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門外漢爬百岳-閂山鈴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730 林道約 18K 的閂山之門

730 林道約 18K 的閂山之門

地點(按照登頂順序):鈴鳴山(百岳排名 #63)閂山(百岳排名 #80)

時間:2019 年 10 月 10 日到 10 月 12 日

心得:

(1) 第一天有很多水源,建議在最後水源時要裝水!

(2) 連假登山最好早點出發,否則要抱著往下走尋找營地的決心

(3) 這兩座山都有一堆箭竹,爬山前請先做好被箭竹打臉的心理準備

尚未拂曉即出發

開爬前一定得先確認背包狀況!

開爬前一定得先確認背包狀況!

出發的晚上只睡大概三個小時半,就從台北出發去宜蘭。到了環山部落後,搭乘事先預訂好的環清宮接駁車上山,建議容易暈車的人先吞藥,不然真的會很痛苦。接駁車經過的路況很糟,好幾次都感覺自己隨著車子上下晃動,沒有安全帶就會飛出去XD

林道一路上都算輕鬆愜意,一開始碰到小崩塌有點不知道踩點,但回程再經過時,很快就通過了。

這次除了我以外,其他兩個背包加相機都是 13 公斤以上啊

這次除了我以外,其他兩個背包加相機都是 13 公斤以上啊

以為第一天狀況會像這林道一樣平坦,結果最後找營地的歷程有點多舛

以為第一天狀況會像這林道一樣平坦,結果最後找營地的歷程有點多舛

F. 說的,人可以沒志氣,但不能身高矮,尤其是面對倒木的時候

F. 說的,人可以沒志氣,但不能身高矮,尤其是面對倒木的時候

除了閂山之門,這台鈴木機車也是必拍

除了閂山之門,這台鈴木機車也是必拍

原本行程是第一天先找好營地,再去爬閂山,這樣第二天登鈴鳴,第三天一早下山比較輕鬆。沒想到行程大延宕,營地位置都滿了,最後在約 23.5k 的地方紮營。

那時候天色已晚,三個人都已經身心俱疲,變成我留下來顧背包,兩個男生先下重裝帶著帳篷確認營地後,再折回來拿背包。

其實我們紮營的地方離大多數人的營地位置也不遠,但天黑和箭竹林的關係,花的時間拉長,實際感受的疲憊程度也不知道加乘多少。

累趴趴的鈴鳴山

約早上五點半出發,天正要亮

約早上五點半出發,天正要亮

(第一次登百岳是 2018 年 11 月的奇萊南華,當時因為原本的道路進行修護工程,所以只能多花三四個小時(大概吧)走高繞路線。從那時候起,我就對登山產生一些陰影,一部份原因是當初大家說奇萊南華很輕鬆,加上平時有在運動,自覺體能不會太差,沒想到直接第一天就在高繞後敗下陣,擔任嚮導的 F. 陪我慢慢走,才終於在天黑前抵達山莊。)

11 日當天預計先登鈴鳴,如果還有時間再回來登閂山,那時候的我們還沒放棄第三天可以一早下山回家的期望,現在想想真的是太天真了嗚嗚。

大家四點左右起床,吃完早餐、整理背包後,大約五點半出發。不過這次出發還有個很重要的任務:裝水。

聽說是要先預定的工寮,當天經過時空無一人。從這裡也可以前往閂山。

聽說是要先預定的工寮,當天經過時空無一人。從這裡也可以前往閂山。

因為第一天水源攜帶不足,第二天得先去裝水,到了紅磚水源發現沒看到水,後來意外發現要往上面爬大約兩分鐘才有,或是也可以選擇順著紅磚水源前的泥濘處往上爬,那裡的水量相當充沛且乾淨。

光是顧著往前走,忘了環顧四周景色或是抬頭看看

光是顧著往前走,忘了環顧四周景色或是抬頭看看

沿路上的指標都還算清晰,但有時候遇到岔路時要評估一下,不要讓經驗少的(譬如我QQ)領頭,很容易走冤枉路。

被芒草和箭竹攻擊挺讓人灰心喪志,其他兩個人下山後建議我要讓自己的腦袋「忙其他事」,這樣就不會一直專注在這事情上。我是覺得這提議不錯啦,但……至少當下就跟我說啊啊啊!

看得到就代表不遠了……吧

看得到就代表不遠了……吧

筋疲力竭後可以看到這風景,覺得滿足!

筋疲力竭後可以看到這風景,覺得滿足!

爬上稜線後果真舒服多了,覺得三角點好像又更近一點,一行人也走走停停,拍拍照、放放空都好。

鈴鳴山三角點,3272公尺

鈴鳴山三角點,3272公尺

在上面看到有人揮舞國旗拍照,有人暢談眼前其他大山的攀登經歷,我在旁邊默默地放空,覺得如果可以不要下山的話就好惹(抱著三角點哭)

現在回想,那時候選擇上山是對的

現在回想,那時候選擇上山是對的

下山依舊是我的惡夢啊啊啊啊啊

下山依舊是我的惡夢啊啊啊啊啊

至今還沒抓到下山的節奏與訣竅,覺得好像要有點扭腰擺臀XD,身體要靈活律動不要太僵硬,雖然是完全無負重(偷作弊)下山,但還是下得很坎坷。好幾次看到比較大的落差,都有點怕怕的。

後來回程放棄當初來的高繞路線,決定試試看被封鎖的崩塌地。一看到那高度差,下得立刻說「不行不行」,最後在隊友和其他從崩塌地爬上來的山友勸說下,硬著頭皮爬下去。

事實證明,人真的不要為自己設限,我平安爬下去了,只不過往上爬時沒注意到一根突出的粗樹幹,頭頂硬生生撞上去,痛到差點掉眼淚。不過這跟另一名隊友撞到流血比,只是小意思……

怕爆的大崩塌,安全下莊

怕爆的大崩塌,安全下莊

回去的路上順道裝水,抵達營地的時間比原本預估晚了一些,天色昏暗還得忍受芒草跟箭竹(陰影超大XD),超!痛!苦!

回到營地時,隔壁帳的大哥大姐們已經晚餐吃了好一陣子,而且他們走的路線似乎比我們困難很多,聽到時,從他們那分食到的黑糖薑茶差點沒掉下來。

當晚一樣吃完飯,八點前後就寢,不過精神比前一天大家睡眠不足爬山還要好很多,還可以屁話一下。這代表睡眠真的很重要,大家爬山之前要睡飽啊!(但很難辦到)

不是就在那?怎麼這麼遠的、閂山

美麗的朝陽,不過閂山一開始直接不客氣地來一段陡上

美麗的朝陽,不過閂山一開始直接不客氣地來一段陡上

第三天早上五點多起床用餐,收完帳抵達閂山登山口,輕裝爬山。要說我對閂山的美麗誤會,大概就是我以為翻過一兩個山頭後就登頂,沒想到「代誌毋系憨人想A家逆甘丹R(事情不是笨蛋想得這麼簡單)」!

翻啊翻、翻啊翻,翻過一個又一個山丘

翻啊翻、翻啊翻,翻過一個又一個山丘

F. 拍的照片,中間那棵樹感覺可以當 logo

F. 拍的照片,中間那棵樹感覺可以當 logo

只有護貝紙可拍拍

只有護貝紙可拍拍

閂山的路不危險,基本上就是緩上跟箭竹,來回大約四小時而已,比較難的就是一開始的陡上。

超大的看天池,很興奮地走進去!

超大的看天池,很興奮地走進去!

下到閂山登山口,整一整東西就直接出發準備下山。路上還是有倒木要注意,不過因為我身高矮,上方傾斜的樹幹比較不是我要擔心的,身高高的人倒是要小心XD

回程快到登山口前,一直相信隊友說的就快到了,沒想到突然來一個要背向下去的落差,內心其實有點崩潰,給自己做的心理建設立刻被打倒。雖然下去並不困難,但對於原本心想再 5 分鐘就結束的我來說(實際上大約再 10 分鐘的路程),任何要動點腦的路段都很痛苦,我只想走著平坦林道抵達登山口啊!

所幸最後還是到了,不過等接駁車等了大約 40 分鐘,過程就是放放空、壓壓驚,看看後面陸續出來的山友,大多都是前兩天有打過照面的。比較特別的是回程時有看到一對父母帶著一對兒女上山,挑的時機點滿特別,不知道是不是只有要到閂山。

希望自己的心志能更堅定,不要動不動就崩潰

希望自己的心志能更堅定,不要動不動就崩潰

原本是打算 11 月初寫完,沒想到因為上課關係一拖再拖,加上還有譯稿跟工作要處理,才弄到現在。

作為一個門外漢的登山女性,自覺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第二天跟第三天登頂時幾乎都沒有背背包(F. 表示:),下山時重量也很輕,內心多少覺得不夠「稱職」,也很感謝其他兩個人的幫忙與包容,未來腳程需要再練快一點,下坡不要太害怕,改變走路的方式等等,還有很多要努力的地方。

不過下山後發現兩腳大拇指麻了好幾天,上網查發現滿常見的,而且還長了繭哈哈哈,覺得是意外的收穫!

回想過去幾天,沒有手機、(超)早睡(超)早起的生活,真的會有種自己消失在現實生活的感覺(實際上對山下的朋友來說也就真的是這樣了)。隔周回到工作岡位時,明顯對工作容忍度極低,心還收不回來,調適了一周才好一點。

希望 2020 年能夠再登上幾個自己以前不敢想像(或根本不知道XD)的三角點,感受一下自然的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畝畝的沙龍
3會員
9內容數
畝畝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7/27
母親懷孕前跟過程中獲得的營養,對胎兒在子宮內和出生以後的健康都有極大影響,但具體來說,到底懷孕期間應該怎麼吃才對呢?
Thumbnail
2020/07/27
母親懷孕前跟過程中獲得的營養,對胎兒在子宮內和出生以後的健康都有極大影響,但具體來說,到底懷孕期間應該怎麼吃才對呢?
Thumbnail
2020/07/21
母親在孕期不同階段,身體產生的荷爾蒙會改變體內運作方式,這又會對自己跟胎兒帶來什麼影響呢?
Thumbnail
2020/07/21
母親在孕期不同階段,身體產生的荷爾蒙會改變體內運作方式,這又會對自己跟胎兒帶來什麼影響呢?
Thumbnail
2020/06/27
這系列主要是整理 Coursera 課程的筆記,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讀者。 本次主題是孕前照護,告訴你不論是母親或父親,日常生活飲食習慣都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健康發展。
Thumbnail
2020/06/27
這系列主要是整理 Coursera 課程的筆記,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讀者。 本次主題是孕前照護,告訴你不論是母親或父親,日常生活飲食習慣都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健康發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身為登山菜鳥的我們終於要挑戰百岳啦✌🏻✌🏻 從前年開始爬山後...有懼高症的我一直不敢嘗試較陡的山。像是金面山、五寮尖...等。 於是決定訓練自己也想克服和挑戰更多高山⛰️ 這次會想要挑戰的機緣就是想送給自己生日禮物🎁 於是從傳說最入門、好爬的百岳開始挑戰💪🏻 這次規劃3天2夜爬百岳+露營
Thumbnail
身為登山菜鳥的我們終於要挑戰百岳啦✌🏻✌🏻 從前年開始爬山後...有懼高症的我一直不敢嘗試較陡的山。像是金面山、五寮尖...等。 於是決定訓練自己也想克服和挑戰更多高山⛰️ 這次會想要挑戰的機緣就是想送給自己生日禮物🎁 於是從傳說最入門、好爬的百岳開始挑戰💪🏻 這次規劃3天2夜爬百岳+露營
Thumbnail
我們終於開始挑戰路線長的山啦 💪 這次挑戰的是台北市第一高山「七星山主峰」及「東峰」 也是 #小百岳 中編號 02的一座山 七星山主峰海拔1120m,東峰1107m 主峰和東峰的距離只差300m左右,因此這次就計畫一起攻下 之前挑戰幾次不是突然身體不適就是遇到天氣不佳😝 還好出發當天天氣很好說
Thumbnail
我們終於開始挑戰路線長的山啦 💪 這次挑戰的是台北市第一高山「七星山主峰」及「東峰」 也是 #小百岳 中編號 02的一座山 七星山主峰海拔1120m,東峰1107m 主峰和東峰的距離只差300m左右,因此這次就計畫一起攻下 之前挑戰幾次不是突然身體不適就是遇到天氣不佳😝 還好出發當天天氣很好說
Thumbnail
一路呼吸不順的自己,休息好幾百次之後,爬完了第一座新手百岳。
Thumbnail
一路呼吸不順的自己,休息好幾百次之後,爬完了第一座新手百岳。
Thumbnail
北二段屬於中央山脈縱走行程中,在地形上稍具挑戰性的段落,一般若非連走多段,大多會走O型的路線,從730林道起登後,途經閂山、鈴鳴、無明、甘藷共4座百岳,最後經過耳無溪上切回到730林道,形成一個環狀的路線。此行因天候不佳,於東鞍營地原路撤退,形成鈴鳴閂山4天3夜的奇妙旅途。
Thumbnail
北二段屬於中央山脈縱走行程中,在地形上稍具挑戰性的段落,一般若非連走多段,大多會走O型的路線,從730林道起登後,途經閂山、鈴鳴、無明、甘藷共4座百岳,最後經過耳無溪上切回到730林道,形成一個環狀的路線。此行因天候不佳,於東鞍營地原路撤退,形成鈴鳴閂山4天3夜的奇妙旅途。
Thumbnail
北二段屬於中央山脈縱走行程中,在地形上稍具挑戰性的段落,此行原定由730林道起登後,途經閂山、鈴鳴、無明、甘藷共4座百岳,最後經過耳無溪上切回到730林道,但因天候不佳於東鞍營地原路撤退,轉而成為了鈴鳴閂山4天3夜的奇妙形成。此為純文字的詳細行程記錄,供山友直接取用,圖文遊記請見登山手札。
Thumbnail
北二段屬於中央山脈縱走行程中,在地形上稍具挑戰性的段落,此行原定由730林道起登後,途經閂山、鈴鳴、無明、甘藷共4座百岳,最後經過耳無溪上切回到730林道,但因天候不佳於東鞍營地原路撤退,轉而成為了鈴鳴閂山4天3夜的奇妙形成。此為純文字的詳細行程記錄,供山友直接取用,圖文遊記請見登山手札。
Thumbnail
(聽說有連續高密箭竹林的)#閂山東北稜 行程概述 D0:台北→台中C0。 D1:730林道11.7K→退回上稜處→連續密箭竹→茶岩山稜線→茶岩山→閂山茶岩山岔→閂山登山口→公園營地C1。 D2:C1→金明真路岔→單攻閂山→23.2K閂山登山口→17.5K耳無溪岔→11.7K柵欄。
Thumbnail
(聽說有連續高密箭竹林的)#閂山東北稜 行程概述 D0:台北→台中C0。 D1:730林道11.7K→退回上稜處→連續密箭竹→茶岩山稜線→茶岩山→閂山茶岩山岔→閂山登山口→公園營地C1。 D2:C1→金明真路岔→單攻閂山→23.2K閂山登山口→17.5K耳無溪岔→11.7K柵欄。
Thumbnail
開始之後就必須往前走 你沒有回頭的理由.... 回去的路不會比較好走,你何不往前走看看最美的風景?!
Thumbnail
開始之後就必須往前走 你沒有回頭的理由.... 回去的路不會比較好走,你何不往前走看看最美的風景?!
Thumbnail
知名的大水池登山口 地點:雪山東峰(百岳排名 #74) 時間:2020 年 4 月 18 日到 4 月 19 日 心得: (1) 雪山知名度超高,但不代表很好爬。輕鬆行程是三天兩夜。 (2) 比起雪山東峰的景,更愛從哭坡看過去的那片大草原XD
Thumbnail
知名的大水池登山口 地點:雪山東峰(百岳排名 #74) 時間:2020 年 4 月 18 日到 4 月 19 日 心得: (1) 雪山知名度超高,但不代表很好爬。輕鬆行程是三天兩夜。 (2) 比起雪山東峰的景,更愛從哭坡看過去的那片大草原XD
Thumbnail
地點(按照登頂順序):品田山(百岳排名 #22)、池有山(百岳排名 #52)、桃山(百岳排名 #48),喀拉業山(百岳排名 #84)因為我體力不夠作罷 時間:2019 年 12 月 31 日到 2020 年 1 月 2 日
Thumbnail
地點(按照登頂順序):品田山(百岳排名 #22)、池有山(百岳排名 #52)、桃山(百岳排名 #48),喀拉業山(百岳排名 #84)因為我體力不夠作罷 時間:2019 年 12 月 31 日到 2020 年 1 月 2 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