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的不幸可以讓那邊的社會有所震撼和改變,不要白白犧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週,在上海發生了一起不幸的事件。在中國大陸的友人傳來一個消息:「親,有件事必須要告訴你,雖然肯定會讓你難過,但我覺得我們也是都要知道的… 前兩天上海發生一樁案件,獨居女孩被一男殺害行李箱拋屍到無錫。那個女孩是XXX」她說的那個女生是我在英國唸研究所的同學,也因為剛好住同棟宿舍,所機會變熟、成為不錯的朋友。
「什麼?」我立刻又在跟其他朋友和住上海的家人確認知不知道這個新聞,他說知道這幾天新聞一直在報,並丟了好幾條當地《今日新聞》的報導,標題寫著:「上海一獨居女子遇害,鄰居:當天早上曾看到嫌疑人出現小區裡」、「上海男子掐死女子後藏屍行李箱:知情人稱女子早被盯上,嫌疑人曾多次敲其家門」還有那名嫌疑犯拖著行李箱的影片。
當下太衝擊實在忍不住自己的淚水潰堤,怎麼會這樣?為何會發生這種事?講真的這種駭人聽聞的社會案件不算少,但事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人身上實在難以接受… 是情殺還是隨機殺人?還是有其他的原因?當時的我還剛從台北地方辦事出來,對比著這件事,我一邊哭一邊想著到底何謂正義?
-
幾個中國大陸的朋友也說他們確認了好多資訊,剛開始一直不敢確定真的是她嗎?但越對就越不敢再繼續往下對,因為真的全部都對上了,連行李箱都對上了。據當地網路媒體報導,那名嫌犯是在白天要去上班的時間犯案,社區的監視器有拍到犯人走出社區拖著紫色行李箱的畫面,而那顆紫色行李箱竟然就是我朋友自己的…想到這就忍不住想吐,簡直毛骨悚然、駭人聽聞,但幾乎沒幾家媒體報導這件事。
ETToday新聞報導:

新聞標題風向導致網友傾向肉搜受害者

我們都知道媒體會帶風向,標題寫的都是女子被害,所以網民都去搜尋女子是誰,而不是去找那個兇手是誰。像這樣的社會案件我們很快速地腦補雙方的關係,是什麼樣的原因讓犯人犯下此罪行?也不難想像有些人會檢討受害者等等的。但我們要關注和檢討的到底應該是誰與什麼面向?我們能做的只有叫女性「你要自己小心」嗎?這麼做是否只會增加女性在社會上生存的恐懼?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去思考的問題。

Dear 朋友

講真的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實在不知道要怎麼面對,情緒複雜、義憤填膺,卻又深深的無力感。覺得這世界真是爛透了,不曉得這樣的爛事為什麼會發生在你身上,然後旁觀者就只能感嘆你命不好。
從來沒想過之前的分別就會是永別,看著你的照片、想起共同創造過的回憶都會忍不住淚水。很謝謝我們能夠有緣分相遇,能夠當同學,有緣分能夠變成不錯的朋友,一起吃好吃的晚飯、一起喝酒、一起看劇、一起撒野、一起在頂樓聊天⋯ 希望你在另一邊不再有痛苦, 一起創造的回憶一定會全部牢牢記住。
丹麥奧爾堡大學心理學者 Svend Brinkmann 曾指出,當出現壞事時,我們應該要有消極的想法和感受,因為這正是我們理解事情的直接反應。但我希望案件可以快點水落石出,希望你的不幸可以讓那邊的社會有所震撼和改變,不要白白犧牲。你在這最美麗動人的年紀離開,在我們的心中是永不凋零的花朵。願你化作天上星辰,讓我們在夜晚看見星空就能想起你。
以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arlene 夏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媽,是一個一輩子都在嚷嚷著自己好胖(但其實根本沒多胖,乍看只是微肉)一輩子都在減肥的處女座。但你們知道,人的痛苦會存在就是因為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其實我以前沒注意過她那麼愛吃冰,或許有,但頻率沒那麼高。像是我們一起去美麗華吃完飯或看電影就會買個哈根達斯或Cold Stone,一邊唸著太罪惡了太罪惡
我媽,是一個一輩子都在嚷嚷著自己好胖(但其實根本沒多胖,乍看只是微肉)一輩子都在減肥的處女座。但你們知道,人的痛苦會存在就是因為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其實我以前沒注意過她那麼愛吃冰,或許有,但頻率沒那麼高。像是我們一起去美麗華吃完飯或看電影就會買個哈根達斯或Cold Stone,一邊唸著太罪惡了太罪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整起案件陸少齊是以「江綿為主謀」這個方向進行調查,然而越是搜集到江綿更多的情報陸少齊心裡就越難受,好像這世界所有的不幸全部都降臨在這個未成年的小女孩身上,同儕的排擠霸凌、親生母親的惡意拋棄、然後被不知名的男性強暴。   否則為何檢查出來懷孕隔天就自殺?根本就不是江綿姑姑說的和什麼男同學私奔,而
Thumbnail
  「近期發生一連串殺人事件,截至目前已有三名受害者遭到殺害,根據調查,受害者均為女高中生,警方表示兇手具有高度犯罪技巧且行兇手法極其殘忍,呼籲學生放學後不要在外逗留應立即返家,除此之外……」   新聞主播抑揚頓挫念著今日的焦點新聞,螢幕裡醒目的標題讓陸少齊感到煩躁,拿起遙控器關掉隨手扔在一旁,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近年來中國大陸持續發生的一系列極端暴力事件,並從多個角度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入分析。文章提出了心理健康問題、社會支持繫統不足、公共安全管理問題、社會矛盾和不平等問題等觀點,並從教育、社區建設、媒體報道、心理幹預等多個方麵提出瞭解決問題的建議。
Thumbnail
臺灣社會最近發生了一起精神疾病患者發作的暴力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討論。這篇文章探討了精神疾病患者暴力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法,並呼籲政府加強相關宣導,民眾注重身心健康。
那個新聞我也覺得很可怕,之前香港也試過兩名少女在商場被砍死,好慘,但斬人的人是當下瘋了失去理智,兩邊都是慘的。一想到一些無辜的市民無端端遭遇這些不幸,我就會覺得是前世因果,嘗試去理解事件為何會發生。宗教其實也是思緒的出口。 你有沒有想過突然遇上交通意外,或被人斬死,你剩下的是什麼。 我現在如果死
Thumbnail
記錄於2023/12/28 早晨用餐時 新聞播報著,這幾天那個讓人難過的消息-《國中生被同齡人砍殺而亡》,最新資訊是該加害者是吸毒者,他的社交平台上,有他磨K粉的影片。 一個跟囡同年紀的生命就這樣消逝了,令人難過;而另一個同齡吸毒、兇殘殺人的少年,則是讓人扼腕嘆息:這世道到底怎麼了?
A市的某所高中,發生了一宗少女自殺案件。在少女的死後,開始有許多人能在事發地點看見幽靈......
Thumbnail
每個女孩獨立的背後,都有份令人難以理解的脆弱和渴求。面對女孩內心獨有的的矛盾,以及對愛情和依賴的掙扎,都值得被理解,值得被呵護。有一天,總有那個人,帶笑陽光的笑,缷下妳的堅強。
Thumbnail
去年年底,臺灣發生國中生割頸殺死同校同學的悲劇,震驚社會。涉案的女學生多次在網路上嗆聲「我未成年法律會保護我」,一條無辜的生命消失了,卻沒有任何悔過之心。現在的孩子怎麼了?未成年人是不是成為犯罪的三不管地帶呢?如何杜絕校園暴力? 本集許律師將討論未成年犯罪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本文章恐會引起部分人不適,請斟酌觀看;此外本文不批評自殺,但也不鼓勵此行為。若有心理相關需求,建議先洽專業人士協助。」 當事人背景 以目前各家的新聞報導來看是當事人的狀況是 1.有憂鬱症,剛看診完之後失聯 2.被學校列為輔導個案 3.似乎有遭父親辱罵(為尊重當事人故不放截圖)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整起案件陸少齊是以「江綿為主謀」這個方向進行調查,然而越是搜集到江綿更多的情報陸少齊心裡就越難受,好像這世界所有的不幸全部都降臨在這個未成年的小女孩身上,同儕的排擠霸凌、親生母親的惡意拋棄、然後被不知名的男性強暴。   否則為何檢查出來懷孕隔天就自殺?根本就不是江綿姑姑說的和什麼男同學私奔,而
Thumbnail
  「近期發生一連串殺人事件,截至目前已有三名受害者遭到殺害,根據調查,受害者均為女高中生,警方表示兇手具有高度犯罪技巧且行兇手法極其殘忍,呼籲學生放學後不要在外逗留應立即返家,除此之外……」   新聞主播抑揚頓挫念著今日的焦點新聞,螢幕裡醒目的標題讓陸少齊感到煩躁,拿起遙控器關掉隨手扔在一旁,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近年來中國大陸持續發生的一系列極端暴力事件,並從多個角度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入分析。文章提出了心理健康問題、社會支持繫統不足、公共安全管理問題、社會矛盾和不平等問題等觀點,並從教育、社區建設、媒體報道、心理幹預等多個方麵提出瞭解決問題的建議。
Thumbnail
臺灣社會最近發生了一起精神疾病患者發作的暴力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討論。這篇文章探討了精神疾病患者暴力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法,並呼籲政府加強相關宣導,民眾注重身心健康。
那個新聞我也覺得很可怕,之前香港也試過兩名少女在商場被砍死,好慘,但斬人的人是當下瘋了失去理智,兩邊都是慘的。一想到一些無辜的市民無端端遭遇這些不幸,我就會覺得是前世因果,嘗試去理解事件為何會發生。宗教其實也是思緒的出口。 你有沒有想過突然遇上交通意外,或被人斬死,你剩下的是什麼。 我現在如果死
Thumbnail
記錄於2023/12/28 早晨用餐時 新聞播報著,這幾天那個讓人難過的消息-《國中生被同齡人砍殺而亡》,最新資訊是該加害者是吸毒者,他的社交平台上,有他磨K粉的影片。 一個跟囡同年紀的生命就這樣消逝了,令人難過;而另一個同齡吸毒、兇殘殺人的少年,則是讓人扼腕嘆息:這世道到底怎麼了?
A市的某所高中,發生了一宗少女自殺案件。在少女的死後,開始有許多人能在事發地點看見幽靈......
Thumbnail
每個女孩獨立的背後,都有份令人難以理解的脆弱和渴求。面對女孩內心獨有的的矛盾,以及對愛情和依賴的掙扎,都值得被理解,值得被呵護。有一天,總有那個人,帶笑陽光的笑,缷下妳的堅強。
Thumbnail
去年年底,臺灣發生國中生割頸殺死同校同學的悲劇,震驚社會。涉案的女學生多次在網路上嗆聲「我未成年法律會保護我」,一條無辜的生命消失了,卻沒有任何悔過之心。現在的孩子怎麼了?未成年人是不是成為犯罪的三不管地帶呢?如何杜絕校園暴力? 本集許律師將討論未成年犯罪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本文章恐會引起部分人不適,請斟酌觀看;此外本文不批評自殺,但也不鼓勵此行為。若有心理相關需求,建議先洽專業人士協助。」 當事人背景 以目前各家的新聞報導來看是當事人的狀況是 1.有憂鬱症,剛看診完之後失聯 2.被學校列為輔導個案 3.似乎有遭父親辱罵(為尊重當事人故不放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