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很感動
隨著年紀增長
老朋友不但沒有離開我
還一直創造滿滿的新回憶
-
新朋友也持續加入我的生命中
累積滿滿的信任基礎
開始邁入一年又一年的友誼史。
-
當初,
也就是一整路的成長過程裡
我曾是一個封閉、內斂、不發一語的小女孩
從童年階段直到高中畢業後
這樣的劃地設限
深深地影響了我
不僅我活在自己框框裡
也令我不會拒絕他人的困擾不斷上升
總是默默付出、默默被使喚。
反觀到現在的我
不僅樂愛做公益
也樂於認識新朋友、分享興趣、交流想法..等等
更挑戰去接觸我討厭的人
這些都是我沒想過的『自我突破』
我創造了生命裡更多的可能性。
在生命中,
此刻看到時時發光的自己!
更為自己榮耀❤
若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那一輩子就會在那迴圈中不斷找尋自我。
放下自我執念,
嘗試多元生活,
便是我開啟新的人生法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2本 是兩年前低落時帶我找回力量的書 - 前幾個月在台灣的防疫期間裡 閒來無事中默默地在家重新拾起閱讀 「思考致富」、「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這兩本書 兩年前的閱讀直到兩年後再次品味 當所經歷的人和事不同了 讀起來的滋味也不同! 內容裡有許多過往無法體悟的話 現在終於明白其中意義。 - 回想起,
近期,看了許多YT和Blog 心中多了許多疑問 不僅是主持人的風格 或是追隨的粉絲們 - 是否大多數的人都忘了自己是誰 忘了怎麼活成自己的樣子 所以我們只能關注著別人的生活 期許自己能像他人一樣活著 殊不知變成盲目的追隨者 - 『事件本身沒有好壞對錯,是人種下那思想的種子。』 或許, 這是一種放鬆、
曾經, 求學階段畢業後,有一個大大的夢 叫做『創業』 當一路走來... 職涯走得實在不容易 別說創業,壓根覺得沒機會! 不過創業夢沒有碎,但也走的頭破血流 現實面基本盤: 沒有錢(資本)、 沒有人(人脈、自己的團隊)、 沒有能力(創業的經驗) - 對! 每個創業的老闆,都是過來人。 大家都是從「沒有
以前, 我總是不想在網路上透漏近況 讓別人看到我的狀態、生活...等等 總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的 對於他人的眼光、怕熟人的輿論 造成心裡的壓力及見面後的尷尬 巴拉#$@巴拉@#$ - 從這麼多年的循環中 在某天,看著社群軟體朋友圈的動態時 反思著,為什麼在檯面上總是光鮮亮麗的人 在私底下約出來聊天
這2本 是兩年前低落時帶我找回力量的書 - 前幾個月在台灣的防疫期間裡 閒來無事中默默地在家重新拾起閱讀 「思考致富」、「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這兩本書 兩年前的閱讀直到兩年後再次品味 當所經歷的人和事不同了 讀起來的滋味也不同! 內容裡有許多過往無法體悟的話 現在終於明白其中意義。 - 回想起,
近期,看了許多YT和Blog 心中多了許多疑問 不僅是主持人的風格 或是追隨的粉絲們 - 是否大多數的人都忘了自己是誰 忘了怎麼活成自己的樣子 所以我們只能關注著別人的生活 期許自己能像他人一樣活著 殊不知變成盲目的追隨者 - 『事件本身沒有好壞對錯,是人種下那思想的種子。』 或許, 這是一種放鬆、
曾經, 求學階段畢業後,有一個大大的夢 叫做『創業』 當一路走來... 職涯走得實在不容易 別說創業,壓根覺得沒機會! 不過創業夢沒有碎,但也走的頭破血流 現實面基本盤: 沒有錢(資本)、 沒有人(人脈、自己的團隊)、 沒有能力(創業的經驗) - 對! 每個創業的老闆,都是過來人。 大家都是從「沒有
以前, 我總是不想在網路上透漏近況 讓別人看到我的狀態、生活...等等 總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的 對於他人的眼光、怕熟人的輿論 造成心裡的壓力及見面後的尷尬 巴拉#$@巴拉@#$ - 從這麼多年的循環中 在某天,看著社群軟體朋友圈的動態時 反思著,為什麼在檯面上總是光鮮亮麗的人 在私底下約出來聊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長輩給我介紹了對象, 他職業跟你一樣,   我把他,當成了你 吵得對方受不了, 就把我封鎖了… (我很能同理對方……對方工作神忙神忙, 我耽誤對方半小時,他就少半小時休息啦,我確實太吵了)   我醒悟了一件事, 這年頭,原來不只感情, 連友情,都需要雙向奔赴。     就
不是要戰誰好,誰不好,而是我發現了自己的改變,我有點不知所措。 高中參加社團後,我一直都是個很活潑的人,別人眼中的開朗女孩、少根經、不太計較、好動、熱愛嘗試新事物,大概就是那時期的代名詞。 上了大學,也更加活躍,參加很多活動,社團,總是在課業與社團中來回穿梭,馬不停蹄,持續的燃燒自己的熱情。
Thumbnail
舊事已過, 希望大家每天都是新造的、充滿元氣的人。 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朋友,她是我國一認識的同學陳初青,我們快半世紀的相識,直到近期才互相更親近。 一年多前發現她開始在臉書和IG上發文,內容毫不間斷,都是她努力健身及每日三頓健康營養、擺盤美麗的餐食內容,眾家同學們從驚訝到日漸佩服。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與一位朋友之間的友情變化,當初的親近漸漸變得疏離。感受到這段友情的消耗,以及保護自己的重要,也提到了成長中的痛楚和對真正友情的認識。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從小到大,我覺得自己都是屬於階段性交友的人,不知道有沒有人也有相同的感受??? 從小學開始,我很熱衷於與每個人打好關係,但每次畢業後,我就會有一種“我要重新開始新人生”的感覺?所以我基本上不太會主動與朋友聯繫。 到了國中,我也交到了一群好朋友,但畢業後聯繫漸漸減少,甚至發現那群朋友中只剩下三四個
給未來的自己:你還有和小學時那些朋友和同學有聯絡嗎?你有好好讀書嗎?你的個性還是像以前一樣嗎?有找到自己的專長嗎? 你還記得你以前曾經和最好的朋友說:希望我們畢業之後就算是不同學校,功課再多也不能忘記對方有時間一定要常聯絡。不知道你的願望有沒有實現,未來的你應該有了更多不同的朋友,但你絕對
Thumbnail
有一種友誼是「即便分隔異地,心卻如此靠近。」
Thumbnail
以前會為了朋友不跟自己好而難過,長大了會覺得本來都到大學了,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別說他人,我自己都不一定能把大學朋友放很重,這件事就順其自然的下去了。 當然好不好很看緣分。許多人說大學朋友都是看表面,這或許是其中某些人,不代表就不能交到真誠和善的朋友。 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會交到什麼樣的朋友。
小時候期待趕快長大,長大了又開始懷念小時候的單純,出社會要開始面對壓力甚至開始一堆煩惱的事出現,開始學著換個心態跟角度去面對任何事情,就會變得很不一樣。 但如果不夠強大,就會開始關閉在自己的圈圈裡面,不想讓人靠近。 就好比~曾經的我是個很開朗又愛笑的女孩,喜歡認識朋友,因此對友情非常的重視。但後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長輩給我介紹了對象, 他職業跟你一樣,   我把他,當成了你 吵得對方受不了, 就把我封鎖了… (我很能同理對方……對方工作神忙神忙, 我耽誤對方半小時,他就少半小時休息啦,我確實太吵了)   我醒悟了一件事, 這年頭,原來不只感情, 連友情,都需要雙向奔赴。     就
不是要戰誰好,誰不好,而是我發現了自己的改變,我有點不知所措。 高中參加社團後,我一直都是個很活潑的人,別人眼中的開朗女孩、少根經、不太計較、好動、熱愛嘗試新事物,大概就是那時期的代名詞。 上了大學,也更加活躍,參加很多活動,社團,總是在課業與社團中來回穿梭,馬不停蹄,持續的燃燒自己的熱情。
Thumbnail
舊事已過, 希望大家每天都是新造的、充滿元氣的人。 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朋友,她是我國一認識的同學陳初青,我們快半世紀的相識,直到近期才互相更親近。 一年多前發現她開始在臉書和IG上發文,內容毫不間斷,都是她努力健身及每日三頓健康營養、擺盤美麗的餐食內容,眾家同學們從驚訝到日漸佩服。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與一位朋友之間的友情變化,當初的親近漸漸變得疏離。感受到這段友情的消耗,以及保護自己的重要,也提到了成長中的痛楚和對真正友情的認識。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從小到大,我覺得自己都是屬於階段性交友的人,不知道有沒有人也有相同的感受??? 從小學開始,我很熱衷於與每個人打好關係,但每次畢業後,我就會有一種“我要重新開始新人生”的感覺?所以我基本上不太會主動與朋友聯繫。 到了國中,我也交到了一群好朋友,但畢業後聯繫漸漸減少,甚至發現那群朋友中只剩下三四個
給未來的自己:你還有和小學時那些朋友和同學有聯絡嗎?你有好好讀書嗎?你的個性還是像以前一樣嗎?有找到自己的專長嗎? 你還記得你以前曾經和最好的朋友說:希望我們畢業之後就算是不同學校,功課再多也不能忘記對方有時間一定要常聯絡。不知道你的願望有沒有實現,未來的你應該有了更多不同的朋友,但你絕對
Thumbnail
有一種友誼是「即便分隔異地,心卻如此靠近。」
Thumbnail
以前會為了朋友不跟自己好而難過,長大了會覺得本來都到大學了,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別說他人,我自己都不一定能把大學朋友放很重,這件事就順其自然的下去了。 當然好不好很看緣分。許多人說大學朋友都是看表面,這或許是其中某些人,不代表就不能交到真誠和善的朋友。 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會交到什麼樣的朋友。
小時候期待趕快長大,長大了又開始懷念小時候的單純,出社會要開始面對壓力甚至開始一堆煩惱的事出現,開始學著換個心態跟角度去面對任何事情,就會變得很不一樣。 但如果不夠強大,就會開始關閉在自己的圈圈裡面,不想讓人靠近。 就好比~曾經的我是個很開朗又愛笑的女孩,喜歡認識朋友,因此對友情非常的重視。但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