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的隨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一陣子到南部演講,接送我來回高鐵站的朋友忽然說:「你們台北人都比較瘦!」「咦?!」我好奇他為什麼有如此感覺。

「因為你們台北人都搭捷運,上上下下走樓梯,然後從捷運站到目的地也是會走上一段路,不像我們到哪兒都開車或騎摩托車直到門口,根本就沒有機會走路。」

想一想的確好像也是如此,在東京或巴黎習慣搭乘捷運通勤的人,身材似乎也比較纖細些。不過,這些年除了走路上下班之外,為了健康目的的走路也蔚為風潮,甚至更進階到為了休閒或心靈層次的走路。

的確,行走可以是散步、漫遊、晃蕩的休閒,也可以是實用性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求生存的拓荒;行走更可以是從養生到心靈禪修的一種方式。宗教的虔敬者以沿街托缽、甚至用幾跪幾叩的苦行,甚至可以說是化身為暮鼓晨鐘來敲醒世人。

自古以來,僧侶有種修行的功課,就稱為「經行」,不斷地走路,有意識地藉著走路靜下心,進而觀照全身。澳洲原住民從遠古至今足跡穿梭於廣漠的大地,編織成夢的路徑,他們經由記誦吟唱夢的歌聲中,找到自己與腳下土地的位置。

從小至今,我一直都很喜歡走路,走路的感覺很踏實,而且它是有意識的行為之中,和呼吸、心跳等無意識的身體韻動最為接近的,因此走路雖是屬於生理上的動作,卻可以從中激發出心靈的思維與領悟。

走路也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最好的方式,一則是慢,另一則是隨興,隨時可以停駐,也隨時可以往旁、往前或往後探索。

就像法國哲學家盧梭在他寫的「懺悔錄」裡這麼寫著:「我喜歡隨心所欲地走路,隨處暫停稍歇。這種漂泊是我需要的生活。天色美好在優美的景緻中不疾不徐,一步一腳印地走路,邁向旅途盡頭某個宜人的事物;在所有的生活方式中,就這種方式最討我歡喜。」

是的,在追求迅速的時代,許多人開始警覺到「慢下來」使我們的心靈、精神或生理都更為健康,也發現步調慢一點,才能感受多一點、體會多一點、享受也多一點。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一)拯救荒野 從拯救荒心開始 1992地球高峰會議上,當時担任參議員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曾經講了一段話:「什麼地方,人的精神被踐踏了,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感到無力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活於驚悸中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什麼地方,人活著感受不出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時,生態
Thumbnail
2025/05/03
 (一)拯救荒野 從拯救荒心開始 1992地球高峰會議上,當時担任參議員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曾經講了一段話:「什麼地方,人的精神被踐踏了,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感到無力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活於驚悸中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什麼地方,人活著感受不出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時,生態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藏語中,人類這個字指的是行走的存在,或是且走,且徬徨的存在。 長,還有整個居住城市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當然,我自己開始喜歡這件事,也與京都有點關係。走路可能是人類一開始存在這個世上最原始的存在方式,回歸走路,正是回歸最根本的自己。沒有人會一開始知道自己喜歡甚麼,都是經歷過了一些事情,才會變成現在
Thumbnail
在藏語中,人類這個字指的是行走的存在,或是且走,且徬徨的存在。 長,還有整個居住城市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當然,我自己開始喜歡這件事,也與京都有點關係。走路可能是人類一開始存在這個世上最原始的存在方式,回歸走路,正是回歸最根本的自己。沒有人會一開始知道自己喜歡甚麼,都是經歷過了一些事情,才會變成現在
Thumbnail
行走,可以是散步、漫遊、晃蕩的休閒,也可以是實用性的從一個方到另一個地方求生存的拓荒;當然,行走更可以從養生健身到心靈禪修的一種方式,同時,自古以來一直有沿街托缽,甚至用幾跪幾叩的苦行化身為暮鼓晨鐘來敲醒世人。甚至,在現代,流浪已是打開眼界讓生命寛廣與更有韌性的必要養分了!  在「浪遊之歌」書裏這
Thumbnail
行走,可以是散步、漫遊、晃蕩的休閒,也可以是實用性的從一個方到另一個地方求生存的拓荒;當然,行走更可以從養生健身到心靈禪修的一種方式,同時,自古以來一直有沿街托缽,甚至用幾跪幾叩的苦行化身為暮鼓晨鐘來敲醒世人。甚至,在現代,流浪已是打開眼界讓生命寛廣與更有韌性的必要養分了!  在「浪遊之歌」書裏這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每當我們在走路的時候,原本煩躁焦慮的心情,隨著我們一步一步往前走,這種煩躁的感覺會一點一點散去,走了一段時間之後,心中便會感覺一片寧靜。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每當我們在走路的時候,原本煩躁焦慮的心情,隨著我們一步一步往前走,這種煩躁的感覺會一點一點散去,走了一段時間之後,心中便會感覺一片寧靜。
Thumbnail
有調查研究發現,一九五0年代的法國,人們平均每天步行七公里,如今都不過三百公尺。現代人除了在家裡做點家事或前去開車,幾乎身體不再移動,有人形容,我們運送自己的身體,但是身體卻不再運送我們。 步行放慢了世界的速度,才能重新獲得世界,進入另一個時空,在那裡不再形色匆匆,隨時自在地休息與品味風景。
Thumbnail
有調查研究發現,一九五0年代的法國,人們平均每天步行七公里,如今都不過三百公尺。現代人除了在家裡做點家事或前去開車,幾乎身體不再移動,有人形容,我們運送自己的身體,但是身體卻不再運送我們。 步行放慢了世界的速度,才能重新獲得世界,進入另一個時空,在那裡不再形色匆匆,隨時自在地休息與品味風景。
Thumbnail
行走,可以是散步、漫遊、晃蕩的休閒,也可以是實用性的從一個方到另一個地方求生存的拓荒;當然,行走更可以從養生健身到心靈禪修的一種方式,同時,自古以來一直有沿街托缽,甚至用幾跪幾叩的苦行化身為暮鼓晨鐘來敲醒世人。甚至,在現代,流浪已是打開眼界讓生命寛廣與更有韌性的必要養分了!
Thumbnail
行走,可以是散步、漫遊、晃蕩的休閒,也可以是實用性的從一個方到另一個地方求生存的拓荒;當然,行走更可以從養生健身到心靈禪修的一種方式,同時,自古以來一直有沿街托缽,甚至用幾跪幾叩的苦行化身為暮鼓晨鐘來敲醒世人。甚至,在現代,流浪已是打開眼界讓生命寛廣與更有韌性的必要養分了!
Thumbnail
最近有好多本關於走路與介紹步道的書上市,也反映了這個時代的新價值。除了上下班短暫的行走之外,為了健康目的的走路也蔚為風潮,甚至更進階到為了休閒或心靈層次的走路。 因為沒有目的地,總是在走,所以時間不再重要,日子也更加悠長。 找雙好鞋上路去吧!
Thumbnail
最近有好多本關於走路與介紹步道的書上市,也反映了這個時代的新價值。除了上下班短暫的行走之外,為了健康目的的走路也蔚為風潮,甚至更進階到為了休閒或心靈層次的走路。 因為沒有目的地,總是在走,所以時間不再重要,日子也更加悠長。 找雙好鞋上路去吧!
Thumbnail
走路從來不會無聊,單調與無聊截然不同,無聊是缺乏計畫。如今三級警戒期間的我捨棄摩托車,背起購物袋,計畫著今天要去哪幾間賣場、便利商店以及順道去書局看看有沒有新出版的好書,只為了稍微延長外出的時間、多吹吹夏天應該感受的溫暖煦風。
Thumbnail
走路從來不會無聊,單調與無聊截然不同,無聊是缺乏計畫。如今三級警戒期間的我捨棄摩托車,背起購物袋,計畫著今天要去哪幾間賣場、便利商店以及順道去書局看看有沒有新出版的好書,只為了稍微延長外出的時間、多吹吹夏天應該感受的溫暖煦風。
Thumbnail
前一陣子到南部演講,接送我來回高鐵站的朋友忽然說:「你們台北人都比較瘦!」「咦?!」我好奇他為什麼有如此感覺。  「因為你們台北人都搭捷運,上上下下走樓梯,然後從捷運站到目的地也是會走上一段路,不像我們到哪兒都開車或騎摩托車直到門口,根本就沒有機會走路。」  想一想的確好像也是如此,在東京或巴黎習慣
Thumbnail
前一陣子到南部演講,接送我來回高鐵站的朋友忽然說:「你們台北人都比較瘦!」「咦?!」我好奇他為什麼有如此感覺。  「因為你們台北人都搭捷運,上上下下走樓梯,然後從捷運站到目的地也是會走上一段路,不像我們到哪兒都開車或騎摩托車直到門口,根本就沒有機會走路。」  想一想的確好像也是如此,在東京或巴黎習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