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柳駱駝峰稜線步道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或許是最近幾年太多YOUTUBER都在拼命介紹自己登山、爬山的經驗,讓看到他們影片的人,不知不覺被蠱惑而跟著鑽進了雙北附近的大小步道裡晃晃走走的結果,我和老爺成了一位看到步道就會悶頭往前走而停不下來的人。幾次經驗下來,雄家從慢慢走變成急行軍,從1、2小時的親子登山步道,拉長到來回需5、6小時的登山健行步道,或是從只有乖乖走階梯就能登頂的步道,轉變成要踩個土石樹根山徑才能摸到三角點的小艱困步道。

我想會愛走步道健行的人,除了愛好自然之外,應該是有一點自虐性格吧!不然怎會願意在炎炎日頭下持續走個數小時,或在淒風苦雨中摸著石頭樹根登頂,只為了一圓探索新路線的心願。

110年8月中旬,雄家要去走步道但又不想在熱門路線人擠人,老爺便從看過的影片中找了一條「駱駝峰稜線步道」(注意「稜線」這2個字,上網GOOGLE時,少了這2個字,結果差很多),因為路線長什麼樣子只有老爺看過影片,我沒看過,只被告知要帶登山杖、手套,就全家一起出發了。

當天上午7:45,在萬里龜吼漁港附近的「龜吼日出亭」旁停好車,在此之前,我只知道步道在野柳附近、名稱有個「駱駝峰」,上網GOOGLE一下,還看到有網友說從濱海公路旁的登山步道入口,只要走5分鐘就能登上「駱駝峰」,再加上健行筆記的文章這麼形容「近幾年山友開闢了一條依山傍海的稜線步道,沿途展望絕佳,野柳地質公園、野柳海洋世界、燭台雙嶼、基隆嶼、濱海公路和兩座漁港皆一覽無遺,可說是一條結合山海美景的優質路線~~太棒了,應該是個簡單的看海路線吧~我在內心歡呼(後來才發現自己想錯了)。


raw-image

駱駝峰稜線步道有2處登山口,一處是從野柳仁愛之家登山口進入,先走一段野柳里登山步道後,在山徑中某處右邊山徑上去,另一頭是從駱駝峰斜對面的公路登山口進入。我們選擇從駱駝峰斜對面的公路登山口進入,接下來全程3個多小時就只能我們一家在稜線步道內移動,一個人影都沒遇到,夠偏僻了)。

raw-image

一開始我們從日出亭沿著漁澳路,走到九孔池、東澳漁港再回頭,都沒找到登山口,我內心竊喜若找不到登山口,今天就可不用爬山。但事與願違,老爺很快發現到路旁岩壁上似乎有一條可供攀爬的繩索,大喜說步道由此去,接著便登登登地爬上岩壁,讓後面3人一臉錯愕地跟上去!是的,弟弟手指的方向,就是我們今日要走的登山口無誤。


raw-image

說是登山口,卻無任何指標,不過是草叢與裸岩間有一些繩索而已,我們從路旁直接攀上裸岩,往上步行十餘公尺後,可拉著繩索踩踏超過60度的陡坡上切,慢慢找到比較像是路徑的地方,再沿著路徑從裸岩進入草叢中,高度很快攀升到接近稜線處,繼而開始今日探險加碎碎念的駱駝峰稜線步道之行。

raw-image

二兄弟一大早被帶來爬山,已經唉個不停,沒想到第一步就開始拉繩、攀岩,更是哀怨,更慘的是,等進入大約一個成人高的灌木叢裡,根本就稱不上有路,只能沿著地上的繩索,手腳並用地攀著岩石、土堆,在灌木叢間穿梭前進。我本以為只要向上爬到山頂,一切就結束了,沒想到這條步道不簡單,每當我以為快登頂時,步道路徑又往旁推進變成腰繞路線,得繞另一段灌木、芒草叢才又繼續上切,等到進入稜線後,灌木叢逐漸變成低矮的樹林,樹下似有路徑,且隔一段路就會看到登山隊的布條,可資確認路線正確。


raw-image

從8:30鑽進灌木叢開始,接著進入較矮的樹林,漸漸出現高一點的樹林,走在樹林裡雖無日曬之苦,但土石樹根交錯的林徑,上上下下,很花腿力,間或從樹林鑽出剛好站在岩壁上,可看到廣闊無垠的海景,但是轉身進入樹林後,又是一段曲折的路要走,熱熱悶悶地。而且,似乎受疫情影響,這條步道太久沒人來走(是說平常應該也沒太多人進來),芒草叢生,埋沒了路徑,樹上結滿蜘蛛網,三不五時就可看到有半個手掌大的蜘蛛掛在樹上辛勤織網,而我們必須從他下方穿過。老爺走第一個負責開路,認命地用登山杖披荊斬棘,揮開草叢、橫亙的樹枝及蜘蛛網(只恨為何沒帶著較堪用的工具),二兄弟走中間,我殿後。嗯~~最怕大蜘蛛的哥哥嚇哭了,原本說什麼都不肯走近蜘蛛下方,但我誠懇地告訴他,此時若回頭還是得鑽過來時已走過的灌木芒草叢,也要從那片需拉繩、攀岩的山壁走(滾)下去~。有鑑於此,我們說什麼都不願走回頭路,哥哥只好咬著牙勇敢前進。


raw-image
raw-image

大約10:30時,一位汗流浹背的中年婦女(正是在下)在亂糟糟的樹林裡煩燥地吼著「我要吃龍蝦」、「我要喝可樂」,並迅速地打電話給龜吼漁港旁的海鮮餐廳訂位,不然不足以安撫此行受驚的心靈。接下來的路段,正是以可期待的美食、冷飲,外加玩遊戲等好康,作為勸進二兄弟的誘餌,彷彿以竹竿懸掛著美味紅蘿蔔般,引領著渴望的兔子繼續前進。接下來,什麼看到小蛇從樹下鑽過、大蜘蛛在樹上結網、昆蟲從眼前飛過,拉個繩索上坡、下坡,或是扶著樹幹踩著岩壁什麼的,都不會更驚嚇了,只要趕快結束這段路程就好。

辛苦總會有代價,我們終於在11點多經過一大段需拉繩下切的連續陡坡後,穿出稜線步道,接到正常版的「野柳里登山步道」,至少這是一條可供常人在任何時候來都能應付的石階步道啊!沿著石階往下走約20分鐘,抵達東澳漁港,宣告此行的稜線步道戰鬥記劃上句點。接下來再花十餘分鐘,沿漁澳路走1.5公里,行經漁港、九孔池、駱駝峰尾稜之後,回到停車處。都到平地了,肯走沒有到不了的目的地。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12點多準時抵達餐廳、換好衣服準備大啖龍蝦。我一開口就跟老闆說來4隻龍蝦,老闆驚嚇之餘,回說4隻太多,讓我先點2隻就好;幸好老闆有良心,不然那天的龍蝦,加上每次會點的螃蟹、蒸魚、海瓜子什麼的,的確噴掉不少新臺幣啊!

(後記)當天負責打頭陣披荊斬棘的先生,沒穿長袖,雙臂留下了奮鬥過的印記,不知他當時是否也接收到我走在後方翻了八百遍的白眼及碎碎念的怨氣~現在回頭看照片,不能否認稜線上所見海景確實甚美,只可惜當天太熱又忙著閃躲蜘蛛、草叢什麼的,心累身體累,才無心逗留欣賞,僅匆匆拍幾張無敵海景照,紀錄到此一遊便罷。


raw-image



【補充網路上關於此條步道的介紹】

有關駱駝峰稜線步道內的樹林、拉繩景況,請參下則新聞電子報,我們那天光顧著開路,在樹林裡都沒空拍照留下紀錄,這篇文章作者所刊的照片跟我們那天經歷的過程相同。想要大展身手拉繩、攀岩、走稜線賞海景的朋友,可來嘗試看看,大約3小時可收工,只要記得準備帽子、手套、長袖衣物、劈草用具即可;但若只想悠閒走步道健身的朋友,還是別嘗試的好。


【網友介紹5分鐘登「駱駝峰」的方式】→這是網美浪漫路線,不是去駱駝峰稜線步道挑戰自我的路線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雄家四人登山去的沙龍
3會員
4內容數
2023/02/22
2022年4月24日一大早即前往名列東北角黃金十稜第二稜的「煙囪稜O型線(約5公里,3至4小時完成)」尋幽探秘。 勸濟堂停車場→煙囪稜步道入口→沿途經過第一、二、三廢煙道→一號煙囪→攀爬之字形山徑→山海大草原→復興山登頂→黃金洞→往回走行經復興山、煙囪山→經過無耳茶壺山登山口→勸濟堂停車場
Thumbnail
2023/02/22
2022年4月24日一大早即前往名列東北角黃金十稜第二稜的「煙囪稜O型線(約5公里,3至4小時完成)」尋幽探秘。 勸濟堂停車場→煙囪稜步道入口→沿途經過第一、二、三廢煙道→一號煙囪→攀爬之字形山徑→山海大草原→復興山登頂→黃金洞→往回走行經復興山、煙囪山→經過無耳茶壺山登山口→勸濟堂停車場
Thumbnail
2022/03/15
離開金瓜石地質公園,繼續向前行駛800公尺,路旁即是「樹梅景觀台」停車場,停車場對面有一條左轉道路~草山戰備道,要去燦光寮山、半平山、貂山古道,都可由此去。 走在草山戰備道上,望著東北角連綿不覺的山頭及遠方的海岸線,天氣好時,亦有抹茶的綠、天氣不好時,則帶著朦朧氤氳的美!
Thumbnail
2022/03/15
離開金瓜石地質公園,繼續向前行駛800公尺,路旁即是「樹梅景觀台」停車場,停車場對面有一條左轉道路~草山戰備道,要去燦光寮山、半平山、貂山古道,都可由此去。 走在草山戰備道上,望著東北角連綿不覺的山頭及遠方的海岸線,天氣好時,亦有抹茶的綠、天氣不好時,則帶著朦朧氤氳的美!
Thumbnail
2021/10/16
「磺嘴山登山步道」屬於磺嘴山生態保護區,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東邊,範圍以磺嘴山與大尖後山連稜為中心,範圍包括至半山麓一帶之地區,面積約640公頃,目前仍保持相當自然狀態。本區具有完整錐狀火山景觀,包含有磺嘴山、大尖後山火山錐體及磺嘴山火山口湖等特殊地形(摘自陽明山國家公園網頁)。
Thumbnail
2021/10/16
「磺嘴山登山步道」屬於磺嘴山生態保護區,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東邊,範圍以磺嘴山與大尖後山連稜為中心,範圍包括至半山麓一帶之地區,面積約640公頃,目前仍保持相當自然狀態。本區具有完整錐狀火山景觀,包含有磺嘴山、大尖後山火山錐體及磺嘴山火山口湖等特殊地形(摘自陽明山國家公園網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同一座山,夥伴不同、氣候不同,會呈現不同的風景。有點像,過去的生命事件,已如巨碑般佇立,不可撼動。但在後來復返的回望中,人擁有不同的詮釋與理解之能力。 生命不能重來,但記憶可以重組,因而呈現不同的風景。重組有時是必要,才能走完完整的哀悼歷程,讓身體從過去解脫。不過,有時候,不是誰都想去面對記憶裡的山
Thumbnail
同一座山,夥伴不同、氣候不同,會呈現不同的風景。有點像,過去的生命事件,已如巨碑般佇立,不可撼動。但在後來復返的回望中,人擁有不同的詮釋與理解之能力。 生命不能重來,但記憶可以重組,因而呈現不同的風景。重組有時是必要,才能走完完整的哀悼歷程,讓身體從過去解脫。不過,有時候,不是誰都想去面對記憶裡的山
Thumbnail
(聽說有連續高密箭竹林的)#閂山東北稜 行程概述 D0:台北→台中C0。 D1:730林道11.7K→退回上稜處→連續密箭竹→茶岩山稜線→茶岩山→閂山茶岩山岔→閂山登山口→公園營地C1。 D2:C1→金明真路岔→單攻閂山→23.2K閂山登山口→17.5K耳無溪岔→11.7K柵欄。
Thumbnail
(聽說有連續高密箭竹林的)#閂山東北稜 行程概述 D0:台北→台中C0。 D1:730林道11.7K→退回上稜處→連續密箭竹→茶岩山稜線→茶岩山→閂山茶岩山岔→閂山登山口→公園營地C1。 D2:C1→金明真路岔→單攻閂山→23.2K閂山登山口→17.5K耳無溪岔→11.7K柵欄。
Thumbnail
是半生不熟的健走咖 對不同古道步道小群山非常好奇 熱血衝腦門,腳底上引擎的 不畏困難條條走....ㄜ,有時也手腳並用啦。
Thumbnail
是半生不熟的健走咖 對不同古道步道小群山非常好奇 熱血衝腦門,腳底上引擎的 不畏困難條條走....ㄜ,有時也手腳並用啦。
Thumbnail
近幾年山友開闢了一條依山傍海的稜線步道,沿途展望絕佳,野柳地質公園、野柳海洋世界、燭台雙嶼、基隆嶼、濱海公路和兩座漁港皆一覽無遺,可說是一條結合山海美景的優質路線~但是走起來並非想像中的浪漫,拉繩、攀岩、穿過樹林、灌木叢是無法避免的,想挑戰的人倒是可試試看!
Thumbnail
近幾年山友開闢了一條依山傍海的稜線步道,沿途展望絕佳,野柳地質公園、野柳海洋世界、燭台雙嶼、基隆嶼、濱海公路和兩座漁港皆一覽無遺,可說是一條結合山海美景的優質路線~但是走起來並非想像中的浪漫,拉繩、攀岩、穿過樹林、灌木叢是無法避免的,想挑戰的人倒是可試試看!
Thumbnail
        降級後的假日大家都如何安排呢?中部連下了幾日午後雨,趁著好天氣的清早,與爸爸回老家魚池的金龍山步道走走,雖然回老家總是會經過金龍山步道入口,但從未爬過這座山,每次回老家總是來匆匆去匆匆,反而錯過好好探訪附近的景點的機會。
Thumbnail
        降級後的假日大家都如何安排呢?中部連下了幾日午後雨,趁著好天氣的清早,與爸爸回老家魚池的金龍山步道走走,雖然回老家總是會經過金龍山步道入口,但從未爬過這座山,每次回老家總是來匆匆去匆匆,反而錯過好好探訪附近的景點的機會。
Thumbnail
靜靜的、用自己的步調,在樹林中穿梭,看見很多手機難以捕捉的流光溢彩,聞到滿是生意盎然的氣息,我在這感官的盛宴中難以置信。 越到中間,就開始有許多需要戴上麻布手套抓繩子的路段,很有趣,要思考一下怎麼爬上爬下比較順,對於我們這種都市爬山嫩草來說,實在太新鮮好玩了!!!!!
Thumbnail
靜靜的、用自己的步調,在樹林中穿梭,看見很多手機難以捕捉的流光溢彩,聞到滿是生意盎然的氣息,我在這感官的盛宴中難以置信。 越到中間,就開始有許多需要戴上麻布手套抓繩子的路段,很有趣,要思考一下怎麼爬上爬下比較順,對於我們這種都市爬山嫩草來說,實在太新鮮好玩了!!!!!
Thumbnail
開始之後就必須往前走 你沒有回頭的理由.... 回去的路不會比較好走,你何不往前走看看最美的風景?!
Thumbnail
開始之後就必須往前走 你沒有回頭的理由.... 回去的路不會比較好走,你何不往前走看看最美的風景?!
Thumbnail
抬頭看著飄來的片片厚雲,怕下雨的兩兒子急巴巴地趕往上攻。最後的路程只好四人分成青壯兩隊各自努力,相約山頂再會。石瀑!再來!今天不是你上我下,就是我上你下。最後是不可思議、逼近九十度的峭壁,所幸設有鐵鍊一條好讓山友爭最後一口氣,看我們力拔山河,12:30 總算登頂。這是我此生最遠的800公尺。
Thumbnail
抬頭看著飄來的片片厚雲,怕下雨的兩兒子急巴巴地趕往上攻。最後的路程只好四人分成青壯兩隊各自努力,相約山頂再會。石瀑!再來!今天不是你上我下,就是我上你下。最後是不可思議、逼近九十度的峭壁,所幸設有鐵鍊一條好讓山友爭最後一口氣,看我們力拔山河,12:30 總算登頂。這是我此生最遠的800公尺。
Thumbnail
地點(按照登頂順序):鈴鳴山(百岳排名 #63)、閂山(百岳排名 #80) 時間:2019 年 10 月 10 日到 10 月 12 日 心得: (1) 第一天有很多水源,建議在最後水源時要裝水! (2) 連假登山最好早點出發,否則要抱著往下走尋找營地的決心
Thumbnail
地點(按照登頂順序):鈴鳴山(百岳排名 #63)、閂山(百岳排名 #80) 時間:2019 年 10 月 10 日到 10 月 12 日 心得: (1) 第一天有很多水源,建議在最後水源時要裝水! (2) 連假登山最好早點出發,否則要抱著往下走尋找營地的決心
Thumbnail
    眼前是開爬以來最窄的山徑。     寬度只有腳掌併起來再寬一些,左手邊是蜿蜒的山壁,右手邊的斷崖即使有圍欄還是不會想讓人靠近,底很深
Thumbnail
    眼前是開爬以來最窄的山徑。     寬度只有腳掌併起來再寬一些,左手邊是蜿蜒的山壁,右手邊的斷崖即使有圍欄還是不會想讓人靠近,底很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