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傷其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我們都在喊憑什麼,憑什麼加害者不必遭受天譴或法律制裁,憑什麼受害者要受困於陰影、加害者卻能若無其事繼續生活;憑什麼我們不斷地說服自己,這些加害者只是男性之中的少數,卻發現身邊幾乎每個女性,都有如此不堪的共同記憶。然而我喊到最後,卻是想問:憑什麼作為一個女性,我能夠安然無恙走到今日?

在去年年底我搬家換到一個新的住處,隔壁鄰居正好和我畢業於同一間高中,我們一見如故,所以時常到彼此的房間串門子。她的聲音略帶娃娃音,不管天氣陰晴都愛穿裙子,床上和桌上的擺設以粉色與淺紫色調為主,喜歡海豹和海豚娃娃。「一個善良單純,但有些像溫室花朵的中產階級家庭掌上明珠。」當時我對她的人物形象下了這個註解。

某個普通的夜晚,我在走廊巧遇鄰居,她告訴我,她等等要講一通很長的電話:「等我回來後,我再去找你,跟你分享我遇到了什麼衰事,為什麼要講這通電話。」

我說好,心裡有了個大概的猜測。像她這樣的女孩,好像除了煩人到可以說是控制狂的爸媽,生命中應該也沒有什麼可以被稱之為「衰事」的對象。

她在大約一小時後敲門走進我房間,「我要來跟你說我遇到的事情了。」正在鋪床的我嗯了一聲,然後聽見她貌似深吸了一口氣。

「我在上學期開學第一個禮拜被性侵了,剛剛跟我講電話的是我的律師。」她說。

被切開的血管:支離破碎的現實內臟

「什麼?」

我害怕自己聽錯,連「性侵」這兩個字都不敢複述。

當我還心存她是被性騷擾或性侵未遂的僥倖,她已經接著說下去整個故事。事件起源於上學期開學第一個禮拜,剛進入大學的她和男同學一起去臺大總圖討論功課。

「我們系上男女比相差很大,」就讀自然組科系的她說:「我只是想找一個可以討論功課的人,他又剛好跟我來自同一個縣市在X友會認識,哪知道……」

哪知道這個同鄉兼同學將她帶到臺大總圖的討論室——一個被視為「公共場所」的地方——請她喝下一杯水,而那天吃了頭痛藥的她在喝下水後不省人事。

「我醒來之後只覺得下面很痛,然後發現我的裙子上都是血,他的手上也都是血。」她的嗓音逐漸高亢,日光燈照得整張臉一片慘白:「然後他找的那間討論室,剛好沒有監視器。」

她跟我說她本不想報警也不知道該怎麼做,甚至是在打電話給姐姐後才決定去驗傷,沒想到驗傷後就來了警察,儘管那時已經離事發當下超過二十四小時。「我那時在醫院抽血,那個護理師不知道戳到我手上什麼地方,血直接噴了出來,護理師甚至拿水桶來接我的血。」

「我在想自己怎麼可以這麼衰,為什麼電視上那些社會新聞會發生在我身上,我越想越委屈,就在急診室大哭。」她笑著說出這段話,彷彿這一切只是黑色喜劇電影中的一個畫面:「我姐姐看到我哭就跟著哭,我爸媽看到我們在哭也哭了,於是我們全家一起在醫院急診室抱著彼此抱頭痛哭。」

她告訴我加害者的名字,那個被她稱呼為「爛人」、連全名都不願再次提起的存在。「我那時只要想到他就吐,什麼東西都吃不下,甚至吐到胃出血。」她說:「我在家裡待了一個多月,為了跟爸媽證明我可以回學校上課,我拿那個爛人的照片出來逼自己看,但看不到幾秒鐘我就衝進廁所裡,蹲在馬桶邊吐得亂七八糟。」

我們不希望被剝奪和生理男好友單獨出門的勇氣,他們也不該受到如此懷疑,然而這些勇氣和信任,正在被一灘又一灘現實內臟湧出的鮮血和嘔吐物腐蝕。

漫漫法庭路:沒有盡頭,只有路口

「剛剛律師打電話是來問我,我和那個爛人的聊天訊息裡面每個表情符號是什麼,我跟他解釋了好久。」她告訴我她需要在法庭上鉅細靡遺地回憶事發當天的動線、解釋她和加害者說過的每一句話和按下的每一個表情符號、回應檢察官的質疑與不友善態度。

「那個負責的檢察官真的很兇,有一次我嚇到什麼話都說不清楚,走出法庭後律師和我媽說我講的不夠好哪邊需要改進,聽著聽著我就暈倒了。」她依然在笑,像是在笑話自己遭遇的一切。「我醒來後躺在家裡的床上,我媽跟我說剛剛我昏倒後被送去急診室,但我什麼都不記得了。」

「醫生說,我的症狀是精神解離。」她在述說這段經歷時一臉難以置信:「我那時想,這不是電視劇裡才會有的情節嗎?怎麼就發生在我身上。」

那時的我在想,她的「我忘記了」和加害者的「我忘記了」明明是同樣一句話,卻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所以一個不停強迫自己回憶起,一個自欺欺人地表示失憶。

「我第二次去開庭,檢察官劈頭就問我要不要和解,說什麼這個坎我要自己想開,還跟我舉例說如果她的老公碰她一兩次她會拒絕,第三次她就會算了。」而她在第二度昏倒被救護車送出法院前,對這位臺大法律系畢業的檢察官大吼:「我要那個人道歉的話還要警察幹嘛?如果和解了我會一輩子過不去這個坎!」

「檢察官跟我說,我應該更明確拒絕那個爛人的。」她怒極反笑:「我就想,那個時候的我完全不清醒,我要怎麼拒絕那個人?」

「我想我已經夠努力了,我都已經這麼努力去告那個爛人了,為什麼還要這樣要求我?」她淒然道:「我爸媽問我想不想和解,因為他們擔心,有一天我精神解離到連他們都認不出來了。」

而她為了找證據回學校總圖調監視器,沒想到工作人員調到完全相反路線的鏡頭,而正確的版本卻因為監視器的保留期限遭到刪除,讓崩潰的她在辦公室裡狠狠發了一頓脾氣。「但我後來想想,罵那些工作人員也沒有用,畢竟這也不是他們能決定的。」

唯一的證據是她跑進廁所的鏡頭,而那個鏡頭裡的她,裙子上沾滿自己的血。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學校性平會呢?」我問她,這似乎是我能想到的最後一根稻草,壓垮駱駝或救命的稻草。

學校性平會在詢問她整起事件後,拿著未經她審閱的逐字稿便把加害者找來,「這完全違反行政程序,理論上那份逐字稿要先讓我看過才對,是我媽媽寫信給校長後,學校他們才重新問過我。」

她告訴我學校性平會調查到今年五月才得出結果,並且決定在過程中暫不公開整起事件,因為要保護她、也保護加害者。「然後那個爛人說,學校不能剝奪他的受教權,所以他還是每天大搖大擺來上課,甚至會跟我上到同一間教室的必修課。」

「他會故意在我面前晃來晃去,我知道他想逼瘋我。」她在系上活動看到加害者時摔倒在地,渾身發抖請身邊的人幫她擋住視線,不停問加害者到底走了沒。

在五月的某個平凡夜晚,她的爸媽特別北上告訴她, 臺大性平會判決此案不構成性侵。

「我爸媽甚至瞞了我兩天,只是為了讓我好好完成系上的活動心情不要被影響。」她說:「他們已經想好該如何申訴了,但我還在思考,會不會我重複經歷痛苦的過程後,還是獲得一樣的結果。」

「他什麼處分都沒有,沒有退學、沒有記過,我不知道性平會到底在做什麼,但我會繼續上訴。」

「性暴力加害者作案只需要幾分鐘乃至幾小時,但要讓他被定罪,少則數月多則數年,甚至是一輩子。」我這才意識到,這句在新聞報導中讀過無數遍的文字就體現在我的身邊,發生在這個號稱臺灣第一學府的校園裡;這裡的人總沾沾自喜自詡為知識份子和菁英,被視為臺灣社會的典範與表率。

天譴:一切信仰都帶著呻吟

「上禮拜我的律師代表我去開調解庭談和解,那一天我忘了這整件事。」直到那天晚上,她突然完全無來由且不受控地流眼淚,「所以我想起了那天有調解庭,我問我媽結果如何。」

「我媽告訴我,對方律師一進來就告訴我的律師,他們只願意賠三萬元,而且不會自己轉學或休學。」她氣得抓起枕頭砸向床鋪,「我的律師告訴他,那我們不用談和解了,直接按法律程序來吧。」

三萬元,可以讓四個人在臺北合租到一間小公寓一個月,可以付一個臺大理工學院學生一學期的學雜費,可以彌補一個女孩被侵犯的身體自主權、畢生因性侵造成的陰影,以及一個家庭全體的傷痛。

她告訴我加害者的父母也從未向她道歉過,一口咬定她是自願的,自家兒子什麼錯都沒有,「而且他家裡居然有姐妹,我以為這會讓他比較懂得尊重女生。」

我們煞有介事地討論起是否應該動用私刑報復,比方說埋伏在小巷裡暴打加害者一頓。在這個僅僅過把嘴癮的過程中,我得知加害者常去某間知名廟宇扛轎,是虔誠的媽祖信徒。

「我真的去給人家收驚過,那個乩童在通靈後跟我說,他發現爛人給我下了很嚴重的降頭,要我以後晚上十點後不可以踏出房門。」而她的前室友時常在房間裡摔衣櫃門和抽電子菸,和她處得不太好。「有一天晚上我在外面講電話講得稍微久一點,過了晚上十點才回來房間,結果就看到我前室友在房間裡發瘋。」

「我知道我不該相信乩童說的話,但他真的好準喔。」

這是何等諷刺的無奈,一種只能詛咒加害者在扛轎時,媽祖顯靈讓神轎壓死他的無力感;一種無法訴諸正式管道,只能求助於神佛的絕望;是我們這些將法律與科學奉為圭臬的「知識人」,曾經最鄙棄的怪力亂神。

兔死,狐悲

在對話的過程中,她幾度哽咽、卻不曾落下半滴淚水,因此我用一句句「憑什麼?」來遏制自己憤怒的顫抖。

每喊一次「憑什麼」,我的腦海中就掠過一個身影:是在昏暗客廳裡告訴我,自己曾在幼年時遭家中長輩猥褻的母親;是待我如親子的阿姨,她在我受教的國小任職時,被當年我曾敬重的校長職場性騷擾;是在社團活動中遭遇鹹豬手,從此對肢體親密接觸產生陰影的閨蜜好友。

我們都在喊憑什麼,憑什麼加害者不必遭受天譴或法律制裁,憑什麼受害者要受困於陰影、加害者卻能若無其事繼續生活;憑什麼我們不斷地說服自己,這些加害者只是男性之中的少數,卻發現身邊幾乎每個女性,都有如此不堪的共同記憶。

然而我喊到最後,卻是想問:憑什麼作為一個女性,我能夠安然無恙走到今日?

隔天一早走出住處時,料峭春風讓我回想起許多記憶碎片:我想起高中剛入學時,教官在朝會告訴我們,在女校三年很容易遇到性騷擾,要學會好好保護自己;想起學校匿名靠北版上,常見到學姐學妹同屆發文互相提醒,學校附近哪個路段又來了一個暴露狂,專門挑穿女校制服的學生下手, 記得保持距離以策安全;想起某次隻身走夜路,我懷疑自己被跟蹤,發現是虛驚一場後,一個人蹲在紅綠燈下歇斯底里地大哭。

我想跟她和她們說:「沒事,不要害怕。」但我說不出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廖宥甯的沙龍
12會員
20內容數
廖宥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29
我不會懷疑有人可以住家隔壁天天槍響還能漠不關心這件事,人類很容易麻痹,夢想集中營的劇情完全可以代入台灣社會裡的某些人,因為「家裡沒死過人」,所以對二二八、白色恐怖存疑甚至嗤之以鼻。
Thumbnail
2024/02/29
我不會懷疑有人可以住家隔壁天天槍響還能漠不關心這件事,人類很容易麻痹,夢想集中營的劇情完全可以代入台灣社會裡的某些人,因為「家裡沒死過人」,所以對二二八、白色恐怖存疑甚至嗤之以鼻。
Thumbnail
2024/02/20
「女權」這個詞彙在當今臺灣乃至於全球社會,就如同佛地魔的名字之於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諸如漫威等好萊塢大牌電影公司,如果讓女性擔任超級英雄電影主角,便不難在電影預告片下的留言區,看到一些批評電影公司「過度政治正確」的發言。而「父權凝視」的電影敘事角度,也讓女性角色形象塑造立體化之路走得相當坎坷。
Thumbnail
2024/02/20
「女權」這個詞彙在當今臺灣乃至於全球社會,就如同佛地魔的名字之於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諸如漫威等好萊塢大牌電影公司,如果讓女性擔任超級英雄電影主角,便不難在電影預告片下的留言區,看到一些批評電影公司「過度政治正確」的發言。而「父權凝視」的電影敘事角度,也讓女性角色形象塑造立體化之路走得相當坎坷。
Thumbnail
2024/02/17
「微臣自知命賤如草芥,陛下自然看不上眼。」蕭牧忱的聲音在死寂的院落裡清晰地迴盪,「但性命已是微臣身上最珍貴之物。」
Thumbnail
2024/02/17
「微臣自知命賤如草芥,陛下自然看不上眼。」蕭牧忱的聲音在死寂的院落裡清晰地迴盪,「但性命已是微臣身上最珍貴之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女性的勇敢是被鼓勵出來的,後來大學專業學了諮商療癒,經過個別諮商才知道了自己小時候曾經遇過的性騷擾事情,而且不止一個一次,層面廣泛到有小學老師、鄰居與長輩朋友……。
Thumbnail
女性的勇敢是被鼓勵出來的,後來大學專業學了諮商療癒,經過個別諮商才知道了自己小時候曾經遇過的性騷擾事情,而且不止一個一次,層面廣泛到有小學老師、鄰居與長輩朋友……。
Thumbnail
我們都在喊憑什麼,憑什麼加害者不必遭受天譴或法律制裁,憑什麼受害者要受困於陰影、加害者卻能若無其事繼續生活;憑什麼我們不斷地說服自己,這些加害者只是男性之中的少數,卻發現身邊幾乎每個女性,都有如此不堪的共同記憶。 然而我喊到最後,卻是想問:憑什麼作為一個女性,我能夠安然無恙走到今日?
Thumbnail
我們都在喊憑什麼,憑什麼加害者不必遭受天譴或法律制裁,憑什麼受害者要受困於陰影、加害者卻能若無其事繼續生活;憑什麼我們不斷地說服自己,這些加害者只是男性之中的少數,卻發現身邊幾乎每個女性,都有如此不堪的共同記憶。 然而我喊到最後,卻是想問:憑什麼作為一個女性,我能夠安然無恙走到今日?
Thumbnail
說真的,要看這部之前掙扎了好久,不過看了之後很欲罷不能,因為劇情內容探討女性在各個面向的定義與矛盾,個人覺得每個年齡層的女生都非常值得一看!畢竟其中主要事件老師性侵學生實在是太血淋淋,而且看這一段時真的全身雞皮疙瘩,跟我先前還沒看之前所寫的學生時代遭老師性騷擾手法根本如出一轍的雷同。。。。
Thumbnail
說真的,要看這部之前掙扎了好久,不過看了之後很欲罷不能,因為劇情內容探討女性在各個面向的定義與矛盾,個人覺得每個年齡層的女生都非常值得一看!畢竟其中主要事件老師性侵學生實在是太血淋淋,而且看這一段時真的全身雞皮疙瘩,跟我先前還沒看之前所寫的學生時代遭老師性騷擾手法根本如出一轍的雷同。。。。
Thumbnail
過去和現在的掙扎及矛盾,讓她逐漸崩潰
Thumbnail
過去和現在的掙扎及矛盾,讓她逐漸崩潰
Thumbnail
我們都有可能成為「唐山燒烤店打人事件」的那個女孩。
Thumbnail
我們都有可能成為「唐山燒烤店打人事件」的那個女孩。
Thumbnail
如果你也曾經看過《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那麼這一本書,也推薦你讀一讀。一樣是非自願性交的作品,她們呈現的樣子大不相同,選擇也大不相同。唯一共通的,大概是滿滿的情緒,而這些情緒,不僅激起共感,也帶來一些改變。 會知道這本書,是聽法學教授的X話群組提到,對於性評問題也有點興趣,於是就買了一本。這個轟動西岸
Thumbnail
如果你也曾經看過《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那麼這一本書,也推薦你讀一讀。一樣是非自願性交的作品,她們呈現的樣子大不相同,選擇也大不相同。唯一共通的,大概是滿滿的情緒,而這些情緒,不僅激起共感,也帶來一些改變。 會知道這本書,是聽法學教授的X話群組提到,對於性評問題也有點興趣,於是就買了一本。這個轟動西岸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都很害怕跟女性太密集地接觸。 雖然我也是個女性,這樣說很奇怪,但容許我娓娓道來幾個小故事。 (先聲明不是針對女性,而是我遇到這些經驗,對象剛好都是女性。) 小時候候我最喜歡體育課。 某次打排球時不注意砸到了一位班上的女同學。她給同學的印象是家裡過得寬裕,總有沒看過的新奇物品、會彈鋼琴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都很害怕跟女性太密集地接觸。 雖然我也是個女性,這樣說很奇怪,但容許我娓娓道來幾個小故事。 (先聲明不是針對女性,而是我遇到這些經驗,對象剛好都是女性。) 小時候候我最喜歡體育課。 某次打排球時不注意砸到了一位班上的女同學。她給同學的印象是家裡過得寬裕,總有沒看過的新奇物品、會彈鋼琴
Thumbnail
在開始今天的說書之前 我先確認一下我們的價值觀是在同一頁上 如果今天有個殺人兇手和倒在地上的被害人 我會譴責這個殺人兇手 當然有很多複雜的可能性 先不要想這麼多 如果今天這位兇手並不是殺人 而是性侵這位被害人 或者只是在書局裡猥褻了一位國中生 你會譴責誰呢?
Thumbnail
在開始今天的說書之前 我先確認一下我們的價值觀是在同一頁上 如果今天有個殺人兇手和倒在地上的被害人 我會譴責這個殺人兇手 當然有很多複雜的可能性 先不要想這麼多 如果今天這位兇手並不是殺人 而是性侵這位被害人 或者只是在書局裡猥褻了一位國中生 你會譴責誰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