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紙本書系列/寫給想要自己編輯的初學者,在發稿以前你該做的事!

更新於 2024/10/18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關於發稿請別人設計的部分這裡有寫了:電子書系列/製作紙本書及電子書的發稿注意事項!
如果你是行銷端發稿做平面設計或banner,這裡也有寫:寫給出版社外發行銷設計案件的工作建議!
每次想要寫這一系列,肯定是我手邊正在進行一些讓我覺得必須寫下來做為日後讓想進入出版這行的新人們的工作指南,以及往後我跟其他人合作時,讓人可參考的建議。
在「做書」這件事,並不是非得要遵守什麼一定的規矩才能搞出一本書,你也可以做一本不顧閱讀者的使用習慣的版面,你也能做出一些打破規則的設計,但端看「你做出來的東西要與誰對話?」以及你想要以什麼樣的方式呈現出自己想表現的樣子!
murmur一下經歷:
  • 2000~2002文學雜誌社編輯,因為不喜歡成天看稿子,幹不了編輯XD。
  • 2002~2004工科教科書排版(全都是高級數學。微分積分。)
  • 2004~2006多半幹企劃,但都負責平面刊物。
  • 2006~2008書店店員。沒有名氣但有人找我寫字的部落客!
  • 2009~做所有書籍相關能做的設計(跟書無關好玩的也做。)
編輯有編輯的基本工,雖然我只幹過短短不到兩年的編輯,但那段時間因為跟著老出版人做事,打下的根基還算可以,加上也擁有還算專業的排版經歷,就能留意比較多的細節!
以下就是真的非常基本功的東西。如果你有志進出版業或是自己做書,這些細節也許不是什麼太了不起的功力,但絕對能讓你事半功倍!把最基礎的東西搞定,你才不會在往前走的時候老是覺得被絆倒。
做書的前置作業,在還沒送到設計手中前,編輯到底要幹嘛?不要再說「出書這麼簡單幹嘛要找人做編輯?」這種話,編輯真的是一門非常細瑣的專業。
一本書的形成會有書封、內容。書封上有書名、文案、圖片(或任何設計),書的內容有文字、圖片、版面構成,這些全都是編輯要了解的事!

書封:

書封在紙本書上的需求是「全書封」。也就是從書封、書底、書背(書立起來中間那一條)要不要有折口?有沒有書腰?(折口與書腰大小取抉於你用什麼紙?你用什麼方式裝訂?這些都是編輯要知道的事。)
有些人請設計就手邊的元素、書籍內容做書封,有些人找現成的圖來做書封,有些人找人畫畫做書封。那麼,一個好的編輯要留意什麼?除了書封與內文的屬性是否相符外,書封上要放「書名」「作者」以及其他所有需要擺放上書封的元素都應該被考慮進去,包括
  • 書封上還放不放副書名,翻譯書的原書名或是外文作者的原文名⋯⋯
  • 書背要放的字、logo⋯⋯
  • 書底要放的文案、條碼要放在哪裡?
  • 書封折口要放什麼內容?(通常前折口放作者,後折口會放過去的作品集。)
  • 書腰上要放什麼字?
把「要放上書封的元素」全部列出來,設計才能依其需求去把所有的需求放進書封設計裡。
如果你是要找現成的圖片,必須留意找到的圖片「有沒有位置」放那些「書封的元素」;如果你是找人書封圖時,你也必須告知繪者「請留一個位置」放那些「書封的元素」。沒做過書的人很容易忘記要留空位給那些必須放上的元素,常常找到的圖根本沒有位置放進那些必須放入的元素!
如果是「找人畫書封圖」的時候,要記得「不要叫設計幫你改繪圖者的圖」,所有的設計都沒有權利去修改任何繪者的圖檔,除非繪者「同意圖賣給你了,你隨便改。」否則不要向設計提出那種「你就修一下那張圖啊!」的需求,這是對繪者的不尊重!

進到書內文的部分要留意的細節更多了。

一。版面設計
有些人會連同書封設計一起發稿給設計師一起做。除了要給出版面大小以及電子書系列/製作紙本書及電子書的發稿注意事項!中提到的「落版單」(頁數)外,專業的編輯還會給出這些數據:版面的天地內外要留多寬?(天地內外就是一本書裡單頁文字與邊界的距離,如附圖),以及一行要走幾個中文字?一頁要走幾行?字級多少?字距多少?段落距離要多少?多半編輯心裡會有個底,由這裡會回推出「落版單」上的頁數有多少?
而文字書與圖文書也不同,如果文裡有照片或繪圖,也必須清楚「圖片要走一頁還是一個大跨頁」或者圖片要放多大?(跨頁的意思是一本書攤開後左右兩邊合起來叫跨頁。)
「落版單」的功能就在於:讓設計知道一個篇章裡要放進多少圖和多少文?在設計版面時可以有所依據,才能設計出符合需求的版面。
二。文字編輯
關於「用字」很多出版社有各自的規定。比較常見的錯字都有一定的規定,但有些慢慢通用的,不是每個出版社要求的都一樣。大原則就是「整本書統一」,不要前面用「精彩」後面用「精采」。但,你要一個一個改嗎?不,聰明的編輯直接用「尋找與取代」。
文字的校對有幾個原則。中文書籍裡的標點符號一律全形「」、()。?除非像是文裡也許會提到某一段字有英文(羅馬字)之間的標點就是用半形。數字在古時候會全部改成中文:1989=一九八九,但由於數位時代「橫書」的關係,大部分人寫文章還是習慣寫1989,如果是「直書」的中文書籍,大部分會改成一九八九不然數字會橫過來。
*半形空隔前後空一個半行空白在中文寫作中是不正確的作法。
取代掉異體字,例如:為什麼中的「為」在打注音時會被選到「爲」;眾人會變成「衆」⋯⋯這兩個字是最常出現的異體字,把它取代回正確的字,不要進入排版軟體到校稿時就跟設計說:「欸這裡少了一個字,多了一個空白。」(親愛的,文字是你的專業啊!我會在電腦前翻白眼。)
接著是,很多人在word有一個壞習慣,以兩個全形來做為一段文字的開頭。這在電子書或是html的格式上是這麼用沒錯。但認真來說,即使是word也可以以「段落格式」設定「首行縮排」空兩個字。
為什麼不要空那兩個字呢?在排版軟體的設定裡,文字有文字之間的間距設定,其中還有避頭點(這之後有機會再寫)或是連字的縮排以及標點符號的斷行設定,有時候「兩個空格」會有被拿來「縮減空間」的可能,也就會變成首行縮排因為斷行設定而被擠壓到「不足兩個空格」。
這個部分編輯應該直接把所有的文字檔那兩個空格全部取代(不要有那兩個空格),兩個空格對文字有什麼影響?如果設計沒有幫你們取代掉,那它就等於第一行多兩個字(兩個空白)它會影響到整段的長度、行數,進到版面頁數就會不準確。(每段多兩個字就會差很多!)

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所有的稿件都要校對、修正過再進入排版軟體。

很多人都認為「時間趕嘛!為什麼不直接進入版面去改呢?」這個部分應該把權責區分出來。每個編輯對於手上的稿件應該多少都讀超過三次,會很明白哪一段、哪一章在說什麼,甚至哪個細節在講啥,但設計們都不會知道(沒有人有空排版還要讀你的字好嘛!)修改文字的部分一定是編輯的速度比設計在軟體裡改得快。
過往我在排高級數學的時候,我的編輯同事需要跟翻譯同事及外發的翻譯老師確認完所有的文字改正,才會供文字給我排版。若是中途有一大段要修正,她也會告訴我:「這一段你先不要改,我給你完整的文字檔。」而不是一行改四五個字,一大段改七八個地方。這對編輯和設計來說都是非常消耗時間和意志的事!
三。圖片
圖文書裡會有些圖,也包括上述封面所提到的事,請人畫插圖或是自己找圖,都需要考量到「圖上要放的元素」,比如說有些人的章節頁會放圖,圖上要押上「章名」,那麼你就要找適合的圖來放,而大部分繪者也都非常討厭自己的圖被放上「他構圖時沒有預想要讓你破壞圖」的元素,這部分編輯都應該要先溝通過。
若假設在某些圖文書需要放一些小圖的icon拿來裝飾版面(包括在版型設計上需要變化的)有時候也會去拆解繪者畫的圖,那麼,編輯也應該跟繪者溝通:「我們想使用你畫的圖裡的小物件。可以請你另外將它獨立成一個圖給我們使用嗎?」而不是請排版的設計去處理繪者的圖。(除非是繪者同意!)千萬不要隨便叫排版的設計動繪者的圖!不是設計不幫你處理,因為那是一件破壞別人作品的動作!
如果你想進入編輯出版領域,上述的都是很基本的功力。我老是寫這些我也寫得很膩,這些根本就是出版社教育訓練要教的,而不是讓一個設計去告知的;但我又相信寫出來給一些初學者有一個概念,也是可以幫助許多想自行出版的人在工作上有比較快捷的認識與想像。

做書並不難,但做書事事都是專業!

下回再講了。
圖:
20100720~22一週大事打樣、印刷,封面圖。Canon EOS 450D
我永恆做不完的韓國電子書。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34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自己、工作、經營自媒體、書籍設計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13.2K會員
859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第一部都在講基本概念,好像回到學生時代在上經濟學的時候,那些名詞定義令人又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這早已嵌入我們商學院學生的DNA內,陌生的是經過二十年後有些新事物再補充,同時也由不同的人用不同方式來解釋。 拿「看不見的手」來說吧,我們都知道市場會長出他自己的樣子,但都沒人知道市場從哪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第一部都在講基本概念,好像回到學生時代在上經濟學的時候,那些名詞定義令人又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這早已嵌入我們商學院學生的DNA內,陌生的是經過二十年後有些新事物再補充,同時也由不同的人用不同方式來解釋。 拿「看不見的手」來說吧,我們都知道市場會長出他自己的樣子,但都沒人知道市場從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