p.36)

  獨自一人時,懷疑自己的聲音總是特別大。我真的能獨自出國嗎?我真的能勝任這份工作嗎?我真的能跑完馬拉松嗎?我們總有期待,但也會怕期待換來失望。畢竟那些光鮮亮麗的成功經驗就是因為少見才值得稱頌。驚心動魄的壯遊故事、異國新奇的打工旅行、出國留學後開啟美好新生活…。我們常看到這樣的故事,但忽略了不值一哂的,甚至充斥痛苦、懊悔、不堪回首的那些。沒人注目欣羨,並不代表沒有發生。戴松終究是去隱居了,但把期間的懷疑人生記錄了下來。

  戴松擅長攫取矛盾。他坦然擁抱我們這些第四級國家人民**的矛盾:只有都市人才會嚮往隱居。得先在現代社會裡因為內心的消化不良感到痛苦,才會開始渴望一座林中小屋。得先在因循盲從的生活裡日漸僵硬、困在油膩的舒適圈中,我們才成熟到能受森林召喚 (p.158) 。我們對隱居的期待其實也是矛盾的:木屋好似與萬物隔絕,但其實風、冰雪、陽光、水、樹木的氣味,甚至昆蟲都鑽進了木屋;在都市裡,柏油反而隔絕了我們的腳與大地,石牆分隔了每一個人 (p.86) 。

  對,我們充滿著矛盾,但這就是當今整個世代的困境。我們無法脫離文明社會,必須靠著他人消費才能賺錢繳健保費。我們帶著環保餐具追求滿足味蕾的料理,吃入超乎維生所需的熱量。我們躲進荒野想逃離人群卻又把更多人帶進了荒野。人類光是存在就在破壞環境。身而為人,在自己存活與保護自然間我們必須面對這個矛盾。但這不妨礙我們的基因記得對自然的渴望,不妨礙戴松在窗前認識了山雀,開始喜愛並敬佩它的存在;不妨礙他撥開垂掛在樹梢上的苔癬門簾,穿過矮松攀上山頭,夜裡躺在松葉鋪成的床上,聽著木柴燃燒的聲響捨不得入睡。

  若說要從戴松的隱居中學會什麼,大概就是:就算杜絕了網路文明,萬般劫難地到達某地,並不見得就會換得神性經驗,不一定就能重生。關鍵仍是自己。隱居,是一個逼人面對自我的機會。覺得人生無趣嗎?想改變嗎?那試看看到森林深處的小木屋吧。但如果你在小木屋裡仍舊覺得世界灰暗、四周環境令人難以忍受,那問題根本就是你自己,是你自己無法忍受你自己。

  但也可能在傍晚時分走到結冰的貝加爾湖上,只消看向地平線一眼,山、森林、木屋,這樣的美就已足夠拯救一切。

Un simple coup d'oeil à l'horizon me convainc de la force de mon choix: cette cabane, cette vie-là. Je ne sais pas si la beauté sauvera le monde. Elle sauve ma soirée.

我不知道美是否將拯救世界,但眼前美拯救了我的夜晚。


*關於首圖:戴松提到俄羅斯畫家瓦西里·彼羅夫(Vassili Perov)的作品,可能可以稱作高地上的獵人吧。這幅畫吸引他的原因是這幅畫裡完全沒有期望,描繪的是當下、瞬間的幸福:三位好友聊著生活、歡笑。沒有期望,但可以幸福。
**關於國家貧富分級可以參考漢斯羅斯林的《真確》一書或是本系列上一篇文

參考書目:
《Dans les forêts de Sibérie》. Sylvain Tesson. folio 5586, 2013.
《貝加爾湖隱居札記》。席爾凡.戴松著,梁若瑜譯。木馬文化出版。2020年六月。

本系列相關文章:
如果要帶一箱書出走—《貝加爾湖隱居札記》的隱世書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崎路
26會員
78內容數
小時候從書裡找到世界,長大後從世界回頭梳理人生。
崎路的其他內容
2025/03/30
柯妮可娃的這本《騙局》是2016年出版的書,著實超久以前了。然而騙局從來沒有退流行,反而在這個世代更加猖狂。到底為什麼人這麼容易被騙?人類學不乖嗎?
Thumbnail
2025/03/30
柯妮可娃的這本《騙局》是2016年出版的書,著實超久以前了。然而騙局從來沒有退流行,反而在這個世代更加猖狂。到底為什麼人這麼容易被騙?人類學不乖嗎?
Thumbnail
2025/02/23
你讀過《蒼蠅王》嗎?一群男孩漂流到孤島上,互相爭鬥你死我活、顯示人本性邪惡的故事? 你聽過那個夜深巷弄中一位女子被人追逐攻擊三次直至死亡,附近三十多位目擊者都緘默看著惡行發生的旁觀者故事嗎? 如果你聽過這些故事,你一定知道人類有多可怕。 但羅格˙布雷格曼重新挖掘這些故事後,跟你說,這些都是假的。
Thumbnail
2025/02/23
你讀過《蒼蠅王》嗎?一群男孩漂流到孤島上,互相爭鬥你死我活、顯示人本性邪惡的故事? 你聽過那個夜深巷弄中一位女子被人追逐攻擊三次直至死亡,附近三十多位目擊者都緘默看著惡行發生的旁觀者故事嗎? 如果你聽過這些故事,你一定知道人類有多可怕。 但羅格˙布雷格曼重新挖掘這些故事後,跟你說,這些都是假的。
Thumbnail
2024/11/04
尋找母樹,看起來好似性靈成長的書,但這本書不是要你向內心尋找遺失的什麼。這個母樹不是概念、也不是蓋婭;這個母樹,是誠摯地要說:走進森林裡,你眼前的樹,會照顧圍繞在它身邊的樹、它的子孫、由它自身的種子散播落地長成的樹。 你如果在想:說得簡單,你有證據嗎? 這本書正就給你了你想要的證據。
Thumbnail
2024/11/04
尋找母樹,看起來好似性靈成長的書,但這本書不是要你向內心尋找遺失的什麼。這個母樹不是概念、也不是蓋婭;這個母樹,是誠摯地要說:走進森林裡,你眼前的樹,會照顧圍繞在它身邊的樹、它的子孫、由它自身的種子散播落地長成的樹。 你如果在想:說得簡單,你有證據嗎? 這本書正就給你了你想要的證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大學生的讀書心得01 看看沒出社會的大學生談隱居的浪漫
Thumbnail
大學生的讀書心得01 看看沒出社會的大學生談隱居的浪漫
Thumbnail
他能在日復一日的緩慢時間裡,真實的感受到情緖的起伏,感受到生活裡微小細緻的變動,也感受到四周生命波動,即使所在之處一片荒蕪,每每被寂靜與無盡的黑暗包圍,只要他還有可立足窩身的小木屋,那麼他就得以滿足如擁有一切。
Thumbnail
他能在日復一日的緩慢時間裡,真實的感受到情緖的起伏,感受到生活裡微小細緻的變動,也感受到四周生命波動,即使所在之處一片荒蕪,每每被寂靜與無盡的黑暗包圍,只要他還有可立足窩身的小木屋,那麼他就得以滿足如擁有一切。
Thumbnail
為什麼想搬去一個全新的地方。
Thumbnail
為什麼想搬去一個全新的地方。
Thumbnail
貝加爾湖隱居札記 Dans les forêts de Sibérie 作者 Sylvain Tesson 譯者 梁若瑜
Thumbnail
貝加爾湖隱居札記 Dans les forêts de Sibérie 作者 Sylvain Tesson 譯者 梁若瑜
Thumbnail
關於孤獨、寂靜的書何其多,但這是我看過寫得最好的。畢竟是非常難得的人生經歷,有最極端的參照值。隱居是否象徵逃避,還是純粹是一種夢想生活?來到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生活,究竟是什麼樣的概念? 隱居是否象徵逃避,還是純粹是一種夢想生活?來到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生活,究竟是什麼樣的概念?
Thumbnail
關於孤獨、寂靜的書何其多,但這是我看過寫得最好的。畢竟是非常難得的人生經歷,有最極端的參照值。隱居是否象徵逃避,還是純粹是一種夢想生活?來到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生活,究竟是什麼樣的概念? 隱居是否象徵逃避,還是純粹是一種夢想生活?來到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生活,究竟是什麼樣的概念?
Thumbnail
他的隱居經驗除了浪漫與美好,同時也充滿困惑、質疑與嘲諷。諷刺都市生活、嘲笑俄國文化,對身為法國布爾喬亞的自己也絕不手軟。戴松一日一日寫下他六個月間的經歷與思索,揭示他的欣喜與痛苦、質疑與平靜,正負情緒輪番上陣,反反覆覆近乎瘋狂(也可能因為伏特加喝太多)。隱居在西伯利亞的小木屋,真的美好嗎?快樂嗎?
Thumbnail
他的隱居經驗除了浪漫與美好,同時也充滿困惑、質疑與嘲諷。諷刺都市生活、嘲笑俄國文化,對身為法國布爾喬亞的自己也絕不手軟。戴松一日一日寫下他六個月間的經歷與思索,揭示他的欣喜與痛苦、質疑與平靜,正負情緒輪番上陣,反反覆覆近乎瘋狂(也可能因為伏特加喝太多)。隱居在西伯利亞的小木屋,真的美好嗎?快樂嗎?
Thumbnail
截圖自博客來書籍介紹 週末午後,以窗外的滂沱大雨為配樂,翻開貝加爾湖隱居札記,開始體驗作者帶給我們的寒冷嚴冬及絕美湖景。 作者曾有一次在貝加爾湖畔小憩三天的美好經驗,讓他對自己許諾,總有一天他要回到這裡。在開始這段貝加爾湖的隱居生活前,他覺得有忙不完的工作,回不完的信,見不完的人,對於生活中的
Thumbnail
截圖自博客來書籍介紹 週末午後,以窗外的滂沱大雨為配樂,翻開貝加爾湖隱居札記,開始體驗作者帶給我們的寒冷嚴冬及絕美湖景。 作者曾有一次在貝加爾湖畔小憩三天的美好經驗,讓他對自己許諾,總有一天他要回到這裡。在開始這段貝加爾湖的隱居生活前,他覺得有忙不完的工作,回不完的信,見不完的人,對於生活中的
Thumbnail
隱居札記,非常適合最近疫情下的我們居家閱讀的書。 這本書是一個日記體裁的書,其實就是作者席爾凡・戴松在貝加爾湖畔的小木屋隱居半年的日記。裡面有大量的山林生活、動植物的描寫,貝加爾湖畔自然景色的變化,以及隱居者的心境描寫。可以讓我們這些心靈枯萎的都市人一探隱居山林的真實樣貌。
Thumbnail
隱居札記,非常適合最近疫情下的我們居家閱讀的書。 這本書是一個日記體裁的書,其實就是作者席爾凡・戴松在貝加爾湖畔的小木屋隱居半年的日記。裡面有大量的山林生活、動植物的描寫,貝加爾湖畔自然景色的變化,以及隱居者的心境描寫。可以讓我們這些心靈枯萎的都市人一探隱居山林的真實樣貌。
Thumbnail
三月二十六日 大概先得在身體中灌一大堆伏特加,才能達到獨自一人漂浮在冬天零下數十度的貝加爾湖小木屋宇宙的浮力。 我喜歡待在被窩裡讀這本書,不是被窩裡的地方不行,白天或是夜晚都可以。 貝加爾湖的小木屋給了作者冬天的溫暖藏身處,我的被窩則在這個被寒流北風滲透了的租屋公寓中,給了我賴在床上的絕對理由。貝
Thumbnail
三月二十六日 大概先得在身體中灌一大堆伏特加,才能達到獨自一人漂浮在冬天零下數十度的貝加爾湖小木屋宇宙的浮力。 我喜歡待在被窩裡讀這本書,不是被窩裡的地方不行,白天或是夜晚都可以。 貝加爾湖的小木屋給了作者冬天的溫暖藏身處,我的被窩則在這個被寒流北風滲透了的租屋公寓中,給了我賴在床上的絕對理由。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