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設計】如何在機會更多,機率卻更小的時代躍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你有想過,我們身處在什麼樣的時代嗎?又或許,這個時代帶給我們的「感受」,就足以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常常說:「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知識焦慮的時代,因此我們面對更多更廣的選擇,反而更不快樂」。然而在我讀了⟪躍遷⟫這本書後,我有了截然不同的想法。首先,是我深刻的意識到了:

@christnerfurt

@christnerfurt

今天是一個機會更多、機率更小的世界

我們往往認為在資訊取得便利的今日,能夠擁有更多的機會,但卻忽略了對於其他人來說,同樣能跟你獲得一樣的資訊。這時,我們能做好的仍然會是精進自我。有句話說「機會隨時都有,但若沒做好準備,它永遠都不是你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那你可能會想問,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夠保有自身的競爭力。讀完整本書後,我強烈感受到作者古典的核心思維,那就是問題有時底答案還重要!因此我們應該時常這麼問自己:

  • 我今天做的事情,機器能做嗎? 舉藥師調劑為例,機器就可能代替我們。
  • 我今天做的事情,會被外包嗎? WFH加速組織轉型的效率,如今外包型態已經越來越常見,如:簡報設計、公關宣傳、社群行銷等。
  • 我今天做的事,明天能做得更好嗎? 應該要試著去思考,同樣的工作內容,能不能做得更有效率,或是讓相關人士更滿意。

但面對跨界的競爭,光是帶有問題意識的思考,顯然是不足的。因為即便我們能控制好自身,我們仍然得觀察整個產業局勢的變化,如:當產業鏈中出現大幅提升效率的新技術,該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就會有所變化。好比,當自駕車能全面普及之時,那我們是否就不再需要職業駕駛了呢?此時核心競爭力是否會轉換為自駕車系統更新的技能呢?因此,我們不再能當純粹「埋頭苦幹」的有為者,而是要適時地對趨勢有所觀察。

@freddymarschall

@freddymarschall

可怕的不是優秀的人比你努力,而是他們的方法比你還正確

別擔心,相信願意點開文章且閱讀至此的你,一定是非常想了解如何以⟪躍遷⟫一書的「跨越式成長」來突破時代給我們的挑戰,以下我將書中內容重組為兩階段來進行分享,分別是:認知躍遷--行動躍遷

如何做到認知上的躍遷

首先,我們得先重新看待學習,因為時間有限,但知識無限。正因如此,我們需要提升自己的認知效率,這邊我整理成三步驟讓大家能夠直接運用

  1. 過濾資訊:書中將所有的資訊分為四級,而我們要做到的是有意識地做分類。一級(知識的源頭,作者強調找到源頭的重要性,如論文)、二級(忠實轉述一手資訊的訊息,如:TED talk)、三級(過度簡化或觀點極端化的訊息,如:⟪異數⟫一書誤解了一萬小時定律的詮釋)、四級(帶有動機或情緒的資訊,如:雞湯文)。在可掌控的效率下,盡可能找到可信的源頭,畢竟若將學習比喻為料理,那麼新鮮的食材鐵定是重要關鍵。   
  2. 組合資訊:我們得意識到,無論我們學習能力多強高效,學習到的知識量永遠趕不上這世界每天產生的問題量。因此,書中提到我們在平常就應該要練習整理問題集。因此,我們不是要整理待看書單,而是待解決的問題清單。而這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的就是保有提問的習慣,因為提問是鍛鍊思考的最佳方式,而我們正能夠在組合資訊的這個階段,好好修煉一下自己的大腦。
  3. 產出解方:其實,在我們一股腦想回答問題的時候,我們往往忽略了其實不一定要由自己來回答。在這個高度專業分工的時代下,我們面對無法理解的問題,其實可以先思考「誰來回答」
  • 自己:靠自學來補足。「我該怎麼辦?這該怎麼處理?」
  • 問別人:透過網路的找解答。「我該到哪裡找答案?」
  • 問大神:透過網路的人脈網,找到專家。「誰能幫我解決這個問題?」

讀到這邊,你可能已經開始懷疑,咦?重新看待學習,又跟職場的能力提升有什麼關聯,其實關鍵就在於「產出解方」問大神這裡,我們經常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不確定自己是不是能勝任某個職務。其實

真正的專業就是,你特別擅長解決的某種問題類型 

我們能不能做到在自己的組織團隊當中,讓別人有「啊!這方面的問題,找ooo就對了」的印象呢,就是我們所要追尋的目標。

@krakenimages

@krakenimages

再來,改變了我們的認知後,該關心的就是在行動上如何有「跨越式成長」

如何做到行動上的躍遷

這邊,我將書中的精華整理為兩個階段,即要先有高手般的策略,再有功利學習的行動。

  1. 高手策略:在對的地方做對的事。(聽起來很像廢話對吧XD)但有時簡單的極致往往是最難做到的。仔細地說,要以頭部效應來解釋
⟪躍遷⟫簡體版

⟪躍遷⟫簡體版

這邊有兩個誤區,是我們最容易踩下去的

  • 只在意自身高優勢,卻沒有注意是否為高價值賽場:再次以自己為例,或許我有成為藥師的優勢,但以長遠職涯規劃來看,或許就失去了很多發展多元能力的優勢,將自我侷限。
  • 著急入場,沒有思考自身優勢:這邊要舉新鮮人求職的大命題,堪稱究極の選擇。即大公司V.S.小企業,許多人都從場子的特性來思考,如:大公司名號響亮未來可做好跳板、小企業組織扁平升遷機會多,但卻忘了思考自身的特質或潛能,你到底嚮往在大公司下比較專精的發揮,還是在小企業當中全能的貢獻呢。這還是回歸到,你嚮往的工作模式是什麼樣子的?你又喜歡什麼樣的溝通方式呢?

2. 功利學習:顧名思義就是要「有實用性目的的學習」,即「用以致學」。然而,除了前面提到的建構問題集,我們要做的則是善用碎片化的學習時間。既然,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學習效率最大化,首先我們要先了解書中所分類的三種學習

  • 認知性學習:目的是提升認知或鍛鍊技能,因此應該要盡可能分配最多的時間
  • 知識性學習:白話文就是讓你長知識、開腦洞的學習,可以分配次多的時間,讓我們在社交的時候有更多元的話題與人交流。
  • 娛樂性閱讀:單純就是自身喜歡或陶冶性情的學習。可視情況分配。倘若在職涯衝刺階段,個人認為應該要降低娛樂方面的比例。

最後,也留下幾個問題讓你思考,如何在這個機會更多、機率更小的時代下躍進呢?

  • 我在工作時是否有提問的習慣呢?
  • 到底是忙得沒辦法思考,還是因為沒有思考所以都在窮忙呢?
  • 你都怎麼分配自己的「三種學習」?疫情前後有什麼不同嗎?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別忘了給我一個❤️, 也歡迎你到我的FB粉專「利他能の人生調劑所」逛逛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你的學涯教練 利他能的沙龍
62會員
39內容數
2023/03/02
「AI應用,似乎離我的工作情境,越來越接近了呢」 幾乎是無所遁形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 靈感觸發、寫作編修、帳務管理、伴侶養成、占卜解惑、自主學習、教學設計、旅遊安排、時間管理、音樂創作、角色扮演、故事撰寫、渣男生成、議題思考、簡報速成、閱讀摘要⋯⋯ 讓我開始思索,人,究竟還要做些什麼⋯⋯
Thumbnail
2023/03/02
「AI應用,似乎離我的工作情境,越來越接近了呢」 幾乎是無所遁形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 靈感觸發、寫作編修、帳務管理、伴侶養成、占卜解惑、自主學習、教學設計、旅遊安排、時間管理、音樂創作、角色扮演、故事撰寫、渣男生成、議題思考、簡報速成、閱讀摘要⋯⋯ 讓我開始思索,人,究竟還要做些什麼⋯⋯
Thumbnail
2023/02/15
在每一個準備課程的夜晚,總是左思右想,應該要再多閱讀哪些書籍,參考哪些課程,擷取哪些時事案例。 因此,常常因為選擇困難,而感到焦慮。 過去,我總覺得,這是求好心切,大概轉念思考,放下完美主義就會有答案了。但,心裡始終明白,有絲毫的不踏實,不是件好事。 痛苦,往往來自能力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Thumbnail
2023/02/15
在每一個準備課程的夜晚,總是左思右想,應該要再多閱讀哪些書籍,參考哪些課程,擷取哪些時事案例。 因此,常常因為選擇困難,而感到焦慮。 過去,我總覺得,這是求好心切,大概轉念思考,放下完美主義就會有答案了。但,心裡始終明白,有絲毫的不踏實,不是件好事。 痛苦,往往來自能力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Thumbnail
2022/12/14
騎著摩托車,在濕濕冷冷的台北穿梭在大街小巷的人們,對工作的期待,是不是也跟著進入寒冷的時節了呢? 總有一些時候,我們在拜訪客戶之間思考著自己為何而戰,在整理工作匯報的時候,懷疑著自己是否真的在成長,會議上提出費盡心血的企劃時,總擔心著自己的努力會輕易的被否定。 我始終認為,有在思考總是一件好事⋯⋯
Thumbnail
2022/12/14
騎著摩托車,在濕濕冷冷的台北穿梭在大街小巷的人們,對工作的期待,是不是也跟著進入寒冷的時節了呢? 總有一些時候,我們在拜訪客戶之間思考著自己為何而戰,在整理工作匯報的時候,懷疑著自己是否真的在成長,會議上提出費盡心血的企劃時,總擔心著自己的努力會輕易的被否定。 我始終認為,有在思考總是一件好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科技世代的人們講求著生產力,市面上琳瑯滿目的課程、生產力大師的思想與書籍,總是搞的我頭昏眼花,即便看完了,腦中也只是閃過一個想法「朕知道了」然後繼續看更多文章。腦中除了徒增大量繁雜的觀念,我的生命並沒有任何改變。
Thumbnail
科技世代的人們講求著生產力,市面上琳瑯滿目的課程、生產力大師的思想與書籍,總是搞的我頭昏眼花,即便看完了,腦中也只是閃過一個想法「朕知道了」然後繼續看更多文章。腦中除了徒增大量繁雜的觀念,我的生命並沒有任何改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紫式書摘》的第002篇文章,紀錄了我閱讀得到聽書《轉變:應對複雜新世界的思維方式》後,產生對「成功之道:資訊思維、科技應用與團隊協作的融合」 的一些想法隨筆。 本文章要回答的問題是:如何通過資訊思維、科技應用和有效溝通來突破限制,提高生產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紫式書摘》的第002篇文章,紀錄了我閱讀得到聽書《轉變:應對複雜新世界的思維方式》後,產生對「成功之道:資訊思維、科技應用與團隊協作的融合」 的一些想法隨筆。 本文章要回答的問題是:如何通過資訊思維、科技應用和有效溝通來突破限制,提高生產力?
Thumbnail
當我們掌握了不變的規則,會更清楚該採取怎麼樣的因應策略。
Thumbnail
當我們掌握了不變的規則,會更清楚該採取怎麼樣的因應策略。
Thumbnail
AI讓科技加速發展,生活發生質變,但或許更多的不一定是期待,而是被淘汰的恐慌。當我們能做的事情,AI都能做的時候,我們該何去何從?我們還會被就業市場需要嗎?這本比爾蓋茲推薦的書或許可以看到一些曙光。
Thumbnail
AI讓科技加速發展,生活發生質變,但或許更多的不一定是期待,而是被淘汰的恐慌。當我們能做的事情,AI都能做的時候,我們該何去何從?我們還會被就業市場需要嗎?這本比爾蓋茲推薦的書或許可以看到一些曙光。
Thumbnail
很多大陸商業趨勢文章都在火熱的討論:敏捷時代(Agile Age),而我們正在進入這個新時代。那麼,是什麼造成了這個時代?而又有什麼時代特徵呢? 這對你有什麼影響?如果無法適時的轉型,就容易被淘汰!
Thumbnail
很多大陸商業趨勢文章都在火熱的討論:敏捷時代(Agile Age),而我們正在進入這個新時代。那麼,是什麼造成了這個時代?而又有什麼時代特徵呢? 這對你有什麼影響?如果無法適時的轉型,就容易被淘汰!
Thumbnail
你有想過,我們身處在什麼樣的時代嗎?又或許,這個時代帶給我們的「感受」,就足以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常常說:「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知識焦慮的時代,因此我們面對更多更廣的選擇,反而更不快樂」。然而在我讀了⟪躍遷⟫這本書後,我有了截然不同的想法⋯⋯
Thumbnail
你有想過,我們身處在什麼樣的時代嗎?又或許,這個時代帶給我們的「感受」,就足以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常常說:「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知識焦慮的時代,因此我們面對更多更廣的選擇,反而更不快樂」。然而在我讀了⟪躍遷⟫這本書後,我有了截然不同的想法⋯⋯
Thumbnail
人類總是喜歡尋找事物的規律性,從而將他們變成竅門,進而讓每件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但,正是這些所謂的竅門,阻礙了我們指數成長的機會---戰略行銷
Thumbnail
人類總是喜歡尋找事物的規律性,從而將他們變成竅門,進而讓每件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但,正是這些所謂的竅門,阻礙了我們指數成長的機會---戰略行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