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周樹人的信 - 從鎌倉圓覺寺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樹人先生:

自你走後80余年,種種機緣巧合,舟車勞頓,我終於來到這座寺院、這個庵堂,還有這兩棵樹前。

想必你還記得,1933年你贈給鈴木大拙禪師的兩棵樹。

如今它們已枝葉茂盛,在圓覺寺的佛日庵內靜默於六月梅雨季的濕潤空氣中,無聲但有息。數不清的枝葉和樹幹在細密的水之氣泡中呼吸,平穩地舒張起伏,內外皆透徹地浸潤在這無所不在的潮濕中,與寺內致密且層次分明的綠意融為一體,漸漸地將我包裹起來。

一棵叫“泰山木”,另一棵叫“木蓮”,它們的名字皆正楷手書於長方形木牌上,立於樹旁。泰山木就是廣玉蘭,此時初夏,惜花期剛過,只剩尖瘦的綠色花心躲藏在細長而厚的葉片中,吸足了水分,靜候來年。泰山木枝幹黢黑,虯枝竭力向四面和天空伸展,和潔白如碗大、質細若白瓷的花朵是絕配。木蓮就是白玉蘭,其樹幹樹枝皆平滑,表面更斑駁,葉片小而薄,更圓潤,只在最前端冒出一點尖頭。今日雖無陽光,但在樹下仰視這些層層密密的葉片,仍見其晶瑩剔透、綠意盎然,心中蕩起這梅雨季節的幽思無限,不禁遙想初春時分淡粉白色花朵滿枝的絢爛景象。

我徘徊良久,反復咀嚼這兩棵樹的名字,側耳聆聽它們的呼吸,欲解其中真意。然而真意難解,樹人先生也從來不是直書真意之人,留下那麼多故事廢人思量,又讓人欲罷不能。

雨一直沒有落下,但水分卻浸入皮膚上每一個細小毛孔之中。一絲風也沒有,進入圓覺寺的山門只聽到池畔噴泉汩汩和山間鳥鳴,間或有遊客輕聲細語,比如我身旁兩位西洋客,手握茶盞,坐在殿外大柱旁的高臺上,面朝泰山木,侃侃而談。佛日庵內另一側有一小丘,一僧人正執帚清掃地面,嘩嘩作響,但並不擾人,也沒有擾亂我的清夢,我想一窺樹人先生真意的清夢。

我執意要為你解夢。數十年來,我細細咀嚼你的文字,嘆息你的苦悶和遭遇,欽佩你的天才和洞見,仰慕你的德行高潔。更悲哀於你慘遭利用和塗改,被人誣陷誹謗。不平啊,不平!我欲跣足而舞、鼓盆而歌,為你吶喊。

讓我來為妳解夢,這兩棵樹裡你寄託的清夢,讓我這個自我放逐出故國的孤獨者跨越重洋來尋訪你和你的夢,也是我和我的夢,就先從這兩棵樹開始。

                

                  之瑜 啟上

五月二十一日夜





泰山木-日本鎌倉圓覺寺佛日庵 (朱之瑜 攝影)

泰山木-日本鎌倉圓覺寺佛日庵 (朱之瑜 攝影)




木蓮-日本鐮倉圓覺寺佛日庵 (朱之瑜 攝影)

木蓮-日本鐮倉圓覺寺佛日庵 (朱之瑜 攝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朱之瑜的沙龍
0會員
6內容數
朱之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14
樹人先生: 即使是這樣一個黃金世界,也總會有一條裂縫;即使是那樣一個紅太陽,也總會落山再也爬不起來。1975年和1976年,蔣中正和毛潤之先後離開人世,黃金世界的裂縫開始顯露出來。十幾年後,海島上的民國終於解除黨禁報禁,實行自由民主制度,而大陸的黨國則在一場血腥屠殺之後,將更大的黑暗籠罩在這片土地上
Thumbnail
2021/11/14
樹人先生: 即使是這樣一個黃金世界,也總會有一條裂縫;即使是那樣一個紅太陽,也總會落山再也爬不起來。1975年和1976年,蔣中正和毛潤之先後離開人世,黃金世界的裂縫開始顯露出來。十幾年後,海島上的民國終於解除黨禁報禁,實行自由民主制度,而大陸的黨國則在一場血腥屠殺之後,將更大的黑暗籠罩在這片土地上
Thumbnail
2021/11/07
樹人先生: 一切都從你死後開始,我正是在你“不願去的黃金世界”中出生成長。 如果你魂遊過上海虹口公園裡給你修建的紀念館和旁邊的墓,還有一尊你的黑色坐像,你應該知道,在你走前一個月寫下的《死》一文中,頭兩條遺囑全都落空。你想“趕快收斂、埋掉、拉倒”,“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而事實上恰恰相反。 魯
Thumbnail
2021/11/07
樹人先生: 一切都從你死後開始,我正是在你“不願去的黃金世界”中出生成長。 如果你魂遊過上海虹口公園裡給你修建的紀念館和旁邊的墓,還有一尊你的黑色坐像,你應該知道,在你走前一個月寫下的《死》一文中,頭兩條遺囑全都落空。你想“趕快收斂、埋掉、拉倒”,“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而事實上恰恰相反。 魯
Thumbnail
2021/11/01
樹人先生: 我想你也會贊同,東京是芥川龍之介的世界。但那個東京並非如今的“國際都會”,而是大正時期帶著江戶氣息的東京。大正時代結束後不到一年,芥川龍之介也徹底放下自己“不安的心”,隨之而去了。 那個冬日晴朗無雲但極冷,我踏上了去田端的列車,去看看芥川的紀念館和他度過生命中最後一刻的地方。我既興奮又帶
Thumbnail
2021/11/01
樹人先生: 我想你也會贊同,東京是芥川龍之介的世界。但那個東京並非如今的“國際都會”,而是大正時期帶著江戶氣息的東京。大正時代結束後不到一年,芥川龍之介也徹底放下自己“不安的心”,隨之而去了。 那個冬日晴朗無雲但極冷,我踏上了去田端的列車,去看看芥川的紀念館和他度過生命中最後一刻的地方。我既興奮又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第52章 被春雨淋濕   1. 人間四月芳菲盡。 四月下旬,暮春時節,校園裡尚有杜鵑、丁香,續未盡春意,校園外就只見綠色。 本市的行道樹,和F大校園主路兩側一樣,多是法國梧桐。不過,生物系的鐘靈糾正殷离,說那叫懸鈴木,是懸鈴木科的,樹皮灰白,跟樹皮青青的中國梧桐,不是同一種。平常叫它們法國
Thumbnail
第52章 被春雨淋濕   1. 人間四月芳菲盡。 四月下旬,暮春時節,校園裡尚有杜鵑、丁香,續未盡春意,校園外就只見綠色。 本市的行道樹,和F大校園主路兩側一樣,多是法國梧桐。不過,生物系的鐘靈糾正殷离,說那叫懸鈴木,是懸鈴木科的,樹皮灰白,跟樹皮青青的中國梧桐,不是同一種。平常叫它們法國
Thumbnail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這首詩是從一位駐紮在偏遠縣城的政府官員的角度來寫的,他想念他住在山上的道士朋友。這首詩以其意象和象徵的運用而聞名。冰冷的縣衙、蜿蜒的小溪、落葉、空山的意象,都烘托出詩中
Thumbnail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這首詩是從一位駐紮在偏遠縣城的政府官員的角度來寫的,他想念他住在山上的道士朋友。這首詩以其意象和象徵的運用而聞名。冰冷的縣衙、蜿蜒的小溪、落葉、空山的意象,都烘托出詩中
Thumbnail
今天看到這篇報導介紹了台北羅斯福路溫州公園旁的加羅林魚木花開滿樹,很特別的樹名。 當初40年前是台電員工師徒二人誤以為拿到的那隻樹枝條是菩提樹而種下的美麗的錯誤。 15年後這棵樹長大了首次開了一樹黃白色花朵。
Thumbnail
今天看到這篇報導介紹了台北羅斯福路溫州公園旁的加羅林魚木花開滿樹,很特別的樹名。 當初40年前是台電員工師徒二人誤以為拿到的那隻樹枝條是菩提樹而種下的美麗的錯誤。 15年後這棵樹長大了首次開了一樹黃白色花朵。
Thumbnail
竹裏館 唐代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是王維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描繪了詩人隱居山林、怡然自得的生活情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和自由生活的熱愛。詩的語言清麗淡雅,意境幽遠。首聯以「獨坐」點明主人公的孤獨,以「幽篁」點明環境的清幽。頷聯以「深林」強調
Thumbnail
竹裏館 唐代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是王維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描繪了詩人隱居山林、怡然自得的生活情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和自由生活的熱愛。詩的語言清麗淡雅,意境幽遠。首聯以「獨坐」點明主人公的孤獨,以「幽篁」點明環境的清幽。頷聯以「深林」強調
Thumbnail
《題 李凝 幽居》唐  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uan5(un5)。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bun5。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kun(kin)。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gian5 。 (註解:雲根:古人 認為「雲觸石而生」,故稱 石為雲根。這裡指 石根雲氣。) 此詩押十三元韻部,包
Thumbnail
《題 李凝 幽居》唐  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uan5(un5)。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bun5。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kun(kin)。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gian5 。 (註解:雲根:古人 認為「雲觸石而生」,故稱 石為雲根。這裡指 石根雲氣。) 此詩押十三元韻部,包
Thumbnail
回到市區最熱鬧的長辻通,遊人如織,堪與繁花爭輝,熟悉的嵐山印象回來了。 之前來過天龍寺兩回,分別在2014、2015年秋天,紅葉一盛一枯,那時見境內植櫻頗多,惟枝椏盡禿,總想著春日來賞花,尤其那棵高大伸展的枝垂櫻,滿開之貌令人神往!這次總算如願,且花況極佳。依據來訪經驗,以早上光影較合拍照。
Thumbnail
回到市區最熱鬧的長辻通,遊人如織,堪與繁花爭輝,熟悉的嵐山印象回來了。 之前來過天龍寺兩回,分別在2014、2015年秋天,紅葉一盛一枯,那時見境內植櫻頗多,惟枝椏盡禿,總想著春日來賞花,尤其那棵高大伸展的枝垂櫻,滿開之貌令人神往!這次總算如願,且花況極佳。依據來訪經驗,以早上光影較合拍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