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健行|龍麟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同一座山,夥伴不同、氣候不同,會呈現不同的風景。有點像,過去的生命事件,已如巨碑般佇立,不可撼動。但在後來復返的回望中,人擁有不同的詮釋與理解之能力。

生命不能重來,但記憶可以重組,因而呈現不同的風景。重組有時是必要,才能走完完整的哀悼歷程,讓身體從過去解脫。不過,有時候,不是誰都想去面對記憶裡的山,因此,無法重組。

12月中旬的某一天,身體告訴我,一定要去山上走動了。所幸,冬天已臨,氣溫上已經適合爬台南的郊山,無須再驅車往更遠之處。挑了一個孩子只上半天的週間,下午便疾風似的前往龍麟山。

這是一座要小挑戰也可以、要輕鬆走在森林裡,也可以的怡人山林。在停車場,有「樂捐牌」廁所。平日的山幾乎無人,但好天氣的假日,聽說還會有小販起登處兜售農產品,想必是熱門景點。

室友已是第二次造訪,這次帶我們同行,要找到第一回他獨爬時,沒找到的拉繩路徑。因為我們畢竟也是走跳過不少郊山,所以並沒有選擇比較緩上的岔路取右,而是從較陡的左邊,也為了想拉繩的緣故。

raw-image

眼尖的我,在過了第一座便橋(?),就發現拉繩路徑——真的是很容易錯過的轉角。執行204,一路攀爬逼近80度角的山坡,一開始明顯感受到身體不適,必須放慢速度,停下來休息。

raw-image

但也就一下子就拉完繩了,起登快一個小時後,抵達王爺崙山。山頂處有一涼亭,可稍為休息。接著,才是龍麟山著名的如麟石群。因為有過旗靈縱走的極限經驗,龍麟山的這一段亂石群,算是開胃菜。真正可怕的地方,是有懼高的我,後來還是鼓起勇氣爬上「網美拍照石」。坐上去5秒,就尖叫要室友快點拍完,因為我在發抖頭暈了。

raw-image

在經過亂石群,下來到有長椅的臨時休息空地時,見長椅後有一原始路徑,對照地圖,竟然是有路可走。趁著還有天光,便去一探究竟。原始路徑向下走一小段後(真的很有森林感噢),岔路取右,出現舖設良好、五星級的階梯!!

raw-image

此時開始遇到棚子們。地圖上,是可以繼續往下走——因為五星級階梯也一路舖下去,但不知盡頭在何處(可能是烏山步道的終點?)。時間考量,我們就先與這個隱藏版路徑告別。

左上右下的路徑(跟跑去探險)與花費時間如下:

raw-image

●距離:4.17公里

●計時:2時46分28秒 (166分鐘)

沒有想到,這裡竟然成了帶其他三組家庭登山時的「救援之地」。

下山途中,實在被路旁滿坑滿谷的植物吸引,便取了幾株泡到水裡也應該活得下去的姑婆芋(沒有要吃他們)。過了快三週,還真的……在室內活得很好!

raw-image

惦記著上回雯青們去德文山,少了一組思思念念要爬山的的家庭。所以,儘管1月1日的連假,小組成員幾乎各自返鄉或出遊,還是帶了三組家庭,再訪龍麟山(另外兩組,是第一次爬山就超可憐的被爬獵鷹尖一線天〔還沒寫〕;另一組,則是從德文山的駝獸進化成駱駝 XD)。

因為成員裡有不到2歲的幼兒,有對運動很排斥的孩子,有成為跑山雞潛能的孩子……龍麟山,要選擇挑戰自己、走拉繩路徑、爬奇石群的也可以;要選擇悠閒慢慢在森林裡散步的、不繞一圈經過奇岩的,也可以。約好在長椅的休息區會合即可。

raw-image

我自己則是選擇負重練習。第一次揹了9公斤上山——帶著酸痛還沒好的大腿(前二日才爬完很硬的巴層巴墨山——一樣還沒寫),繼續204(雖然變成195)。

raw-image

沒想到,預計出發的前一晚,突然有雨的跡象。提醒夥伴們,輕便雨衣備著。雖然是簡單的山,但我也還沒有在雨的氣候下,還帶著別人一起登山。

直到出發前一小時,市區還有雨。室友想了備案,若抵達停車場,雨仍大,就改往不太遠的化石館。所有人員都會合後,雨是停了。雖然心裡暗自希望不要再下,但天氣有他自己的想法。

但也因為雨的緣故,我們一行人走在充滿仙氣的森林裡。這是高山午後才會滿出來的白霧,我也是第一次見識到這般風景。畢竟,平常只要看天色不對,就直接打消入山的念頭。所以,幾乎都只見晴朗的山。

raw-image

有跑山雞潛力的孩子說:好像可以拿一根竹籤,沾到霧裡,當成棉花糖吃。

我們其實是伴隨著雨聲前進。但因為雨勢不大,有一陣沒一陣,植物的綠夠濃,把雨擋在上方。果不其然,到了左右岔路時就兵分二路。室友與我跟著散步團選擇緩坡、也不走奇石群,到長椅的休息處與跑山雞們會合後,再原路下山。

沒想到抵達長椅處時,雨就不客氣的衝下來了。跑山雞那群,也因為評估路徑濕滑,不合適拉繩與走奇岩群,決定從另一端走回來長椅與我們會合。但雨勢越來越大,雖然大家都備著雨具了,但還是找個避雨處才好。

raw-image

突然就想起來那些棚子們。於是便挺著雨,體感溫度開始下降時,室友跟我帶著大家遷徙到棚子裡避雨,等候跑山雞組回來。

raw-image

買了好一陣子的風雨衣,總算今天發揮功用!衛牧很久之前出讓給我的遮雨套,首次出動。這時,平時備而沒用登山的裝備就很重要……防風雨的裝備、糧食、水,都還有。平日沒那麼受歡迎的黑巧克力,瞬間快發完 XD

套句室友的話:爬山不是從起登點開始算,是從準備要爬山的那一刻就開始了。從體力、路線(包括登山地圖與開車路線)、裝備,全都是爬山的一環。每一次爬山,都是智慧的累積,也是反脆弱的訓練跟思考。

跑山雞們快抵達前,雨停了。奇妙的是,濃稠的白霧,也開始散去。第一次進到山裡森林的孩子,指著遠方稍稍撥開的雲霧,喊著:「對面有山耶!」

raw-image

我也才第一次看到,這麼低海拔的山,也有驚豔的雲海!這是以往得在高山才見得到的磅礴景色,但在雨後的龍麟山,也有迷你版的雲海。這完全是預料之外的美景。趁著雨停,我們四組家庭,平平安安的下了山。我呢,還是忍不住帶了山的一些綠色回家,沾了雲海露氣的。

raw-image

謝謝這一次的家庭們,我們在雨中看到了大景。

4組親子組,沒有走奇岩群的路徑與花費時間如下:

raw-image

●距離:3.83公里

●計時:3時15分34秒 (196分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bun的沙龍
71會員
165內容數
從神學連接繪本、文學、哲學、生活
Abu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19
日期:2023-04-29 騎乘時間(包含前往MSTW 02的迷路):4時50分15秒 距離:30.81公里
Thumbnail
2023/05/19
日期:2023-04-29 騎乘時間(包含前往MSTW 02的迷路):4時50分15秒 距離:30.81公里
Thumbnail
2023/04/28
最遙遠的步道,就是沒有起身踏出去的那一步。「想」,往往沒有立即性的解答。它是一條不斷在走動/運動中的線,在走動中,無法預期將會與什麼毡團/附著,又會織造(making)什麼。而織造,永遠是終極進行式,而非終點。也因此,我將基督教裡的「上帝」,類比為「編織者」。
Thumbnail
2023/04/28
最遙遠的步道,就是沒有起身踏出去的那一步。「想」,往往沒有立即性的解答。它是一條不斷在走動/運動中的線,在走動中,無法預期將會與什麼毡團/附著,又會織造(making)什麼。而織造,永遠是終極進行式,而非終點。也因此,我將基督教裡的「上帝」,類比為「編織者」。
Thumbnail
2023/04/15
日期:2023年4月4日 路線:鹿林前山、鹿林山、玉山登山口、麟趾山 ●距離:10.50公里 ●計時:7時42分37秒 ●落差:337公尺 (海拔2524m~2861m) ●上坡:858公尺 ●下坡:854公尺
Thumbnail
2023/04/15
日期:2023年4月4日 路線:鹿林前山、鹿林山、玉山登山口、麟趾山 ●距離:10.50公里 ●計時:7時42分37秒 ●落差:337公尺 (海拔2524m~2861m) ●上坡:858公尺 ●下坡:854公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走過的痕跡刻劃肌肉的記憶,每一步扎實的山訓,都會是最棒的回憶和下一次出發的動力。
Thumbnail
走過的痕跡刻劃肌肉的記憶,每一步扎實的山訓,都會是最棒的回憶和下一次出發的動力。
Thumbnail
同一座山,夥伴不同、氣候不同,會呈現不同的風景。有點像,過去的生命事件,已如巨碑般佇立,不可撼動。但在後來復返的回望中,人擁有不同的詮釋與理解之能力。 生命不能重來,但記憶可以重組,因而呈現不同的風景。重組有時是必要,才能走完完整的哀悼歷程,讓身體從過去解脫。不過,有時候,不是誰都想去面對記憶裡的山
Thumbnail
同一座山,夥伴不同、氣候不同,會呈現不同的風景。有點像,過去的生命事件,已如巨碑般佇立,不可撼動。但在後來復返的回望中,人擁有不同的詮釋與理解之能力。 生命不能重來,但記憶可以重組,因而呈現不同的風景。重組有時是必要,才能走完完整的哀悼歷程,讓身體從過去解脫。不過,有時候,不是誰都想去面對記憶裡的山
Thumbnail
半年前就聽聞這座山很美,我姐爬完回來跟我說「溼滑、很累」。聽完馬上就想爬了,很累的山我當然不能缺席。🐲⛰️小百岳:80,標高:1062m,步道全長:4.07k,來回時間:5hr,爬升:850m
Thumbnail
半年前就聽聞這座山很美,我姐爬完回來跟我說「溼滑、很累」。聽完馬上就想爬了,很累的山我當然不能缺席。🐲⛰️小百岳:80,標高:1062m,步道全長:4.07k,來回時間:5hr,爬升:850m
Thumbnail
想留一點時間給大三的靈魂。 抓著大三的空檔,留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給自己、給山、給夥伴。 好幾個月以來,要爬的山不是下雨、就是因為疫情攪局而取消,這是久違親近山的機會。這次夜爬金面山,讓我在繁忙的課業中,能稍稍喘息一會。
Thumbnail
想留一點時間給大三的靈魂。 抓著大三的空檔,留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給自己、給山、給夥伴。 好幾個月以來,要爬的山不是下雨、就是因為疫情攪局而取消,這是久違親近山的機會。這次夜爬金面山,讓我在繁忙的課業中,能稍稍喘息一會。
Thumbnail
「山或許會包容你,但絕不會放縱。」我想,這大概可以算是對本次行程與意外的最佳註腳。這並非將事件歸咎給山,而是在平安回來後,珍心感受到山這位老師扎扎實實給我們上了非常重要的一刻,或者,更像是一次當頭棒喝。石門東稜的那個夜晚,依仗著頭燈的光輝,我們來回奔波了近3小時,險些迷失在寒風四起的晦暗林間...
Thumbnail
「山或許會包容你,但絕不會放縱。」我想,這大概可以算是對本次行程與意外的最佳註腳。這並非將事件歸咎給山,而是在平安回來後,珍心感受到山這位老師扎扎實實給我們上了非常重要的一刻,或者,更像是一次當頭棒喝。石門東稜的那個夜晚,依仗著頭燈的光輝,我們來回奔波了近3小時,險些迷失在寒風四起的晦暗林間...
Thumbnail
2022/4/16-17,石門山東稜出屏風完整記錄;人數16人;男女比12:4;老新比6:10 這是一條相當冷門的路線,卻也是百餘年前日軍侵略太魯閣族的討伐路線,登頂石門山後沿著東側稜線直下塔次基里溪谷,經過古關原後由屏風山傳統路下山,是一條具有些許挑戰性,卻也因此相當靜謐、有趣的路線。
Thumbnail
2022/4/16-17,石門山東稜出屏風完整記錄;人數16人;男女比12:4;老新比6:10 這是一條相當冷門的路線,卻也是百餘年前日軍侵略太魯閣族的討伐路線,登頂石門山後沿著東側稜線直下塔次基里溪谷,經過古關原後由屏風山傳統路下山,是一條具有些許挑戰性,卻也因此相當靜謐、有趣的路線。
Thumbnail
前言 觀察一個人從細節 而登山細節無所不在 尤其容易創造故事 一起行走、 煮飯、 出狀況、 抱怨 會發現一些在細微處能讓你感到溫暖的人 於我來說 笑和大景好像特別容易忘記 但溫暖的感受和故事卻容易記得長久 與諮商老師 在歷經無數對談後 於最後送我貓頭鷹的圖像 好似象徵著 總是默默的觀察群體
Thumbnail
前言 觀察一個人從細節 而登山細節無所不在 尤其容易創造故事 一起行走、 煮飯、 出狀況、 抱怨 會發現一些在細微處能讓你感到溫暖的人 於我來說 笑和大景好像特別容易忘記 但溫暖的感受和故事卻容易記得長久 與諮商老師 在歷經無數對談後 於最後送我貓頭鷹的圖像 好似象徵著 總是默默的觀察群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