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伝永源院-禪茶一心

正伝永源院-禪茶一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8.4.24 正伝永源院

2018.4.24 正伝永源院

raw-image
建仁寺塔頭,39世無涯和尚創建,明治6年(1873年)推行神佛分離,廢寺後遷移現址,正伝永源院有兩大看點,一是鎌倉時代名門細川家的菩提寺,永源即是取自爵號,二是寺內有茶人織田有樂齋的墓所,以及仿造還原所作的國寶茶室「如庵」。
仿造還原所作的國寶茶室「如庵」

仿造還原所作的國寶茶室「如庵」

raw-image
raw-image

有樂齋是哪位啊?

你可能不認識他,但一定認識他哥哥大名鼎鼎的織田信長,兄長死於本能寺之變,有樂齋僥倖逃過劫難,之後在豐臣秀吉手下做事,又在關原之戰功績得到德川家康封賞。

秀吉死後,他在大阪城輔佐其子秀賴,德川與豐臣兩家東西對立越演越烈,有樂齋竭盡心力奔波幹璇無果,在大坂夏之陣戰火燃起前,他心灰意冷表示:「既然沒人要聽我諫言,多留在此毫無意義。」選擇退居京都二条隱居。

有樂齋剃髮出家,拜千利休為師學習茶道,成為利休十哲之一,1618年重興永源院,在此悠哉地鑽研茶道,直到七十六歲的高齡逝世。

後世對有樂齋風評兩極,表揚織田有樂齋對茶道的成就,但他不是貫徹武士道忠誠之輩,本能寺之變明智光秀包圍二条城時,他勸主君信長之子信忠切腹,自己反而趁隙落跑出城逃命,人人譏嘲笑他貪生怕死。

有樂齋也曾幹璇試圖力保豐臣家,發覺難以挽回時立刻閃人,也許是目睹兄長信長一代梟雄的下場,有樂齋選了截然不同的路,在亂世中善於明哲保身。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院內種滿霧島杜鵑,正逢四月下旬盛開後剛剛進入凋零時期,極度豔麗與青楓色彩對比鮮明,到了秋季楓葉肯定也很美麗。

正伝永源院只有在春秋兩季特別開放參拜,細川護煕與狩野山雪的帳壁畫輪流展出,限定朱印帳封面「蓮鷺図襖 狩野山楽」金碧輝煌的讓人愛不釋手,現在寺院到處都推出限定朱印,時不時的游擊錢包。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春季限定參拜日期:2018年4月10日-5月6日

時間:10:00-17:00

參拜費用:500日圓

官網:http://www.shoden-eigenin.com/index.html


*寺院神社莊嚴之地,務必遵守參拜禮儀,嚴禁喧嘩及飲食,卡位以及拉扯摘取花木*

*照片文章皆是筆者攝影、撰寫及統整所學,如要轉載請註明專頁名稱連結*


avatar-img
泉 燈行的書齋
82會員
395內容數
京都的底蘊不只是有文化美學,更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以文人視角走訪神社寺院,在歷史、文學、小說中與古都的靈魂問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泉 燈行的書齋 的其他內容
回想起來,當時有些無奈微妙、錯愕的心情。 在金戒光明寺前被一對觀光老夫婦問路「德川秀忠的菩提寺、三重塔走哪條呢?」指路後隨口補充一句塔前是會津藩(福島縣)藩士們的墓。 「哎呀!這話說不得,我可是長州藩出身。」 老爺爺語氣鋒利,接著樂呵呵笑著,身後的老婆婆陰沉著臉。
春寒料峭時期,面對比叡山的高僧說法,一名路經的法華宗俗家弟子出言反駁,為此進行佛法辯證,始料未及掀起大禍,數萬門徒給逐出京城,甚至禁教的滔天大禍。 1536年「天文法華之亂」法華宗門徒稱為「天文法難」。比叡山僧眾聯合大名六萬大軍壓境,放火燒殺二十一間本山寺院,此後禁止布教。
要用兩句話和別人介紹道真公時,我也難免拿中國的屈原對照,但細究內核是完全不同的。深受崇敬的學問大神、菅原道真,絕不是在正待或未能發展抱負途中被迫下線,反而是早早發揮長才,晚年才遭受妒恨。
回想起來,當時有些無奈微妙、錯愕的心情。 在金戒光明寺前被一對觀光老夫婦問路「德川秀忠的菩提寺、三重塔走哪條呢?」指路後隨口補充一句塔前是會津藩(福島縣)藩士們的墓。 「哎呀!這話說不得,我可是長州藩出身。」 老爺爺語氣鋒利,接著樂呵呵笑著,身後的老婆婆陰沉著臉。
春寒料峭時期,面對比叡山的高僧說法,一名路經的法華宗俗家弟子出言反駁,為此進行佛法辯證,始料未及掀起大禍,數萬門徒給逐出京城,甚至禁教的滔天大禍。 1536年「天文法華之亂」法華宗門徒稱為「天文法難」。比叡山僧眾聯合大名六萬大軍壓境,放火燒殺二十一間本山寺院,此後禁止布教。
要用兩句話和別人介紹道真公時,我也難免拿中國的屈原對照,但細究內核是完全不同的。深受崇敬的學問大神、菅原道真,絕不是在正待或未能發展抱負途中被迫下線,反而是早早發揮長才,晚年才遭受妒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