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科技發展實況(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上週我們談到當今的尖端知識已經非常複雜抽象,即便是那些天才也必須窮盡一生的精力去鑽研,說到這很多人會認為技術的實踐並不需要如此高深的知識啊。其實這也不能說錯,只是技術發展也是有他要面對的課題,以下詳述之:

知識的累積可靠少數天才,但技術的實踐需要集眾人之力

是的,所謂的科學知識很多都是靠著如牛頓、法拉第與馬克斯威等天才科學家推導研究出來的成果,但是技術,尤其是要造船、造飛機甚至造出1969年阿波羅登月的土星五號火箭絕不可能單靠幾個「天賦異稟」的天才就得以完成。事實上,人的能力如同金字塔般的具有高下層級之分,無論是語文、數理邏輯、空間能力、肢體動覺、社交能力等都是如此,基本上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具有上述一至兩項較為突出的能力,真正十項全能的人恐怕有沒有百分之一都還不知道,然後就算有這種人,就一定能找到他且與其合作嗎?

就算順利找到並合作,但如果是大型工程靠幾位全才型天才基本上也是於事無補,正因為如此,技術,尤其是大型工程與未來更加先進的技術研發,除了天才外,更需要一支合作無間且實力堅強的團隊作為後盾。

隨著科技的進步,普羅大眾的教育培訓成本也越來越高

在前現代社會,念書基本上都是極少數人的特權,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小時候先從基本家務幫忙起,等長大到一定歲數(通常是十歲上下)開始跟隨家中長輩或親友前輩學習一技之長,像是隨父兄種田,抑或送到家中認識的朋友長輩那邊當學徒,真的硬逼它們念書,搞不好還會被嗆呢!哈哈!


沒錯,如同影片中所述,早期絕大多數的人都是關心下一頓吃的喝的在哪裡?柴火是否足夠,念書很多時候對他們而言都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這種狀況如果只是在以農林漁牧為主的社會是很合理的,因為說實在話那些事情就算目不識丁只靠周邊親友傳授也不成問題,可是隨著工業革命,許多鄉下青年開始到城鎮工廠上班,同事之間與主管已經不是過去的親朋好友,在大家互不認識的狀況下,就必須有同一個工廠適用的統一指令,以統御管理員工,因此基本的識字能力便十分重要了。

所以從十八、十九世紀起,義務教育便在西方社會逐一出現,不為什麼,就是為了培育出得以適應工廠運作與軍事需要的人力,除了基本知識傳授外,學校的組織結構與學生管理方式(如服從師長、操練與團體生活)也是因應近代工廠與軍事管理的需求。

更甚者,隨著工業技術的進展,義務教育的年限也由三年六年,增加到九年,甚至十二年,這還只是基本款,以當今產業技術的複雜度,若想要獲得高薪職位,除了唸完大學外,還要念研究所才比較有機會,試想念完研究所出來都已經二十五歲了,若還要買車買房也要工作個五年十年,這樣一來都已經三十幾歲了,而各位讀者知道基本上人類的生育黃金年齡大概就是二十至三十歲間,過了三十五歲以後受孕機率便大幅下降,因此二戰後許多先進國家出生率為何長期趨勢都是往下走,受教育年限變長即為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產業複雜度大增,維持現有營運成本亦高


半導體製作流程簡圖

半導體製作流程簡圖

上圖以半導體製造為例,可以看見其主要製程多且關係複雜,甚至在最後的測試包裝階段往往交給如日月光等專門的封裝測試廠完成,因為若上中下游製程都在一起的話除了看得見的營運成本大幅增加,看不見的人員管理與協調的成本亦十分可觀,主要是在如此高度分工的狀況下,不同製程階段所需的人才領域也大不相同,而各位讀者應該知道真正進入高度專業的領域,即便只是同一個大領域下的不同子領域之間,溝通協調也非常需要時間精力,更何況在蝕刻與電鍍製程也需要化學相關領域的人員參與(需用到化學藥劑)。

除了半導體產業,其他像是汽車、航空、造船等產業亦有類似的現象,很多時候光是維持現有的產出就已經十分吃力,更不用說繼續研發新技術,後者常常投入數千萬元卻沒有任何回報(研發沒有成功),除非是家大業大且有國家政府支持的大型企業會固定投入經費研發以外,其他規模較小的公司行號當然就不太能指望會有什麼新技術被研發出來。

那有什麼方法可以擺脫當前的困境呢?下週我們再來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illiam Liou的沙龍
44會員
166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William Lio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7
隨著大航海發現新大陸與新航路,除了找到新資源與新貿易路線,同時因為發現更多新土地上述三者相互結合引發數百年的殖民熱潮,而台灣也是在大航海時代開啟後的一百年走進世界歷史的舞台。 殖民主義 殖民主義是指一個國家通過戰爭或其他方式尋求或取得另外土地及其土著居民的政策。殖民者通常會取得當地的實質性特權,
2025/01/07
隨著大航海發現新大陸與新航路,除了找到新資源與新貿易路線,同時因為發現更多新土地上述三者相互結合引發數百年的殖民熱潮,而台灣也是在大航海時代開啟後的一百年走進世界歷史的舞台。 殖民主義 殖民主義是指一個國家通過戰爭或其他方式尋求或取得另外土地及其土著居民的政策。殖民者通常會取得當地的實質性特權,
2024/12/31
征服的開始與發現美洲 首航美洲(1492~1493) 1492年8月3日夜裡,哥倫布的艦隊從西班牙西南海岸的帕洛斯港出發了。他的艦隊由3艘帆船和90名船員組成,旗艦是一條大型的克拉克帆船——聖瑪利亞號(諢名「加利西亞」號),以及兩艘小型的卡拉維爾帆船——平塔號和聖塔克拉拉號(諢名尼尼亞號)。平塔
Thumbnail
2024/12/31
征服的開始與發現美洲 首航美洲(1492~1493) 1492年8月3日夜裡,哥倫布的艦隊從西班牙西南海岸的帕洛斯港出發了。他的艦隊由3艘帆船和90名船員組成,旗艦是一條大型的克拉克帆船——聖瑪利亞號(諢名「加利西亞」號),以及兩艘小型的卡拉維爾帆船——平塔號和聖塔克拉拉號(諢名尼尼亞號)。平塔
Thumbnail
2024/12/24
在伊比利半島發展出卡拉維爾帆船後,歐洲人終於開始將目光瞄向神秘的東方。 探索東方的渴望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去尋找獲取香料的新航線,以取代受政治環境影響而隨時可能停止供應的陸地貿易。貨幣主義者則認為,開啟探索時代的主要原因是歐洲貴金屬的劇烈流失。歐洲經濟建立在金、銀貨幣的流通上,
Thumbnail
2024/12/24
在伊比利半島發展出卡拉維爾帆船後,歐洲人終於開始將目光瞄向神秘的東方。 探索東方的渴望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去尋找獲取香料的新航線,以取代受政治環境影響而隨時可能停止供應的陸地貿易。貨幣主義者則認為,開啟探索時代的主要原因是歐洲貴金屬的劇烈流失。歐洲經濟建立在金、銀貨幣的流通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有人常說,筆者似乎太過保守,不懂看待新經濟、新社會結構的樣貌。  呃,也許吧,讓我們先看一下,上週講的產業結構,對應到人口與教育結構的狀況,然後筆者用簡單的數學,整數的去計算,便於各位讀者理解。 
Thumbnail
有人常說,筆者似乎太過保守,不懂看待新經濟、新社會結構的樣貌。  呃,也許吧,讓我們先看一下,上週講的產業結構,對應到人口與教育結構的狀況,然後筆者用簡單的數學,整數的去計算,便於各位讀者理解。 
Thumbnail
@最近頻繁的,購買網站伺服器的課程來看,因為入門的網站版型程式語言,已經有些了解,所以就想進階網站伺服器的程式撰寫。 十幾二十年前,喜歡吹牛寫文章,屁一點知識或罵罵政府財團甚麼的。後來參與七八次政府的免費職訓,電腦繪圖,網頁,電腦程式,等等。 @世界上的學問,每一個行業都有其真功夫所在,我們羨慕台積
Thumbnail
@最近頻繁的,購買網站伺服器的課程來看,因為入門的網站版型程式語言,已經有些了解,所以就想進階網站伺服器的程式撰寫。 十幾二十年前,喜歡吹牛寫文章,屁一點知識或罵罵政府財團甚麼的。後來參與七八次政府的免費職訓,電腦繪圖,網頁,電腦程式,等等。 @世界上的學問,每一個行業都有其真功夫所在,我們羨慕台積
Thumbnail
上週我們談到當今的尖端知識已經非常複雜抽象,即便是那些天才也必須窮盡一生的精力去鑽研,說到這很多人會認為技術的實踐並不需要如此高深的知識啊。其實這也不能說錯,只是技術發展也是有他要面對的課題,以下詳述之: 那有什麼方法可以擺脫當前的困境呢?下週我們再來聊。
Thumbnail
上週我們談到當今的尖端知識已經非常複雜抽象,即便是那些天才也必須窮盡一生的精力去鑽研,說到這很多人會認為技術的實踐並不需要如此高深的知識啊。其實這也不能說錯,只是技術發展也是有他要面對的課題,以下詳述之: 那有什麼方法可以擺脫當前的困境呢?下週我們再來聊。
Thumbnail
筆者是認為,世界進入頂點後的下坡是確定的,尤其是技術領先國的美國,深陷政治正確的奪權風暴,其不穩定稍一不慎,會禍及全球。但我們沒辦法,就現狀來說,台灣該怎樣保持不往下墜,又能維持穩定,個人認為有兩個方向可以作。
Thumbnail
筆者是認為,世界進入頂點後的下坡是確定的,尤其是技術領先國的美國,深陷政治正確的奪權風暴,其不穩定稍一不慎,會禍及全球。但我們沒辦法,就現狀來說,台灣該怎樣保持不往下墜,又能維持穩定,個人認為有兩個方向可以作。
Thumbnail
要改變,筆者的想法是,教育體制要做點修正了。產業界如果對人才的渴求真的如此迫切,那麼自己出點錢是有必要的。現在我們往往都聽那些頂大生講話,但這些人其實最不需要參考,他們放著不管,都會是各領域的翹楚,為他們量身打造的結果,就是階級更加固化。
Thumbnail
要改變,筆者的想法是,教育體制要做點修正了。產業界如果對人才的渴求真的如此迫切,那麼自己出點錢是有必要的。現在我們往往都聽那些頂大生講話,但這些人其實最不需要參考,他們放著不管,都會是各領域的翹楚,為他們量身打造的結果,就是階級更加固化。
Thumbnail
現代教育越來越講求普及性,篩選出適性人才,其實是站在一個整體的角度。現代產業的各種技能,有些需要非常頂尖的腦袋,如果以繼承制運行,這會變成老爸技能100,你最差可能變成10,別說維持家業,撐得過1年不倒都算奇蹟。
Thumbnail
現代教育越來越講求普及性,篩選出適性人才,其實是站在一個整體的角度。現代產業的各種技能,有些需要非常頂尖的腦袋,如果以繼承制運行,這會變成老爸技能100,你最差可能變成10,別說維持家業,撐得過1年不倒都算奇蹟。
Thumbnail
你有想過,我們身處在什麼樣的時代嗎?又或許,這個時代帶給我們的「感受」,就足以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常常說:「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知識焦慮的時代,因此我們面對更多更廣的選擇,反而更不快樂」。然而在我讀了⟪躍遷⟫這本書後,我有了截然不同的想法⋯⋯
Thumbnail
你有想過,我們身處在什麼樣的時代嗎?又或許,這個時代帶給我們的「感受」,就足以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常常說:「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知識焦慮的時代,因此我們面對更多更廣的選擇,反而更不快樂」。然而在我讀了⟪躍遷⟫這本書後,我有了截然不同的想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