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聽著聽著就買了:迪士尼、英特爾...頂尖企業都在用的成功聲音行銷術

【好書推薦】聽著聽著就買了:迪士尼、英特爾...頂尖企業都在用的成功聲音行銷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來源:博客來

這本書非常特別,作者是一位日本人,雖然身為茱莉亞音樂學院的音樂藝術博士,現在從事的行業是在美國進行關於聲音的研究與分析,並協助各品牌在行銷上給予設計聲音的建議。

我們或許沒有仔細注意到,當我們走進賣場、進到餐廳、晃進特色小店等等是否有其他背景音樂?抑或是日常生活中走在街上、搭大眾運輸工具、沈浸在大自然懷抱之時,周遭究竟有多少聲音?甚至當我們在無人的文青咖啡廳裡,難道真的是全然無聲的嗎?

你知道你被「設計」了嗎?

我們已經太習慣被日常的各種聲音包圍,甚至連一些噪音或干擾聲也習以為常,但我們是否知道有些聲音是經過「設計」的呢?比如我們走進一間餐廳裡用餐,我們的用餐速度可能隨著店裡播放的音樂而不自覺被影響,抑或是在大賣場採購的時候會因為耳朵聽到的音樂而影響到我們在賣場停留的時間或採購物商品的多寡,過去的我們可能以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自主意識,但事實上聰明的業者可是在聲音上做了一些研究及巧妙的安排,從賣場的動線設計、物品陳設到不同區域所播放的音樂都在在影響了顧客的消費行為,設計得當則是帶領銷售數字的成長,也因為聲音的設計不僅影響聽覺也同時影響人的行為,近年來也逐漸被企業所重視而被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

當然聲音的設計也不單只用於實體的場域,在一些商品的廣告上也時常被運用,一小段好聽好記的旋律會加深大眾對於品牌的記憶點,如果再加上影像、旁白及背景音樂的設計還能讓人感受到不同的心情,作者在書中提到的不只是聲音好聽與否而已,連聲音出現的時間點及停留秒數、頻率、音高、音量等等都是學問

雜訊不等於噪音

有養過孩子的父母可能都有聽過「白噪音」(又稱白色雜訊),這是所有頻率的聲音組合起來後所生成的雜訊,經常拿來作為掩蓋某個特定聲音之用,就算只是短暫使用白色雜訊,也能產生提高注意力的效果粉紅雜訊是比白色雜訊更能讓聽者感受到柔和、穩定的聲音,而棕色雜訊是比粉紅雜訊含有更多低頻的聲音,近似深沈強大的海浪聲,另外還有其他藍色、灰色、紫色等雜訊,但用於聲音設計主要是白色、粉紅和棕色這三種。

聲音學問大

人類對於聲音的反應比視覺快上許多,所以聲音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作者舉例一間餐廳的裝潢所使用的材料也會影響聲音的表現,客人及服務人員的走動聲音、廚房聲、客人談話聲及物品的反射聲等等都會影響客人的用餐體驗,聲音力量還會影響味覺與口感,聽了似乎覺得不可思議,但仔細想想過往自己的用餐經驗確實如此,一間餐廳播放的音樂及整體環境、客人種種多元的聲音會影響味覺的感受,也會影響在那個環境所處時間的長短,更影響下一次會不會再度光臨的意願。


這本書還有許多關於聲音的學問,非常值得一看,也讓人深深佩服「聲音表現設計師」這個職業,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看看這本書。


avatar-img
射手媽咪婷婷的沙龍
209會員
1.2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位女藝人如何谷地翻身成為百萬youtuber的勵志故事。
相信許多人是從2021年5月播出的Netflix韓國劇集 《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當中所得知「遺物整理師」這個行業,而這部劇集就是改編自2016年出版的這本書,作者原本是禮儀師後來自己開設公司成為了協助亡者家屬整理遺物的整理師,也因此有了這樣的職業頭銜。
擁有美好前程的作者卻在三十多歲的年齡被診斷肺癌末期,頓時間他的身份從醫師成為了病人,他以醫師冷靜、宏觀的角度分析審視自己的病情,也以病人的身份訴說對於有限生命的惶恐與恐懼,作者挺身站在死亡面前與之角力,甚至在接受治療有所成效後還回到工作崗位替病人開刀。
身兼創業女性及全職媽媽,到底凱若是如何辦到的呢? 本書對於經營婚姻、妥善安排時間、親子共學等等皆有詳細的描繪,非常實用也很激勵,值得推薦給大家閱讀。
鄰居奶奶見到我偶爾閒聊幾句之後總是會問:「妳有在上班嗎?」 帶孩子逛街買東西時跟店員不小心聊了起來之後被冷不防問一句:「媽媽妳平常有在上班嗎?」 跟同為媽媽的網友在網路及現實生活中互動時也總是被好奇詢問:「妳平常有在上班嗎?」 相信每個全職媽媽都會被問到千百次這樣的問題,到底我是如何回答的呢?
這本書是2021年6月出版的新書。值得特別一提的是這本書的原作是已經過世的日本國名女作家向田邦子在《女兒的道歉信》中之經典散文,繪本中的文字則由另一位也很知名的女作家角田光代撰寫,圖則是由同為作家也是插畫家的西加奈子所繪,兩位直木賞得主的名字光是印在書籍封面,就讓人忍不住想要拿起來閱讀。
一位女藝人如何谷地翻身成為百萬youtuber的勵志故事。
相信許多人是從2021年5月播出的Netflix韓國劇集 《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當中所得知「遺物整理師」這個行業,而這部劇集就是改編自2016年出版的這本書,作者原本是禮儀師後來自己開設公司成為了協助亡者家屬整理遺物的整理師,也因此有了這樣的職業頭銜。
擁有美好前程的作者卻在三十多歲的年齡被診斷肺癌末期,頓時間他的身份從醫師成為了病人,他以醫師冷靜、宏觀的角度分析審視自己的病情,也以病人的身份訴說對於有限生命的惶恐與恐懼,作者挺身站在死亡面前與之角力,甚至在接受治療有所成效後還回到工作崗位替病人開刀。
身兼創業女性及全職媽媽,到底凱若是如何辦到的呢? 本書對於經營婚姻、妥善安排時間、親子共學等等皆有詳細的描繪,非常實用也很激勵,值得推薦給大家閱讀。
鄰居奶奶見到我偶爾閒聊幾句之後總是會問:「妳有在上班嗎?」 帶孩子逛街買東西時跟店員不小心聊了起來之後被冷不防問一句:「媽媽妳平常有在上班嗎?」 跟同為媽媽的網友在網路及現實生活中互動時也總是被好奇詢問:「妳平常有在上班嗎?」 相信每個全職媽媽都會被問到千百次這樣的問題,到底我是如何回答的呢?
這本書是2021年6月出版的新書。值得特別一提的是這本書的原作是已經過世的日本國名女作家向田邦子在《女兒的道歉信》中之經典散文,繪本中的文字則由另一位也很知名的女作家角田光代撰寫,圖則是由同為作家也是插畫家的西加奈子所繪,兩位直木賞得主的名字光是印在書籍封面,就讓人忍不住想要拿起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