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學生長大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The life is the crossing of a sea, where we meet in the same narrow ship. In death we reach the shore and go to our different worlds.
By Rabindranath Tagore “Stray Birds”

因為傳遞公文離開了日常待著的大樓,前往了白宮。

因為人流管制,在外頭等了十分鐘後發現竟沒有人協助開門,撥了洽公電話,電話那頭說著馬上下樓開門,是個男聲。

因為戴著口罩,又怕臉盲認錯人,一開始僅是腦袋運轉想著那個熟悉的面孔會是誰。

到了室內,不小心話脫口而出:「我是不是認識你?不過我忘了你的名字」

對方一臉狐疑的看著,我又多補了一句:「我真的認識你,雖然你戴著口罩」

尷尬了幾秒後,他說出了這三個字:「經濟學」

幸好,沒認錯人。

確認過身份後,聊了現在與以前,原來時間又走了四年。

對方說著以前是個小屁孩只知道玩,根本沒想到未來要做什麼,但現在得要為了未來做準備。

我問:「那有想好要去哪裡嗎?」

問這句話的同時,好像也問了自己,我想好未來要去哪裡了嗎?

小聊一會兒,離開了白宮,想到…我忘了問了他的名字。

記得那時候很抗拒上臺教課,能閃則閃,但不得不的時候,仍要硬著頭皮上場,大部分上課時間學生與你打屁哈啦比較多,通常在考前才會認真聽。

但為了不要讓同學進度落後,每次的上課還得絞盡腦汁的把重點加入在打屁哈啦的過程裡,不過同學們的小考成績還是有些糟糕。

學期考試時的筆記重點整理,班上的一群男生會很有默契地在指定時間到小教室裡,東問西問。

考前一天的半夜,也跟著他們在線上解題,記得他們還會丟出:「我先吃碗泡麵,等等再繼續」類似這樣的訊息,完全沒意會到那時候已經凌晨一兩點了。

他們對我來說是印象很深刻的一班,也是我的第一個班級。

也是他們的評分讓我得到了一個優良教學的認證。

學生多、年紀大,名字就記不太清楚了,不過還記得曾經有個時間地點,我們存在在那樣的時空下。


時間的過去,想法隨之而改變,但不變的是,人需要在人生路途不斷地學習,才不會淹沒在時間的洪流中。

時間過了,漸漸也會知道自己要什麼,也會知道自己要往哪裡走吧?

一生所尋,最終還是得回歸於自己。


生命有如渡過一重大海,我們相遇在這同一狹船裡。
死時,我們同登彼岸,又向不同的世界各奔前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綠的沙龍
4會員
21內容數
小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3
前幾天與同事午餐後更新生活近況,聊到對工作內容提不起勁且有日復一日就那樣的感覺,似乎不會有任何好的發展,我詢問:「為什麼會這樣想呢?」事後自己想想的確也是,在一個職位上如果沒有新的衝擊或目標,時間加上經驗的堆疊便更能得心應手,許多的反應也隨之變成下意識,但為什麼會對工作感到疲累呢? 與同事討論後都一
Thumbnail
2022/10/13
前幾天與同事午餐後更新生活近況,聊到對工作內容提不起勁且有日復一日就那樣的感覺,似乎不會有任何好的發展,我詢問:「為什麼會這樣想呢?」事後自己想想的確也是,在一個職位上如果沒有新的衝擊或目標,時間加上經驗的堆疊便更能得心應手,許多的反應也隨之變成下意識,但為什麼會對工作感到疲累呢? 與同事討論後都一
Thumbnail
2022/10/05
一早騎車上班的路上,下著綿綿細雨,腦袋突然蹦出了「生活是什麼?」也許是因為雨天又帶出了憂鬱的氛圍,瞬間覺得心情沮喪。 生活為人類活著的期間所做的一切行為是查字典後給的解釋,如果以單詞來說,生似乎代表著存在,而活代表呼吸著是有生命的。但現在的我對生活滿意度不高,除了睡眠時間,大部分的時間仍是汲汲營營,
Thumbnail
2022/10/05
一早騎車上班的路上,下著綿綿細雨,腦袋突然蹦出了「生活是什麼?」也許是因為雨天又帶出了憂鬱的氛圍,瞬間覺得心情沮喪。 生活為人類活著的期間所做的一切行為是查字典後給的解釋,如果以單詞來說,生似乎代表著存在,而活代表呼吸著是有生命的。但現在的我對生活滿意度不高,除了睡眠時間,大部分的時間仍是汲汲營營,
Thumbnail
2022/03/31
時間過得太快,2022年第一季就這樣要結束了,回顧過去的三個月自己忙了些什麼,但似乎並沒有什麼是值得一提的,畢竟每天都在時間的浪裡載浮載沉,於是又重新了翻開原子習慣這本書,想在新的一季重新振作,拿回時間的自主權。
Thumbnail
2022/03/31
時間過得太快,2022年第一季就這樣要結束了,回顧過去的三個月自己忙了些什麼,但似乎並沒有什麼是值得一提的,畢竟每天都在時間的浪裡載浮載沉,於是又重新了翻開原子習慣這本書,想在新的一季重新振作,拿回時間的自主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終於來到大了,通常大二就是開始班上的分崩離析,畢竟有人打算做Class的考試, 有些人開始選修課程,有些人被二一永遠當學弟,有些人開始翹課,而不對翹課從大一就開始了,基本上我們A班比較不團結,將近有3分之一的人離開我們科系,相對的也有人進入我們科系,但目標很簡單能夠混到一張畢業證書,所以水準整體有
Thumbnail
終於來到大了,通常大二就是開始班上的分崩離析,畢竟有人打算做Class的考試, 有些人開始選修課程,有些人被二一永遠當學弟,有些人開始翹課,而不對翹課從大一就開始了,基本上我們A班比較不團結,將近有3分之一的人離開我們科系,相對的也有人進入我們科系,但目標很簡單能夠混到一張畢業證書,所以水準整體有
Thumbnail
距離離開學生的身份,已經有4年之久了。 在校期間我從沒想過失去課表之後的人生,我該如何安排。 大學畢業之後,我成為了一個自由的人類,一天24小時可以隨我安排,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這對我來說也是焦慮的開始,我不太確定這段時期的其他畢業生,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
Thumbnail
距離離開學生的身份,已經有4年之久了。 在校期間我從沒想過失去課表之後的人生,我該如何安排。 大學畢業之後,我成為了一個自由的人類,一天24小時可以隨我安排,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這對我來說也是焦慮的開始,我不太確定這段時期的其他畢業生,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與一位朋友之間的友情變化,當初的親近漸漸變得疏離。感受到這段友情的消耗,以及保護自己的重要,也提到了成長中的痛楚和對真正友情的認識。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與一位朋友之間的友情變化,當初的親近漸漸變得疏離。感受到這段友情的消耗,以及保護自己的重要,也提到了成長中的痛楚和對真正友情的認識。
Thumbnail
那是一張帶有歲月痕跡的學員證,從滿是塵埃的舊物之中輕輕取出,仿佛也隨之揚起了那段埋藏已久的記憶。那時候的我,正處於人生的一個轉折點,面對研究所的入學考試,心中充滿了不安與期待。會計,這個我曾自信滿滿的專業,卻在經濟學的面前顯得力不從心,於是,補習班成了我那段日子裡的港灣。 回想那些日子,補習班
Thumbnail
那是一張帶有歲月痕跡的學員證,從滿是塵埃的舊物之中輕輕取出,仿佛也隨之揚起了那段埋藏已久的記憶。那時候的我,正處於人生的一個轉折點,面對研究所的入學考試,心中充滿了不安與期待。會計,這個我曾自信滿滿的專業,卻在經濟學的面前顯得力不從心,於是,補習班成了我那段日子裡的港灣。 回想那些日子,補習班
Thumbnail
我很想念那段在學校裡的日子:有你,有我,有人們,有朋友,許多人坐下來一起討論事情。
Thumbnail
我很想念那段在學校裡的日子:有你,有我,有人們,有朋友,許多人坐下來一起討論事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